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5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的时候他忘掉了,果报现前他害怕,来不及了。菩萨明白,菩萨了解因果,所以菩萨重视因,也就是说菩萨绝不造恶因。像《十善业道经》上讲的,菩萨的心善、思惟善、言语善、行为善,所以他果报殊胜。
  应化在我们世间,那就是今天我们这段经文所讲的,『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这是我们非常向往的。「无量方便三昧」,方是方法,便是便宜,要用现在的话合起来讲,就是最好的方法、最善巧的方法。跟苦难众生在一起,跟灾难众生在一起,他依然是如如不动,依然不起心不动念,这叫三昧。三昧是梵语,用中国话来翻译就是禅定,很深的禅定。禅定起作用就是智慧,智慧才能够解决问题。我们今天这个世间可以说是无量的烦恼、无量的习气、无量的不善、无量的冲突、无量的灾难,菩萨一个无量三昧把它全解决了,这是初住菩萨。
  我们在此地,隔的时间太久,把前面大意温习温习。十住菩萨,初住叫「发心住」,发什么心?发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无量寿经》的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体是自性;换句话说,自性本来具足无量的智慧德能相好。佛在《华严经.出现品》里面说的,还在后面,我们还没学到,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了五句话,当中第三句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这个意思。自性里本来具足,具足什么?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德能里面第一德是什么?「本无动摇」,这是第一德。我们换句话讲就好懂,自性本定。禅定要修吗?你自己本来有,自性本定!现在有没有失去?没失去,失去就不是自性。现在怎么回事情?我们把自性迷了。自性就是真心,就是真实智慧,就是本定。我们现在的心是妄念、妄想,前面一个妄想灭了,后面妄想又生,念念不住,这就是妄心。真心怎么样?真心不生不灭,我们是生灭心。诸位要晓得,我们的真心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才叫「住」,发心住。
  弥勒菩萨说得好,他给我们讲,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你就想想,这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尽,妄心要把它断尽,要真放下,妄心放下,真心就现前,真心是不生灭心,就现前,这个时候就叫发心住。发心住这个阶层里面的人,他决定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妄想;妄想就是起心动念,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他到这个阶层就叫发心住的菩萨。这个时候十法界没有了,他住在哪里?他住在一真法界。这个法界里面,不但人无量寿,不生不灭,无量寿,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也是不生不灭,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它叫一真。十法界都是虚妄的,妄心变出来的,《华严经》上也说这个宇宙「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十法界里面这些众生,心都是妄心,在佛法里叫识,识就是分别执著,就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阿赖耶,分别是意识,执著是末那识,它们在作怪,这我们得搞清楚、搞明白。
  如果不是佛菩萨示现在世间为我们说明这个事实真相,我们怎么会知道!这是佛菩萨对我们的大恩大德,我们知恩才会报恩,不知恩不晓得报恩,忘恩负义。我们不愿意做忘恩负义的人,那要怎样报佛恩?回过头来,妄尽还源真报佛恩!妄放不下,还不了源,做再多的善事,也是报佛恩,报一点点,千万分之一、二,真的,不是佛对我们的期望。佛对我们的期望是教我们回头,教我们这一生当中就成佛,这是他对我们的期望,这是真报佛恩。弘法利生,要知道是附带的,为什么?因为弘法利生是初住以上菩萨他们主要干的事情。为什么?他们自己度了,自度之后这才能度人,自己没度你怎么能度人,哪有这种道理!自己没度,护持佛法是修福、是行善,果报在哪里?果报在三善道。你就晓得这不是佛的意思,不是佛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一定要孝顺佛,要报佛恩,那就是这一生当中决定要生净土。别的法门不容易,为什么?要断惑才能成就。净宗的殊胜是带业可以往生,但是要记住,是带旧业不带新业。也就是说,过去所造的我觉悟,不再造了,从今之后我明白、我觉悟,我一心一意专修净土,这叫真报佛恩。现在弘法的人少,原因是什么?众生福薄。可是如果我们冷静的观察,佛菩萨不以佛菩萨的身分出现,也不以学佛的人,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他不用这个身分,他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各行各业男女老少这里头出现,细心观察我们能发现,好多好多的菩萨。他示现什么?示现造恶、忏悔、觉悟,断恶修善、回头是岸,他做这种种表现。你细心去观察,还真多,这里头有表演的,也有真受报的。真受报,你看他的因果报应,他没有回头,临死还不觉悟,还怨天尤人,那不是佛菩萨示现;佛菩萨示现在临死的时候突然觉悟、明白了。确实是很深的、善巧的示范。
  发菩提心,菩提心我们讲了十个字,大家容易明了,第一个「真诚」,真诚是菩提心的体,每个人都具足。我们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用真诚心,真诚心是佛心,菩萨念念不舍。真诚的表现,表现在自己就是清净平等觉,自受用。我们真诚心在哪里?清净平等觉就是真诚心。清净是什么?不受染污。诸位要知道,第一个染污就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都是染污,染污就不清净,清净没有染污。像这些法身菩萨,这是大菩萨,我们常常念的「菩萨摩诃萨」,摩诃萨是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称摩诃萨,摩诃萨是大,大菩萨。他们是佛,他们不染污,不但在人间不染污,在畜生道、在饿鬼道、在地狱道都不染污,他都去。在人道现人身,在畜生道现畜生身,度畜生不现同类身度不了它。在鬼道现鬼身,观世音菩萨在鬼道里,你看我们人间放焰口,那是布施饿鬼的,请饿鬼吃饭,焰口台对面有个焦面大士,通常用纸扎的一个鬼王,那个焦面大士是谁?观世音菩萨,在鬼道里现那种身相。在哪一道现哪一道身,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这是诸佛如来帮助众生觉悟。你看他能够不染,在染而不染,他保持清净,真学佛!
