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 '四'
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
'一'“砧”,砧声,即捣衣声。见沈佺期《古意呈补阔乔知之》注'四'。
'二'这两句说比之砧声,杜鹃的啼声和孤猿的啼声都算不得哀切。
'三'这两句说杵声 (即砧声)原不为羁客而发,但羁客听了,自会牵动乡愁。“杵”,捣衣木
棒。
'四'末两句说仿佛柞声不在捣衣,而在声声呼唤游子 (客)归来。
古怨别
'一' '二'
飒飒秋风生 ,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 ,
'三'
悲来却难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
'一'“飒飒”,风声。
'二'“心曲”,心事。
'三'末两句语意本谢庄 《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寒地百姓吟'一'
'二'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霜吹破四壁,苦痛
'三' '四'
不可逃 。高堂捶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华膏
'五' '六'
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
'七'
为郁陶 !
'一'明弘治本题下原注:“为郑相其年居河南,畿内百姓,大蒙矜恤。”
'二'“炙地”,烧地。这两句说穷苦的劳动人民,屋子里没有炉火,只在临睡前,用柴火烘热
地面,然后睡在烘热的地方。夜半,烘过的地方也冷了,都冻得站起来叫冷。
'三'“冷箭”、“棘针”、“霜吹”,都是指从破壁吹进来的冷风。“骚骚”,风声。
'四'这两句写富贵人家夜宴时敲钟,烹烧食物的香气到天亮时还氤氲不散。与前面寒地百姓寒
冷难耐、痛苦立号的情况恰成强烈对比。
'五'这四句说寒者宁愿作扑灯蛾被烧死。可惜富贵人家的灯烛也被纱罗阻挡,无法挨近。这里
借飞蛾比喻寒夜百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悲惨境况。“华膏”,饰有华彩的灯烛。“仙罗”,指罗
幔。
'六'这两句写飞蛾终于落地而死,为游乐者所践踏,暗示统治阶级对穷苦的老百姓的死生毫不
关切。
'七'“郁陶(音遥)”,此处是悲愤积聚之意。
… 页面 4…
张碧
张碧,字太碧,德宗贞元时人。孟郊《读张碧集》诗云:“天宝太白殁,
六义已消歇。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下笔证
兴亡,陈词备风骨。高孜数奏琴,澄潭一轮月。谁作采诗官,忍教不库发。”
'一'
推崇备至。张碧崇拜李白,他的名和字就是学着李白的样子起的。他的七
言歌行确有象李白处。孟郊称赞他的诗,似乎更重视其内容有关兴亡,能反
映现实。可惜流传的不多,只能见其一斑。《全唐诗》录存张碧诗仅十六首。
下面所选的《农父》一首,该是属于孟郊心目中古代采风者所当重视的那一
类的。
'一'据四部丛刊本 《孟东野集·读张碧集》。《全唐诗》张碧小传引此诗少“大哉国风本,丧
而王泽竭”及“谁作采诗官,忍教不挥发”四句。
农父'一'
'二'
运锄耕■侵晨起 ,陇亩丰盈满家喜。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一'这首诗写农民辛勤耕种,幸而丰收在望,一家都得安慰。但是丰收并不能保证生活得到改
善,说不定到头来,所有的收获都进了剥削者的腰包,还可能遭遇更大的不幸,免不了抛妻撒子。这
是封建社会农民常有的情况,作者不过如实地揭露出来罢了。
'二'“■”,砍,斫。
… 页面 5…
李贺
李贺 (七九○——八一六),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人。尝
自称陇西人,是指李姓的郡望而言。唐朝人重视进士出身,李贺因为父亲名
'一'
晋肃,“晋”、“进”同音,排挤他的人就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 ,
使他无法应试,堵塞了仕进之路,仅作过奉礼郎的小宫。奉礼郎的职务是在
宗庙掌管君臣版位,祭祀时向导跪拜仪式。他对这种低微的差事很不满意,
'二'
时时发出愤懑不平之声 。传说他作诗太刻苦,损坏了健康,死时才二十七
岁。现存诗二百四十一首。李贺诗注本很多。清人王琦等三家评注《李长吉
歌诗》较为详备。
李贺所经历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割据,宦宫专权,帝王昏暗无
能,政治极端混乱的时代。这使得他的作品在抒写个人失意之感外,增添了
对时事的感慨。集中 《吕将军歌》讽刺朝廷以宦宫统率军队,以致遭到藩镇
的挫败,而有才能的人却弃置不用。又如《荣华乐》(一作《东洛梁家谣》),
借东汉外戚梁冀的故事讽刺贵戚的骄奢淫逸。这些诗的进步意义都是十分明
显的。李贺是唐宗室的后裔,到他那时,已经没有什么经济上的特权与保障,
'三'
有时竟不免于饥寒 。生活地位的沦落,使得他的视线转向了下层劳动人
民。在《感讽》(第一首)和《老夫采玉歌》中,对劳苦人民被剥削的悲惨
主活,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穷愁潦倒的际遇使李贺感到没有前途,悲愤抑郁之余,他便刻意追求艺
