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事实真相,那太快了,不是闪电能比喻的。因此我们要懂得,佛在经上所说一切比喻,都是比喻个彷佛,怎么比也不能比到事实真相,这是一定要懂得的。可是佛用这个方法,让我们从比喻里面去悟入实相,用意在此地,所以比喻是个很好的教学方法。
不觉就是一念,觉也是一念,所以大乘教里面讲迷悟不二,那是真的。如果相续的,第一念不觉,第二念还不觉,这个事情就麻烦了,这就出事情了。第一念的不觉是业相,阿赖耶的无明业相,动了,怎么突然动了一下,非常的微弱,时间非常的短。第二念也不觉,二念不觉,就变成见分,转相,我们今天讲的精神世界。第三念再不觉,就变成境界相,就是物质出现了。这一念、二念、三念,我们凡夫没有办法晓得。佛在经上讲,谁能看到?八地菩萨。八地菩萨能看到阿赖耶的现相,七地菩萨还不行。就是说心静,静到像八地菩萨那种程度,极其微弱的波动他感觉到。七地以下的定功还不行,还没有发现到。这桩事情我们能够理解,因为我们自己心静下来,谈不上定,心地在静跟不静,这个我们有感觉。
你学佛之后懂得这个道理了,虽然我们没有得禅定,我们在六道,处理事情应该怎么做?要清净心,你的事情才处理得很恰当,才不会产生副作用。你看古人教诫我们,话说得很有道理,当你在发怒,你在发脾气,情绪很不好的时候,不能处理任何事情,这个时候处理事情很容易出差错,这个话是至理、是名言。所以要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定把心定下来。我也常常举出章嘉大师,我跟他老人家相处三年,每个星期都见一次面,这个老人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我们以后学佛,看到大乘经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我就想起大师,他真的是无有不定时。走路很慢,言语也很慢,生活的步骤不是像现在讲究这么快速,他非常缓慢,你看他就像在定中一样。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我那个心要没有完全定下来,通常他都不说话,一定要等我完全定下来,他看著我整个情绪定下来,他才教你。以后我们明白了,心浮气躁,别说佛法,世间法都学不到。
所以,印光大师讲的话就相应了。有人向他老人家请教,他的回答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诚敬是定。诚是一念不生,妄念没有,暂时放下了,敬是恭敬。没有恭敬心不得受用,没有清净心也不得受用,所以他说得好,十分诚敬你就得十分受用。在什么地方会很明显的看出来?在上课。我是跟章嘉大师三年,才亲近李老师,所以李老师上课的时候我聚精会神,没有妄念,专心听讲,恭恭敬敬,这个老师知道。老师上课,学生哪个得利益,哪个懂得了,他很清楚。我在台中,那个时候做居士,没出家,听李老师讲《阿弥陀经》。听完之后,老师跟我们这一班同学讲,这堂经,(我俗家姓徐),他说徐某人得受用了。他在台上,我在台下,能看到。如果你听经的时候你心不定,你会东张西望,到处看看,那就晓得你没有听进去。聚精会神,你才真正契入境界,真得受用。
你对老师不相信、不恭敬,你对他有怀疑,你得不到受用。同学当中对老师有没有怀疑?有,还不少数。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在一块聊天,有的时候就讲到老师,「老师,真有这个本事吗?他没有讲错吗?」不管他错不错,不管他有没有本事,你恭敬你得到了。老师是个凡夫,你听经成了圣人,这是真的,自古以来这种例子很多。佛经里头有个故事,这是从前老和尚讲给我们听的,我们受戒期间好像是道源老和尚讲的,他是戒和尚。他讲这么个故事,佛家叫公案,这还是在印度的时候。有个出家人,没有什么道行,居然有个人来参学,跟他学习。他就开玩笑:「好,你来,我教你。」他拿了个球,叫他蹲在墙角上,这个房间四个角,蹲在墙角上,把那个球打他一下,「你证须陀洹果了」。他磕个头说「证得了」。再换一边,再打一下,「你证得斯陀含果了」,二果。再换一边,阿那含果。再换一边,阿罗汉果。打完之后,他跟法师磕头。「我给你开玩笑的」,「我真证得阿罗汉了」。这就是说,他是开玩笑;他真诚,至诚恭敬,他真得到了。
所以中国有个谚语说,三家村的穷秀才在教书,有状元的学生,没有听说有状元的老师。状元谁教出来的?那个秀才教出来的。你才晓得,古人讲的尊师重道这个多么重要。谁懂得尊师?太稀有了。这句话会说的人很多,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懂得的人不多。他懂得,他就会做到。他做不到,他做不到他不了解,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不透彻,含糊其词,人云亦云,他怎么会有成就!所以,一切法无不是从诚敬当中得来。你要问为什么?诚敬是性德,是自性里头本有的德行,佛法是明心见性的事情,唯有用性德才能开发自性,不是性德你就没有办法见性。真与真相应,妄跟真不相应,所以我们如果不是把内心里的虚妄淘汰干净,没有办法契入自性,佛门是自性。这个要懂得。
这「寂用」两个字非常的深广,它有浅深不同。在佛法里,那是深度的,我们凡夫日常生活当中,这是浅的,浅有浅的受用。情绪起来的时候,你很欢喜、很烦恼的时候,都不可以做任何决定。很欢喜的时候,你随便做决定,会被别人利用;发脾气的时候,会做错事情。所以要喜怒哀乐都平静下来,你的理智才现前,就不是感情用事,这个道理就不难懂。我们自己冷静思惟观察,看自己,看周边的人他们的处事,你就很清楚,才知道「寂用」这两个字好!
