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根除贪污,他要求议员、高级文官公布私产,并率先公布自己的财产。为
保持与军队的关系,他一直在军营安家。在孟加拉国人民的心目中,齐亚·拉
赫曼树立了一个“有力、诚实和献身的领袖”形象。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齐亚·拉赫曼,陆军驻吉大港第24师师长
曼苏尔·艾哈迈德少将对总统的不满至少可以追溯到1977年。那时,齐亚·拉
赫曼改组三军,免去了曼苏尔在陆军总部主管作战、情报、通讯的参谋局长
职务,并把他调往吉大港任第24师师长。曼苏尔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此后,他就开始酝酿政变的阴谋,扩充实力,安插亲信,网罗对总统不
满的分子。为了避免三军情报局派情报官来他的部队工作,他严令第24师情
报处下属的单位一律要向他负责,不许超越上级。
孟加拉国独立以后,三军内部存在一股被称为“自由战士”的势力,形
成这股势力的人都曾参加过孟加拉国独立解放战争,他们居功自傲,对自己
的地位不满足。曼苏尔利用这股势力,在军内挑拨,说拉赫曼排挤“自由战
士”,重用从巴基斯坦派遣返回来的孟加拉籍军官,以煽起对拉赫曼的不满。
曼苏尔经过三年处心积虑的经营,使24师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其它各师,
实力相当于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这个师一共有四个旅,其中三个旅的旅
… Page 304…
长都是他的亲信。团营一级指挥官和参谋都由“自由战士”派军官担任。因
而曼苏尔自以为羽毛丰满,可以行动了。
1980年12月,在他的直接指挥下,第69旅旅长穆赫辛丁准将、第305
旅旅长纳瓦兹上校、第65旅旅长拉希德上校及曼苏尔的侄子马布波中校等亲
信,制定了企图扣押和杀害拉赫曼总统的第一个行动计划:利用总统出席12
月20日的吉大港军事学院学员毕业典礼的机会。袭击总统住所。后来因为执
行这一任务的第10团未能及时到位,行动计划流产了。
一计不成,又施一计。
1981年初,曼苏尔及其亲信计划趁2月在科克斯巴扎举行三军演习之
机,将前来观看的总统和三军参谋长抓起来,逼总统交权。但这一计划也没
得逞。
1981年5月初,曼苏尔突然接到拉赫曼总统发来的命令,调他回达卡任
国防参谋学院院长一职。接到命令后,曼苏尔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明白
这样一来,他手中的兵权将被解除,如不立即下手,他的整个“总统梦”恐
怕就要永远成为泡影了。
曼苏尔召集亲信紧急磋商,决定立刻发动兵变。他一面故意拖延执行调
令,一面加紧作政变准备。他秘密调集4000名忠于他的嫡系部队留驻吉大港
营地,以便随时出动。并公开宣布将在5月份进行夜间训练,实际上是搞政
变演习,同时也可以为政变之夜打掩护、麻痹军政各方。此外,他把一些认
为不可靠的军官调离吉大港,去其它防区值勤或强令他们到外地休假。
5月中旬,曼苏尔专门派遣亲信穆蒂乌尔中校去达卡,同总统的私人参
谋马夫兹中校进行秘密联系。这两个人是旧日的好友,他们在一起无话不谈。
密谈中,穆蒂乌尔透露了曼苏尔的政变计划,要求马夫兹中校给予支持,并
提供总统的行踪和日程。
马夫兹欣然同意加入政变集团,并透露总统将于5月27日去吉大港巡
视。
穆蒂乌尔果然不虚此行,兴高采烈地返回吉大港,向曼苏尔作了汇报。
政变前,国家情报部门已经注意到吉大港有些不祥之兆,保卫部门为总
统安全着想,曾建议总统取消吉大港之行。齐亚·拉赫曼认为不至于有多大
危险,吉大港是他常去的地方。他说:“如果曼苏尔敢下毒手,他也没有好
下场,肯定会被人民处死。”临行前,拉赫曼略加思索,指示:在他到达吉
大港时,曼苏尔不必参加迎送。
消息传到曼苏尔耳朵里,他认为事情可能已经败露,没有退路,不如来
个“先下手为强”。
吉大港位于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东南,在卡拉富利河下游的右岸,人口
近90万,是这个国家的第二个大城市,有“孟加拉湾门户”之称。孟加拉海
湾波光粼粼,沿岸山丘草木茂盛,寺院和尖塔掩隐在椰林之中,自然环境优
美。作为全国最大的海港城市,吉大港市在孟加拉国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地
位。
5月29日上午9时,齐亚·拉赫曼乘坐专机离开达卡飞往吉大港视察。
总统一行住在政府宾馆。刚住下来,曼苏尔的亲信穆蒂乌尔就打电话给总统
私人参谋马夫兹中校,用暗语告诉他当天晚上动手,希望他里应外合,暗中
投敌的马夫兹自然一口答应。
午后,曼苏尔及其亲信做完星期五伊斯兰聚礼后,又开了一次碰头会,
… Page 305…
再次研究落实了谋杀总统的行动计划和部署。曼苏尔听取了有关政变各项准
备工作的汇报后,认为,由于有了内线接应,就没有必要兴师动众使用大部
队,而改用从“自由战士”中挑选出来的可靠分子组成突击队去执行任务。
最后,曼苏尔斩钉截铁地说:“现在,行动的时刻已经到来。你们怎么搞,
使用什么家伙,我不管。我本人已下定决心,不成功,便成仁!”
