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内容就是《太上感应篇》,里面全是讲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到了果报就现前,一点都不假。有人做善事,做了一生的善事,没有好的果报,还是过得很穷苦,那是什么原因?古大德给我们解释得很清楚,行善而没有看到果报的,是命里有恶报,过去造的恶太重,现在修善已经抵消掉一部分,但是他还有余恶,那个恶的余报还在,他没有办法享受到现在的果报。换句话说,他的罪受满,福报就现前,是这么个道理。反过来,造作一切恶业,现在还享福,那就是他命里的福报,过去造善,修的福报太大,现在造恶,他那个福报已经打折,已经折扣,但是折扣之后还有余福,所以他的苦报还没有现前,等待他这个福报享尽,恶报就现前。因果通三世!你能把这些道理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你再看看这个世人,行善造恶、吉凶祸福,你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看一个人、你看一个家族,都能看得出来,甚至於你看一个国家、看世界,统统能看得出来。都搞明白,以后你自己想想,你要往哪个方向走,你要向哪个目标走,十法界你可以自由选择。
真正聪明智慧的,当然选佛法界,希望在一生当中证得究竟圆满。佛法界里头确确实实有一生成就的法门,这就是净土宗,一心念佛,带业往生。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你要依照经典所讲的理论、方法,终极的方法还是教你放下。所以念佛堂的堂主时时刻刻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一心念佛」,那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就像蕅益大师所说的,蕅益大师是示现给我们看的,他往生极乐世界,什么样的品位他就满足?他要求不高,他说:我能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满意,很知足。这是一句非常忠实的开导,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平等法界,里面虽然有四土三辈九品,但是它里面没有障碍。所以凡圣同居土里面的同学,天天跟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在一起,这些菩萨是实报庄严土的。我们这个世界,实报庄严土跟凡圣同居土不在一起,不是同一个空间维次,西方极乐世界很奇怪,四土三辈九品是同一个维次,天天在一起。我们可以这么说法,生同居土同时也生实报土,生实报土同时也生同居土。我以前讲到这桩事情,我用一个比喻,阿弥陀佛在这个大教室里头教学生,这个教室里头有幼稚园的学生、有小学生、有中学生、有研究所、还有博士生,都在一个教室上课,这就像极乐世界。其他地方就不一样,都给你分开,唯独极乐世界是一个讲堂,所以什么样的人物你都能看到,这个机会要把握住。
第三个周遍是「一尘含容空有遍」,就是佛门里面常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量」,一定要学,为什么?我们的心量太小。为什么这么小?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严重的执著。心量愈小,你的生活空间就愈小,最小的空间在哪里?在阿鼻地狱。谚语所谓「量大福大」,你没有度量你就是没有福报,福报跟心量成正比例。你本来的心量呢?本来的心量就是此地所说的含容空有。含空就是心包太虚,容有就是量周沙界,这是你原本的心量。现在心量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变得这么可怜?这是学佛,特别学大乘,尤其学净土,净土那个心量还得了吗?刚才给你举的比喻,四土三辈九品在一个讲堂上课,这是什么心量!你还要分彼此,往生就造成障碍;往生没有障碍,就是不再分彼此。一定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妄想放不下,至少要把分别执著放下。这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得练功,要包容我们平常很不愿意接纳的人,要包容这个,怨亲平等,这叫修真功夫。所以学佛不在文字、不在言说。过去李老师常讲要改心,这个话说得好,说得深刻,把我们的心要改变过来,恢复到自己的「清净平等觉」,这《无量寿》的经题上显示出来。什么样的人能生净土?清净心的人能生,平等心的人能生,觉而不迷的人能生。我们具不具备这三个条件?具备这三个条件,你就有信心,我这一生决定得生。清净不再受染污,什么东西染污我们?自私自利染污我们,名闻利养染污我们,五欲六尘染污我们,五欲财色名食睡染污,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染污,环境的染污,还有贪瞋痴慢烦恼的染污,这个东西要放下。我常讲这十六个字,你能放得下,修其他的法门,你只到门口,你没进门;但是念佛的人进门了,只要这个放下肯定生凡圣同居土,到极乐世界去了。这个东西不能有!从什么地方放?这几十年当中我常说,从对人,於一切人放下我们控制的念头,於一切法放下占有的念头,这就是真功夫,你真能放得下,往生就自在。所以我们知道这三种周遍,才晓得万法皆空的意思、因果不空的道理,才真的明白。《金刚经》末后一首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讲得多清楚,多慈悲!
