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01-1880集-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两百年安定的局面。你就晓得中国人的教学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爱好和平是教出来的。
  这里面讲事、讲理,「观因缘生灭」,这是事观。一切万物,佛说万物怎么来的?因缘生法,因缘生法是事观。因缘无量,这是很深的一门学问,在佛法里面称它做「道种智」,跟「一切智」是相对的,一切智是理观,道种智是事观。一切智观一切万法的体,体是空寂,万法皆空,了不可得,这是属於一切智。阿罗汉懂,阿罗汉证一切智,所以他能够把见思烦恼放下。可是这一切现象在面前,怎么来的?你要问这个,阿罗汉就不知道了。阿罗汉只知道万法皆空,这个东西都不是真的,是假的,可是这假的怎么假法?为什么会有假的?这里头种种道理,阿罗汉不知道。菩萨知道,所以菩萨证道种智,道是道理,种是万法,一切万法生灭的道理。我们讲动物生老病死,植物生住异灭,矿物成住坏空,这些事情你问菩萨,菩萨会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这叫观因缘,这属於事观。
  佛的智慧叫「一切种智」,一切智跟道种智是一不是二,圆融无碍自在这是到佛了。要知道,一切智也好,道种智也好,一切种智也好,统统是你自性里面本有的般若智慧,不是外来的。我们今天这些智慧是被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住,智慧不能现前;如果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一切种智你就证得。证得一切种智的人称为佛陀,证得道种智的称菩萨,证一切智的称阿罗汉,这都算有成就了。就是佛门里面讲求的,我们修学终极的目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无上正等正觉;阿罗汉是正觉,菩萨是正等正觉,佛是无上正等正觉。此地讲的事理、定慧总不离这个原则,不离这个根本。
  下面经说「一心不动入诸禅」,这句话很重要。诸禅,禅是《华严经》上常讲的三昧,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是阿罗汉以上,六道凡夫的享受不正常,佛给我们讲得很多,讲得很清楚。六道凡夫的享受是什么?归纳起来五大类,身有苦乐两种受,心有忧喜两种受,把它归纳起来。当身体没有苦乐,心也没有忧喜,这时候很好,这叫舍受。所以总不外乎这五种受。为什么舍要算五种之一?这你要晓得,四禅天、四空天他们是舍受,欲界天还有苦乐忧喜,很淡薄;色界没有,无色界更没有了,那就是正受,就是三昧。为什么不叫它做三昧,叫它做舍受?他只是定功把它伏住,就是这经上讲的「制心一处」,他控制住,叫它不起作用,这是舍受;如果永远控制住,这就是三昧。没有办法永远控制,随著他的寿命,其实色界、无色界的寿命是他禅定功夫的浅深。他功夫得力的时候,那就是他寿命,功夫失掉的时候他立刻就堕落,这是讲色界、无色界的生死。定成了,他就生;定失掉,他就灭了。所以他不叫做正受,只能叫舍受。
  这经上告诉我们,一心不动你才能入诸禅,禅是禅定。为什么说诸?你用什么方法修成的,禅的名字就不一样。我们用念佛方法修成的叫念佛三昧,我们依《华严经》修成的就叫华严三昧,我们依《法华经》修成的就叫法华三昧。佛在经上说,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法门是八万四千法门,那就八万四千诸禅,统统都修禅,只是方法手段不一样。八万四千确实有数字,你到佛学辞典上可以查得到,一点都不假。要是一般讲,像四弘誓愿讲的,「法门无量誓愿学」,那就不止八万四千,那是无量诸禅。方法、门道再多,把它归纳起来就是一心不动,你用什么方法修一心不动?方法里头,真的最简单的、最容易的、最稳当的是念佛。念头才起,你不要管它是善念、是恶念,是净念、是染念,都不要管,反正念头一起,毛病出来了,为什么?真心没有念头,这句要记住,你的本性没有念头。
  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把本性说出来,本性是什么样子?他老人家五句话说得很清楚,头一句话就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是没有染污,没有染就没有净,也就是头一句话,你的自性、你的真心,我们今天讲纯净,染净二边都没有,这是真净。第四句话说的「何期自性,本不动摇」,那就是你本来不动,从来没有动过,现在也没有动过。一念不觉是什么?一念不觉是妄念。为什么?真心不起心动念,起心动念的时候不是真心,妄心,这个要知道。妄是依真起的,没有真,哪来的妄?所以说真妄不二。知道真妄不二,你自然就不执著,就不分别,这就入定了。所以这经上讲的入定,从眼根入定,从色尘起定。什么叫入定?无论在什么地方,这是讲我们六根,我们眼见色,举这一个例子,眼睛见外面的色相不执著,入定了。这个入定不是很深的定,它管用,得这个定就是阿罗汉,管什么用?他脱离六道轮回了。只要你眼根见色的时候,你的眼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叫六道凡夫。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乃至意对法,你都能够放下,不执著,这叫入定。
  如果能再不分别,那定功更深了,那是菩萨的定,比阿罗汉高。如再能够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恢复自性,这叫明心见性。给诸位说,阿罗汉没有明心见性,菩萨也没有明心见性。所以这破一品无明,什么叫破一品无明?就是见色闻声不起心、不动念,无明就没有了。起心动念叫无明,不起心、不动念,哪来的无明!那是什么?那是佛。《华严经》上讲法身菩萨,他破一品无明,无明一破,法身就见到了,这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就是真佛,不是假佛,是谁?是你自己。总算是把你自己找回来了,禅宗里面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不起心、不动念,本来面目找回来了,也就是《华严经》上佛给我们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你现在为什么会变成凡夫?变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著,把你变成这个样子。你一定要知道,妄想分别执著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病,这个东西叫你在六道里面轮回,在这地方受苦,永远不能回头,不是好事情,是病态,严重的病态。你为什么不能治它?是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有这个病,你要知道这是病,是大病,你马上就回头了。人得了重病,自己不知道,所以他不晓得去看医生,他也不愿意看医生,他认为自己很正常。知道这个病非常严重,要命了,他想不想求医?立刻就求医,道理在此地。这是佛常讲可怜悯者,自己这么严重的病不知道,真可怜!不知道就是迷、就是痴,叫痴迷。迷了的时候,把自己自性里面本有的般若智慧变成烦恼、贪瞋痴慢疑,就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般若智慧扭曲了,把你无量无边的德能变成什么?变成造业。怎么说德能变成造业?你的本心是如如不动,是清净不染,这是大德,这是你的真心。你现在失掉了,现在你的心里面是无量无边的妄念纷飞,你止都止不住,前个妄念灭了,后个妄念生,是不是这样的?
