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认识佛教-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变成邪教,变成外道,利用人性的弱点,拿着佛法作招牌,欺骗众生、伤害众生、扰乱社会、危害大众的安全,那是变质变得太不象话了,变得太过分了。这些邪门外道也有一些言词、一些行为;很能吸引人、诱惑人。一旦涉入,等到事败,知道吃亏上当,后悔就来不及了。

    诸位同修,目前佛教在社会上有这四种,我们要把眼睛睁大,要看清楚、想明白,我们究竟要学哪一种佛法,对于我们才真正有利益。

四、 佛陀教育的目标 (一) 佛教的学位制度

    佛教既然是教育,它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佛在许多的经论中,常常讲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梵文音译,尊重所以不翻;这是佛教教学的总目标,翻成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阶段说明:

    第一、是「正觉」。

    第二、是「正等正觉」。

    第三、是「无上正等正觉」。

    世尊告诉我们,世间人对于宇宙人生也有觉悟,只是觉悟不圆满。像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对于世间事理他确实知道不少,但是不能算「正觉」。为什么不称他为正觉呢?因为他虽觉悟,但是他的烦恼没有断;他还有贪、瞋、痴、慢,还有是非、人我。换句话说,他还是凡夫,不是圣人,所以不能称为正觉。如果是贪、瞋、痴、慢,人我、是非、烦恼,都断尽了,没有烦恼了,佛就承认这个人是「正觉」,他得到了「正觉」的学位;佛教里面称他为「阿罗汉」,这是最低的一个学位。阿罗汉以上的学位称为「正等正觉」,「等」是等于佛,但还没有成佛。「等」是指他用的心跟佛用的心是一样的。由此可知,阿罗汉用的心跟佛不一样,阿罗汉用的心跟我们是一样的,差的是我们有烦恼,他没有烦恼;这个心在佛法里面叫「识心」,就是假的心,不是真心。我们用的心都是假的,都是妄心。所以人与人之间往来,不要太认真,今天别人对你好,要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面对虚情假意,不可以当真;当真,你就生烦恼了。再看世间人今天说爱,明天就离婚了,这成什么话呢?可见这不是真的!菩萨用心是真的,真心是永远不变的。佛用真心,菩萨也用真心;佛用的是「圆满的真心」,菩萨是「分证的真心」。佛在经上用月亮来做比喻,十五的满月比喻佛的心。菩萨的心呢?像初三、初四的月牙。你看月牙上的月光,那个光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一点也不假,只是不圆满而已!所以说初三、初四,一直到十四,都是菩萨心,他是真心,但没有圆满,我们称为「正等正觉」。阿罗汉与辟支佛用的心,好象是水里的月亮,镜子里的月亮,叫镜花水月,都不是真的。从用心上看,菩萨的心跟佛的心很相似、很接近,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纵然是初住菩萨,刚刚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用的心就是真心,绝对没有虚妄,这叫「正等正觉」。修学得到正等正觉,这个学位称为「菩萨」。阿罗汉好比是学士,菩萨好比是硕士,佛好比是博士。所以「佛」是通称,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独称;任何人智慧达到究竟圆满,就是真心圆证,就称之为佛。佛所证得的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佛、菩萨、阿罗汉是佛教学位的名称,他们都是人,不是神仙,诸位千万不要把他们神格化了!总之,佛是觉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拥有究竟圆满的智慧,这也是佛教教学的目标。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学。

四、 佛陀教育的目标 (二)佛教的教学目标

    佛教教学的方针是彻底破除「迷信」。佛门常讲:「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迷是什么呢?对自己、对生活环境的真相不了解。因为不了解真相,往往就看错了,也想错了;看错、想错,也就做错。做错的结果就是苦啊!如果一个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够真正理解,没想错、没看错、没做错,所得的结果一定是快乐。所以「破迷开悟」,是从因上说;「离苦得乐」,是从果上说。为达到这个目的,佛教教学的方针是「破除迷信,启发真正的智慧」,让我们有能力在现实环境里辨别:真、妄、邪、正、是、非,乃至于善、恶、利、害。然后再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可见佛教既不消极,也不落伍,是能给我们真实利益的。无量寿经上讲:佛教是圆满的帮助我们解决众生一切苦难的问题,让我们每个人在这一生中得到幸福快乐、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大同。这就是佛教在我们世间的目标,至于往后的目标——断烦恼、出三界——,殊胜的利益,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大家要认清楚,佛法是教学,是真的能让我们得到真、善、美、慧,永恒真实幸福的教育成果。

