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选-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痛愤寄所宣  。斗上捩孤影,噭哮来九天 。修鳞脱远枝,巨颡坼老拳 。 
                              '六' 
高空得蹭蹬,短草辞蜿蜒  。折尾能 
      '七'                                                 '八' 
一掉  ,饱肠皆已穿。生虽灭众雏,死亦垂千年  。物情有报复,快意贵 
      '九'                                                                 '十' 
 目前 。兹实鸷鸟最,急难心炯然。功成失所往,用舍何其贤 。近经潏 
水湄,此事樵夫传。飘萧觉素发,凛欲冲儒冠'十一'。人生许与分,亦在顾盼 
间'十二'。聊为义鹘行,用激壮士肝'十三'。 

      '一'本篇是寓言诗,写一个潏水樵夫所传鹘杀白蛇,为苍鹰报仇除害的故事。“鹘(音胡)”, 

猛禽,即游隼,为隼类较大的一种。 

      '二'“黄口”,婴儿(唐代户口以初生儿为黄口),这里指小鹰。以上写白蛇吞食小鹰过半。 

      '三'“其父”,指雄鹰。“长烟”,指云雾。“斯须”,一会儿。“所宣”,指雄鹰对鹘的诉 

说。后两句说雄鹰很快就带来一只健鹘,将满腔悲愤表达在对鹘的宣诉中。 

      '四'“斗”,即“陡”。“捩(音列)”,转。“孤影”,指鹘(鹘在高空,远望模糊如影。 

空中只有一鹘,所以说“孤影”)。“噭哮(音叫消)”,呼叫声。“九天”,九重天(古代传说天 

有九重),这里指天空高处。这两句说那鹘陡然直上高空,又陡然将身躯翻转,长鸣着俯冲下来。 

      '五'“修”,长。“修鳞”,指蛇身。“颡”,额。“坼”,裂。“老拳”,借喻鹘爪。鹘用 

爪或翼来打击它猎食的动物。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诗云:“浦鸥防 

碎首,霜鹘不空拳。”也是以拳击喻爪扑。这两句说由于蛇头在鹘爪的一击下碎裂了,蛇身便脱离了 

高枝。 

      '六'“蹭(音层,去声)蹬”,挫跌。“辞”,绝。“蜿蜒”,蛇类屈曲行进的样子。这两句 

说蛇从高空落得狠狠的一跌,再不能蜿蜒于短草之间了。 

      '七'“掉”,甩。这句说已经断了的蛇尾还能甩动一下。 

      '八'这两句是嘲笑的话,说这蛇虽作了吞食小鹰的坏事,却落得恶名垂千年 (作为这个故事的 

反面角色而流传)。 

      '九'这两句说报仇雪恨是物之常情,难得的是很快就满足心意。 

      '十'“兹”,指鹘。“鸷(音至)”,猛禽。“急难(读去声)”,别人有危难就急于相救。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急难。”“炯”,明。“用舍”,犹言仕隐,出处,进退。《论语·述 

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里指鹘的来去。这四句说这个鹘确是猛禽中的尖子,它为鹰除害, 

不顾艰险,急人之难,心地光明。事成之后就一去无踪,不图报答。这一来一去都是了不起的。 

      '十一'“潏(音玉)”,长安杜陵附近水名。“湄”,水边。“飘萧”,稀疏貌。“凛”,指 

一种肃然起敬之感。这四句说听了潏水边樵夫说这故事,只觉得白发冲冠,凛然起敬。“飘萧”十字 

作一句读。 

      '十二'“许与”,许诺。“分(读去声)”,情分。“顾盼间”,顷刻间。这两句说人与人之 

…  17…

间彼有所求此有所应,这种态度有的只在一顾盼之间就可以表现。 

      '十三'这两句说此鹘助人报仇的精神可以永远激励人间壮士的心。这就是写这首诗的用意。 

 “肝”字代指思想感情之类,犹言“心肝”、“肝胆”、“肝肠”。虽然是生造,却不为捏凑。 

                                   赠卫八处士'一' 

                              '二'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 
        '三' 
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 
                   '四'                '五' 
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 
   '六'                                '七'                                '八' 
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 
                      '九'                                '十' 
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 

      '一'唐肃宗乾元元年 (七五八),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因上疏救房琯,而得罪)。第二 

