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6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普贤菩萨也讲了十愿,那是《华严》行愿的总纲领。你要能把十愿、十行讲清楚,那就是全部经文,还得加上祖师的注解,都是讲这个。所以「解为行愿本,故首而明之」,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学习也很难得,在这个之前,我们将贤首国师的《妄尽还源观》学过两遍,那是解,非常重要的解,那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哲学与科学,里面还有伦理、道德。前面的三条,一体、二用、三遍,从理上讲是哲学,从事上讲是科学;四德是伦理、是道德;后面五止六观,那是修行的方法,五止是讲放下,六观是讲看破,分量不多,《华严》的精髓尽在其中。从这个地方说,就是十住在解上圆满了。
  我们再往下看,「十行深心增,故名为行,依於前解,以起行故」。解了以后得真干才行,不干不是假的吗?解了之后,有没有不干的?有,我们看到太多了。我年轻的时候曾经跟章嘉大师请教过这个问题,我说老师,我是看到很多人懂得了,但是他没做。老师怎么回答我?老师摇摇头笑到,他不解。以后我们想,想了很久,是有道理。而且老师有个比喻,他比喻说是,我在桌子上摆了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黄金,这一边摆的是黄铜,一个乡下人,也没有见过金,也没有见过铜,我说我这两堆送一堆给你,你选哪个?他选黄铜,他不选黄金,不认识。如果真懂得的人,他一定取黄金,不要这个黄铜。这个比喻浅,我们能理解,这不识货。今天把佛法摆在这边,这一边是现在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摆在这里,你要哪一个?他要五欲六尘,他要名闻利养,他不要佛法。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能够麻醉你一时,像吸毒打吗啡一样,佛法能叫你得到永恒的快乐,不识货!有什么法子?所以必须你先要识货,然后你起行,那是受用,你真得受用。
  起行,行是深心增。深心是什么?「乐修一切诸善行故」,喜欢,喜欢修善,修善一定断恶,恶不断,他怎么能修善?普通一般讲深心都讲好善好德,没讲错,跟这个地方讲的乐修一切诸善行意思是相同的。可是对於一般初学的,在佛法没有深入的,还是不能够透彻理解。所以我在过去,在二十多年前,常常想这个问题,菩提心这个三心,怎样讲让大家能够容易了解?所以我就选择《无量寿经》上这个修行纲领,「清净平等觉」,我就取了这个,这是深心。深心增,这就是清净心现前、平等心现前了。诸位要知道,清净心是戒,功夫得力,戒的功夫得力,你心清净了。戒的功夫怎么得力?你肯放下,心才清净,你不肯放下,你心怎么清净?真放下,是在心上放下,事上放下不放下没关系,那是什么?功夫到家的人才行。功夫不到家,事上没有放下,他还有牵挂,有牵挂,他心就不清净。所以佛教导我们,先要从事上放下,然后你心才能清净,也在事上不分别了,你的心才得平等。所以平等是属於定,清净是属於戒,戒的功夫得力,定的功夫得力,哪有不开智慧的道理!觉就是开智慧,智慧就开了。
  所以我感激章嘉大师,他老人家没有保留。你看我们见面,我第一句话就问他,我说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我知道佛法的好处,我也非常喜欢,我向大师请教,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叫我很快契入境界?我这个问题提出,他老人家看著我,一句话不说,眼睛眨都不眨,看著我,我也看著他,等他老人家指教。我们这样看了半个多钟点,他才说了一句话,有。我们听到有,精神马上就振奋起来。他又不说了,这一次大概停了有六、七分钟,不像前面那么长,停了六、七分钟给我说,「看得破,放得下」。这种教学法现在没有,古时候有,古圣先贤传法就是这样的。我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立刻答覆我?我心浮气躁,所以他看著我,等我整个心情定下来了,他才跟你讲。讲一个字有,这有,我们那个浮躁又动了。动了,他又不说了,必须等到你整个心情定下来,跟你讲才管用,为什么?你一生不会忘记。古人教学方法跟现在人不一样,但是现在用这种方法去教学,学生都跑光了,学生不懂事。这高明,最高明的教学法,你没有定力不行。
  我亲近过这样的善知识,我那个时候年轻,二十六岁,这个老人家非常喜欢我,大师那一年六十五岁,我二十六岁。他六十八岁过世的。在晚年,我能有机会亲近三年,每一个星期见面一次,两个小时,在台北市青田街,我记得八号。这是当年政府给他一栋住宅,是日本式的建筑,一个别墅,外面还有一个小的庭院。到二、三十年之后,我才知道古人讲的师承,原来师承就是这样的。我跟方老师、跟章嘉大师,都有这个意思,没有说出来。章嘉大师圆寂之后,我亲近李老师,李老师说出来了,那两位老师没说出来,但是做到了。李老师怎么说出来的?这个我在讲席里也说过几次,大家听听也好,以后可能没有了。我到台中去拜访他,说明意思,想跟他学经教。那个时候有朱镜宙老居士的介绍、忏云法师的介绍,这两个人都是李老师很尊敬的善知识。我拿了介绍信去见老师,老师见面之后,态度慈悲、安详也很严肃,跟我约法三章,三个条件,你能够同意,我可以收你做学生,你在台中求学;如果觉得不能接受,你可以另寻高明。
