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5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雨不思议最妙法』,「不思议最妙法」就是指《大方广佛华严经》。雨,用今天的话来讲,落实;弘护、教化一切众生,我们如何把《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里面的道理、精神、义趣,就在我们自己这一生圆圆满满的做出来,表演给世间人看。也许有同学要问,学《华严经》是这个学法的?「法师,你能不能举个证明给我看看?」释迦牟尼佛是证明。我们想想,世尊当年在世,他一生的行谊,我们用《华严经》来对比,是不是把《华严》的教义落实在他的一生?文殊、普贤也是这样修学的。再看看历代传法的这些高僧大德,其中也有不少落实在华严境界之中。所以「雨不思议最妙法」,不仅是为众生宣扬这部大经,是要把这部大经完全落实,把它做出来。
  因此我们想弘扬这一部经典,在现代这个时代,最好的方法是把它编成电视剧的连续剧本,每一章每一节都可以编成电视剧本,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把它演出。所以我在此地劝勉你们年轻的同学,无论是在家出家,真正发这个心,首先好好的来学这部经,我们这部经预定三年讲圆满,等於是华严大学;三年学成之后,你们就作《大方广佛华严》的演员。经义明了了,境界慢慢的契入了,我们依照这个经本来写剧本,我们四众同学自己上场。为什么?这个演员世间那些人演不出来的,为什么?没有入境界。必须自己入境界,你才能表演得出来。而平常,表演在自己的生活当中,表演在自己行业当中。你是从事哪个行业的,你把它落实在你行业当中、落实在你事业当中,落实在日常应酬当中。平常我们就做到,表演就不难。
  花个十年时间,把这一套连续剧完成。这个连续剧说老实话,在电视台里头有演不完的剧本,内容太丰富了。如果我们有一个卫星频道,我们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来转播,我相信也得要好多年,这一出戏才能演完;演完又可以重复再来,永远不断的广度九法界众生。电讯跟不同维次空间众生连系,实在讲是最为方便的、最有效的一个工具;我们将这个资讯送到卫星,卫星不但反射到地球,也能够反射到太空,所以九法界众生都得利益,这才是真正报佛恩,真正做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偈颂给我们启示是无有止境的,每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悟处;你读的遍数愈多,你悟入必然是愈深愈广。修行最重要的纲领,佛在这里为我们慈悲指示出来,那就是「清净」。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相应,心净则佛土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极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清净心,那个世界叫净土。何以成净土?那个世界里面所有的众生,心都是清净的,这个同学们要记住。清净心里头一定是真诚,没有真诚,哪来的清净?清净心里面必定是平等的,清净心一定是觉悟的、一定是慈悲的。举一个,其余四个全都包括在其中。为什么这个偈颂不用真诚佛子、平等佛子、慈悲佛子,单单用「清净」,什么意思?本经最后归净土,隋唐大德们说了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华严》、《法华》皆是《无量寿经》之引导。」像一部经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无量寿经》是正宗分,《华严》、《法华》是序分,从这个序引导我们归净土。所以偈颂它用「清净」,意思在此地,我们要能体会得到。《华严》、《法华》是净土宗的序分,《无量寿经》是正宗分,《阿弥陀经》是流通分。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同生众,普贤菩萨别显」偈颂第一首:
  【佛所庄严广大刹,等於一切微尘数,清净佛子悉满中,雨不思议最妙法。】
  清凉大师注解,这首偈前面两句是「严净佛国」,后面两句是「调伏众生」,人、法都说到了。佛子是人,最妙法是法,是以人以法来庄严佛国土。大师在这里为我们解释佛子,他说佛子有三种,这是佛学常识,大乘经里头常常讲到的,我们应该要晓得。第一种叫「外子」,内外的外,这是说的凡夫。六道凡夫,未能绍继佛家事业,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弘护正法,但是佛绝不舍弃他们,「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他们的烦恼习气非常深重,要慢慢的来感化他,这个事情不能著急,所谓欲速则不达,一定要懂得恒顺,慢慢的来调伏。第二类叫「庶子」,「谓诸二乘,不从如来大法生故。」庶子就是讲小乘。小乘人没有智慧、没有愿力来承担大法,多半顾自己,只顾自度,没有发心广度众生。众生他度不度?他有缘就度,也就是说众生找到他了,跟他学习,他也很慈悲,他也会教你,他不会主动来找你。
