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批评于丹-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丹教授将这个寓言故事的意义落实成“人生的高效率”,真是飞来之笔!于丹教授看来是讲究实惠的。  
  这甚至与她这一章的心得“认识你自己〃都没有什么关系了。  
  于丹教授的《庄子》心得还不如《论语》心得,《论语》心得还有些地方与《论语》能沾上点儿边儿。  
  而她对《庄子》的一些心得与《庄子》简直不沾边儿,叙述与论述也特别混乱,不知她想讲什么,真不知“夫子何为者”也!还是我讲庖丁解牛吧!这则寓言的哲理意蕴是说牛的筋骨血脉等生理结构,也如同人间大千世界一样,人活在其间就要如同庖丁解牛一样顺其自然,一一解开无数情意困结(例如死亡就是最大的情意困结),人的生命主体就像解牛之刀,刀没有厚度就象征人到了“无我〃的境界,就能够善于运用生命之力,不但不损害自身的生命,同时也不伤害别人的生命自然,老子所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正是这个意思。  
  人生更是如此,若如庖丁那样由“技〃进乎“道〃,“无厚而有间〃,就能突破形躯的拘限,而成就精神之飞扬,自是无处而不自得,达到艺术般完美的生命境界。  
  庄子说的还是一种精神的自由之境,而这是于丹教授所说不出的或者是避讳的。  
  于丹教授的第五个心得是“总有路可走〃。  
  她写道:“善于讲寓言的庄子,借用了一个个或受过刑罚而残缺,或身有残疾,或外表丑陋的怪人,来表达了自己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她还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舟舟与聋哑人舞蹈团的艺术家的故事,来进一步证明:“有很多我们以往觉得是人生遗憾的事情,一样可以获得生命的圆满。”  
  〃无论是申徒家还是叔山无趾,他们虽然犯过错误并受过严厉的刑罚,但是他们知耻而改,用一种内心的力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庄子讲的是寓言,寓言是象征是隐喻,原本是实打实的叙述所讲不清的,最怕的就是实解,实解必定失去了意义。  
  于丹教授恰好是实解了,她还探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当心理不堪重负、产生残疾时,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随后于丹教授又从人的肢体残疾转向研究心智上的残疾,并举例网站上虐猫事件来说明现实生活中有心智残疾者。  
  庄子讲残疾者的故事,不是要为残疾者寻求生活出路,也不是说明残疾人也能有生活出路。  
  庄子是在用形体的残缺与丑陋来反衬精神的健全与美丽,说明精神境界的淳朴之德的美好神奇,远不是形体外表之美所能比拟的;真正的“德〃不在于外表,而在于精神的境界和内心的修养;形体残缺者完全可能道德完美,只要道德完美,就可以化丑陋为美丽,化残缺为健全。  
  真正有德行的人,内心充实丰厚,表面并不能看出来。  
  庄子所要求的道德,不是世俗的道德观念,而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大境界,这几则寓言看似充满想象力和浪漫气质,其实深深蕴涵着庄子对现实的失望和厌恶,充溢着庄子对超凡入圣的境界的憧憬,表达了庄子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写到这儿,我由庄子的失望想到鲁迅的失望,他在《影的告别》中写道:“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庄子因对现实的大不满,才生发出心灵飞翔的自由大境界。  
  鲁迅对现实大不满,并且也不相信革命以及革命后的制度能改变国民性,这种深沉的悲哀使他连飞翔的力量也没有,而只能“彷徨于无地。”  
  于丹教授的第六个心得是“谈笑论生死〃。  
  生死是最难谈的哲学的元问题。  
  柏拉图说:“哲学是死亡练习〃,怀特海说柏拉图之后的全部哲学都只是对柏拉图哲学的注解。  
  就连孔夫子都躲开死亡问题不谈,他说:“未知生,焉知死〃。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谈论生死问题最为详尽的哲学家,生死问题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占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  
  于丹教授在这一章开篇处写道: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  
  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到途中的遗憾。  
  只有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才能正确地面对死亡。  
  接着于丹教授讲了兄弟俩爬楼梯回家的小故事,还讲了三个人看墙上蜘蛛及三个秀才进京考试的故事。  
  以上的观点以及故事都与《庄子》没任何关系,都反映不出庄子的生死观,不读《庄子》也可以有这些观点和小故事。  
  这种状况一直是于丹讲演和写书的方法用一些与《论语》和《庄子》风马牛不相及的观点及故事来谈她的所谓心得,并强加在《论语》与《庄子》之上。  
  这样宣讲的传统文化当然是伪劣的。  
  稍微认真做学问,就能清晰地看出庄子的生死观包括三个内容,其一是说生死只不过是气的聚散而已,所谓“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至乐》);其二是说死为生之必然,是合乎客观存在的。  
  所谓“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庄子·大宗师》);其三是说生死本一体,有生则有死,生死的变化是很自然的事情,人死就是回归于大自然。  
  不必喜欢生而厌恶死。  
  所谓:“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庄子·大宗师》)。  