术上的创新,并深信这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可以取得成功的。“唯留一简书,
泥金泰山顶” (《咏怀二首》),就表明了他的决心与信心。
当时的诗坛正是韩、柳、元、白竞起争鸣的时代。李贺也力求在诗歌上
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从汉魏六朝乐
府及萧梁艳体诗多所汲取,搜奇猎艳,惨淡经营,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
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似乎真要做到象他自己所说的“笔补造
化天无功”,要凌驾大自然而创造出新奇幽美的艺术境界。过分地相信个人
的才力与想象,呕心沥血以从事创作,使得他的诗歌,色彩缤纷,天花乱坠,
形成了自己的独创风格,并对中晚唐某些诗人发生过一些影响。但从另一方
面说,李贺毕竟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而又不幸短命,使得他的诗歌所反映
的生活面大受限制。有的诗虽不乏奇意警句,给人的感觉却是片断的,不完
整的,特别是他有时过于标新立异,雕琢涂饰,把意思遮盖在层层的典故和
词藻之中,使读者往往捉摸不到用意所在,或者竟产生误解、曲解,不能不
'四'
说是他的严重缺点 。
'一'见韩愈《昌黎先生集》卷十二《讳辩》。
'二'《赠陈商》:“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楞伽》堆案前,《楚辞》系时后。人生有穷
拙,日暮聊饮酒。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
绶。臣妾气态间,难欲承箕帚。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三'参看《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 (其二)及《长歌续短歌》。
'四'参看: (一)鲁迅《且介享杂文集·门外文谈》:“……而这些士大夫,又竭力的要使文
字更加难起来,因为这可以使他特别的尊严,超出别的一切平常的士大夫之上。……李贺的诗做到别
人看不懂,也都为是这缘故。” (二)张岱《琅嬛文集》卷一《昌谷集解序》。
… 页面 6…
李箜篌引 '一'
'二' '三' '四'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秦女愁 ,李凭中国弹
'五' '六' '七'
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位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
'八' '九' '十'
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
老龟跳波瘦蛟舞'十一'。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十二'。
'一'“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这首诗是作者听了李凭弹箜篌而写的赞
美之词,或许是赠李之作。“李凭”,大约是当时以弹箜篌著名的梨园弟子,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
诗说:“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箜篌”,是一种弦乐器,又名空侯或坎侯。箜篌有
多种,形状不一,李凭所弹的是竖箜篌。
'二'“吴丝蜀桐”,吴郡产蚕丝,蜀地产桐木,都是制造乐器的美材。这里“丝桐”即指箜篌。
“张”,弦乐器紧起弦子来准备弹奏叫做“张”。“高秋”,就是暮秋,指阴历九月。这句说在暮秋
时节弹奏起箜篌来 (点明时间)。
'三'这句说山里的云“颓”然不能飞起,“凝”而不能流动。《列子·汤问》有“秦青抚节悲
歌,响遏行云”的话。这里也就是“响遏行云”的意思。
'四'“江娥”,一作“湘娥”,指传说中溺死在湘江成为水神的舜之二妃。参见前李白《远别
离》注'二'。“秦女”,也是传说中的神女。《汉书·郊祀志上》:“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这句
是说乐声使得神女感动。
'五'“中国”,国的中央。李凭在京咸,所以用“中国”点明他的所在地,和下文的“十二门”、
“动紫皇”等语相贯。
'六'这两句形容箜篌的声调。“昆山”,是产玉之地。“玉碎”、“凤凰叫”,形容乐声清亮;
“笑蓉泣”、“香兰笑”,形容乐声时低沉、时轻快。
'七'“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备三门。这句是说乐声能使全城气候变得温暖。
'八'“二十二丝”,说明弦数。《通典》卷一百四十四:“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
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孽箜篌。”“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
“紫皇”。这里用来指皇帝。李凭本是供奉宫廷的乐人,这句诗点明他的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