佛心永远是寂静的,它不动,不动就是不迷,不动就是不起无明,无明就是妄想。那你要问,什么是妄想?什么是无明?最简单的说法,起心动念。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起心动念是无明。念头一起就是无明,就是妄想。不起心、不动念,这是自性用事,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觉性,本觉。不起心、不动念是不用阿赖耶识,不执著是不用末那识,不分别是不用第六意识,你不用它,妄的不要;妄的不要,真的就现前。真的是什么?阿赖耶变成大圆镜智,究竟圆满的智慧。第七末那识,不用执著,不执著,它变成平等性智。意识,第六意识,你不用分别了,它变成妙观察智。眼耳鼻舌身自然转过来,变成成所作智,转八识成四智。凡夫是八识,用八识。佛菩萨转过来了,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那就叫四智,四种智慧。诸位要晓得,四种智慧是一即是四,四即是一,这叫做寂用。
下面这句说得好,「总显上来动寂无二」。上面讲得很多,给你讲的全是动的,也就是起心动念变现出来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毛光照益」里面功德无量无边,略举四十四种,那是动;相动,体是寂的,动寂不二,这是说一真法界。十法界里面,十法界里面动静是二,六道就更不必说,动不是静、不是寂,寂决定不是动,都对立了。人我对立,性相对立,理事对立,无不是对立,所以化解对立谈何容易!西方的哲学讲相对论,对立,宇宙万法统统是对立而生起的,所以事实真相就很难认知。
认知错了,所以你永远不能够解决问题。佛法能解决问题,就是他对於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是什么?相动性寂,事是动的、理是寂的,而且真正认识到动寂不二,所以他能解决问题。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在一真也好,在四圣法界也好,在六道也好,在三途也好,能现种种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能现无量无边身,帮助一切迷惑的众生,帮助他回头,帮助他觉悟。佛菩萨无论做什么样的示现,都是在动静不二,我们用现代的话说,内心里没有对立,这就是动静不二。跟一切人没有对立,跟一切事、跟一切万物统统没有对立。为什么没有对立?知道性是一个,理是一个,事相虚幻不实;再要说到真切一点,事相了不可得。《般若经》上讲的一切法,一切法的事相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它怎么会对立?对立就是二,对立就迷了,有对立就迷了,不对立就觉了。记住,一是觉,二就迷了。我们上跟诸佛如来一体,下跟一切众生也是一体,生佛不二,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哪来对立!没有对立,就没有起心动念,常寂光净土现前,这才是真的。实报土以下皆是方便,这个不能不知道。总显《华严》所说的,总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动寂无二」。
这一段经一共有三十四首半偈颂,分为三段落,分为三段。第一段,一首偈,「标名总辨」,名称说出来。第二首以下,有「三十二颂半,正显业用」,说明寂用。这个寂用我们简单说,就是清净心的作用,经文上就是定,我们用中国一般说法是禅定的作用,禅定是心。我们懂得禅定的意思,什么叫禅?什么叫定?禅是不受外面境界干扰,这叫禅。定是自己内心不起分别执著,这就是定。无论在什么境界里,不起分别执著,不为境界干扰,这叫禅定。所以禅定不是盘腿面壁,千万不能把这个搞错了,盘腿面壁叫做禅,你搞错了,你不懂得禅。六根在六尘境界上,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绝不受干扰,这叫真正禅定,所以行住坐卧统统都是禅。在经文里面我们会看到,你就真正懂得参禅了。第三段只有一颂,最后,「总结难思」,难思是不可思议。在这个地方我们就学菩萨,学法身菩萨,虽然学不到,这些道理、方法略知一二,对我们日常生活就会有大帮助。我们看第一首偈。第一首偈是标名总辨。
【有胜三昧名方网。菩萨住此广开示。一切方中普现身。或现入定或从出。】
『从出』就是出定。入定是寂,出定是用,所以寂用,寂用无涯。「胜」是殊胜,有殊胜的三昧,名字叫『方网』。「方」是十方,这就是空间。「网」,刚才给诸位报告,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网。『胜三昧』是什么三昧?太多了,可以说菩萨所证的三昧都是殊胜三昧。如果用我们常常比喻的方法来讲,阿罗汉所证得的三昧,我们六道里面所修的定,六道里面四禅八定,四禅八定都在六道里面,都出不了三界,阿罗汉修的定超越了,《楞严经》上把它称作第九定。这个等级,四禅八定是八个等级,世间的,第九定超越了,所以叫九次第定,阿罗汉修的。他跟世间比,阿罗汉的定就是胜三昧;菩萨的定,就更高了,菩萨跟阿罗汉比,菩萨是胜三昧,阿罗汉跟菩萨比,比不上;菩萨跟佛比,那就又比不上了。你就晓得胜有等级的,它对下就称胜,对上面,上定的时候,它就是劣,所以它有等级的。讲究竟殊胜,是如来果地上的,究竟殊胜。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放得干干净净,连习气都没有,这是究竟殊胜,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
菩萨还有四十一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愈往上面去愈殊胜,愈往上面去就看得愈清楚、愈明了。虽然我们在《华严》里面体会到,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的妄想分别执著全没有了,初住。初行菩萨亦如是,初回向菩萨、初地菩萨,到等觉、到如来果地上,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