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风声里,他们说话的声音显得那么的轻。
“爱是不会有重复的,”她忽然想,“每一次都会有它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哩。”
她真希望能永远和他在一起,希望这段时间永远也不会过去。
可是不知为什么,当夜幕真正降临时,她有些心慌起来。
“别拒绝我,亲爱的,做我的未婚妻罢。”他似乎看出了她急于离去的情绪。
“不。”她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么坚定、这么无情的字眼。
也许习惯了?也许是她已拒绝过多人?可这又不像是一时的失误。这答覆竟又似势必的。
他有些吃惊。
“为什么?那我能知道你的地址吗?”
“不,……”她从草地上站起来。她自己也不知为什么刚入正题,一切竟直线下降了,而且跌退得这么快。要是他能在听到这冷冷的答覆后仍有所坚持,有所请求,也许她会改变自己的答词罢?可是他是认真的,他并不是什么情场老将,直到事后她才意识到这一点。
他随着站了起来,吻了一下她的发,便不再碰她,朝着与她住处相反的方向急急地走去。一切都那么简单,明了。
站在暗处,看着他远去的消失在街心的背影,她才意识到那个“不”字对他的伤害有多么深。
“不论表面如何,真正动情的还是我呢。”她感到泪水从嗓子眼里涌了上来。可是一切已无法补救了,她太清楚这一点了。
那一夜,她一点没睡。她发觉自己是一个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人。为什么她喜欢他,而竟要说“不”呢?这太可怕了。直到她想出明天仍能去那原处等他,或许他也还会再来时,她那七上八下的心才逐渐平静下来。
第二天,第三天,直至第四天,接着是周末,她都没去学校。这是她平时连想都没有想过的事。
公园里,因为没有了他,一切似乎都改换了面目。
“这长凳确实是昨天我们曾一起坐过的长凳呀!”第一次见到那长凳时她这么想。
“哦,他还在那里!忠忠实实地依然在那里!这长凳前天的黄昏我们曾一起坐过哩。”
日子在她的记忆中一天一天地重叠上去。
这天,秋风把该落的叶子都吹了下来。她穿着毛衣还感到透骨地冷。一进公园,见那凳子上覆着落叶,还没有人来坐过,便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喜悦。她又按照上一次遇见他时的姿势坐了下来。
“要是再到夏季,我定要带着相机来这儿留一张像的,要穿上那条遇见他时穿着的长裙。……都已过去两个月了……我究竟准备在这儿待多久呢?……直到他来……”她若有所失地自语着。
这段时间,她常自问自答着类似的话。可是不知怎么,从分手后的第一天起,她就有预感他是不会再来了。当然,如果她能天天来这儿,或许他们仍有可能见面……反过来说,只要还能遇见他,她是每天都会来这儿的。
想着想着,她抽出一本书,什么都不想看地看了起来。
一种绝然不同于上一回的脚步临近了她。
“早安。”
没等她扭头,那人已向她打了招呼。
“早安。”她感谢有人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
“你刚来不久吗?”那人第二句便改掉了英语,用广州话问。
“不,已差不多三个月了。”
这时她才发现面前站着的男子无论是体型还是举止都和她极其相称,是一个地道的香港人,真是再合适不过的成婚对象了。可是她仍焕发不出那份应有的热情,完全是出于应付地回答着他的回话。
显然那人对她有好感,到分手时,鉴于上次的经验,她留了地址。
他们的交往出乎意外地频繁起来。她像是正有着一个极大的欠缺,需要马上能有所填补似的。
没出一周,一次去海边观潮,她很自然地和他交换了颈上的项链。第二天,他们便去了礼品店选婚讯通知卡。坐在车里时,已拟定了去教堂的日子。一切都是一种重大失落后的及时填补,她愈来愈感到了这一点,并且也开始满足于这一点。
“那只是一段序曲罢。”想起查理时,她总是这么说。
“因为正剧毕竟是在后面的,我想。……只有这样才合乎常情。”
可是生活的程序真的就是这么前后分明,有条不紊吗?
婚宴那天,当朱绕发现拿着一杯红酒,从大厅的那一头急急地向她这边挤来,像是想要说些什么贺词的男子正是她左等右等的查理时,她立即晕眩过去。当她重新恢复了知觉后,她才明白,爱的篇章竟常是本末倒置,错离无序的!
