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掀开经本,我们还是从第四十六面最后一行看起:
「复有不可数大梵天王。所谓尸弃天王。慧光天王。善慧光明天王。普云音天王。观世言音自在天王。寂静光明眼天王。光遍十方天王」,上一次讲到这个地方,我们接著看下面第八尊:
【变化音天王。】
这十种名号都是表大梵天王的德行。音声是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主要的方式,楞严会上文殊菩萨为我们拣选圆通,他说得很好,「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所以世出世间的圣贤教导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以音声说法。音声有变化,不仅是音声的变化,我们知道色相也有变化,实在说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是在刹那刹那变化,没有不变的东西。凡是变化的,在佛法里都称之为有为法;没有变化现象的,才称之为无为法。说有为、无为,可以涵盖世出世间一切法。大梵天王在此地教给我们,要度这些千变万化种类的众生,要懂得活活泼泼运用的方式,这正是佛菩萨所说的「随类化身,随机说法」,法才能够契机契理;没有变化就决定不能够契机,可是变化一定要守住不变的原理原则,这种变化才叫做善巧方便。佛法里讲善巧,巧就是巧变,善就是他能够在变化当中不违背原理原则,这叫善。佛法讲的原理是什么?是心性。换句话说,无论怎样变化,绝不违背心性,这叫做善巧方便。如果违背心性,虽巧而不善,也就是说虽然能够契机,但是不契理,佛说过契机不契理是魔说,不是佛说。如果契理不契机,佛有个比喻说「闲言语」,闲话,虽然契理,但是不契机,这一切众生听了没用处,得不到利益,这也是佛不许可的。所以『变化音』里面一定要掌握住契理,契理契机,才叫善说。
这一句对我们的启示也很大,让我们了解,尤其是大乘法中,我们晓得小乘法是保守的,大乘法是开放的。特别是在《华严》,《华严》里面所说,不但是理事无碍,事事都无碍,为什么?契理。只要契理就无碍,与心性相应,与空寂之理相应,也就是说千变万化,一尘不染,这就契理。换句话说,必须要把妄想分别执著舍尽,才能达到事事无碍。如果我们还有少许的分别执著,那事事都有碍,理事也有碍,这是六道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有障碍,为什么?与理不相应。在四圣法界里面,这是超越六道,他们已经把执著舍掉,但是还有分别,我们在经上看到这些人,他们可以达到理事无碍,但是事事还是有碍;我们今天理事也有碍,比不上他们。超越十法界,分别执著统统舍掉了,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才是事事无碍,那真正是到清净平等觉,在尘也不染尘劳,这个变化就完全相应了。
我们懂这个道理,应当怎样做?一定要在断烦恼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尽量减少分别执著;分别执著不可能没有,如果没有你就决定不是凡夫,是凡夫分别执著决定有。如何能把分别执著减轻,我们的功夫就得力,修学就有进步,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在这上用真功夫,修学任何一个法门都是障碍,都不能够得力。净宗法门虽然说「带业往生」,说法没错,如果在临命终时分别执著放不下,那就去不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凡是能够往生的,最后那一念他相应,他那一念是阿弥陀佛,把世出世间一切分别执著放下,最后那一念是阿弥陀佛,他才能往生。诸位都知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为什么临终的时候他去不了?分别执著没放下。这桩事情,当然在平常我们就把它锻炼、把它养成,这是最好,平常要能养成你就自在了。为什么?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没有障碍,想在这个世间多住几时也不碍事,这就是事事无碍了。这些菩萨们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做不到就是自己不肯放下,那有什么法子,这个事情没有别人障碍我们,与任何人都不相干;佛菩萨虽然慈悲,也帮不上忙,一定要自己觉悟,自己发狠心放下。
可是我们也知道,不少同修真的想放下,偏偏就放不下,不是不想放下,他真想放下,为什么放不下?无始劫来烦恼习气太重。不想打妄想,妄想偏偏起来,在你用功的时候就会产生这个现象,无论修学哪个法门,稍稍功夫得力的时候,这个现象现前了。一个就是妄念很多,不念佛的时候觉得自己没妄念,不静坐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没妄念,一念佛发现不晓得哪来那么多妄念,好像是愈念妄念愈多,静坐下来愈坐妄念愈多;这个现象叫掉举,这是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现行,不是平常没有,平常就是这么多,但是平常你没有发现,这个时候念佛发现了,静坐发现了,绝对不是你念佛念来的。所以有很多同修遇到这个情形,不敢念佛。我不念佛的时候好像没妄念,怎么愈念愈多?这个地方千万不能够误会,决定不是念佛念出来的,是念佛才发现的,好现象!不念佛的时候,你有这么多的妄想你自己不知道,念佛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晓得;晓得之后,我们就要用方法来对治它,所以这是好事情。不可以说我妄念多,我不敢念佛,那就坏了。第二种现象叫昏沉,佛号念多,瞌睡就来,一止静就打瞌睡,睡著了,打呼,常常听到的。不但还有坐著睡觉打呼的,还有人站著睡觉打呼的,功夫更好的,经行的时候他也睡觉打呼,那是很了不起的本事;这个现象都不好,一定要提醒自己,要知道用方法来对治。三十七道品「七菩提分」,世尊给我们提供的方法,就是对治昏沉跟掉举,要懂得用方法对治。
