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6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古文不能不读,如果我们不能够背诵一百篇古文,我们真的对不起老祖宗。一定要劝年轻子弟,决定不能够疏忽,至少也把《无量寿经》能够背诵,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当然最好年轻的学生,特别是初中以前的,小学、初中的学生,能够背五十篇到一百篇古文,非常非常好。父母能够注意这个事情,能够督促教导儿女,儿女长大会一生感激父母,这是父母对他真实的爱护,永恒的照顾,他在这个基础上,他能开智慧。他能够背一百篇,他的心就静下来,那就是修定;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那就是持戒。所以至少我们要能看得懂古文,要能看得懂古大德的注解,你才能得真实受用。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本子是《华严经疏论纂要》,《疏》是清凉大师的,《论》是李通玄长者的,这两个人都是唐朝初年的人。《纂要》是前清干隆时候鼓山道霈法师,他把《疏》跟《论》精华的部分摘要,把它会集在一起,我们修学用这个本子比较方便,《疏》跟《论》都看到了。虽然《疏》跟《论》合起来变成这本书,还是以《疏》为主,以《论》做辅助,这种编辑方法很好,确确实实对初学《华严》的人来说,有很大的便利。这是说明我们究竟从哪一部经下手,弘一大师这样介绍。
  可是印光大师教诫初学,他就完全舍弃佛家的经教,他用《了凡四训》、用《感应篇》、用《安士全书》,这三种教材都不是佛经,而印祖一生全心全力在推动、在弘扬。当时我们不知道他用意之所在,现在我们明了了,他是要挽救这个时代的劫难。儒家的学说好,佛法更好,但是救急就不如这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救急!《了凡四训》的宗旨是教人深信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古人所谓「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现在很多外国人讲世纪末,一九九九年世界末日,这个话是什么?时辰到了。时辰到了怎么办?基督教,天主教,其他的宗教,都大声疾呼要悔改、要忏悔。印祖提出这三样东西,你要悔改,你要忏悔,他的第一个条件是相信因果报应。所以提出《了凡四训》,让我们从这个书里头去建立对於因果的深信不疑,再从《感应篇》里面改过自新。《感应篇》不长,全文不到两千字,容易背诵,使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想一想与《感应篇》有没有违背。凡是违背的,决定不能做;凡是相应的,我们应该认真努力去做,才能够消灾免难。消灾免难,靠佛菩萨,靠神仙,靠不住!佛菩萨、神仙慈悲,教给我们消灾免难的方法,你依照这个方法去做,成果就现前。这是佛菩萨真正慈悲,不迷信。侥幸的心理,要希求奇迹,到最后都会失望;反而责备佛菩萨、神仙不灵,那你错怪了别人,错怪了好人,加重自己的罪业。所以佛菩萨给我们讲这些道理。
  《安士全书》其中一半是讲文昌帝君的《阴骘文》,《阴骘文》的分量更少,只有七百多个字,也是讲因果报应,详细注解,引用许许多多古往今来因缘果报的公案故事。后面两篇,「万善先资」是劝我们不杀生,「欲海回狂」劝我们不邪淫,末后「直归净土」,这三样东西占全书的分量一半,《文昌帝君阴骘文》占一半。周安士居士编这个书也是挽救劫难,苦口婆心!印祖当年在世,有许多地方请他去弘法,他因为家乡口音太重,一般人听不懂他的话,所以一生用文字来宣扬,偶尔也派他的同学、学生到外面去应酬,主要都是讲这些东西,不是去讲经。我初学佛的时候,听到这些讯息,感觉得非常惊讶!为什么一代祖师不讲经说法,讲这些东西?现在才知道他的慈悲,他的苦心。这些东西是真正佛法修学的根基,世出世间古圣先贤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像《华严经》,清凉大师判五周因果,《法华经》大家都晓得一乘因果,佛法是因缘生。「净业三福」末后一条,教我们「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如果我们对因果疏忽了,你在佛法里头当然不能成就。
  所以观察一切法,因缘生法。因缘生法就如梦幻泡影,因缘生法决定没有自体,所以清凉说「缘成故无性」,性就是自性,就是自体。像这个毛巾,毛巾有没有毛巾的体?没有,没有它的自体。我们从这个地方去觉悟,它没有自体,因为这个线,线可以做别的用处,并不是专门做毛巾,它可以做别的用处。如果说体,只有做这一个用处,不能做其他用途,那就是它的自体。这个纤维是多用途的,并不是它的自体。一切法没有例外,都是这样子,我们从这里去体会,从这个地方去觉悟。这叫一切法无自性,我们所迷的这一切现相。
  第二种,「二是能迷,谓遍计无物故如空,妄计故无相」。什么叫遍计?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执著,分别执著,计度分别,度是在度量,计是在幻想,遍计所执性,普遍的在那里分别执著。我这样说法,大家容易听得懂,否则的话这些名词都不好懂。普遍的去分别执著,去打妄想,以为这个东西有。佛要不给我们说穿,我们都迷在其中,能迷;所迷,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想错了,看错了,这是你所迷。能迷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这是能迷。离开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人觉悟了。所以佛菩萨跟凡夫差别在哪里?凡夫一天到晚妄想分别执著,佛菩萨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不同就在此地。我们学佛还不肯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那你学个什么佛?你怎么能成得了佛?佛法修学,开悟证果,困难就难在这个地方,你肯不肯放下,放下你能迷。能迷不懂,到底能迷是什么?我给你讲妄想分别执著,你就好懂。妄想是迷,分别是迷,执著是迷,一层比一层深,你要能够彻底放下,你就跟佛菩萨一样觉悟了。法相宗讲诸法的体性讲三种:依他起性,我们前面讲所迷就是依他起性,没有自性;遍计所执性就是能迷,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两种是凡夫的;第三种是佛菩萨的,圆成实性,圆满成就真实。那是什么?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你就圆满成就,你才见到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真相你明白了。
