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他没说一句话,他所说的全是古佛所讲的,没有在古佛所说上面加一个字。你看看世出世间圣人没有发明、没有创造,现在人动不动就是要发明、要创造,世出世间圣贤没有,老老实实学圣学贤。自己证得圣贤的位次,还是述而不作,智慧、德能、才艺、神通、事业,没有一样不是圆满的。这个话是真理,这个话是真言,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要认真去学习。
修道,真修、假修,佛经上有标准,祖师大德为我们示现的更多!好样子。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许多同学早晚课都念,那是什么?那是标准,真修行的标准,第一个「礼敬诸佛」,他真修行,你看他有没有礼貌,他要不懂礼貌,假修行,不是真修行。第二「称赞如来」,真正修行人是赞叹别人的善行,绝没有批评别人的不是,别人有不是,有不是不赞叹、不批评,这是《华严经》上教给我们的。真修行人,他心地清净、善良,决定不会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那自己心就不善,放在口上就造口业,这哪是修行人?这是造罪业的人。你看看这个标准多好,这标准大家都知道。第三个「广修供养」,这都是真修行人干的。第四个「忏除业障」,天天忏悔自己的业障,哪有时间去看别人?哪有时间去批评别人?十条里面,这四条全是自己的德行。看到别人的好处,决定没有嫉妒,随喜功德,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他做的是好事,我有能力帮助他,就全心全力成就他,要有这个心量。不能说我不高兴他,我就障碍他,我就不帮助他,不可以。成就人的善事就是成就社会的善行、成就大众的善意,一定要看得深、看得远,把我们的过失才真正能够化解。再有能力,「请转法轮,请佛住世」,这就是要全心全力帮助正法久住,希望圣贤教诲常在世间教化众生。人是教得好的,佛菩萨是教出来的,孔子、孟子也是教出来的。常常存这个心,常常行这个道,这个道是圣贤之道、是菩萨道。这个标准要掌握到,儒释道三个根就是绝对标准,必须要遵守的。
我们现在接著再看下文,「但明生熟惯习胜劣,安立住地之名。为智体之中,非三世情摄故。」这就是讲修行,放下起心动念这就是圆满。我们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都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这个人就成佛,这个人就超越十法界。《华严经》上讲十信心满,这十信心他圆满了,入初住,就是入初发心住,这发的心就是诸位都知道的叫大菩提心,初发菩提心。这一发心,他就住一切诸佛智慧大悲海境界,他的智慧现前,自性里头本有的圆满智慧;慈悲心现前,因为慈悲心现前,十法界的众生跟他有感,他就有应,感应道交。这个事情前面我们学了很多,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就像《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一样,应以什么身得度,他自自然然就现身,一定是契机契理帮助这些有缘众生,那是慈悲心在推动。他为什么这么做?慈悲心是性德,不是学来的,不是修来的,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也是自性里头本有的。为什么还有四十一个位次?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为什么还有这名称?这里说出来,但明生熟惯习胜劣。这就是说这些人虽然是起心动念放下了,不起心不动念,他还有习气在。习气有生有熟,像十住位就生,刚刚放下的,十地就很熟,十地他这个习气就很淡,很淡薄,所以有生熟。有惯习,惯是习惯,过去在十法界里面那些习惯,无量劫养成的习惯,虽然在实报庄严土,确实不起心不动念,偶尔那个习惯还会冒出来,惯习就是我们讲的习惯。所以他有胜有劣,品位愈高的愈殊胜,愈往下面就比较劣。这才有安立住地之名。这个住地,当中还有行、向省掉,就是他才安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些名称,这是假名安立。是不是真有?不能说真有,也不能说没有,你不要去分别,你分别、你去想,错了,想你又落到分别执著。他们这些位次的人从来没有这个念头。这是世尊在人天道里面讲经教学假立的名称,可是这个假立有用处,不是没有用处。虽然在实报土,实报土是平等法界,平等里面依旧有差别,但是那个差别不碍平等。也就是说,初住菩萨,初发心的发心住的菩萨,他在起作用的时候就是与十法界众生感应道交,现身说法,与十地菩萨、与等觉菩萨没有两样,我们凡夫决定分不出来。而实际上?实际上是等觉胜,十住是劣,这种胜劣很微细,不是我们凡夫境界。
这就说明为智体之中,这个智体就是佛性,佛经上常讲的法性、佛性。其实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为什么说两个名称?说佛性就是讲智体,单单说法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从这一分来讲。这一分是觉,觉而不迷,所以称为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你本具的智慧,不是学来的,只要破了无明,智慧就现前,这不是三世情摄。哪三世?这个三世不是讲时间,不是讲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不是的,这是讲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有情世间,我们今天所讲的动物,动物是有情的,这范围就包得广,十法界有情众生;器世间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植物、矿物;第三种讲智正觉世间,那是圣人,不是凡夫,他们智慧开了,烦恼断了,虽然没有断尽,他也断得相当层次。譬如阿罗汉,六道里面的执著没有了,逐渐向上提升,执著的习气没有了,分别没有了,分别习气也没有了,到最后连起心动念也放下,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才证得这个智体,见性了,见到法性、见到佛性,这不是三世间能够明白的。佛家常讲「非证莫知」,你自己没有证得,给你讲也讲不清楚。