  大乘菩萨不一样,《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明白,「作诸众生不请之友」;一切众生不来找你,他主动去找众生,主动的为一切众生示现,为一切众生表演,真正把佛陀的教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他真做到了,主动的去做,这是大乘。这就是第三类的「真子」。声闻、缘觉他不肯。真子这就是大菩萨,「从大法喜正所生故」,所以清净是大乘菩萨,清净佛子不是二乘,当然更不是凡夫。在天台六即里面讲「分证即位」,这是真正的大乘。大乘超越十法界,我们现在虽然在六道里面,我们没有能力超越,先把心超越,心超越这个身就有指望。为什么?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世尊这句话我们要牢牢记住,这是根本的原理,你要是明了,凡夫有希望超越。《华严经》的当机众,里面有一条说「大心凡夫」,虽然是个凡夫,他也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个人是《华严》的当机众。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心量拓开,不要去做小心量的人,要做一个什么都能包容得下,欢欢喜喜处事待人接物。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诚心诚意、大慈大悲对待一切众生,那我们就是《华严经》上的当机者,《华严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就有分。
  下面再给我们注「最妙法」,不思议最妙法。清凉大师说,这不是权教小乘法,凡是有缘遇到《华严经》,能够听上一座,欢欢喜喜,都是过去生中结的这个法缘。在这个世间,讲《华严经》的机会确实不多,讲其他经典的机会比较多。但是一般寺院道场,有常常诵《华严》;特别是属於华严宗的道场,他们虽然不讲经,他们读,每一个月初一、十五都聚集同修一起来念《华严经》。这都是以「最妙法」结了法缘,今天遇到这个法会,你才欢喜听闻。读经也是「净所化心」,这样才有感应。末后说,「亦有清净佛子,来生其国,还雨妙法」。如果在这一个地区,缘成熟了,缘成熟是欢喜听这个经的人多了,确实就有清净佛子在这个地方演说大经。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是第一首偈的补充。第二首:
  【如於此会见佛坐,一切尘中悉如是,佛身无去亦无来,所有国土皆明现。】
  清凉大师注解,前面两句是讲「总遍别中」,后面两句是说明「体用无碍,亦是总遍总中」。大师惟恐我们不容易体会,所以他又做了注解,这个注解就是《钞》。什么叫做「总遍别中」?能遍的是总,所遍的是别,「能遍所遍,不离依正」,依报与正报。「依正各二」,依正里头有总有别。我们先把这些意思搞明白搞清楚,因为《华严经》往后这些名相很多。正报里头全身是总,身体某一个部位是别,眼睛、耳朵、鼻子、手脚这是别;正报里面有总有别。依报里面,佛刹是总,「一佛国土为依之总」。
  一个佛国土,用今天的话来讲,是一个很庞大的星系;现在天文学家称为星系,讲银河系、太阳系。一尊佛的教化区,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诸位要记住,不是说大千世界有三千个,不是这个意思。一个大千世界,为什么称三千?因为它的组织是有一个小千、一个中千、一个大千,是这样组成的,称之为三千大千世界。佛在经上说,世界,先讲单位世界,单位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日月围绕这个中心旋转。我们现在晓得,太阳围绕什么旋转?月亮是围绕地球,太阳是围绕银河。所以黄念祖老居士根据这个看法,说明单位世界是银河系,太阳是围绕银河系旋转。须弥山在哪里?须弥山就是银河系的中心,中国古时候天文里面讲的黄极,黄道的中心点叫做黄极,这就是佛经里面所讲的须弥山。由此可知,一个单位世界就是今天讲的一个银河系,这么大的一个星系算是一个单位;这样单位的世界一千个,称为小千世界;再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再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才是一个大千世界。
  一尊佛的教化区叫一佛土,佛经上称为一佛土,或者叫一佛刹,这是依报之总;我们讲里面小千,讲里面某一个星球,那就是别,依报里面的别。别,依报最小的是微尘,正报最小的是毛孔、汗毛。所以我们懂得,正报里头总是什么,依报里面总是什么。「总遍别中」,譬如我们身,身是「总」,「别」是我们这个身体各个不同的器官、各个不同的细胞,我们身是不是遍及各个不同器官、细胞?确实!「别遍总中」,反过来说,身体上一个细胞也好,一根汗毛也好,没有离开身体。这个偈子里面显示出这个意思。
  『如於此会见佛坐,一切尘中悉如是』。这个注解里面讲「今以前半佛遍尘中」,一切尘中悉如是。「佛坐」是讲佛的刹土,是从总说的,这个大千世界任何一个微尘,叫「一切尘中」,这个大千世界一切的微尘悉如是,「总入别中」,这是讲的依报,依报总入别中。三千大千世界是无量微尘组合的,金刚经上讲的「一合相」。所以大师说的,这用四个字,「总入别中」。我们要了解,总别不异,总别不二,从这里面去看。这一句经文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讯息?感应不可思议。一一尘中,一微尘不是专门指某一个,一是讲任一,任何一微尘,这里面都有总相。
  「总相」,《华严经》上说得很多,诸佛如来在其中转大法轮。这句话什么意思?诸佛如来开华严法会,宣演不思议的大法,讲《华严经》。聚集这么多的大众,无量无边的大众。我们在前面读到的,这一百七十多个团体,每一个团体里面举出十位代表,每一位代表都代表无量无边的大众,是他们同一类的大众,这个数字没有办法计算,无法想像。这个境界在哪里现?一一微尘里面都现这个相,这叫做「总入别中」,不可思议!华严法会没有缩小,这一微尘没有扩大。这就是经上常常比喻里面所讲的「芥子纳须弥」,芥子是芥菜子,很小,像芝麻粒那么大,须弥山装在芥菜子里面,须弥山没有缩小,芥菜子没有放大,为什么?须弥山法性现的,唯心所现,芥菜子也是唯心所现,性没有大小,性没有来去,性没有前后,自性不可思议。
  所以前面显体第一句「不思议境界」,性体不思议,性所现的相也不思议,性所起的作用还是不可思议。我们为什么搞得这么糟?这样的大道理,这样微妙的境界,为什么我们一丝毫都没有觉察到?这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糊涂,这个糊涂就是佛经上讲的「无明」;《华严经》上换了一个名词,妄想,妄想就是无明,妄想就是糊涂,从妄想起分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