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7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叫妙,这叫妙法。心里面著了相,这法不妙,变质了。变成什么?变成造业,你做的好事是善业,你做的不好的事是恶业,业后头有报,好事有三善道果报,不好的事情有三恶道的果报,你出不了六道轮回。造作一切业,心里头痕迹都不著,这就妙。为什么?它与六道不相应,这叫什么?佛法叫净业,果报不在六道。净业在哪里?至少是在四圣法界,不在六道。如果修净土的,他的果报在极乐世界;不修净土的,果报也不在六道,在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在这些地方,那叫妙!所以这句话说,以胜妙法常行教诲,这个「导理教之法」,常行教诲,这个意思。
  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圣贤的教诲,他本著一个大的原则,就是理。理是什么?理是性德。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引导一切大众,理教之法头一个是五伦,教导众生明了伦理,伦就是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要搞清楚。父子的关系,父慈子孝,这个关系搞好,明白了。君臣有义,君臣是领导跟被领导的关系,君仁臣忠。夫妇有别,夫妇的结合,组成一个家庭,家庭里面有两桩大事,第一桩是生活,经济生活,这是包括物质生活跟精神生活,在过去的社会是男子来承担,妇女所承担的是相夫教子,她最大的一桩大事情要教好下一代。下一代,你家里有没有人才,完全靠妇女的教导。所以中国古代,教女孩子比教男孩子看得更重。为什么?社会上有没有圣贤出来,有没有英雄豪杰出来,全靠妇女。换句话说,她主持家庭教育。所以中国人称妇女为太太,太太是什么?太太是圣人,不是凡人。这个缘起是周朝,要知道在历史上周朝享国八百年,最长的,中国历史上朝代最长的是周朝,八百年。他们开国出了三个圣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心目当中最佩服的、最仰慕的,文武周公,母亲教出来的。周文王的祖母太姜,他的母亲太任,他自己的夫人太姒,你看这三个人都有个太字,所以太太从这儿来的,圣贤之母。这是夫妇有别的意思。中国人常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无后,不是说你后人多、你的儿孙多,不是这个意思。后是儿孙当中有没有圣贤出来,这个后是指这个意思。有没有儿孙能够继承你的家道,继承你的家学,继承你的家业?要有这样的人才,你这个家道是代代不衰。这是夫妇这一伦。兄弟,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哥哥友爱弟弟,弟妹是恭敬哥哥,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与人交有诚信。这都是与性,理就是自性,与性德相应的这种教育。
  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基本的德行,跟佛法里面五戒意思完全相同。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饮酒是智,不妄语是信,仁义礼智信。佛跟我们说,人在一生当中把这五桩事情做到,不失人身,在六道里头你来生还得人身,你不会堕三途。如果这五个字做不到,五个字欠缺,那麻烦就大了。四维是礼义廉耻,礼非常重要,人与人之间礼节不能不讲求。不能说天天在一起,天天见面,何必要拘束这些礼节,不是的,礼节的用意太大了,维系著一个家庭的兴衰,国家民族的存亡,你说这个关系多大!古人非常重视,现在人不尊重,所以社会秩序乱了。义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讲道理,合情、合理、合法,这叫义。廉是廉洁,耻是羞耻。所以一个明理的人,读书明理的人,他不能做坏事,为什么?羞耻,我们今天讲良心的责备。不但做事情要知道廉耻,起心动念就要觉悟,这个念头不该起,为什么?羞耻。底下讲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些都是导理教之法。菩萨乐住生死,是给六道里面的众生表演这个事情的,他把它做出来,给大家看,这叫教化众生。做出来之后,大家看了,有疑惑向他请教,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给你讲解,那是言教,做出来是身教,身教为主,言教是辅助,这才能感动人。这是佛菩萨、圣贤教法,我们要学,我们要懂。
  下面第四句『叹无上法』,「叹」是赞叹,「无上法」是什么?无上法都是从果上讲的。大家都见到了,信心就生起来;没有见到,心里总是怀疑,总是会问,这事是真的吗?真有效果吗?必须把效果展示出来,叫他生欢喜心,「即教之所至」,这个所至是目的,教学的目的。果是成果,教伦理的成果,教道德的成果,教宗教的成果。什么是宗?什么是教?中国用宗教这两个字,意思好!宗是什么意思?主要的称之为宗,重要的也称为宗。教是教学、是教育。要用中国字面上来解释,什么是宗教?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育。宗还有什么?还有被人尊重的、尊崇的也叫宗。这三个意思都好。我们得看看宗教里头是不是真有这三个意思?有,真有!为什么?宗教里头有伦理、有道德、有因果、有哲学、有科学。可是我们现在好像在宗教里头没看到这些。对的,我年轻的时候也没看到,所以我不相信宗教。因为听社会大众都讲宗教是迷信的,特别是知识分子,也就是知识界,受过高等教育的,对宗教的批评都说那是迷信。我们也就道听涂说,就接受这个观念,对宗教产生怀疑,误会非常严重。严重到什么?严重到我们不愿意接触它。