那天,齐亚·拉赫曼的活动安排得十分紧凑。他上午抵达吉大港后不久,
就在宾馆召集执政的民族主义党部分常委开会,会议一直继续到下午2时,
接着,他分别会见了当地的社会名流。晚上,他处理完急件后便上床入睡。
他准备次日飞回达卡。
政府宾馆属于市区范围,安全保卫工作归当地警察负责。按规定在总统
下榻期间,要派166名警卫人员和便衣特工守卫,但在马夫兹的授意下,那
天的警卫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二,只有57人。夜间,马夫兹还撤走了二楼总统
卧室门口的两名随身警卫,为政变集团谋杀总统扫清了障碍。
这一夜相当闷热,本来繁星灿烂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声轰隆,电
光闪闪,接着便是瓢泼般的暴雨。急骤的雨点敲打着屋顶、树林和路面,天
黑得像要塌下来似的。
凌晨3点30分,在暴风雨和夜色的掩护下,由16名曼苏尔亲信军官组
成的突击队,分乘三辆汽车,从第24师师部出发,直奔宾馆。他们分成三个
小分队:第一分队埋伏在宾馆附近,负责切断向外的通道;另外两个小分队
向宾馆大门内发射了几枚火箭筒,墙壁被炸开几个大窟窿。突击队员趁硝烟
弥漫之际冲了进去。第二分队迅速占领底层,第三分队则冲上二楼,打死了
楼上的警卫。
穆蒂乌尔中校率先奔向总统的套房,猛击房门。齐亚·拉赫曼镇静地打
开门,挺身面对叛乱分子,厉声责问:“你们要干什么?”穆蒂乌尔手中的
冲锋枪“达达达”地响起来,总统应声倒地,随即便咽了气。
在这次夜间行动中,总统随行人员和警卫人员伤亡28人,突击队员只有
两人受伤。
曼苏尔·艾哈迈德和他的亲信得知突击队轻而易举地得手,总统已经死
了,当时欣喜欲狂。曼苏尔立即下令部署防范措施,增援战略据点,控制电
台、机场和港口,切断通向达卡的石油供应和部分通往达卡的道路。
5月30日上午8时,曼苏尔召集吉大港当地高级军政要员,通报总统已
经被杀,要求他们支持以他为首的“革命委员会”。大部分官员迫于威胁,
表示拥护曼苏尔,唯独海军和空军方面的领导人没有表态。
9时整,吉大港广播电台正式宣布齐亚·拉赫曼已死。以曼苏尔少将为
首的“革命委员会”接管政权,废除原有宪法,解除议会和内阁,对全国实
行军管。此外,吉大港电台还广播了一项公告,说曼苏尔已“命令”解除陆
军参谋长侯赛因·穆罕默德·艾尔沙德中将和其他八位将军的职务。公告动
员各地驻军“起义”,准备进军达卡,夺取最高领导权。
在这之前,在达卡的陆军参谋长艾尔沙德中将获悉总统遇害的消息,立
即通告总理、副总理和内阁部长等政府领导人。他们一起赶往陆军医院,请
住院养病的副总统阿卜杜勒·萨塔尔出院代理总统职务,主持政府工作,平
息曼苏尔暴乱。
75岁高龄的萨塔尔闻讯后,立即召开内阁和三军首脑紧急会议,讨论对
策。他们决定采取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并举的方针,力促第24师内部分化,
… Page 306…
迫使曼苏尔投降。
三军首脑和准军事的步枪队首脑、警察总监都表示效忠达卡政府,各政
党也都纷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曼苏尔发动叛乱、杀害总统的可耻行为。代总
统萨塔尔在达卡电台多次命令叛乱者必须尽快投降,否则武装部队将对他们
采取“最后行动”和“最严厉的措施”。萨塔尔还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达卡等主要城市实行宵禁。中断一切对外联系,关闭领空。
陆军参谋长艾尔沙德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反击。一面发表广播电视讲话,
宣布吉大港驻军司令曼苏尔和他的四名旅长从军队中除名。呼吁叛乱部队士
兵离开吉大港兵营,到附近的其他部队兵营报到。他保证:反叛的军人只要
自首,都会有“完全安全的保障”。
艾尔沙德的讲话通过卡达电台反复播放,在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叛军士
气很快就土崩瓦解了。5月30日,也就是发动政变的当天,第24师已有三
个团向政府投诚。炮兵团、第305旅等部队也相继倒戈。
5月31日上午,政府向叛军发出最后通牒。下午,第24师下级军官和
士兵已经失去控制,开始不听指挥了。政变集团头目开始惊慌起来。晚上,
曼苏尔通过电话向达卡陆军总部联系,表示愿意同政府和平谈判。陆军总部
断然拒绝和谈,命令他无条件投降。政变集团头目见大势已去,便各自开始
择路而逃。
6月1日凌晨2时,曼苏尔携带家眷,乘汽车向吉大港山区的孟、印、
缅边境仓皇出逃。政府军开进吉大港,以50万塔卡(约合3万美元)悬赏缉
拿叛乱首领曼苏尔——不论死活。
下午4时,吉大港警察在居民的配合下,在吉大港东南40英里靠近缅甸
边境的法蒂查理村的一片茶园里抓获了曼苏尔。同他一起被捕的还有一名旅
长和一位上校。当晚,曼苏尔被押到吉大港兵营,被一群怒不可遏的战士开
枪击毙。到此为止,以刺杀齐亚·拉赫曼总统为开端的短命政变宣告彻底失
败。
5月31日,首都达卡上万名悲痛的群众冒雨来到达卡体育场,为已故的
齐亚·拉赫曼总统祈祷。所有的政府领导人,包括反对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