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独秀风雨人生-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八路军办事处。 
  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党代表是林伯渠,两人是熟人。 
  罗汉北伐时任四军政治部主任,打南昌时四、六军配合过。 
  经过长征,林伯渠头发胡子几乎全白了,但身体很硬朗。 
  林伯渠说,“和仲甫一晃有十年未见面了,他在文化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党内的历史,有比别人不同的地位。 
  说到这里,林伯渠皱了皱眉头,说:“只是脾气太倔。 
  罗汉问:“陈先生想回延安,能让他去么?” 
  “仲甫能否回延安,关键在他自己,如能放弃某些成见,回到一条战线上来工作,于民族于社会都是极需要的。 
  林伯渠说。 
  “仲甫与党中央有过争论,我担心延安不让他回去。 
  罗汉吞吞吐吐地说。 
  林伯渠安慰他说:“仲甫曾经站在时代前头,我希望他站在大时代的前面,过去的一切是是非非都无需再费笔墨唇舌去争辩。 
  “听林主席这样一说,我就放心了。 
  罗汉笑道。 
  “现在山洪爆发,我一时去不了延安……林伯渠沉思了一下,说,“此事须党中央拿意见,我即给延安拍电报,请示中央,你稍住几天”。 
  林伯渠给延安电报的大意是,仲甫等已出狱,愿意回到党的领导下工作。 
  弟意中央为集中整个力量着眼,可联合他们回党工作。 
  七贤庄以前是外国人经营的旅馆,有几座西式庭院,又宽敞又安静,罗汉便和李侠公住了下来,等候延安回电。 
  当晚,刚从太原来陕的王若飞来看罗汉,他说:“因延安有事甚忙,否则可随同南下去晤独秀一次。 
  王若飞在“六大”上提名陈独秀为中央委员,被否决。 
  大会后,留在莫斯科任中国农会驻农民国际代表。 
  1931年回国,被国民党逮捕,几乎和陈独秀同时放出,此时任陕甘宁边区宣传部长。 
  9月10日,接到林伯渠电报后,毛泽东和张闻天商量,给林伯渠发了一个电报,提出陈独秀回党工作的3个条件:1。公开放弃并坚决反对托派的全部理论和行动。 
  并公开声明同托派组织脱离关系,承认自己过去加入托派之错误。 
  2。公开表示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3。在实际行动中表示这种拥护的诚意。 
  见到中共中央电报后,罗汉打道回宁。 
  到南京后,才知道陈独秀去了武汉。 
  在傅家岗,罗汉见到了博古、叶剑英。 
  他们告诉罗汉,陈独秀去武汉前,和叶剑英、博古谈过一次话,以后又和叶剑英单独谈过一次,表示赞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博古说:“本想和陈独秀谈一次,但因为自己党龄太浅,与独秀个人没有私人接触,恐难于谈出任何具体结果。 
  如果由润之来谈也不适宜,因为他们两人的个性都很强,都有闹翻的危险。 
  不如候周恩来南下后,约他一同去谈,成绩或者会圆满些。 
  且不久必武会回武汉,他自然和独秀先行交换意见。 
  博古30来岁,自1931年6月向忠发被捕至遵义会议,任中共中央总负责。 
  听了罗汉的前后叙述,陈独秀又看了看中共中央的“三项条件”,说:“前一条我已声明同托派组织脱离关系。 
  说着,陈独秀找出一份手稿,上面写到:“陈独秀,字仲甫,亦号实庵,安徽怀宁人。   
  回延安的三个条件(2)   
  中国有无托派我不知道,我不是托派。 
  ”陈独秀曾请包惠僧将声明交《中央日报》总编辑程苍波,他答应帮忙,但没有刊登。   
  武汉抗日演讲(1)   
  1937年10月2日初的一天,华中大学学生会的许俊千和同学焦传统找到陈独秀住的四合院,穿着旗袍的潘兰珍开了门,问:“找谁?” 