  你的言语本来是经典,只要你开口说话,记录下来就是经典。十方一切诸佛所说的这些经典,跟你自己所说的是一模一样,一丝毫都不差。为什么现在看佛经你看不懂?妄想分别执著把你自己本来的语言变掉了。相好,你本来的相好,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你的身相跟如来果地上的报身没有两样。为什么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把你变成这个样子,你自己完全不知道。哪天觉悟、明白了,我要把妄想分别执著除掉,要赶快把它放下,这一放下就恢复了。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德相统统现前,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法身、般若、解脱全都现前,那是你自己的性德。
  法身确实不生不灭,清净不染;报身能生万法,不生不灭;应身,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无量无边的众生感,你就能现无量无边众身相去应,不可思议。众生想求什么身、见什么身,他自然就现什么身,众生求佛身你就现佛身,众生求菩萨身你就现菩萨身,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楞严经》上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什么身相都是你自现的,这个众生信仰基督教的,你现上帝身;那个人学道的,你现老庄身;学儒的,你现孔孟身。所以佛在经上讲了一句话,我在《宗镜录》上看到的,永明延寿大师记的,「世尊言,世间所有外道的经典,不是外道说,全都是佛说。」这不就是告诉我们,所有宗教里面他们所拜的一些神明,是谁?是自性,真的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细心、认真的去读各个宗教不同的经典,我们发现修学的方向、目标相同的,方法也大同小异,不同的很少。不同的大多数是什么?是在实际日常生活,这个我们能理解。众生,就是在地球上来说,居住的环境不相同,生活的方式不相同,文化背景不相同,差异在这个地方。
  而学习的核心,佛家讲慈悲,宗教里面讲神爱世人,慈悲就是爱,佛家的慈悲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称慈悲。附带条件的慈悲,那叫爱;不附带条件,没有条件的,叫慈悲。我们要学习、要提升,所以佛教我们学慈悲有四个阶段,不断向上去提升。第一个阶段就是爱,有条件的,你爱你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不爱他。也就是你的慈悲是对你喜欢的人,你的亲人、你的朋友,喜欢他,你对他有慈悲,不喜欢就没有了。这什么?这是凡夫。佛经上讲这种慈悲叫「爱缘慈悲」,缘就是条件。从这个提升一级,叫「众生缘慈悲」,推己及人,我爱我的父母,我也爱别人的父母;我爱我的兄弟,我也爱别人的兄弟,这个心量就大了,这叫众生缘慈悲。这是什么?六道里面的圣贤他们能做到,可以做到不分国家、不分族群,《弟子规》里面讲「凡是人,皆须爱」,从事上讲的,不从理上讲的,事上他做到了。推己及人,我希望别人怎么样爱我,我先去爱他,这是世间的圣贤,这就很难得了。世间人,他不爱我,我能爱他;他不会关怀我,我能关怀他,这叫众生缘慈悲。
  再升一级,「法缘慈悲」,法缘慈悲就是理了。法是什么?统统是自性变现的。就是你真正明了,宇宙之间万事万物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什么人的心?什么人的识?自己。是我自己心识里头变现的,我怎么能不照顾他!我怎么能够不关怀他!这是有理在里头,明理了。甚至於到什么?毁谤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都用平等的爱心去照顾他。为什么?他在迷,我在悟,我如果对他还有成见的话我也在迷,我没有觉悟。像佛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常讲的,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是什么?法缘慈悲。到如来的果地,如来果地是谁?《华严经》上初住以上的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那个时候的慈悲叫「无缘慈悲」,没有条件。为什么?整个宇宙是一体,整个宇宙是自己,不是别人。没有条件的慈悲,如来果地上,所谓叫大慈大悲,究竟圆满的大慈大悲。所以,这讲四个等级,要不断的向上提升,你才有成就;提升到一个阶层,觉得很满意,不再向上提升,错了!你念书小学毕业就很满意,不想念中学了,这是无知,这是愚痴。要晓得小学上面有中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