可是根本的方法,还是在平时把我们这个观念纠正过来,错误的观念,这是从根本上下手。如何修正我们错误观念?能够契入佛的知见,一般大乘经上都说得很好,就净宗法门里面来说,比较一般大乘法确实是方便多了。净宗只讲「欣厌」两个字,对於娑婆世界六道的生活你要了解,我们现在在人道,人道里面痛苦的状况我们知道一些,不够深刻,人间有很苦的人,世间苦众生多,我们没有见过。苦难的日子现在年轻人没有受过,不知道世间苦,所以你在这个世间还生贪爱之心,你还舍不得离开世间,你是不了解世间的状况。如果要说到生活环境好,天人比我们好得太多,欲界天一层比一层好,色界更殊胜,摩醯首罗天的福报几乎可以跟佛相比,他也有三十二相,也有八十随形好,这佛在经上说的;但是他的相好没有佛那么样的清楚,没有佛那么样的殊胜。我们看看这种境界羡不羡慕,贪不贪恋?可是你要知道,天人寿命再长还是有限的,天福享尽的时候怎么办?几乎大乘经论里都是这个说法,天人命终之后多堕落,而且都是落在恶道。福享尽了,阿赖耶识里头恶业种子现前;换句话说,还是免不了轮回之苦。落到恶道里面那就苦不堪言,恶道的时间也很长,比天人的寿命还要长。《地藏经》诸位常念,我们晓得寿命最长,是无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这是寿命最长的。可是《地藏经》上跟我们讲,地狱那个寿命无数劫,无数劫跟八万大劫相比,八万大劫就太短了。你要是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然后才知道六道再大的福报也不可以留恋,为什么?不是真实的。不能够脱离六道,佛在经上讲的话一点都不错,三恶道是家乡,人天两道是出来旅游观光,时间很短,就得要回去。我们把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贪恋的心断掉了,这就贪瞋痴念头淡了,纵然没有断就很淡薄,有也好,没有也好。
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一定要清楚,那个地方其他的不谈,寿命长,到西方极乐世界,凡是生到那边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寿命也跟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寿。有人来质问:无量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假的是怎么讲法?有量的无量;虽然讲无量,实际上还是有量,不过寿命太长了,即使有量的无量也足够用。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凡夫修行成佛需要三大阿僧只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寿命是无量劫,三大阿僧只劫算什么?所以说你就是像他方世界这种普通修行需要的时间,在西方极乐世界你也有足够的时间修行成佛,你才晓得有量的无量就变成真正的无量,你成佛那就真的无量,诸位要懂这个道理。真正的无量寿是什么?是报身,法身没有寿命,说不上有量、无量,报身是无量寿。应化身是有量的无量,报身是无量的无量,是真的无量,这个疑问我们就解决了。所以佛在经上说,将来阿弥陀佛化缘尽的时候入般涅盘,观世音菩萨接著就成佛。阿弥陀佛示现涅盘是什么身?应化身。这一点诸位要晓得,法身不生不灭,报身有生无灭,应化身有生有灭。现在在西方示现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是他老人家的应身,我们在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见到佛是应身,实报庄严土见到的佛是报身,常寂光土是法身,常寂光土没有相,这个道理我们懂。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应身到我们世间来,示现的寿命八十岁,八十年,叫劣应身。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现的应身寿命就长,无量寿,应身也是无量寿。佛的化缘变化莫测,哪有一定的?诸位念到《无量寿经》,当年世饶王亲近的世间自在王如来,那也是应身,寿命就很长,在世教化众生就四十二劫,当然佛的寿命决定不止四十二劫。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教化众生四十九年,住世八十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世间自在王讲经说法四十二劫,我们就想到他的寿命一定很长,应该有五、六十劫。这都是讲应身,应身在虚空法界各个地区不一样,真的叫千变万化,哪有一定的?
也许你要问为什么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与众生的业力有关系。如果这个世界众生造善业多、恶业少,寿命就长,福报就大;如果这个世界一切众生造恶业多、善业少,依正都劣,寿命就短,就是这么回事情。寿命也不是阎罗王给你注定的,没这个道理,完全是自己修得的。阿弥陀佛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何以寿命那么长?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上善之人,经上讲得很好,「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换句话说,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再造恶了。这些事实,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了。应当怎样学法?现在起就不要再作恶,不是说我等往生之后,到极乐世界再不作恶,你要是这个想法,恐怕你去不了;你到极乐世界还作恶,你不能破坏人家道场,人家怎么会答应你去?你怀个念头,想到极乐世界去作恶,不容易;极乐世界的人各个都有神通,你的起心动念他们都知道。
所以要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做一个纯善之人,我们从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对一切人、一切物,物比人包括的范围大,就是所有一切动物,乃至於植物、矿物,都以一个纯善之心来看待,决定不可以有恶意。你要常存这个心,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有把握;除非你不想去,你要想去一定去得成。为什么?心相应,这一点很重要。怎么样的变化,纯善之心不变,利益众生的心不变;不但利益我们亲近的人,陌生的人我们同样利益他,这个心是清净平等的,决定没有差别。不但对於陌生的人如是,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