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桓伊”,东晋时人,官至刺史,曾与谢玄、谢珍大破秦苻坚军于淝水,稳定了东晋的偷
安局面。他喜音乐,善吹笛,时称“江南第一”。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一'
'二' '三'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
'四'
陵 。
'一'本篇是宣宗大中四年(八五○)杜牧由吏部员外郎即将赴任湖州刺史时所作。“吴兴”,
郡名,即湖州,在今浙江省吴兴县。“乐游原”,长安城南可作登高望远的游览区。
'二'“清时”,太平时节。这两句说处在清平有为之世,自己却有闲情逸致,足见是无能。
'三'“麾”,旌旗之类,与作动词指麾之义不同。汉制,郡太守车两幡(旌旗之类)。此处即
指赴任湖州刺史。“江海”,指吴兴郡。
'四'“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未句意谓离京前夕,凭吊昭陵,向往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九日齐山登高'一'
'二'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三'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四'?
'一'“九日”,旧历九月丸日重阳节,旧俗登高饮菊花酒。“齐山”,在今安徽省贵池县。杜
牧在武宗会昌年间曾任池州刺史。本篇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来排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
哀,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二'“翠微”,这里代指山。
'三'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
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酪酊”,
醉得稀里糊涂。
'四'未句用齐景公牛山泣涕事。《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
城而流涕日: ‘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 13…
许浑
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 (今江苏省丹阳县)人。大和六年 (八三二)
进士,官监察御史,后出为睦、郢二州刺史。润州的丁卯涧附近,许浑有别
'一'
墅,他在那里自编诗歌“新旧五百篇”,因名《丁卯集》 。集中无一古体,
近体以五律七律为最多,句法圆稳工整,当时颇为杜牧、韦庄等所称重,后
'二'
世也被陆游推为晚唐的“杰作” 。清朝田雯说:“诗律之熟,无如浑者,……
'三'
七言拗句亦自挺拔,兼饶风致。” 但是许浑诗中多消极退隐的思想,如官
御史时作《秋日候扇》诗说:“虚戴铁冠无一事,沧江归去老渔舟。”又《旅
怀作》说:“往事只应随梦里,劳生何处是闲时?”就艺术而论,造诣也不
很高;一般稳妥而缺乏精辟警策,句联也每每复出。许浑诗里用“水”字特
'四'
多,以致后人有“许浑千首湿”的嘲讽 。
'一'许浑 《乌丝阑诗自序》(《全唐文》卷七六○),诗集是大中四年庚午(八五○)编定。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八谓许浑“方丁卯间,自编所著,因以为名”。丁卯是大中元年(八四七),
恐无根据。
'二'《渭南文集》卷二八《跋许用晦丁卯集》。
'三'田雯《古欢堂集·杂著》卷三。
'四'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四引《桐江诗话》。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一'
'二' '三'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 ,
'四'
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
'一'题一作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阙”,代指当时的首都长安。“潼关”,在今陕西省
潼关县境。
'二'“太华(音划)”,华山。山的西南有少华,为区别起见,故名太华。“中条”,中条山,
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地当太行山和华山之间,故名中条。这两句又见作者 《秋雯潼关驿亭》诗颔联,
完全相同。
'三'“迥”,远。
'四'“帝乡”,指京城长安。上句即题中“赴阙”之意。“梦渔樵”,梦想回故乡去过渔樵生
活。在出仕和归隐上作者的思想有矛盾。
汴河亭'一'
'二'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三' '四'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月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
'五'
阳楼 。
