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霸九天--大宋女主(中卷)-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莲心煮水分茶的动作已经熟惯,日光斜影下一举一动,更是美得如诗如画一般,倒把诸妃嫔焦灼不安的心抚了下来。
  曹美人接过茶盏,不由地赞了一声:“还是德妃娘娘会调理人,看娘娘身边的侍女,都一个个玉人儿似的,哪像我们身边,尽是些粗丫头。”
  刘娥脸上淡淡地不见喜怒,拿起手边的一份奏折叫人递过去给曹美人道:“曹妹妹互不来聪明,帮我看看这奏折上的字句可不有妥。”
  曹美人接过来一看,吓得站了起来:“德妃娘娘要上辞表,辞去皇后推选?”
  刘娥面无表情地道:“正是。”她眼神缓缓地向众人一扫,众人皆有凌然之意:“先皇后去世百日,今日朝堂上就有人提出国不可无后,请立新后。朝庭上下各执一辞,纷扰不已。我想官家繁忙,我等后宫妃嫔,不能为官家分忧倒也罢了,如何还能给官家添烦添乱呢。因此我上了这道辞表,不知道各位妹妹们意思如何?”
  曹美人只觉得脑子轰地一声,尚未反应过来,下意识地眼光一撇,却看向那立后呼声最高的另一位人选杨婕妤。
  杨婕妤也是一怔,她的直觉比她的思维快,立刻也站起来笑道:“小妹附议德妃姐姐,我也上辞表。”
  曹美人怅然若失,不得不道:“不知道谁竟然把臣妾的名字也放进去了,臣妾今日来本就是想跟德妃娘娘道喜,谁知道德妃娘娘竟……娘娘不肯做皇后,我们何德何等,自然是要请辞了。”
  刘媛的眼光扫过怔在那里的杜才人,含笑道:“曹家妹妹多心了,你不必请辞,杜家妹妹也是一样。”
  杜才人醒过神来,连忙道:“臣妾正要请辞,只是想不到德妃娘娘您……唉,这皇后之位,明明就是您的,您要请辞,岂非中宫虚位了。”
  刘娥淡淡一笑:“难得各位妹妹都这么深明大义,那么大家明日就把辞表递上,免了朝中一场纷争吧!立后之事,以后都不必再议了。”
  德妃一言定谳,众嫔只得应道:“是!”

