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五十三参佛菩萨在这里示现,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统统都有,就是把这社会里面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包括了。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晓得五十三参就是我们现实的社会现象。我们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华严经》是活的。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见到大本《华严》,那个数量是无法计算的,概略的说了一个「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你要晓得他说这话是什么?这话就是,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他们活动的现象,就叫大方广佛华严,无比的殊胜庄严。什么人能见到?觉悟的人能见到。觉悟的标准,在《华严经》里面是初住以上,我们现在已经看到第八住,他们见到,应化在世间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众生可怜,迷失自性,所有一切的言行、造作都是违背自性,违背自性就叫做造业。造业当然有果报,净业感得的是四圣法界,染业所感的是六道轮回,染业里面又有善恶,善业感得三善道,恶业感得三恶道。
  无论是染净、善恶,在法身菩萨眼目之中,无非是清净庄严。这什么原因?我们老同学一直在一起学习到今天,应该都清楚、都明白,为什么?十法界六道三途是个假相,不是真的,不是事实,迷在其中的这些众生他当作真实,所以他才有苦乐忧喜舍的受。知道真相的人,苦乐忧喜舍没有了,没有了,佛法里叫正受,正是什么?正常,他们的受是正常的受,正常是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是定,自性本定,六祖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自性本定;了了分明是慧,能生万法,照见万法,像《心经》上所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初住以上都是一样,都相同的境界,「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世间人、迷惑的人所受的那些苦,他全没有。这些菩萨在这个世间,无论是在四圣法界、是在六凡,佛法里有个比喻,比喻得好,叫「梦中佛事」。佛在经上,确实比喻里头用「梦」这个字用得最多,梦幻泡影,所以它不是真的。梦中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叫大做梦中佛事,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佛菩萨的境界。
  所以他确实是世尊所说的,「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作跟无作是一不是二。也就是我们前面所学习到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同时,寂照是一不是二。这说法就超越哲学,哲学寂不是照、照不是寂,寂跟照是二法。佛法里头找不到二,所以佛法是圆融的,确实是一法,不但二是一,三也是一,无量也是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华严经》上说的。一是说体,体是空寂的,多是讲相,相没有自体,体既然是空寂的,相再多也是空寂的,不可得,所以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彻底明了事实真相,所以他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能够随缘,能行方便波罗蜜。波罗蜜是印度话,用我们的话来解释它的意思,就是究竟圆满,是这个意思,印度人的本义是到彼岸,我们中国人叫到家。我们这个说法大家不好懂,跟你讲究竟圆满,这就是到家、到顶,就这个意思。她行方便,善巧方便达到究竟圆满,在家居士她证得不退住这个果位。
  再提升就童真住,唯有方便到家显现出来的形象才天真烂漫,我们讲可爱极了。所以仙人你看表「大智清洁,无所染故」,真的,像六祖能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何处惹尘埃就是无所染,这是真话。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有没有被染?没有,真的没有。而自以为是被染污,所以染污就是《百法》里面所讲的「不相应行法」,它不是事实,可是你心里认为有它就产生障碍,真心里头没有这些东西,这些烦恼习气从哪里生的?从起心动念生的。起心动念也没有,这很难懂,真有起心动念吗?没有。可是没有,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境界现前?这是《妄尽还源观》里面所讲的起二用。它怎么起来的?佛说得很妙,但是我们不懂,佛说清楚了,佛讲那个动是什么?是妄想,起心动念是妄想。起心动念是想,它上头加个妄字,妄就是根本就没这回事情,它不是真的。起与无起没有妨碍,觉悟的人明白这回事情,迷的人不明白。你看看佛说这桩事情,就无始无明,《楞严经》里面辨别这个事情,富楼那尊者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无始无明是什么原因生起来的?无始无明是几时有的?菩萨修行,把无始无明断了,什么时候无始无明还会起来?这问题很有趣味,释迦牟尼佛怎么答覆他?方法很多,不答覆就是答覆。