  于丹教授也引用了《大宗师》中的这段著名的论述:“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其出不訢,翛然而往,其入不距。  
  翛然而来而已矣。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受而喜之,忘而复之。  
  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于丹教授在55页将这段话译成如下白话:〃古代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命,也不知道害怕死亡。  
  出生了他不欣喜,死去也不拒绝。  
  无拘无束地来,无拘无束地走而已。  
  他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追求自己要去的归宿。  
  有事就欣然接受,忘记生死,归于自然。  
  他不会因为心智的欲求而损坏天道,也不会有意做什么去辅助天然。”  
  可惜的是于丹教授译成白话文时,犯了好几处不该犯的错误。  
  于丹教授译的第一句就错了,她将“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译成:“古代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命,也不知道害怕死亡。”  
  其实“不知说生〃是“不知道喜悦生存〃之意,“生〃在这儿不能当“生命〃讲,应该当“生存〃讲。  
  同样“恶死〃中的“恶〃,是“憎恶〃之意,没有“害怕〃的意思。  
  “其所不欣,其入不距〃是说“出生到世间不欣喜,进入死亡境界也不抗拒。”  
  而“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说对于生命欢喜地接受,失去生命就回归了自然。  
  不是于丹所讲的“有事就欣然接受〃,“受〃在这儿指的是“受生〃,也就是“接受生命〃,而不是什么别的事。  
  而“忘〃在这儿不能当“忘记〃讲,要当“失〃来讲,就是“失去生命〃之意,不是于丹教授所讲的“忘记生死〃。  
  还是我将这几句串在一起讲一遍吧。  
  这段话应译成“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喜悦生存,不知道厌恶死亡。  
  他出生到世间并不喜悦,进入死亡之境也不抗拒。  
  他只是无所拘束去,无所拘束地来罢了。  
  不忘记他来自何处,不探求死亡的归宿。  
  他对于生命欢喜地接受,失去生命就回归自然。  
  这称为不用心智损害道,不用人力去帮助天,这样就叫作真人。”  
  讲到真人,于丹教授又写道:“庄子借助真人,表达了对于死亡的一种态度,就是第一不怕死,第二也绝不找死。”  
  这“绝不找死〃纯属于丹教授编造出来的。  
  “真人〃并没表达出这一态度。  
  接下来于丹教授说:“在生命长河中,儒家与道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  
  儒家的姿态是烈士,道家的姿态是高士〃,“儒家讲仁人志士可以'杀生而取义',可以舍去自己的生命而维护一个大的道理。”  
  这是于丹教授的无根据之谈,儒家从表面上是讲“成仁〃与“取义〃,但从实践上来看,有几个儒家人物“杀生而取义〃了?所以鲁迅先生说我们中华民族缺少舍身取义的人,而那些儒家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却被鲁迅称之为“作戏的虚无党〃。  
  鲁迅的老师章太炎先生一语就指出儒家道统的弊端,他说:“儒家之病,就在于以富贵利禄为心〃。  
  接着,于丹教授写道:“其实,中国人在对待生死的态度上,往往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以屈原为代表,一种以司马迁为代表。”  
  这两种对待生死的态度与《庄子》无关,《庄子》从来没讲过这样两种对待生死的态度。  
  还有中国人对待生死的态度有多种,怎么能说“往往表现出两种〃呢?于丹教授有什么根据?做过这方面的调查和统计吗?我看中国多数人的态度往往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宁当太平犬,不当乱世人。”  
  再往下写,于丹教授又出现“飞来之笔〃了,用很长的篇幅谈论起“轻生〃的话题,这与《庄子》有关系吗?《庄子》提到“轻生〃了吗?莫非于丹教授把她能知道的故事都拿来变成《庄子》心得?《庄子》心得莫非是于丹教授收集个人言论的档案袋?我该说什么好呢?还是批评于丹教授的第七个心得吧!于丹教授的这一心得是“坚持与顺应〃。  
  于丹教授写道:“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因而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  
  接着于丹教授引用了《庄子·知北游》中的话:“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她在解释这句话时说:“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顺应规则,遵从法度,与人交往,这一切都是我们可以叫做外化的东西。”  
  于丹教授在这儿曲解了“外化〃,“外化〃不是什么“顺应规则〃和“遵从法度〃,庄子的“外化〃是指适应外部环境与物一道变化。  
  于丹教授为什么要曲解“外化〃呢?原来她是为了论证庄子与道家也是社会上遵纪守法的顺民,并不是不与统治者合作的隐士。  
  果然,于丹教授在这个心得的结尾处写道:“不要认为道家永远只提倡精神的自由,而没有规则的顺应。  
  道家并不是只知道吸风饮露,不食五谷,遨游天下,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请看,于丹教授彻底解构了庄子最主要的精神,将遨游飞翔超越现实的自由的庄子拉回到尘世间,与平庸的顺民一模一样了。  
  在此之前于丹的六个心得里,于丹教授一字不谈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其实她应该知道庄子哲学的中心内容就是如何实现精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