  狸猫是怎么被换成太子的

  狸猫换太子是一出非常有名的古戏。
  戏剧始于南宋末年,兴于元,直至明清时代最为繁盛。
  宋真宗时,德妃刘娥将自己的侍儿李氏所生之子抱为已子即为仁宗。刘娥登上后位,此后首创中国历史上全套垂帘听政制度十几年,身披龙袍,险些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但是刘娥和仁宗生母李氏的关系一直不错,李氏本就是刘娥的侍女,对刘娥一向忠诚,生子之后也一直留在刘娥身边,后来又安排她生了一个女儿得慰失子之苦,并逐步由崇阳县君、才人、顺容一直到临死前,被刘太后封为宸妃。刘娥曾派内侍找到李氏亲人并封以官职,李氏对刘娥心存感激,因此虽然一直在宫中,却始终未说明真相。直至刘娥死后,仁宗才得知身世,但看到刘娥厚葬李氏,叹:“人言可畏,我差点错怪太后。”因此仍然很感激刘娥,刘娥执政多年自有政敌,这个时代趁机诋毁刘娥,仁宗同刘娥母子感情大约很好,则干脆地说:”太后待我有恩,任何有关太后的坏话我都不想听。”(详见本书)
  不但如此,终南北两宋,对刘娥均有较高评价,称其为一代贤后,女中任姒。史学家也称其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后来慈禧太后欲垂帘听政,也是处处提着要拿章献太后刘娥作为仿效。
  刘娥的故事在狸猫换太子中被抹黑,则是在明朝的时候。明朝宫闱中发生过两件夺子杀母的惨案。
  一个发生在明宣宗时期,明宣宗宠爱孙妃,而孙妃为了做上皇后之位,秘密将一名宫女生下的儿子夺为已子即明英宗朱祁镇,并害死皇子的生母。孙妃则因此做上皇后,皇太后,得享终年。那名惨死的宫女,虽然生下过皇帝,但却死得无声无息,而连姓名也无从得知。而终明英宗一世,不知道自己的生母为何人。但是这件事从逃到宫外的宫女口中泄露出去,传扬民间。
  另一桩发生是明宪宗时期,明宪宗宠爱比他大了十几岁的保姆万氏并封为贵妃,万贵妃无子,宫中所有妃嫔凡是怀孕均被她杀死,唯有一名纪氏宫人逃过一劫,生下一子,即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纪氏在冷宫抚养皇子数年,明宪宗才知此事。但是不幸的是,万贵妃也同时知道此事。因为明宪宗年纪已大,而一直无子,万贵妃只得留下皇子性命,将纪氏毒死。
  这两桩事流传到民间,连普通百姓也感慨不平,但是又不敢直说当朝皇帝的事。戏剧诗歌中向来有为了避祸而”指汉为唐”的传统。比如白居易写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长恨歌开篇第一句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戏剧更多借古讽今,如明太祖朱元璋大杀功臣,百姓就编派汉光武帝刘秀将开国功臣统统杀光的戏”二十八宿上天台”,编派宋太祖赵匡胤杀了义弟郑恩,郑恩之妻陶三春兴兵,赵匡胤陪罪的戏”打龙袍”。可叹刘秀赵匡胤还真算得是历代帝王中的仁厚之人,无端地替朱元璋背这个黑锅。
  于是”狸猫换太子”就此出笼,那些被害死的皇子生母,在戏里不但逃过一劫,而且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做回太后宝座,终于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害人者得到报应。借着戏文来骂孙太后、万贵妃,也同时把明英宗明宪宗涮了一把。而刘娥同刘秀赵匡胤一样,也替后来朝代的宫闱血案背上了黑锅一个。