  许俊千说:“要见陈独秀先生。 
  说着,将同学会的邀请信递了上去。 
  潘兰珍看了说:“呵,你们是大学生。 
  说着,请客人到天井旁边一简陋的书房等候。 
  一会儿,陈独秀来了。 
  许俊千和焦传统起来向陈独秀鞠躬。 
  陈独秀笑嘻嘻的,伸手让坐。 
  陈独秀头发灰白,背有点驼,一口安庆地方话。 
  声音也不大洪亮,但态度谦和。 
  许俊千道出了来意后,陈独秀低头沉思了一下,点头答应了。 
  因为离学校只有几百米,约定了演讲的日期后,客人告辞出门。 
  10月6日早晨,许俊千和焦传统到了陈独秀家,陈独秀穿了新的绿色长袍、布鞋。 
  潘兰珍整理了一下陈独秀的衣领,对许俊千两人说:“同学们慢走。 
  怕其他人围观,许俊千和焦传统带陈独秀走女生宿舍后侧进了武昌华中大学大礼堂。 
  这天,武汉文化界也想邀请陈独秀去演讲,陈独秀因和华中大学事先约好,推辞了。 
  陈独秀上了讲台,掌声不绝。 
  窗前门后,都挤满了人。 
  陈独秀说了一声“大家好”,开始了《抗日战争之意义》的演讲:“全国要求的抗日战争已经开始了。 
  为什么要抗战?一般的说法,是因为日本欺压我们太厉害。 
  这话固然不错,可是,未免过于肤浅了,一般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应该明了更深的一点的意义,抗战不是基于一时的感情,而有深长的历史意义。 
  陈独秀的讲话,不断的引起热烈的掌声。 
  结束时,许俊千等人请陈独秀走后门回家。 
  在校园,陈独秀精神很好,留连忘返。 
  到了家,潘兰珍请许俊千等进去坐,许俊千见陈独秀的书桌上有纸笔,想请陈独秀题字,但又不好开口。 
  出门时,还是忍不住说了。 
  陈独秀满口答应,说:“你去弄点宣纸来。 
  许、焦二人在外面买了两张宣纸,并在小纸上写了“敬求大笔,赐乎俊千”字样。 
  陈独秀嘱他过两天来取。 
  焦传统也留下了名字。 
  陈独秀给许俊千题了“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 
  给焦传统题了四字横联。 
  他们来拿书法作品时,陈独秀谈到,中国的历史书太少,只有夏曾佑编的《中国史》上下册可读。 
  毕竟坐牢久亏,从华中大学演讲回来,陈独秀就病倒了。 
  双十节前一日,淅淅沥沥下起雨来,雨水顺着屋檐往下淋,天空灰暗一片。 
  这时一位陌生的年轻人撑着雨伞敲门,见潘兰珍开门,忙拿出名片说:“我是《抗战》周刊记者,想采访陈先生。 
  躺在床上的陈独秀见记者上门,忙穿衣起床。 
  记者说:“明天是国庆节,所以今天冒雨来了,想不到先生病了。 
  陈独秀笑着说:“不妨,不妨,难得雨中来客。 
  问了一些集中现金、征集壮丁问题后,记者问:“听说陈先生要办一个刊物,确否?”陈独秀说:“没有这个意思,现在各派杂志都肯登我的文章,我何必自己办刊物呢?”“报纸上说,陈先生今后要去做文化运动,不做政治运动了,是不是呢?”“我的个性不大适宜做官,但政治运动则每个人都应该参加的。 
  “明天是国庆日了,陈先生准备发表一点东西吗?”陈独秀说:“武汉日报约我写一篇国庆论文。 
  打算只写几百千把字就够了,这个时候,没有人愿意看长文章。 
  记者看了一下表,已是下午6点钟,起身告辞,说:“我还要过江。 
  10月15日,陈独秀恢复了一点精力,到汉口青年会讲演《我们要得到怎样的胜利及怎样得胜利》。 
  在这次演讲中,他提出不能盲目反对唯武器论。 
  《扫荡报》刊登了陈独秀在华中的讲演稿后,有关方面下了禁令“暂缓登载”。 