五、 佛陀教育之入门——地藏经 (一) 大圆满

    佛家的教学目的、方针我们知道了。再要说明的就是佛一生中所说的法。佛说什么法?就是给我们讲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后来学生把它纪录下来,就是现在的经典;经典就是佛教的教科书。大乘佛法启蒙的经典就是地藏经——初学入门一年级的教科书。这层真实义在地藏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它不是用言语说的,它用放光来表示。世尊在这个法会上,一开始就大放光明——放无量的光明。经文上记载有: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一直到大赞叹光明云。这十句是表法的,不是只有十种,而是代表无量无边。因为中国人一般认为从一到十,十是一个圆满的数字,这和无量寿经里讲「无量」的意思,完全相同;无量寿经上讲的「无量」,就是地藏经上讲的「圆满」。圆满讲了十个,那么无量呢?只讲一个「寿」。诸位要晓得,不单单是无量寿啊,是一切都无量!一切无量中寿命是第一!诸位试想:你有无量的田园、无量的金银财宝,如果没有寿命,谁去享受呢?所以净宗用一个字——寿——来代表一切无量,而地藏经里就用十种光明云来代表。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无尽的宇宙人生都给我们说明了。

    佛到底依据什么给我们讲经说法?给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第一就是「大圆满光明云」。密宗讲的「大圆满」就是显宗讲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就是大圆满。真心、第一义谛,都是显示大圆满的意思;下面接着举出九种都是说明「大圆满」。给你讲「慈悲」,慈悲是圆满的。给你讲「智慧」,智慧是圆满的。样样圆满、事事圆满,没有一件事情不圆满,这才叫大圆满。大圆满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佛是从这个地方给我们说出无量无边的经典,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说的一切全是我们自己本来具足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因此,世尊四十九年所说,没有说到别人,全说我们自己。所以这个教育跟一般教育的确不一样,是与我们自己切身相关的。总而言之,释迦牟尼佛为一切众生,说什么法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为我们说大圆满法。

    世间人每天辛苦、努力的工作,为的是什么?什么力量在推动,使他们勤苦工作,早出晚归?我想大家都能够答出,是「名、利」。「利」比「名」还重,假如今天一点好处都没有,一分钱都得不到,他肯不肯去做工呢?自然就懈怠了,提不起劲,不肯工作了。所以,社会运作的动力根源就是「利」,其次就是「名」。佛菩萨既不爱名,也不要利,他在十法界比我们还要辛苦,比我们还努力,在那里认真教学,这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呢?这个力量就是第二句讲的,「大慈悲光明云」。诸位想一想,做母亲的对于她的孩子——特别是婴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为的是什么呢?她是为名?还是为利?她什么都不是,那是出自于内心的爱护,这个爱心就叫「慈悲心」。佛对于一切众生,大慈大悲,这种慈爱是平等的、是没有什么条件的,这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力量永恒的在推动着诸佛菩萨,无有止境的在十方世界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在「大圆满光明云」之后就说出「大慈悲光明云」。我们学佛的人,自己修行,也劝导别人修行,这就是弘法利生。将佛法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这是什么力量?也是慈悲的动力,这才是真正的佛法。假如是为「名」去讲经,打自己的知名度;或为「利」——讲一部经要收多少钱,那就大错特错,完全不是佛法,根本与佛法的精神完全相违背。佛法自行、化他没有任何条件;佛法流通,亦复如是。再看现代印的经书,往往印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是生意买卖,不是利生流通。人家送我佛书,我看看版权页,如果有这八个字,我就不看了。问我为什么不看?真善知识,为利益众生,必定不要版权,欢迎翻印;心量大,报恩慈济心切,心行相应的,其言语文字才可做后学参考。心量窄小的,名利没放下的人,怎么能写出好东西!怎么能说出大圆满!那何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不能够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迷、是错误的。所以佛门里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佛教化众生的两大原则。后来佛家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与正说恰好相反。原因在哪里?如果失掉理性,感情用事,那慈悲就是祸害,方便就下流了。因此接着就讲「智慧大圆满」,大圆满的智慧流出大圆满的慈悲。智慧就是方便法,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手段,加上大慈大悲的力量在推动,这样才能够帮助无尽的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第四句讲「大般若光明云」——圆满的般若。「般若」跟「智慧」的差别在哪里?大般若经上讲得很明白:「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般若」;「无所不知」是「智慧」。换句话说,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或者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这两个名词,我们的理解就能更清晰一些。能够说明宇宙现象的这种智慧,叫做「智慧」;能够断烦恼、破无明的智慧,叫做「般若」。般若智慧能断无明烦恼,称为「根本智」。能够解释宇宙万有现象,称为「后得智」。诸位要知道:「后得智」是从「根本智」里生起来的。如果自己对于整个宇宙的大圆满,你不能彻底证得,怎么能说得出来呢。修行人证得的是般若波罗蜜。像中国的禅宗不是单讲六度里的第五度——禅定波罗蜜,而是讲「般若波罗蜜」。你看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就叫大家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可见禅宗修的是般若,不只是禅定。

    般若、智慧;一个是讲智慧之体,一个是讲智慧之作用。一个是「无知」,一个是「无所不知」。诸位一定要知道,只有无知的般若才能够断烦恼、破无明。无明、烦恼破尽了,就证得自性的大圆满,恢复自性本有的能力,它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智慧、般若的光明云,它含有这么深的意义。这两种智慧(智慧跟般若),都是前面教学目的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

    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我们的本能,自性本具的、本有的。现在没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