Number:5989
Title:智慧之门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18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作家狄克曼在《红皮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丹麦游记”说:“如果你对丹麦人说他们国王的坏话,他会不理你;如果你批评他们的乳酪,他会骂你无知;如果你提到安徒生,而没有尊敬的表情,你可能会挨耳光。”
丹麦人这样崇拜安徒生,是因为他丰富的幻想,打开了全世界儿童的智慧之门。
Number:5990
Title:母亲的姓名
作者:王建国
出处《读者》:总第118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时常给家里写信,总是习惯在信封上收件人的位置写上父亲的姓名,以致天长日久,把母亲的姓名给淡漠了。前一段时间,父亲出远门,当我写完家信在信封上有些陌生地写上母亲的姓名时,忽然,我的心一阵颤动。呀!母亲的姓名好美好美。听心理学家说过,当一位青年男子看见漂亮的年轻女子时,瞳孔会放大,此时信封上母亲的姓名对于我来说,就似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轻盈地向我走来。
记忆,从心的深处层层浮起,我有些潮湿的目光,离开了这张书写过无数回父亲姓名的信封。母亲年轻过,也美丽过。
母亲慈祥的姓名上,飘满了晨起的烟雾。她常用双手轻轻向脑后捋一捋沾满露珠的鬓发,走到我的小床前,弯下腰一声接一声深情地唤我;她常伫立在家门口,迎着晨风,一句句千篇一律地叮咛我;她常一次又一次焦急地来到巷口,踮起脚跟,望断天涯地祈盼我回家。
母亲动人的姓名上,积满了子女甚至父亲的泪水。无论是怨还是悔,无论是喜还是乐,那酸甜苦辣的泪花,都别无选择地落在母亲博大宽容的姓名上。如果,泪水是苦的,它就会浸疼母亲的心;如果,泪水是甜的,它就能滋润母亲的心。
母亲勤劳的姓名上,铺满了厚厚的霜一般的目光。在灯芯捻到最小的油灯下,母亲的手仍在一片舒畅的鼾声中忙碌着;那一声声震荡夜空的钟声似乎在催促着她与时间赛跑。也许,酣睡中,是她平生最爱听的乐曲。做也做不完的家务事,就像永远也纳不完的鞋底线,悠悠长长。她从不去丈量线的里程,只知一门心思地披着月色编织。
母亲美丽的姓名,就像那把曾梳理她少女梦、洞房情的梳子。自从我们稚嫩的背影牵引走母亲的视线开始,梳子就被束之高阁了。那寄托着外祖父母良苦用心的姓名被大家淡忘了,母亲只顾百般柔情地梳理儿女黑油油的发丝。
甚至,母亲善良的姓名上,还印着父亲充血的指痕。岁月的艰辛,道路的坎坷,父亲的心在手掌举起与落下之间,就释然了。而母亲却只能捂着痛处,在对未来的憧憬之中将其忘却。
我把湿漉漉的视线从冥想中缓缓收回,捏紧笔管,打定主意,以后每封信的信封上,我都要写上母亲的姓名,用一声声绿色的呼唤,拂去母亲姓名上的尘埃;用一声声绿色的呼唤,唤回母亲埋藏于心底的青春。
Number:5991
Title:途中
作者:罗兰
出处《读者》:总第118期
Provenance:《雨中的紫丁香》
Date:
Nation:台湾
Translator:
我喜欢属于自己的时间,厌恨环境的牵绊。
因此我总留恋那去什么地方的途中,因为它摆脱了一个牵牵绊绊的环境,而尚未到达另一个牵牵绊绊的环境。这个途中的时间可以完完全全地属于自己。
我会完全不为到什么地方而去搭公路局的车,我会只为了要静一静,而坐三轮车到一个并不想去的地方,然后再回来。我从来不在意旅程的远近,无论乘车坐船,我也从未感到过旅途的漫长。
在寂寞的旅途中,我常感到前所未有的丰富,火车曾带我认识大地。轮船曾带我认识海洋。而在每天那单调熟悉的往返途中,我找到喘息和安静的时间,让我在那里尝到“摆脱”之后的轻松。
我常徒步走过半个城市找一个并不很相知的朋友,然后再徒步走回。找朋友仅是一个借口,我爱的是那途中心灵上的清静。
团体旅行时,我常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那样地对旅途不耐烦,而我却总是希望慢一点抵达。因为抵达之后,活泼开始,我反而有怅然若失的空虚寂寞之感。
所以,如果可能,我总是尽量拉长在途中的时间。我要利用这段时间想我一直没有功夫去想的事。在这途中,我是陌生的个体,没有人干扰我,没有琐事俗务需要我为了责任而必须去分心照顾。我把自己交给脚步或车船,而我的心就可以逍遥自在地翱游在天地之间。
Number:5992
Title:都是因为爱情小说
作者:辛生
出处《读者》:总第118期
Provenance:《联合早报》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一
男女主角偶然地相撞,洒落了一地的书本……
我也与她相撞了,却非偶然。苦候了三个月,加上精心的计算,在适当的地方和时间,以及恰当的方向和力道,我们“相遇”了。
接下来的情节,我应该“无意”摸到她的小手,然后全世界就会静止不动,留下我们两个人……
“喂,冒失鬼!你蹲在那里发什么呆?我先走了。”
除了苦笑,我只能找块墙壁来撞。这么好的机会就白白失去了。
二
一个细雨迷的日子,男女主角共撑一把小伞,漫步在雨中……
九十天的气象研究,终于让我盼到一个下着细雨的清晨,她一个人被困在候车亭里。我以“英雄”的姿态出现,手中拿着小伞,准备护送她一程。
“谢谢。不过你的伞太小了,不如留给自己用;况且雨也不是很大,再见。”
除了苦笑,我只能把雨伞踩烂。堂堂男子汉需要什么雨伞嘛!
三
男主角天天把一束花放在她家门口,直到一天,女主角发现谁是送花人……
束紧了腰带,我每天只买得起一枝玫瑰花送她;不过物轻情义重,天天风雨不改,连公共假期也不休息。她开门时必定有一朵鲜花等着她。
放了两千多小时的长线,我终于光明正大把花交到她手里。
“原来天天送花的人是你!拜托你别再送了,我对花……敏感……哈啾!”
除了苦笑,我只能把预订的花当早餐吃。谁说女孩子都喜欢花,我第一个把他砍死。
Number:5993
Title:踯躅
作者:商略
出处《读者》:总第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