《华严经》实在讲把宇宙之间许多奥秘给我们揭发了,这是世尊的善巧方便,十种智明里面讲的「善巧智明」,为我们说出来,说不出来的说出来了。说出来有个好处,我们虽然没有法子理解,甚至於还很难相信,但是把疑情提起来了,有这个疑惑,没有答案。这个疑情会起作用,不定在什么时候豁然大悟,悟入这个境界。下面举例子,「如龙女一刹那之际,已具三生」,这个故事在《法华经》里面,龙女,你要晓得,她不是在人道,在畜生道,年龄很小,八岁,小龙女。这就说明,无论你在哪一道,只要你真正能明白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是什么?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你能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凡夫,龙女是凡夫,一念之间转凡成圣。畜生道都能成就,人比畜生殊胜多了,哪有不能成就的道理?道理就是,这跟你讲实话,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太重,知道,放不下,想放下也放不下。这里头最难舍的亲情、情爱,无始劫的缠绕,这一生又碰到。情爱里头有顺有逆,顺是妻子儿女,逆是冤亲债主,它会转变的,喜怒无常,这一生是亲人,来生是冤家;来生是冤家,后一生又变成亲人。正因为这么一个缘故,这《三字经》上讲的,「苟不教,性乃迁」,就说这桩事情,所以教育重要。
教育什么?教育能帮助他觉悟,帮助他醒过来,醒过来之后他就能舍、他就能放下。真正舍干净,这个世间有没有亲人?有。哪些人是亲人?没有一个众生不是亲人。这个事实真相,初发心的菩萨就证得,同一个法身,同一个法性,还能有比这个更亲的吗?没有了。我们在佛法里面听得很多,「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十方三世佛是指谁?过去佛没问题,现在佛也没有问题,未来佛是谁?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这一切众生,不但指有情的,连无情的也包括在里头,《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说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事万法都是同一个法身,同一个法性;不能说这个人跟我无关系,这个物跟我无关系,那是邪知邪见,你要问问这些法身菩萨,发心住以上的,他不是这样回答你。一体,这个我们在《华严经》上已经念过好几遍,「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这种经文我们念过好多遍。入这个境界,时间、空间没有了。因为时间、空间是假的,不是真的,十法界里面有,一真法界里头没有,也就是诸佛的实报庄严土里面没有时空。
「普贤行满,佛果亦就」,这是讲到《华严》上说的,龙女是《法华》,这是转到《华严》。我们知道在隋唐时代,中国人称那个时代是佛教的黄金时代,十个宗派是那个时候建立的,每个宗派的祖师大德应该可以说都是佛菩萨应化而来的,国力盛极一时,佛法也盛极一时,帝王大臣护法,高僧大德辈出,经典大致上翻译完成,到宋朝时候翻译的经典很少了,大部分都在唐朝中叶的时候就完成,是佛教的黄金时代。普贤行,纲领就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十大愿王怎么落实?学《华严经》的人都知道,落实在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善财童子把十大愿王做出来给我们看。五十三参是怎么回事情你可不能不知道,你要不知道你就没法子修,你也学不到。善财童子是代表一个大乘学人,就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一个代表、一个榜样,五十三参就是我们现在社会里各行各业的这些人物,出家的有六个人,其他统统是在家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善财童子跟他们接触的时候,你细细观察,那个十愿是不是全部都做到?我们如果对这个不懂,那你就没有法子学,你怎么能学普贤菩萨?所以《华严经》是活的,不是死的,这个经本是说明书。我几十年都没有看戏,没有进戏院,我年轻的时候有时候看看戏、看看电影,戏院去过,电影院也去过。进入电影院,进去的时候就拿一张说明书,这个剧情的说明,戏院也是的,今天有哪几出戏,也都有个说明书给你看。我们这个经本是说明书。《华严经》在哪里?《华严经》是我们现实的社会,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从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你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就是五十三参,所以它是活的。你们听听龙树菩萨讲,在大龙菩萨那里看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本的,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那说什么?我们实际上的生活状况,十法界依正庄严一个都不漏。我们要学做好人,要学做善人,要学作佛,要学作菩萨,学做圣贤,这说明书里面先告诉我们,然后你亲身去历练,历事炼心。历是经历,你必须在事相上去经历,炼什么心?炼普贤菩萨十愿的心,炼文殊菩萨十波罗蜜的心。普贤菩萨每一愿里面都包括其他的九愿,愿愿如是,每一愿里面都具足文殊菩萨十波罗蜜,而十波罗蜜里面,每一个波罗蜜都具备其他九波罗蜜,「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这是华严世界。
华严世界不远,就在我们眼前,就看你能不能契入?你能契入,那你所过的这个生活就是方东美先生早年告诉我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普贤菩萨的生活,文殊菩萨的生活,一切诸佛如来智慧德相的生活。迷了你不知道,你在搞六道轮回,悟了的时候,六道轮回就变成一真法界。所以普贤行满这四个字重要,我们学了要会用,尤其是前面四条,前面四条是基础,一定要非常坚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