  陈独秀演讲热情不减,他打算请亚东图书馆出版《我对于抗战的意见》小册子。 
  在汉口青年会讲演后,罗汉偕董必武来见陈独秀。 
  谈到“三个条件”,董必武说:“我劝你还是以国家民族为重,抛弃固执和偏见,写一书面检讨,回党工作。 
  ”陈独秀说:“回党固我所愿,唯书面检讨,碍难从命。 
  董必武见陈独秀任性,不好再劝。 
  事后,陈独秀写了关于抗战的七条纲领交给罗汉,请他去南京。 
  罗汉去南京又找了博古和叶剑英。 
  博古说,陈独秀的抗战七条纲领和中央路线并无大的分歧,但根据中央电报,陈独秀还要有一个书面检查。 
  闲时,陈独秀给濮德治写了几封信,说:“我无时不念兄,而兄忘念我耶?…… 
  故乡非久留之地,置国家民族于不顾也。 
  濮德治将家里安顿好了后,11月中旬来到武汉,在武昌双柏巷找到了陈独秀。 
  陈独秀见濮德治来了,十分高兴。 
  递了《宇宙风》49期给他看,上面有《实庵自传》广告,称之为:“传记文学之瑰宝。”陈独秀说:“现在亢德又来信催我要稿,怪我没有按时写下文。   
  武汉抗日演讲(2)   
  他抱怨说:“一日几千字我也不愿意。 
  现在市场坏书充斥,都是一日赶几千字人造出来的,有谁看啦?”谈到上海那一班人,陈独秀将罗世凡、孙煦、陈其昌等人来信给濮德治看。 
  濮德治看完信说:“他们对罗汉意见很大,担心你与斯大林派合作?”“与斯派合作,原则上是可以的,他们这些人,乱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理论,现在反斯派,至少策略上不对。 
  世凡、其昌不对,超麟更不对。 
  真是牛头不对马嘴。 
  陈独秀越说越气。 
  “彭述之没有来信?”“老彭这个人,即使和我意见相同,我也誓不与之共事。 
  还有长子。 
  陈独秀说。 
  濮德治知道,“长子”(尹宽个子矮,绰号长子)和彭述之打得火热。 
  “他们对你似乎很失望。 
  濮德治又掠了一眼陈其昌的信。 
  陈独秀说:“我已不隶属于任何党派,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我绝对不怕孤立。 
  11月1日,托洛茨基致伊罗生信:“关于马林与陈独秀之间(关于中共加入国民党)的争论。 
  你确实是袒护马林而没有公平对待陈独秀了。 
  一天,陈独秀对濮德治说:“听说罗章龙在河南大学教书,你去一趟郑州,看看罗可愿意出来,我们一起合作还可以干点事。 
  罗章龙1931年1月因反对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与何孟雄等人成立了“第二中央”,被开除党籍。 
  在这之前,罗章龙、何孟雄等人曾发起“调和派运动”,其中也反对开除陈独秀党籍。 
  濮德治去郑州回来说,罗章龙致力于教学,无意搞政治活动。 
  他房间有一个摩登女士,两人像是谈恋爱。 
  陈独秀说:“差不多了。   
  “托匪汉奸”案(1)   
  1937年12月,刚出狱不久的王文元(即王凡西)到了武汉,住到双柏巷陈独秀家中。 
  陈独秀曾托人到国民党中统局打听王文元被捕后的下落。 
  王文元来了后,常和陈独秀、濮德治谈论局势。 
  王文元提出办刊物,陈独秀不同意,说:“旧的一套工作方法必得抛弃,必须采取新的方法。 
  陈独秀主张和第三党、救国会及一部分民主人士接触,组织一个联合战线。 
  不拥国,不阿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