  第二个「平等」,平等是决定没有傲慢,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谦虚,在尊敬别人。这里头要注意到,如果这个人是善人,我们对他谦虚,尊敬他,理所当然;这个人无恶不作、十恶不赦,我们见到还是那么尊敬,还是自己那么谦卑,这个难!菩萨为什么做得到?因为菩萨晓得他本来是佛,只是现在他迷惑颠倒,不能说迷惑颠倒你就不尊重他,哪有这个道理。好像我们一个人,这人很聪明,做人事业都很成功,值得人尊敬,喝酒酒醉了发酒疯,发酒疯你就能瞧不起他?你就能对他不尊重?当然不可以。所以佛知道。度畜生变蚂蚁、变昆虫、变饿鬼、变畜生,那都是佛。他是一念不觉,他搞错了,他会回头的。所以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是平等的,看饿鬼道、看畜生道,那是从果上讲。从因上讲,现在搞贪瞋痴的,那不就是饿鬼、地狱、畜生!果报还没现前。所以说十恶不赦,佛菩萨对他非常恭敬,佛菩萨自己表现谦虚,这是觉悟了,他不迷!经典上有两句话,佛常说「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们要是懂得这两句话,就不要挑什么日子,中国人,外国人也有这个习俗,要挑好日子,佛告诉我们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不必挑,平等心。心不平的时候要挑,心平等了不要挑。我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真的,你只要得清净心、得平等心,你才能体会,十恶不作的那个人也是好人。为什么他是好人?我们老祖宗讲「人之初,性本善」,你问他的性是不是本善?是的,一点没错。他为什么现在变成不善?习性不善,没人教。《三字经》上讲的「苟不教,性乃迁」,他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他被习性所染。
  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个大染缸,你在这里头能够不受染污吗?不受染污的人就是有定功,他不贪财、不贪色、不贪吃、不贪名闻利养,这就是定。我们在这个经前面念过,「贤首品」里念过,佛是现身说法,教导我们「不求五欲」,五欲是什么?财色名食睡,头一条。第二条「不求王位」,释迦牟尼佛是王子,不出家就继承他父亲做国王,舍掉了,真不求!第三个「不求富饶」,我们今天讲大富长者,不求,不求富贵。「不求自乐」,自乐是谁?小乘,自己入偏真涅盘的境界,自在,众生在受苦受难他没想到。后面说也「不求大名称」,这个大名称就是现在讲的知名度。佛对这个世间人所追求的,他统统放下,这是对的,不但这样教我们,他全做到。释迦牟尼名称很大,不但在当时大家知道他,现在二千五百多年之后,这个世界上谁不知道释迦牟尼佛?这种名称不是他求来的,这叫什么?实至名归,他真有大德、有大行,人家自自然然赞叹他,不是他求的,他丝毫没有求的这个念头,这个我们都要知道。这些统统都是染污、都是不清净,我们要远离,要把它洗刷干净,叫妄尽。
  第二个平等心,平等没有高下,一视同仁,我们才有成就。佛常常告诉我们,佛说十法界,十法界的因缘很复杂、很多,不简单。我们总是想,无量因缘里有没有个最重要的,第一因缘?佛说了,成佛,成佛也很多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什么?佛就讲平等,平等是成佛第一个条件。我们用不平等的心待人接物,你想想看你能不能成佛?不能。佛心平等,你不平等,你不但成不了佛,连阿罗汉也成不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小乘初果,清净平等觉他学到少分;在大乘,《华严经》里面讲十信菩萨,初信位的菩萨跟小乘须陀洹断证的功夫是平等的。也就是说,见思烦恼里面见惑,八十八品见惑断尽,小乘证须陀洹,大乘初信位菩萨。这八十八品见惑说的是什么?佛把它归纳为五大类,好说话,我们好学。第一个身见,执著身是我。你就晓得初入佛门,初信位的菩萨把身见放下了,绝不会再以为这个身是我。身不是我,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初果、初信位的菩萨,身见有没有?有,叫我见,不叫身见,身见没有了,他不执著身是我,他有我见没有身见,高一等。我们以为身是我,他知道身不是我。什么是我?灵性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衣服是我所有,身体也是我所有,所以对身的生灭毫不在乎,身的生灭就跟衣服一样,你要我可以给你。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看到老虎饿得很可怜,找不到东西吃,舍身喂老虎,把身体布施给它。为什么?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自己。就好像我们看到一个将要冻坏的人,很可怜,我们的衣服可以脱下来送给他,就这个意思。身体跟衣服一样可以送人,所以灵性是我。六道里面的众生他不知道灵性,他迷了,迷了的时候灵性叫灵魂,悟了的时候叫灵性,迷了叫灵魂。灵魂也很麻烦,它出不了六道,它必须要觉悟,觉悟之后就超越六道轮回。统统要搞清楚,不搞清楚真有麻烦、真有障碍。
  所以我们晓得,六道、十法界都没有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