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本电子书下载自 鸟眼快读 NiaoYan … … …
正文 第6节:礼仪就在你身边(6) 字数:3012字
那天,我说一个男同志:“你也不照照镜子。”
他问:“我照镜子干什么?”
我说:“你照鼻孔,检查一下自己的鼻毛吧。它已超出你的鼻孔之外。走近之后,我们都可发现你的鼻毛正在鼻孔之外随风飘摇。”
这实际上是一个形象问题,在国内交往中,国际交往中,形象是比较重要的。
第三个作用,是增进交往。现代人都有这样的欲望,要多交朋友,广结善缘,一个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必然要跟别人打交道,古希腊人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不和别人打交道,不是一个神就是一个兽。”革命导师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做农民也好,做工人也好,做企业家也好,做官员也好,做学者也好,做学生、教师也好,你肯定要和别人交往。既然要跟别人交往,你就要有交往的艺术,所以学习礼仪有助于交往。说话时你得会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它有游戏规则。
总而言之,上面提到的学习交际礼仪的三个作用就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进交往。我可以把它概括为一句话:问题最小化。实际上就是学习并运用礼仪能使你少出问题,或不出问题。说白了就是少丢人,少得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问题最小化,实际上就是效益最大化。打个比方,我们搞外事工作,能为国民生产总值直接做个贡献吗?能够多炼钢,多种粮吗?不可能的,但是,外事工作做好了,不出问题,就有助于中国的国际形象的改善,有助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贡献。因此,问题最小化,是学习礼仪的基本作用。
下边我再简单介绍一下,交际礼仪它有哪些基本内容?从总体上讲,其实是两大内容。
内容之一,叫做形象设计。形象设计其实就是一个穿着打扮、言谈话语、举止行为。比如说你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你和外人打交道时,你不能够随便去置疑别人、训斥别人、诽谤别人,这就是教养,这是你的形象。另外,你对穿着打扮得具有基本的常识。那天我跟一个女孩子讲,戴首饰一般不能乱戴。戴贵金属首饰,戴珠宝首饰以少为佳,协调为美。你戴八个戒指,你戴三串手镯手链,胳膊一晃,跟呼啦圈似的,好看吗?实际上你有经验的话你会知道协调比较好看,少而精比较好看。比如现在我要戴一个黄金的胸针,我戒指和项链如果戴我就带黄金的,现在流行戴白金戒指,我要戴项链我就戴白金项链,礼仪上游戏规则把它叫做同质同色的规则。其具体含义是:质地色彩要相同。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宴会,对面一个女孩把我看晕了,戴了四枚戒指,一枚是绿色的翡翠的,一枚玳瑁的黑色的,一枚玛瑙的咖啡色的,一枚玫瑰金的彩色的。由于穿着高领衫,项链看不见。耳环则有两组:一紫一蓝。人家很大方地问我:“好看吗?”
我说:“你听真话还是假话?”
她说:“啥意思?”
我说:“那就跟你简单说吧,反正你这东西就是好东西。”
她说:“那什么意思?”
我说:“放一块不好看。”
她说:“为什么呀?”
我说:“远看像棵圣诞树,近看像座杂货铺。你戴得饰物质杂色乱,串了味了。”
这里要说的,其实是形象的问题。
内容之二,叫做沟通技巧。你跟任何人打交道,其实都有个沟通,沟通之事你不注意有时候比较麻烦。比如举个例子,说话,你跟别人说话的话你得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不该说的就不能说,该说就要说。国际交往也好,社交场合也好,个人隐私的问题就最好不要说,不问收入、不问年龄是最基本的忌谈问题。遗憾的是,有的人就是不注意此点。
那天,一个同志问我:“金教授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我跟他开玩笑,我说:“挣的跟别的教授差不多。”
所答非所问,就是不想跟你深入探讨。
没想到他很认真地追问:“那别的教授一般挣多少?”
… … … 本电子书下载自 鸟眼快读 NiaoYan … … …
正文 第7节:礼仪就在你身边(7) 字数:2994字
我说:“国家给多少就是多少。”
他又再接再厉:“国家到底给你多少?”
他其实是在有效沟通环节上出了问题。
最后一个点,就是学习礼仪、运用礼仪如何操作。毛主席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礼仪当然也不例外。
礼仪有很多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规范性。它强调标准,不可肆意妄为。
第二个特点是对象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不同对象有不同说法。
第三个特点是技巧性。它告诉我们:礼仪是讲究技巧、重视操作的。在实践中,对此三点均应加以注意。
比如,名人、企业家,到公众场合去穿着打扮有个游戏规则叫“男人看表,女人看包”,当然那是大人物、要人,讲究的男人的表是比较有档次的。当然,有的男人也不讲究,为什么他不戴表,你问他“几点”,不用看表一看手机就知道了,“两点了。”“女人看包”,比较讲究的女性她包里放着什么东西,包是什么色彩的,她都有讲究。当然我也见过不讲究的。
那天我跟一个女同志换名片,我说:“认识你很高兴,我们换一下名片吧?”包拿过来了,挺高档一个包,包一打开首先拿出一包瓜子,我装没看见,其实看见了洽洽的。然后翻出包话梅,接着冒出一只袜子,最后告诉我名片忘带了。该带的没带,不该带的带了。
在公共场合,人们打量一般人时,讲究“女人看头,男人看腰”。女人看头是看什么?首先看发型,其次看化妆。注重个人形象的女性对发型都比较介意,有社交经验的女人知道,在重要场合是要化妆,这是基本礼貌,化妆是对交往对象和对别人的尊重。男人看什么?男人看腰,我给男同志留一个小问题,请你扪腰自问:“男人看腰是看什么?”