  为什么?你问几时起来的?无始!无是没有,没有开始;如果有始有终,它就是真的。它没有开始,经上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我们会问:为什么会有一念?为什么有一念不觉?你一个追问就是加一倍的迷惑,两次追问就加两倍的迷惑,愈迷愈深。如果你真懂得无始无明它根本不是真的,妄想,你著重那个妄,妄不是真的,只要不起心、不动念就没事,愈是去追究麻烦就大,道理在此地。为什么不能追究?现在我们懂得追究是什么?就产生相续,这里面生了妄想,从妄想生分别,从分别生执著,愈来愈严重。妄想分别执著这三种烦恼统统具足,六道出现了。起心动念,现实报庄严土,还没事;一起分别,实报土不见了,实报土变成四圣法界;再一执著,四圣法界又变了,变成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里面,还要继续不断的去分别执著,这个轮回的现象,佛在经上讲一切众生是永无出期,永远没有超越轮回的日子,这是个假相。怎么样才脱轮回?放下就是。放下什么?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不但轮回没有,十法界也没有。所以这个现象是不能想的,佛经上说一句话说得好极了,叫「不可思议」,不能想,想是妄想;不能议,就是不能说,真相就现前。你只要有想、有说的时候,那是妄心现前,真相不见了。实际上真妄不二,离妄想分别执著你见到真相,有妄想分别执著你见到的是假相,假相跟真相是一个相,妙就妙在此地。
  所以从一体起二用,一体,体里面什么都没有,清净光明,连实报土都没有,说个清净光明。这一体不能说它有,不能说它无,为什么?你说它有,它确实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你不能说它无,为什么?能生万法。那一念不觉的时候它就起现象,虽起现象还是假的,为什么?起那个现象时间太短了。弥勒菩萨告诉我们,那个现象,就是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是同时起来,它存在的时间多长?我们现在简单的计算,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不可得,太短了。所以相是假相,相根本不存在,我们今天看到存在的相,是这种极其微细相的相续相,如果不是相续,我们完全不能觉察,这相续相。谁能见到我们今天讲的真相?佛法讲诸法实相,这是讲真相,真相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的那个相,你见到了,那是真相。大乘教里告诉我们八地菩萨,八地菩萨心清净几乎接近真心,在这样清净的时候,这个极其微细的那一动他能觉察。也就是说,好比我们看电影的银幕,我们知道电影银幕上的相,是放映机里面的幻灯片一格一格的,它的速度太快,一秒钟二十四格,我们的观察没有办法捕捉一格,一格的时间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无法捕捉那个一格,所以看到相续相。现在我们所看的宇宙现象,弥勒菩萨告诉我们它速度更快,它是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兆格,你怎么能捕捉它一格?
  这个捕捉就我们现在用快门,照相机上用快门那可以捕捉。我们用照相机,这个照相机的快门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在电影银幕上就能捕捉它,为什么?跟它的相同、频率相同,它也是一秒钟二十四格,我们现在相机快门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就能捕捉到。现在我们现实的这个现象,必须要把相机的速度加到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那么快的快门就能把弥勒菩萨所讲的捕捉到。大概现在还没办法,现在的相机,我很久没有玩相机,我玩相机的时候最快的快门大概千分之一秒。通常我们使用的多半是一百分之一秒、二百分之一秒的,所以你能够照,像照喷射机,二百分之一秒照喷射机它就不动,它在飞行的时候你能照得清清楚楚的,你照的时候它不动,你就捕捉它。从这些道理,我们能够理解,能够体会到,也能体会到八住菩萨他的定功,也就是他的心「大智清洁,无所染故」。
  再看后面,「休舍优婆夷与仙人住处同名,俱是海潮处者」,休舍优婆夷是不退住的菩萨,第八这仙人是童真住的菩萨,他们两个住在一起,「明此悲智一体,无染而不净」。染净是一不是二,染是悲,净是智,悲是怜悯心,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这是悲心,看到别人有痛苦,我们讲的同情心。同情心觉悟了是智慧,智慧有没有同情?有。所以慈悲两个字,它的体是智慧,也就是我们常讲理性的慈悲。慈悲实在讲就是爱心,这个爱心它不迷,它是理智的、是理性的,所以称之为慈悲。佛家不讲爱,慈悲实际上就是爱。因为世间人讲的爱它有染,它没有智;佛法里面的爱,它有智,它就不染,意思就深。无染而不净,就是一切的染污,六道都染,有般若真智,所有一切染他接触都清净的。这个道理就是前面所说的,真正你找染净都不可得,你看看在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你去找染净,你怎么能找到?找不到!无染而不净。
  可是「若随悲修智,犹有习气染境之心」。这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像儒家讲的就非常明显,恻隐之心、同情心、怜悯心,这都是属於悲。在起作用的时候,自己能够觉而不迷,这就是修智,什么叫觉而不迷?行大慈大悲而没有分别执著,这是修智,还有习气。到什么时候习气没有了?修大慈大悲的时候没有起心动念,那个习气就没有了。没有起心动念行吗?没有起心动念能起作用吗?能。我们现在明白了,江本博士水实验,水是矿物,水接触我们一般人的意念,善的念头、恶的念头它起作用。起作用它有反应,它所现的相,结晶的图案,你看看它有起心动念吗?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自性的本能,众生有感,它自自然然就有应。众生有感的时候有有心、有无心,但是菩萨应的时候绝对没有我们讲的心,就是妄想心、分别心、执著心决定没有。尤其是法身菩萨,世尊在此地把他讲成四十一个阶级,每个阶级里面断无始无明的习气,是说给我们听的,勉励我们初学,他们没有了,我们真有。不但我们现在有,我们在前面读过,十信菩萨没有出十法界,有很浓厚的习气。何况我们现在,连初信位都没有达到,我们这样深、这么厚的习气,要没有高度的警觉心,肯定是随业流转,要想超越六道那就难了,这是不能不知道的。这个地方举出这是习气最严重的,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男女在一起最容易产生情爱,情爱是习气,它举这个例子。休舍优婆夷、毗目瞿沙仙人他们住在一起,修什么?断这个习气,断这种情爱的习气。「第七第八两位,和会一终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