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瞿 秋白--从书生到领袖-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一切阶级”的自由平等,这显然是对存在着阶级对立、阶级压迫
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它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了。恩格斯曾经说
过: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十八世纪法国伟大启
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和任何新的学说
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②。

《新社会》的编者们,当时似乎还不了解德莫克拉西(民主主义)的
资产阶级本质,而把它当作和社会主义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概念并赋予了
新的内容。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 卷本第3 卷,第56 页。
德莫克拉西和社会主义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和延伸,既说明了当时知识
界的思想混乱,也反映了众多的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新面貌。曾经身历其境
的瞿秋白对于当时思想界的这种状况作了深刻生动的论述:

中国社会思想到如今,已是一大变动的时候。一般青年都是栖栖皇皇
寝食不安的样子,究竟为什么?无非是社会生活不安的反动。反动初起的时
候,群流并进,集中于“旧”思想学术制度,作勇猛的攻击。等到代表“旧”
的势力宣告无战争力的时期,“新”派思想之中,因潜伏的矛盾点——历史
上学术思想的渊源,地理上文化交流之法则——渐渐发现出来,于是思潮的
趋向就不象当初那样简单了。政治上:虽经过了十年前的一次革命,成立了
一个括弧内的“民国”,而德莫克拉西(ladémocratie)一个字到十年后再
发现。西欧已成重新估定价值的问题,中国却还很新鲜,人人乐道,津津有
味。这是一方面。别一方面呢,根据于中国历史上的无政府状态的统治之意
义,与现存的非集权的暴政之反动,又激起一种思想,迎受“社会主义”的
学说,其实带着无政府主义的色彩——如托尔斯泰派之宣传等。或者更进一
步,简直声言无政府主义。于是“德莫克拉西”和“社会主义”有时相攻击,
有时相调和。实际上这两个字的意义,在现在中国学术界里自有他们特别的
解释,并没有与现代术语——欧美思想界之所谓德莫克拉西,所谓社会主义
——相同之点。由科学的术语上看来,中国社会思想虽确有进步,还没有免
掉模糊影响的弊病。①

①《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 卷,第29— 30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年版。
这种“模糊影响的弊病”,在《新社会》旬刊中找得到明显的表现。同
一个《发刊词》,当它按触到对于旧社会“怎样改造”、“改造的手段”时,
就立刻退到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改良主义的轨道上去了。《发刊词》写道:
“我们的改造的方法,是向下的——把大多数中下级的平民的生活、思想、
习俗改造起来;是渐进的——以普及教育作和平的改造运动;是切实的——
一边启发他们的解放心理,一边增加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我
们改造的态度,。。是诚恳的——以博爱的精神,恳切的言论为感化之具。
总括起来说,我们的改造的目的和手段就是:考察旧社会的坏处,以和平的、
实践的方法,从事于改造的运动,以期实现德莫克拉西的新社会。”

包括瞿秋白在内的《新社会》同人的这些“社会改造”的主张,明显


地带有历史唯心主义和改良主义的色彩,而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背道
而驰。他们同当时在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个错误的认识一样,
就是把社会改造归结为“思想”、“道德”、“习俗”等等方面的改造,似乎只
要通过知识界对劳动群众施以“启发”、“感化”、“教育”,等到大多数人民
的思想都按照少数先进人物的意图而改造好以后,理想社会的天堂就在中国
的土地上出现了。

在《新社会》的同人中,瞿秋白进行写作、译著是很勤奋的,数量也
很可观。每一期几乎都载有他的文章,这些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在五四新文
化运动中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从《新社会》创刊到停刊,前后半年时间,他
发表在该刊上的文章(包括译文)共二十二篇。郑振铎后来回忆说:“每个
星期天早上,我都到秋白那里去一次,有时,济之也同去。我们到秋白家里
时,他常常还不曾起床,抽着香烟拥被而坐,不时的咳嗽着,脸色很苍白。
我们很为他的身体担忧。但一谈起话,他便兴奋起来。带着浓厚常州口音的
国语清晰而有条理的分析着事理。他的稿子总写得很干净,不大涂改,而且
是结实,有内容。我一进屋子,他便指着书桌上放着的几张红格稿纸,说道:
‘已经写好了,昨夜写得很晚。你看看,好用么?’他在那个时候,已经习
惯了在深夜写作了。”① 

时代的强音

①郑振铎:《记瞿秋白同志早年的二三事》。《新观察》,1955 年第12 期。
瞿秋白给《新社会》写的第一篇文章是《欧洲大战与国民自解》。在这
里,他一扫那种丧失理想因而也丧失今天的努力的悲观厌世的情绪,满怀信
心地大声疾呼,力图激发人们改造社会的热情,增强人们走向为社会争新生
的伟大目的地的力量。他说:“中国人。。要有世界的眼光,知道新思潮是
壅不住的,赶快想法子去适应世界的潮流,迎合世界的现势。要有历史的眼
光,知道思潮的变迁,是历史上一定的过程,不可避免的”①。但是,究竟
怎样地去适应世界的潮流?瞿秋白只是希望人们“有精确的辨别力,实在的
责任心;”“有坚毅的志向,明敏的智能;”“有爱惜光阴的心,慎重办事的
心。”说“中国新社会的基础就建筑在这上面。”②这样做,充其量不过是旧
社会的某种改良,真正的新的中国是不会到来的。

