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5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赞叹,有人赞助,甚至於有人欢喜,参与我们一同来做,为广大社会服务。不分国籍,不分族类,不分宗教,真正是以平等心、清净心、大慈悲心来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破迷开悟之后,他自自然然断恶修善。所以断恶修善不需要教,不需要劝,不需要勉励,自自然然的事情。再进一步,帮助他们提升超凡入圣,希望生到天堂,必定可以满愿;希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必定能帮助你满愿,这样才真正提升自己的境界。遍虚空法界,记住,下手处要懂得修大福德、修大智慧,「大福光智生菩萨摩诃萨」的教诲,我们才能真正落实。好,这一段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一六卷)  2001/1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516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同生众,异名菩萨偈颂:
  【尔时海月光大明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菩萨众庄严海已,即说颂言。】
  这一段是说偈仪,意思跟前面所讲的没有两样,这是经中一再的提示我们,要修谦德,要谦虚,要礼敬。菩萨即使是在等觉位教化众生,做种种示现、说法,都承蒙诸佛如来加持,所以必定有『承佛威力』这一句。对於一切菩萨众,一定是具足诚敬,真诚的恭敬,所以也必定有『普观一切菩萨众庄严海』。这个境界都是遍虚空法界,所以用「海」来形容。第一首:
  【诸波罗蜜及诸地,广大难思悉圆满,无量众生尽调伏,一切佛土皆严净。】
  向下这十首偈,与十普菩萨性质相同。他们所修的虽然是一个法门,但是一定融通一切法门,所以在偈颂里面就不会结归到哪一个人,像前面十普菩萨一样。因此,在这里就很明显的看出华严境界。前面我们曾经说过「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长行里面这属於行布,偈颂里面就是圆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在这些地方非常明显的显示出来,我们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在这个当中学习。
  海月光菩萨,所修的法门是「出生菩萨诸地诸波罗蜜教化众生,庄严佛土」,在偈颂里面都很明显的显示出来。『诸波罗蜜』在《华严》是将六波罗蜜展开,说成十波罗蜜。波罗蜜这个名词是梵语,含的意思也很多,在古时候翻经的把它翻成「到彼岸」;到彼岸,印度人有这个意思就称波罗蜜,中国古时候也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中国不说到彼岸,说「到家了」。这个到家就是圆满成就、圆满成熟,或者说他的手艺,这个手艺到家了、纯熟了。无论是什么工作,只要做到很圆满,大家都会用这个话来称赞你,烧个菜烧得很好,你功夫到家了,所以波罗蜜在印度是很普通的一句话。
  在佛法里面也用这个,布施,布施这一桩事情你做到非常圆满,做到究竟圆满,一丝毫缺陷都没有,就称为布施波罗蜜。持戒,这讲守法,你做得非常好,就称为持戒波罗蜜。下面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通常讲的六波罗蜜。《华严》再从般若里面开出来,有方便、愿、力、智,这后面四种,总而言之都叫做善巧方便,是属於后得智,无所不知。般若波罗蜜,就代表根本智。就是「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般若波罗蜜代表无知,后面这四种叫无所不知。所以一般大乘经上讲的六波罗蜜,并没有欠缺,《华严经》上讲的十波罗蜜,也没有多出一条来。讲六波罗蜜,《华严》后面四波罗蜜,都在般若波罗蜜里面。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开合,展开来是十句,合起来是六句,意思不增不减。《华严》用十代表大圆满,所以每一法它都说成十法,就是连这一个团体,参与大会的团体,这一百七十多个不同的族类,代表的人物也都用十个人,用十来表圆满,我们懂得这个意思,这个话就好讲了。
  「诸波罗蜜」就是讲十波罗蜜。『及诸地』,「地」是地位,地位是属於境界,就是说你的智慧、你断烦恼的功夫,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就是讲地位。在此地因为他们都是属於等觉菩萨,这个「地」当然是指十地菩萨。从初地到等觉这十一个位次,我们平常也称它做十一地,这是菩萨的地位。修行到某一个程度、到某一个境界,称它初地、二地、三地到十地,十一地就是等觉。『广大难思悉圆满』,圆教地上菩萨的境界确实真的是「广大难思」,不要说是地上,就是前面的三贤位,他们的境界不但我们凡夫不能了解,就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也不知道。这样的境界,海月光菩萨他们这些人都圆满了,十一地菩萨地到头了,再往上提升一级,那就是圆满的佛果,究竟佛位,所以称它做「广大难思」。智慧成就了,地位成就了,「诸波罗蜜」是讲他修行功夫成就了。这个时候,他的事业就是教化众生、庄严佛土。教化众生是弘法,庄严国土是护法,弘护是一不是二。
  『无量众生尽调伏』,这个境界是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里面九法界众生,都是菩萨教化的对象。佛在经上讲,一尊佛、某一个菩萨教化区是有一个什么范围,给诸位说,这种说法是佛陀方便说,为什么?教初学的。初学,这个观世音菩萨你看都在中国,在中国普陀山教化中国人,靠普陀山愈近的人,就觉得跟菩萨愈亲切,用意在此地。四大菩萨都在中国。其实四大菩萨教化的对象是尽虚空、遍法界,佛陀教导凡夫,凡夫总有个亲情没有断,让你对於诸佛菩萨生起亲情,你会非常尊敬他、非常欢喜他,你才乐意接受他的教训。如果这个人,你讨厌他,不喜欢他,不愿意亲近他,他有再好的东西教你,你也没有办法学习,这些都是属於善巧方便。这些善巧方便我们要学、要会用,统统应用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尤其要懂得应用在你的工作行业里面,利益无量无边!