男人看腰其实不是看我们的腰粗不粗,也不是看腰带威风不威风。当企业家的人系的高档腰带还说得过去,我一个大学生,我花爹妈钱,我系一个登喜路的腰带,两千多,别人肯定认为是假冒伪劣的,这不合适吧?嚣张了,不合适。不是看你衬衫下摆有没有掖到裤腰里去,也不是看你弯腰时会不会露出一截秋裤!看什么呢,看这样一个细节,重要的场合有地位和有身份的男人比较讲游戏规则的男人,腰带上面挂不挂别的东西?有地位、有身份的男人腰上是不挂任何东西的,有老兄往我们对面一站,我们就发现他有点问题,腰上别手机一只,呼机一把,打火机一枚,瑞士军刀一柄,另外还有一把钥匙,说不好听的话,就是像是全副武装的远征军,不正规。
综上而言,礼仪的操作实际上就是七个字:有所不为,有所为。什么叫有所不为?有所不为的意思就是在重要场合在待人接物中,不能出什么洋相,不能犯什么错误。
比如,招待客人喝饮料,你要是训练有素的公关人员、接待人员,你就会知道,绝对不能乱问。我经常遇到有人乱问,好心好意乱问。
那天,我到一个单位去了,负责人没赶回来,女秘书刚赶回来,这女秘书大概是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经验少,气喘吁吁跑来了,说:“金教授我们头还在后面呢,我先回来了,头交代了,让我伺候好你,要什么就给什么。”
我说:“你夸张了,你这不是牺牲吗?你不能这么说。你也别跟我说别的,咱们搞一点喝的吧。”因为当时在一个酒店大堂里呢,两人傻站着,不合适。
她很实在的问我:“金教授喝点什么呀?”
有经验的人是不问这个问题的,喝点什么?吃点什么?你想去什么地方玩?这叫开放式问题,你会给客人无限大的选择空间!
如果你是当爸爸的,你宠你家孩子,你问他:“孩子,今儿礼拜六,到哪儿玩?”美国迪斯尼!你飞得过去吗?当时那女孩那么问我,我就说:“不客气了,来杯路易十三吧。”
她当时眼都直了:“你还真要?”
我说:“为什么?”
她说:“一瓶一万多,没带那么多钱,我口袋里一共三千多。”
… … … 本电子书下载自 鸟眼快读 NiaoYan … … …
正文 第8节:礼仪就在你身边(8) 字数:2134字
我说:“我告诉你吧,有经验的人,此时一定要问封闭式问题。”
什么叫封闭式问题?给出所有选择,让对方从中挑选。比如你招待金教授喝水,你要这么说:“金教授喝茶,还是喝矿泉水?”等于告诉老金,不喝茶就只能喝矿泉水,不要想路易十三了。因此,“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操作性是很强的。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都是有讲究的。
比如穿西装,穿西装最不能出的洋相就是袖子上的商标没有拆了。当然我们现在一般城市里的同志大部分都不至于出这个问题了,刚开始流行西装的时候,有的同志的确不行。西装左边袖子上那个商标按照游戏规则,一交钱一刷卡的话,服务生就该给你拆了,现在有的高档西装干脆就没有它了。一开始有的同志不知道,认为袖子有一个商标是名牌的标志,经常有人走路时有意做曲臂挺进状,要露一手,不太好,有所不为。
当然有时候还有一个有所为,就是怎么把这个事给弄好点,怎么样展示自己的良好教养和训练有素,比如你用手跟别人做指示,手最好不要指着别人身体——你、你、你,此举有教训之嫌,有指责之意。万不得已要指,手指要并着,掌心向上这样翻起来比较好看,掌心向上走,要跟人决斗。因此,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是有讲究的。
如上所言,运用礼仪主要有两个要点:
第一,有所不为。不能说的话不能做的事不能犯的错误别出。
第二,有所为。怎样去把它做好一点,像我刚才说的穿西装三色原则,三一定律,都是有所为。
最后,就是学习礼仪它需要注重以下三个基本的理念。
第一个理念,尊重为本。“礼者,敬人也。”礼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尊重: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人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我们强调礼仪、学习礼仪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当然,我们强调的尊重不仅是针对外人的,它同时也包括自尊。
第二个理念,善于表达。你和外人打交道,你一定要恰到好处地把你的尊重和友善表达出来,你不去表达,像我们刚才讲的打电话你不注意,穿衣服你不注意,和别人说话你不注意,你很可能会自找麻烦,影响有效沟通,你对别人的尊重和自尊会被别人误会,所以要善于表达自己的律己与敬人之意。
第三个理念,则是形式规范。运用礼仪之时,就是你不能乱来,讲不讲规范,是你的个人素质问题;懂不懂得规范,则是你的教养和修养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礼仪所做的一个宏观概述,希望大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