①②《新社会》第1 号,1919 年11 月1 日。

瞿秋白在中国社会新旧时代交替之际,敏锐地感到改造旧思想普及新
思想的必要。

他清醒地看到不平等观念所造成的危害,而这种观念的存在是根深蒂
固的。他指出:“社会上阶级的观念,也并不是几个哲学家文学家的言论所
造出来的,实在是社会进化的原理上,免不掉的,所以欧洲的封建制度,一
直遗留到很晚的时候才去掉,法国革命之后,民国成立了这许多年,法国人
的姓名前面还常常看见De,t,Baron 等字样,表示他们是贵族后裔”①。
中国的情形尤其落后得惊人,“‘君子小人’的观念,从上古时代一直遗留到
如今,从《大禹谟》上说‘君子在野,小人在位’起,直到民国八年十月里
的高等文官考试卷子里,还有人引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来解释
经济学里面的分期的。”他认为,社会和学说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的。
五四运动以后,新思潮骤然膨胀起来,是极可乐观的,“应当进一步着想,
把新思潮普及开去”,以排除旧思想、旧学说,“使全国国民觉悟,方才能够
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瞿秋白既看到了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虚妄,也


看到从孔子到程朱陆王一脉相承的以“君子”治“小人”思想的反动。孔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那么,请问:“君子小人,二三千年
来,谁是爱的,谁是易使的?若是君子多爱人,小人多易使,何以翻开历史
来,只见杀人、淫乱的故事?”②这个揭露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的,它显
然是接受了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的瞿秋白希求以普遍的平等代替某一阶
级的平等,某一地域的平等,即摒弃“君子小人”主义。“我们所谓普遍是
什么?是全世界,全社会,各民族,各阶级。我们所以求普遍的是什么?是
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民治,民本的国家或世界。这是什么?这就是‘德谟克
拉西’主义。”③这些话同《新社会》发刊词中所宣扬的“没有一切阶级”
的自由、平等、博爱,是完全一样的。如何实现这种“普遍”呢?瞿秋白提
出的措施包括到穷乡僻县去“实施教育”,实行“工学主义”,研究和传播科
学,等等。这些措施表明,瞿秋白当时思想所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影
响集中表现在他的《知识是脏物》这篇文章里。

①《革新的时机到了!》。《新社会》第3 号,1919 年11 月21 日。
②③《革新的时机到了!》。《新社会》第3 号,1919 年11 月21 日。
在《知识是脏物》中,瞿秋白援引无政府主义者蒲鲁东的观点,认为
财产私有是脏物,知识私有也是脏物。他认为当今的时代已进入“实验哲学
时代了”。废除知识私有制的方法,“在客观上,我们可以承认经济上的关系
——财产私有制——有较大的力量”,在主观上,则应“去实行泛劳动主义”

①。泛劳动主义强调人类的体力劳动对于社会人生的重要,反对不劳而食,
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但以为人人参加体力劳动,不经过革命,就可以解决
人类生活、国计民生、社会政治和知识教育的根本问题,甚至可以消灭脑力
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差别,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别,
则是完全错误的了。
①《新社会》第6 号,1919 年12 月21 日。
瞿秋白深怀忧国之情,却痛感于救世无方。他怀着极其焦虑和同情的
心理,思索着中国劳苦大众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前途。从上海烟厂每日做工十
六个小时的女工,到北京日夜辛劳的人力车夫、帽子作坊的工友,到江浙湖
北卖妻鬻子的农民,他都想到了①。

他特别注意到了中国的农民问题,尖锐地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
农业可以不注意么?要注意农业,农业劳动者的生活可以不注意么?”②“可
怜!农业的中国,几千万农人受着军阀、财阀、学阀间接直接的强暴侵略,
有什么利器——抵制的方法——呢?”③的确,这时,瞿秋白还没有找到解
除工农劳苦大众惨痛境遇的方法和道路,他因此更感到“非创造新的信仰、
新的人生观,改革旧制度,打破旧习惯不可”④了。

①②《中国的劳动问题?世界的劳动问题?》。《新社会》第4 号,1919
年12 月1 日。

③《谁的利器》。《新社会》第17 号,1920 年4 月11 日。
④《社会运动的牺牲者》。《新社会》第8 号,1920 年1 月11 日。
当时,有一些对社会现实感到极度悲观失望的青年自杀身死,北京大
学学生林德扬就是其中的一个。林德扬曾经是五四爱国运动中的积极参加
者,一贯热心于国事,他的自杀成为轰动知识界的一件大事。瞿秋白为此写
了评论文章《林德扬君为什么要自杀?》、《自杀》和《社会运动的牺牲者》。
他透彻地分析了这类青年自杀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不足,


他说:“五四运动是中国国民性估价的时候,平时看不出的品性一时都暴露
出来了。在这时期,许多青年竭力往前奋斗,就发见了种种恶现象,受了几
次几番的挫折,真有人要自杀,也真有人彻底觉悟。”①何以要自杀呢?他
们把社会改造事业看得太容易,一遇挫折,便丧失信心,以至于悲观、失望、
颓唐,走向自杀之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