年春天,他从洛阳返华州任所,路遇卫八处士,因作此诗。“卫八处士”,名不详。有人疑是蒲州隐 

士卫大经的族人:一说即卫宾,均无确据。“处士”,隐居不仕的士人。 

      '二'这两句说动不动就象参商二星不能相遇。参星即二十八宿小的参宿,商星即心宿,两星东 

西相对,此出彼没。 

      '三'“苍”,鬓发斑白。 

      '四'“成行(音杭)”,言众多。 

      '五'“父执”,父亲的老朋友。 

      '六'“驱儿”,差遣儿女。“罗”,陈设。 

      '七'“间黄粱”,搀和着黄粱,即俗称“二米饭”。“间”,一作“闻”,意谓鼻闻黄粱之气, 

亦可通。 

      '八'“累”,接连。 

      '九'“故意”,故人念旧的情意。 

      '十'“山岳”,指西岳华山。卫八处士可能住在由洛阳至华州途中。结尾表示相会又即相别, 

后会难期。 

                                      新安吏'一' 

              '二'                                                      '三'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 
                           '四'                                   '五' 
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六'                                '七'                  '八'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 ,收汝泪纵 
                                                    '九' 
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  ,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 
              '十'                                '十一' 
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十二'。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十三' 

      '一'题下原注:“收京后作。虽收两京,贼犹充斥。”至德二年(七五七)冬,唐肃宗的长子 

李俶 (后为唐代宗)、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但河北未平。乾元元年(七五八)冬,郭子仪、李光 

弼、王思礼等九个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 (即相州,在今河南省安阳县),指日 

可下。但到次年(七五九)春,史思明派援军至,唐军因内部矛盾而全线溃败。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即 

古孟津,在黄河北岸,今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以补充军力。杜甫这时从洛阳回华州任所,就 

将途中目击的纷乱惨象写成这组新乐府诗,世称“三吏”、“三别”。诗中把对统治阶级的谴责和对 

人民从军的鼓励交织在一起,反映了杜甫思想的深刻矛盾。本篇即以征夫诀别为题材。“新安”,今 

河南省新安县,在洛阳市西。 

…  18…

      '二'“客”,杜甫自称。 

      '三'这句意谓这样的小县再没有壮丁了吧?这是杜甫的问话。 

      '四'这两句是吏的答词。“帖”,军帖,征兵的文书。“中男”,据《旧唐书·食货志上》, 

唐高祖武德七年(六二四)定制:“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 

至天宝三年 (七四四)又降优制: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 

      '五'这两句是作者的感叹。“王城”,即东都洛阳,周代的王城。 

      '六'“伶俜(音铃乒)”,孤独貌。 

      '七'这两句渲染行者东去后,送者悲泣的气氛。 

      '八'这句以下直至篇未,都是杜甫对送行者宽解的话。 

      '九'“取相州”,据《通鉴·唐纪三十七》,乾元二年二月,史思明从魏州引兵至邺(即相州), 

先用种种方法抄掠唐营,断其辎重军粮。三月双方决战,搏斗方酣,“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昼 

晦,咫尺不相辨,两军大惊,官军溃而南,贼溃而北,弃甲仗辎重委积于路。子仪以朔方军断河阳桥 

保东京。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 

      '十'“星散营”,形容官军溃败后军营的零落散乱。 

      '十一'“故垒”,旧营地。“旧京”,指东都洛阳。这两句是说,征人此去,军粮供应方便, 

暂时又不上前线。 

      '十二'这四句又以工役不重,抚养优厚作为宽解之辞。“顺”,犹言出师有名。“甚分明”, 

言王师对士卒的抚爱是毋庸怀疑的。 

      '十三'“仆射(音夜)”,指郭子仪。他在至德二年(七五七)五月为左仆射。 

                                       石壕吏'一' 

                                                               '二'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 
                                                                             '三' 
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 
                      '四' 
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来去,出入无完裙 
'五'                                                  '六'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 
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一'“石壕”,镇名,在今河南省陕县东七十里。 

      '二'“看”,寒韵,与“村”(元韵)、“人”(真韵)在古诗里是通叶的。又作“出看门”、 

 “出门守”、“出门首”等(详见毛奇龄《西河诗话》卷七、施闰章《愚山别集》卷二),似仍以“出 

门看”为优。 

      '三'这三句说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被送上前线,两个新近阵亡。“邺城”,即相州,见《新安 

吏》注'一'。“附书至”,捎信回家。 

      '四'“长已矣”,永远完了。 

      '五'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六'“河阳”,今河南孟县。自从乾元二年九月唐朝李光弼军弃洛阳退据河阳,这里便成为李 

军与史思明叛军激战之地。上元元年 (七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