  「遍计无物故如空」,这句话很难懂,但是它是事实真相;而且这个事实真相就摆在我们面前,很可惜我们不认识。现代科学进步,他们的观察,我们听了也相当的敬佩。近代科学家说,这个世间有没有物质存在?根据他们的观察,没有物质存在。那物质现象是什么?他们观察得到结论是波动的现象,这种说法愈来愈接近佛法了。佛法确确实实肯定宇宙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波动的现象,确实没有物质存在。我们认为有物质存在,这个观念错误了,看错了,你想错了,确实是个波动的现象。佛经里面讲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佛说「无明不觉生三细」。无明就是波动,佛经常讲觉心不动,觉心是真心,真心不动的,动是妄心。我们心里会起心动念,常常感觉得心不安,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不动。你把妄心放下,舍弃掉,真心就现前。不是真心没有,真心真有,真心永远不变;妄心是假的,妄心是生灭的;舍弃生灭的妄心,你的真心,不动的真心就现前。真心起作用是智慧,般若智慧,妄心起作用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妄心起用是能迷的根源,外面的境界相统统被迷惑了,统统看错了,统统想错了,不知道外面境界是梦幻泡影。所以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外面一切的物相就看清楚、看明白了,它存不存在?不存在。
  所以佛法跟你讲不生不灭,是真的。可是我们冷静去思惟,佛说不生不灭,不合乎逻辑,这个话不合理,讲不通。如果真的是不生不灭,你说个不生不灭就是多余的,废话!实际上是有生有灭,但是生灭几乎是同时的,生跟灭是同时的,生跟灭里头找不到界限,所以佛才给你讲不生不灭,这是事实真相。《仁王般若》里面佛讲生灭现象,他举个例子,一弹指有六十刹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一刹那里面有九百生灭,我们怎么能够发现到?我们弹指弹得快,用力弹弹得快,大概通常一般人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正好两个十万八千,就是一秒钟当中有两个十万八千次生灭。我们看看现在的电影,大家都有这个常识,我们看电影放映机里面,我们看到银幕上,放映机底片,镜头的开关一秒钟二十四次;一秒钟二十四次的生灭,我们已经被银幕欺骗了,以为那个银幕很真实,一秒钟才二十四次的生灭。佛给我们说,我们眼前这个现象是什么样子?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次的生灭,我们以为是真的。佛说这个话是不是真的究竟说?我们现在明白了,不是!佛是举个例子说,实际比这个速度还要快,所以这种生灭我们没有办法发现。佛在经上讲修行功夫到什么时候才发现?八地菩萨,这圆教。八地菩萨叫不动地,那个定功很深很深了,看到这个生灭现象。我们今天从经教当中去体会,了解这些事实真相。所以科技东西喜欢玩玩,对佛法的领悟有好处。我在年轻的时候喜欢搞摄影,我有两架八厘米的摄影机,我自己还做剪接,所以我懂得这个东西,一看到佛经的时候我就晓得。摄影机一秒钟镜头开关二十四次,慢镜头十八次,再一想的时候,一秒钟是两个十万八千次,那怎么样也不能够发现它的生灭,所以佛说不生不灭,生灭同时,生灭几乎找不到界限。
  《金刚经》上比喻存在,哲学里面讲存在,存在的现相,佛讲「如露亦如电」,这是智慧的观察。用露水,露水比喻什么?比喻我们粗的现相。譬如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能够活几十年,几十年之后没有了,这就像露。露是比喻什么?相续相。而事实的真相像闪电一样,那个闪电就是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这是告诉你存在,你明了之后,存在是假的,存在是错觉,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一切法,佛才讲梦幻泡影。佛法里面讲的空,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空有,空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幻相;但是相是幻的、虚幻的,相不是常住的,相不是永恒的。这个相是空,叫空相,所以叫无相。无相不是没有相,《心经》天天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都是佛说出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空跟有是一不是二。色就是色相,色相跟空是一不是二。所以妄计故无相,虚妄的计度分别,你误会了。实实在在,相即无相,无相即相,就是《心经》上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异是没有两样。大乘性宗,空是表自性,相是表现相,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
  第二段说「缘起法有二义」,先给你解释一切法有两种:能迷、所迷。缘起也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无相如空,则荡尽无所有,是相空也」。无相这两个字的意思难懂,必须要像现在科学家微密观照,知道这一切现相是波动。所以佛家讲无相,这些科学家他们会懂得,他会承认、会同意,确实没有现相存在。所以《大般若经》里面,这是佛经里头分量最大的一部,我没有统计佛说了多少句,概略的估计至少是一万句以上,不会少过一万句,「不可得」。你们去读读《大般若经》,「不可得」这一句,佛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