  佛陀用这些方法,让我们这些凡夫对诸菩萨产生亲切之感,所以常常想到这个道场去朝拜,我们中国人讲朝山。从前朝山功德确实非常殊胜,为什么?道场里面天天有讲经说法,不仅是这些规矩,规矩是属於戒律、威仪,调身的。你这个身体,从前在俗家在家里面,放逸随便,到菩萨道场这边来了,一切都要守规矩,不许可你放逸,所以这是调身,懂得怎样约束自己言行。还要听经,每天在讲堂里面听经上课,调心!你对於宇宙人生,甚至於对你的家庭事业,有许许多多的疑惑困难,这一听经就化解了,就把你这些疑难杂症全都解除了,这是好事,所以那个朝山真有利益,真能得到东西!就等於说参加这个训练班,去接受短期训练,你在山上住一个星期,你接受一个星期训练;住两个星期,接受两个星期训练,这是好的。
  所以南洋的佛教,像泰国就有短期出家,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现在还有妇女,短期出家不必剃头,目的在哪里?接受佛陀教育。要用现在社会一般的人来看,接受佛教道德教育。家庭里头现在没有了,学校里面现在也没有了,所以道德教育只有到佛教寺院里面去修学。可是现在一般佛教的寺院,在中国在外国,经典的教学已经没有,大概只有一些少数的佛学院;日本、韩国有佛教大学,这里面有一些法师大德们在这边传授经教,而一般寺院里头看不到了,这个很遗憾!什么时候所有寺院道场都能够恢复到教学,也不疏忽规矩,解行相应,佛教就兴旺起来了。诸位如果细心去看中国历史,佛教兴旺的那个时候,国家强盛,社会安定,人民幸福,为什么?崇尚道德。人人持戒,人人守礼,自自然然不犯过失,不做犯法的事情,这是教育的成就。
  至於庄严国土,『一切佛土皆严净』。怎样庄严佛国土?一定从本身,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的「如教修行」。如教修行是真正庄严一切诸佛国土,是真正供养一切诸佛菩萨。如果不能够依教奉行,全都是假的!我们在佛前供养香花水果,这是一般人讲庄严道场,只有形式,没有实质;甚至於建造殿堂,塑造佛菩萨形像,都是属於形式上的庄严。这些庄严具有没有作用?有作用,作用很大,叫一切大众见到这个殿堂、见到这些形像,把佛法的种子种下去了。我们常常听人讲,佛经上的「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念一声佛号,念一声菩萨名号,凡是听到的人,阿赖耶识里头佛的种子种下去了,这是好事情!一历眼根也一样,所以佛菩萨庄严的形像,人家看到了,佛种子种下去了。这个造像或者是画像,画得非常端庄,人看了之后,就很想仔细看看、多看看,加深他的印象,使这个种子产生力量,用意在此地。这是帮助佛接引众生,这是好事情。
  如果我们做这些事情,心里头有求愿,我们世俗人常讲许愿,这就变成福德。如果欢喜做这些事情,自己没有求愿,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做这个事情就变成功德。功德跟福德,事上是完全相同,没有两样,用心不一样,果报不一样。功德里面必定有福德,福德里面没有功德。功德可以帮助你了生死脱三界,帮助你提升境界;福德不能,福德只能感受福报。你庄严道场,喜欢做这些事情,布施钱财,你将来得财富的果报;你亲手在这里面绘画雕塑,布施你的智慧,布施你的才艺,你得聪明智慧的果报。什么样的因,他得什么样的果报。功德就不一样,功德可以提升你自己的境界,确确实实帮助你破迷开悟,确实能帮助你烦恼轻智慧长,这就是提升自己境界。
  这都是外面形式上的庄严,不是佛教导我们庄严的本意。庄严的根本意,是要把自己修成佛菩萨的样子。怎么修成?你的心跟佛的心一样,佛是什么心?佛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们努力去学习,把我们作凡夫那种虚伪的心放下,改成真诚的心,这叫修行;把我们染污的心放下,学佛的清净心;把我们贡高我慢、自以为是的心放下,学佛菩萨的平等心;把迷惑颠倒的心放下,学佛菩萨的正觉心;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学佛菩萨的慈悲心,仁慈博爱。这叫修心,这叫从根本修。读诵大乘,开佛的智慧;严持戒律,学佛的行持,佛的口、佛的身没有过失,不造罪业,不害众生。这样真正学佛,我学释迦牟尼佛就像释迦牟尼佛,我学阿弥陀佛就像阿弥陀佛,学观音菩萨就像观音菩萨,学地藏菩萨就像地藏菩萨,这才是「一切佛土皆严净」,「无量众生尽调伏」,这个作法就对了。第二首:
  【如佛教化众生界,十方国土皆充满,一念心中转法轮,普应群情无不遍。】
  这是教化众生,我们要学,释迦牟尼佛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如佛教化众生界』,「如」是像,我们要像佛一样教化一切众生。那我们想一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老人家的用心,一片真诚清净慈悲,对一切众生平等的教导。这个平等诸位要知道,他的真诚心平等,清净心平等,慈悲心平等,他教学的内容不平等。为什么?众生根性不相同,有上根的、有中根的、有下根的。下根人,你跟他讲很深很广的大道理,他不懂,他不能接受,你跟他讲是白讲了。上根人,你跟他讲小法,他都了解,又何必到这个地方来求学?所以教学一定是因材施教,正如同中国古代的私塾教学,私塾是一个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