'一'“汴河”,又称汴渠,水道屡经变迁,《通典·州郡七》:汴渠在河南河阴县南二百五十
步,今名通济渠。隋炀帝开导,西通河洛,南达江淮。”通济渠在开封 (即汴梁)县。刘禹锡《杨柳
枝词》之六:“炀帝行宫汴水滨。”“汴河亭”,即筑于汴水之旁。许浑凭吊隋汤帝的遗迹,感而赋
诗。
'二'“广陵”,今扬州。“帝”,指隋炀帝杨广。《隋书·炀帝纪》。“大业元年,发河南诸
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八月,御龙舟幸江都。”
… 14…
“先劈”句是说将那从昆仑山流下的黄河分引凿渠。
'三'“百二”,《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悬)隔千里,持戟
百万,秦得百二焉。”苏林注:“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百二禁兵”,指隋汤帝
的卫兵。“象阙”,宫门外悬法之所,又名象魏。“阙中通门”也叫“象阙”。“辞象阙”,是说禁
卫之兵别离隋宫南下。“三千”句是说三千宫女都跟炀帝乘龙舟南下。《隋书·炀帝纪》:“庚申,
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於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帽、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
'四'“凝云”,云凝而不流。即“响遏行云”的意思,形容鼓声响亮,上人云霄,把行云都挡
住了。《列子·汤问》形容歌者秦青的歌唱用此语。“日月浮”,指日月浮影于水中。上句说凝云的
鼓声使星辰为之震动;下句说拂浪的旌旗闪开时,看见水中日月的浮影。
'五'未两句说天下起义的兵归服于唐,炀帝终于亡国。炀帝在汴京所建的“迷楼”和陈后主的
景阳楼一样地没有好结果。“迷楼”,炀帝晚年,尤沉迷女色。浙人项升为造迷楼。罗隐所作《迷楼
赋》,宋传奇《迷楼记》,可以参看。
金陵怀古'一'
'二' '三'
玉树歌残王气终 ,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家,禾黍高低六代
'四' '五'
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
似洛中。
'一'“金陵”,南京的旧称,六朝建都于此。
'二'“玉树”,《玉树后庭花》歌名的简称。见杜牧《泊秦淮》注'三'。这句说在靡靡之音的
歌曲中陈的国运也就终了了。六朝终于陈,所以作者以陈的灭亡说起。
'三'“景阳”,楼名。陈后主建景阳宫,宫中有楼,即名景阳楼。《六朝事迹》:景阳宫中有
井,隋克台城,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妃躲入井中,被隋军俘虏。“兵”,指隋兵。这句一作“景阳
钟动曙楼空”。
'四'“松楸”,坟墓上栽的树。“禾黍”,《诗经·王风·黍离》小序说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
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作《黍离》诗。“六代”,即六朝,指吴、东晋、宋、
齐、梁、陈六代。这两句借凭吊荒冢故宫遗迹,写六朝兴亡的感慨。
'五'“石燕”,传说“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湘中记》)。“江豚”,
《南越志》:“江豚似猪,居水中,每于浪间跳跃,风輙起。”金陵在长江边。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
晴雨的变化写时代的变迁。
'六'李白《金陵三首》其三:“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王琦注引《景定建康志》:“洛
阳山四围伊、洛、、涧在中,建康亦四山围秦淮直读在中。”所以说“青山似洛中”。这两句说英
雄一去,豪华便尽,不复再留,只有青山依然无恙似洛中。从金陵想到洛中,因为这两个地方能引起
同样的感慨。
咸阳诚东楼'一'
'二'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 '四'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
'五'
水流 。
'一'题一作 《成阳城西楼晚眺》。“咸阳”,秦、汉都城。在唐代隔渭河与长安相望,旧址在
今陕西省咸阳市东窑店公社。 《旧唐书·地理志一》:“秦之成阳,汉之长安也。隋开皇二年,自汉
长安故城东南移二十里置新都,今京师是也。”“禁苑,在皇城北。……西连故长安城,南连京城,
… 15…
北枕渭水。苑内离宫、亭、观二十四所。汉长安故城东西十三里,亦隶入苑中。”这首诗写作者于秋
夕登咸阳城楼远眺时的感慨。“山雨欲来风满楼”形象地写出了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是传诵的名句。
'二'“汀洲”,水中的小洲。这里似专指作者怀想中的某一汀洲。
'三'“溪”、“阁”,作者自注:“(咸阳城)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清代段玉裁《与
阮芸台书》力主改“阁”字为“谷”字(《经韵楼集》卷八)谓“阁”与“楼”重复,这是不成理由
阶。“日沉阁”,夕阳隐没于寺阁之后。
'四'这两句写禁苑中凄凉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