所以这个地方讲,你看《地论经》,《十地论》里面说,「有诸佛不离本处,则去住无碍」。真的,这桩事情,就是世尊在《楞严经》上所讲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句话我们还是从电影银幕里面去观察,你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是不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存在的时间二十四分之一秒。如果你能够有二十四分之一秒,跟它的速度相同,你就看到电视银幕上没动,为什么?你的速度跟它的速度相同,你就抓住它不动了。这个比喻从照相机上你能看到,照相机上你看这个镜头,现在的喷射机一个小时一千公里,它在空中飞行,你用五百分之一秒的速度去照它,它没动,这个镜头,这个快镜头一按的时候,这一张照片你看飞机没动。那什么?你的速度跟它的速度平等,或者你的速度比它还高,它一点没动,就这么个道理。由此可知,菩萨为什么能看出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的波动,为什么他能看见?菩萨的速度跟念头起的速度相同就看到,就没动了。这是什么?定功,甚深的禅定,在这种定功里面他看到的信息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没有这个定力,尤其现在人心浮气躁,学什么都没有法子。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来找我,他也是很想学,就告诉我,心浮气躁。我也老实告诉他,你不具备做学生的条件。他说为什么?学生的条件,心要能定得下来;心浮气躁,世出世间法一样都学不好。
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教学教你什么?教你稳重,从小就得学稳重,像个小大人一样,你看《弟子规》。所以现在一般人,不太容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小孩就要活蹦活跳的,那才显出儿童的天真。如果像中国古人一样,一个个都把他教得那么老实,他说这样子教导,他将来还能应付得了这个社会吗?你听他说的话好像也很有道理,其实一点道理都没有。小孩要从小学老成,有定功,他有智慧,他对於现实这种社会他有能力对治;西方这种教育那真的是没有办法,一筹莫展。所以现在外国人想到中国求智慧,想到印度去跟佛求智慧,可能在这一个世纪它变成时尚,中国古圣先贤愈来愈吃香。听说现在美国国会通过一个法案,把孔子的生日订为「孔子日」,每年到这一天国家要放假来纪念。读孔子的书,学孔子的这些智慧,这些人愈来愈多,这好现象。儒要是兴起来的时候,佛就兴起来,为什么?佛教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他的这些弟子们分头向四面八方去弘传。有些地方不到一个世纪就消失,有些地方延续六、七个世纪,有些地方超过一千年。唯独在中国,真的落地生根,跟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这个有道理的,因为佛法是师道,师道要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中国千万年来教人孝悌,教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对佛法的利益太大了。佛法需要这样的养分,它才能够成长、茁壮、开花、结果。所以中国佛法在历代的成就远远超过印度,道理在此地。现在佛法衰,什么原因?儒衰了,儒没有办法再扶持佛法,这就佛法讲的护持。我们生为中国人,又有缘分接触到传统文化。说到传统文化就离不开儒释道,儒的伦理道德,道教的因果教育,佛法的大慈大悲,慈悲即是破迷开悟的教育,讲得圆满。在学习传统教育,中国人比外国人总要方便多了,因为是本土文化。现在外国人拼命在学习,也影响了我们,看到这么多人学,这么多人都说好,我们自己也回过头来重新肯定。
如果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不要放下那么多,只要真的把执著放下,执著放下就证得阿罗汉果,阿罗汉果就能够突破一部分的空间。在经教里面我们读到,大概是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区,释迦牟尼佛讲这个娑婆世界,这么大的范围,空间维次没有了,也就是说它距离没有了;时间没有了,先后没有了。这个地方这句话你就不难懂,「不离本处,则去住无碍」,真的没有离开本处,就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我想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就现在我面前;我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站在我面前,他就来了。没有距离,遍法界虚空界没有距离。这在六种神通里面叫神足通,小乘三果阿那含就有,但是能力有限。往上提升,菩萨地位愈往上面去的时候,这个能力就愈大,到法慧菩萨这是圆教初住,这是真佛,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的能力跟究竟果位上没有差别,也就是遍法界虚空界,我们《还源观》上讲三种周遍,他统统得到。
下面这讲摩顶,他说「手又不延,则延促无碍,同时触顶,一多无碍」。先说手又不延,你说佛的手他没有延长,就这么一伸手就摸到你,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我们在此地,阿弥陀佛一伸手就摸到我们顶了,他手并没有延长,他就摸到,为什么?就在当下。他没有空间距离,这叫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华严经》末后一品所讲的,末后那个品题,品题很长,我们现在讲「入法界品」,中国人喜欢省略。它整个题目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这么长的一个题目,真的就是这样。下面一个更不可思议,一多无碍,十方所有一切诸佛都在伸手摸你的顶,你全部感受到,同时感受到,一多无碍。这桩事情,什么时候没有呢?这个大世界里头,每天有多少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太多了,没法子计算,每天都有,甚至於说每一分钟都有,每一秒钟都有。这样一来,诸佛如来不是太辛苦了吗?每天跟人摩顶不是太辛苦!没有这个现象,为什么没有这现象?我们著相认为我有身,所以我要真的去摸会感觉到很辛苦。诸佛菩萨,别说菩萨,说阿罗汉,阿罗汉已经无我,无我谁辛苦?没有!不但无我也无人,《金刚经》上讲的四相破了,这种现象是自性里面的德能,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佛说这个境界叫不思议境界,无法想像,无法议论,不能想,不能议论,它是真的。
佛要求我们亲证,也就是你一层一层放下,先放下执著。在执著里头,我常常劝同学先放下对立,也就是说放下控制,先放下这一点,学著放下这个,那你叫真修行、真功夫,再放下占有,这两种放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