  职业牛人五鬼传

  呼,上来吐口口水先。
  不正式写到这里,有许多东西不去细究。以前看到书中说五鬼啥啥的,只说是五个跟寇准作对的,糟蹋国库的奸臣小人,今天拿百度各自搜一下,居然发现他们各是五个行业内的牛人。
  王钦若持修纂的《册府元龟》大部头类书,对宋前史籍的辑佚和校勘工作便很有价值。反正现在要说到宋代史料,一定要说到册府元龟啦,历史学牛人。
  他也做过好事,曾请真宗免除百姓拖欠税赋一千多万,澶渊之盟的岁币才三十万呢,一千多万能让多少老百姓过好日子,还释放过死囚。还有等等……
  丁谓,也是一职业牛人,会计这两个字就是他首次创立的,他的《会计录》第一次把全国的土地人口做了丈量,现在任何一本会计学的书翻开首篇上必然有丁谓的名字,
  他也做过好事,曾不动刀枪,安抚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叛乱,并根据西南地区产粟米,缺食盐的情况,从内地调入食盐换取当地粟米的充军粮,使官民两利。当时全国粮赋十分混乱,每年征收数量不一,随意加码,百姓苦不堪言。丁谓奏议以景德四年民赋数为准征收,并报朝廷备案,以利国计民生。据叶得梦《石林燕语》记载,丁谓以郓、齐、濮安抚使知郓州时,北方契丹铁骑南下,民心惊惶,河北百姓纷纷抢渡黄河,“欲避于京东者,日数千人”,而船民不肯尽力摆渡。丁谓听到此事后,采取果断措施,急忙从监狱中取出死囚数人,“以为舟人,悉斩于河上,于是晓夕并渡,不三日皆尽”。他又从难民中挑选少壮者,在数百里黄河边“分画地分,各使执旗帜、鸣金鼓于河上,夜则传更点、申号令”。契丹人以为宋方已有防备,便撤退而去,于是“境内晏然”。由此可以看出丁谓的为人聪明,办事果断、干练。
  林特的茶法,更是狗狗上一大堆,都是经济学论文,林特茶法朝廷增收,百姓得利,不但利民,而且非常有用,有用到数百年后上千年后,都经常有人专门研究他的茶法改革。
  北宋音韵学家陈彭年: 陈彭年,字永年,江西南城县人。生于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卒于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终年57岁。彭年自幼好学,手不释卷,十三岁著《皇纲论》万余言,深为名辈所赏。南唐主李煜闻之,召彭年入宫。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中进士,同年调江陵府司理参军,后官至兵部侍郎。彭年博闻强识,才华出众,深为宋真宗所重。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与丘雍等奉诏修订《切韵》,修订后改名《大宋重修广韵》。《切韵》,隋音韵学家陆法言等人所撰,是唐宋韵书的始祖,原书久失。近几年来,音韵学者发现几本唐写本韵书,从而考定《切韵》分一百九十三韵。此书字数较少,注亦较略,部目次序都不及《大宋重修广韵》。陈彭年在修订此书时,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比《切韵》更为整齐。此书收字二万六千余。平声字多,分上下二卷,上平二十八韵,下平二十九韵;上、去、入声各一卷。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共二百零六韵。为现代研究中古语音的重要根据;研究上古或近语音的学者,也以此作比较性资料,是汉语音韵学中的一部重要韵书。
  刘承规:北宋图书馆官员、目录学家。字大方。晚年改名为承规。宋初太监。字大方,其父本北周太监,因而从小即在宋宫中为黄门小底。楚州山阳(今江苏维安)人。建隆中补高班。太宗即位(976年),召拜北作坊副使。雍熙中,为勾当内藏库兼皇城司。大中祥符初封泰山礼成,官左晓卫上将军、安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致仕。历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掌内藏30年,检察精岳,计财出入,甚有条式。咸平元年(998年)十一月,以三馆秘阁书籍经久不治,多谬误乱简,下诏由朱昂、杜镐与他加以整理,著为目录,之后,钱若水等人修《太宗实录》和编纂《册府元龟》、《国史》及雠校等事,均由他典领。当时太府所藏自1钱至10斤51个旧铜式,没有一个准确,权衡失去统一标准。守藏吏接收送进的金帛无法准确计量,前后任交接也常为轻重争讼;社会上常利用这一点进行欺诈。景德中,刘承规推究本末,按《汉书•;律历志》的做法,以秬黍为则,详定秤法,铸定新铜式33,铜牌20,授于太府收藏。又置副本11套于内府、外府、四方大都,从而使天下权衡统一,方便了计量与贸易,有利于经济发展。
  呼,基本上都是百度上度来的,嗯,反正吧,你考史料,必须会有王钦若修册府元龟,你考会计学,丁谓的会计录是必考项,你考历史经济学,有林特的茶法,你考音韵历史学,有陈彭年有的名字,你考目录学,有刘承规的名字,呼,奸臣都是职场牛人啊,专业职能牛到可以载入史册。而且,还都曾经从好大臣过渡过来的,从为国为民过渡过来的。
  嗯,俺现在不怪真宗认不出奸臣来了,要是奸臣都这是这种职场牛人外加文采风流,成绩突出,过去又有爱民的政绩, 放现在也认不出来啊,还真是都当人才用啊!别说过去了,就换如今,能有几个一二品大员是如此的职场牛人啊!

  第65章

  非常抱歉,作者因出版、修改等原因,暂时删除此章节,请阅读其它章节。

  第66章

  非常抱歉,作者因出版、修改等原因,暂时删除此章节,请阅读其它章节。

  第67章

  非常抱歉,作者因出版、修改等原因,暂时删除此章节,请阅读其它章节。

  寇准的词

  前面看到有贴子说想看看寇准的诗?
  嗯;宋代以词为主;寇准的诗有一首;还是跟他本人脾气较象的,如这首和倩桃的:“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