  我是二十六岁,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这在台湾大家都知道,是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非常难得,他老人家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我上课是在他家里,每个星期天两个小时,在他家里小客厅,小圆桌上,学生就是我一个。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在每个星期两个小时,讲了几个月。从西方哲学讲起,讲到东方,讲到中国,最后讲到印度,末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感到很讶异,佛教是宗教,迷信,而且是泛神教,多神教,它什么都拜,这种宗教在宗教里讲是低级宗教。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神,唯一的真神,佛教神太多了,所以它属於低级宗教,这里头哪里会有哲学!老师告诉我,他说:你年轻,你不懂。「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这样介绍给我,「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接受老师教导之后,才把许多年错误的观念纠正过来。老师嘱咐我,从前的出家人真有学问、有德行,他说现在很多出家人他不研究经教了,所以佛经哲学,寺庙里已经见不到了,在哪里?在经典里面,他给我指出一条路,你要学哲学的话,要从佛经里面去下手。而且特别给我介绍的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介绍我清凉大师的《疏钞》。他说经,你看起来会很不容易懂,你看清凉的《疏钞》,《疏钞》是经的注解。我是从这个引导进入佛门的。这一接触之后,确实经是不太好懂,可是有个莫名其妙的爱好,不懂也得看,也喜欢看。慢慢看的遍数多了,就有一点领悟,愈看愈欢喜。以后认识了李老师,李老师在台中每个星期讲经一次,佛经讲一次,一星期一次;古文讲一次,儒家的,他是儒佛并弘。我到台中跟他老人家十年,打下这个基础。不但我学到了,我听从章嘉大师的教诲,章嘉大师了解我,我一个人在台湾,没有家亲眷属,无后顾之忧,他老人家告诉我,最好能够出家,学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我接受了,所以我出家这个路子,这个行业是章嘉大师教导的。方东美先生讲的话兑现了,所以我对老师感恩。方老师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从接受方东美先生教诲,到今年五十九年了。五十九年学习没有中断,出家就开始教学,开始教佛学院。有许多佛教道场邀请我去讲经,我常常都会答应,也有五十二年。所以老师教我的话,真的,不是假的。
  这一句很重要,如果不把成果拿出来,别人不相信。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什么?喜乐,欢喜快乐,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与名闻利养不相干。乐的是什么?乐的是道。大乘佛法经典里面所说的宇宙人生真相,逐渐逐渐明白了,那怎么不欢喜?《论语》展开第一句,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这个意思。你把你所学的能够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快乐无比,这是真乐。所以喜乐,我得的结论是从学习当中来的,习是做到,如果你学的你自己做不到,你不会产生喜乐。在佛法里的术语叫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里头有真乐。你不真正学习,你得不到。我们确实把这个成果展现出来,所以有很多人慢慢的对佛教他就改变态度,他也能接受。我们自己欢喜,这一般同学个个都欢喜。所以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那就是我们现在人常讲的健康长寿。健康长寿从哪里来的?从欢喜得来的。中国有个谚语说「忧能使人老」,人要常常忧郁,心里不快乐,就很容易老化。而快乐的人是健康长寿。所以这一句清凉大师解释得好,「示果令欣,即教之所至」,教学的目标一定是把成果展现出来,让大家生欢喜心。
  下面第五句,「学佛德行,以为能至」。学佛的功德,功是功夫,德,这个德在古时候跟得到的得是相通的。你学真正有体悟,你真正得到。你把你所得到的都应用在生活上,所谓活学活用,这里头有无尽的喜乐。功德跟福德不一样,这是我们必须把它辨别清楚。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佛门里面很多同学都没有搞清楚,往往把修福以为是修功德,那就错了。功德跟福德最大的差别,功德能了生死、能出三界,提升你的灵性,这是功德。福德没有这个效果,福德,你所感得的是人间天上的福报,不能提升灵性,不能超越六道轮回,这不能不搞清楚。可是功德跟福德有时候是非常接近,在事上非常接近,好事,做好事,实际上在心里上讲不一样,功德跟福德在用心不同,这是真正修行人不可以不知道的。说到这桩事情,我们会想到梁武帝。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跟梁武帝见面。梁武帝是佛门大护法,学佛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他在位的时候,为佛教建道场,这好事情,他建了四百八十座,都是很有规模的寺院。喜欢人出家,人家要发心出家,他一定护法,护持供养。他曾经护持供养出家人几十万人。达摩祖师来到中国跟他见面,他就拿这些事情向达摩祖师夸耀,他问达摩祖师:我做这些事情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给他说了真话,跟他讲「并无功德」。他听了非常不高兴,话不投机,就不愿意跟他讲话,就送客。达摩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等到一个慧可。如果梁武帝要问:我的福德大不大?达摩祖师一定说「很大很大」。他是修很大的福德,不是功德。
  功德跟福德差别在哪里?功德在智了其空,那就是功德。做了这么多事情,心里头痕迹都没有,那就是功德,那达摩祖师一定非常赞叹他。他做的这些好事,念念不忘,我做了这个好事,我做了那个好事,那就是福德。换句话说,大乘教里面讲,只要你有分别执著,统统是福德边事。如果离开了分别执著,你所做的全是功德。我们再讲得粗浅一点,你有自私自利,你没有把「我」忘掉,你所做的全是福德。如果你真的像《金刚经》上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所做的点点滴滴都是功德。这就说明著相是福德,离相是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