  第一个条件,你过去所学的,无论是跟方老师学的、跟章嘉大师学的,我都不承认,你到我这里来,从头学起,这是第一条,确实很严肃。第二条,从今天起,你所阅读的文字,无论是经书、普通的书籍,没有经过我同意不准看。还有一些大德们,出家、在家在各地方讲经、讲学,不准听,这是第三条。一共就这三条,我听了之后,真的很震撼,想了大概有五分钟,我接受了,依教奉行。然后老师告诉我,我给你这三条有期限的,多长期限?五年,一定要遵守五年。所以你看过去所学的不承认,从头学起,所以他教我东西,我决定不能说,过去方先生怎么说的,章嘉大师怎么教我的,那都不要提,不承认,老实听教诲就对了。这个老师是真的给你负责任的,所有东西不能看,什么人讲东西不能听,这一下就清净了很多,三个月之后就见到效果。为什么?妄念少了,智慧增长,真是佛法里面讲的烦恼轻、智慧长。可是你要真的执行,没有得老师同意的东西不能看,老师给你同意、给你看的不多,那就是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要真听话才行。那不听话?不听话的你就学不成功。有没有不听话的?不听话有,很多。我那个时候以为老师收的学生个个都是这样的条件,结果一打听,没有,专对我的。因为我学佛的时间不长,我到李老师那个地方去的时候,我学佛才五年,而且不复杂,我就跟两个老师,跟方先生学哲学,跟章嘉大师学佛,很单纯,所以老师还可以教。如果学多、学复杂了,不能教了,为什么?先入为主,你的成见很深,老师要把你那个东西去掉很困难。对一般,点点头,好吧,你到这边来听课,不会要求。
  所以这个是古时候的师承,我遇到了,不知道。到什么时候知道的?一九九九年我移民到新加坡,在新加坡遇到演培法师,这也是我很尊重的一位老法师,他大我十岁,以前在善导寺做过方丈,他在善导寺讲经,我常常去听经,我们认识,所以这一次到了新加坡,他听说我去了,他到机场迎接我。有一天他请我到他的道场跟大众讲开示,我就把我学习的经过告诉大家。我说大家现在难得,演培法师是一代的高僧,要好好亲近他,就谈到这些过去跟李老师约法三章的事情。我讲完下来之后,在小客厅里面喝茶,他就告诉我,他小时候,他很小出家,十几岁的时候住观宗寺,谛闲老和尚主持这个道场,也看重他,也给他这三条。我一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李老师的专利,是我不知道,是在中国代代相传都是这样的,得要老师看重你了,才跟你约法三章。才知道,以前不晓得,李老师也没讲过。所以我一直以为是他的这个条件,结果不是的,谛闲法师对演培法师也是这三个条件。可是演培法师没遵守,偷偷的溜了,没有让老和尚知道,他跑掉了。跑到哪里去?跑到闽南厦门,太虚老法师在那个地方办一个佛学院,闽南佛学院,他去跟太虚法师去了。说出这么一段故事。我听了之后,我替他惋惜,如果他要不离开谛闲法师,那他的成就不得了。太虚大师搞的是新的学派,办的学校完全是用现代的这种教学方式来教,就变成什么?变成学术,就是佛学。而谛老传的是学佛,学佛跟佛学不一样,学佛是从心地上去领受,所以这个机缘多么难得。演培法师也走了,也往生了,他专攻唯识,法相唯识。
  所以行,实在讲就是把你所信的、你所解的,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不是别人的。我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学到的,变成自己的,叫成就。佛法这些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佛法里面讲的这些规矩、伦理道德,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这真得受用。佛法在哪里?佛法在我心行上,我的身口意三业就是佛法,这叫学佛。而不是经教所讲的与我身口意不相干,那就错了,那你没有学佛,你学的是什么?学的是佛学,不是学佛。学佛要像佛,你真的把释迦牟尼佛学到,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这叫学佛。释迦牟尼佛不容易。所以李老师,我跟他十年,五年满了,我就向老师报告,我说老师,我守你这三个条件很有受用。他就笑起来了。我说我希望再延长五年。他说,好。所以我遵守他老人家这三条约法是十年,这佛法扎了根。确实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决定要把学习的东西与自己的身口意相应。
  所以这个里头解就非常重要,因为你解,你才真能做得到。譬如别人冤枉我、毁谤我、陷害我,我还是以善心去对待他,这个你要不把理贯通很难做到。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修忍辱波罗蜜,遇到歌利王,歌利是梵语,翻成中文是暴君,遇到这么一个不讲理的国王,把他凌迟处死,没有一点怨恨。而且还告诉歌利王,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释迦牟尼佛成佛了,第一个得度的弟子,证阿罗汉的,憍陈如尊者,就是歌利王的后身。说话真算话,不打妄语,没有怨恨,我成佛头一个要度你,这个如果对於诸法实相不是真正通达明了,做不到。诸法实相是一回什么事?你真正通达明了,宇宙万有跟我自己是一体,一体还会有怨恨吗?我想很多同学有这个经验,我自己也有不少次,不小心牙齿咬了舌头,舌头咬破了,舌头怎么样?是不是还要报复?是不是还有怨恨?没有,为什么?一体。你要知道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他用什么方法来陷害我,你也会一笑了之,不会与他计较。所以解,解得深,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凡是出现这个东西是迷於法相,就世间讲,不知道是一体。佛在经上,大乘经教里常常讲这个,也比喻比得好,他把我们法性比喻作大海,性海,那我们每个人是什么?是大海里面的一个水泡。迷了之后,以为水泡是自己;觉了的时候,知道整个大海是自己。这个水泡是什么?我执。我执破了之后,原来大海是自己,大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