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6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不清净。
  所以要记住六祖大师在《坛经》里头,那不仅仅是教禅宗的,《坛经》是大乘佛法的原理原则,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得受用。我们今天最重要的一句,「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是一个断情伪、去爱恶的好方法。不见别人过,只见自己过,六祖所以能在一生当中成就。我们今天的毛病是,不见自己过,只见别人过,所以你怎么用功,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一天磕三千个大头,还是搞六道轮回,还是堕三恶道。这是什么原因?我常讲的,你口善,你的身善,口念佛口善,身拜佛身善,你的念头不善,你的心不善,你的心、意还有爱恶、情伪,所以你不能往生!
  宗门教下祖师大德教人修行「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心,是念头。心是什么?佛心,大乘法里面佛常常劝人「发菩提心」。我们今天是什么心?我们今天是轮回心,所以干什么都是轮回业。讲经说法,天天念佛修行,还是轮回业,心没转过来。怎么转成菩提心?菩提心,大家不好懂,所以我把它换一个讲法,大家好懂。我讲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大家好懂一点,就是菩提心,就是真心,就是佛心,我们会用功的人在这上下功夫。在哪里修?就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里头修。我过去每天生活,用的是轮回心,用的是妄想分别执著,用的是贪瞋痴慢,用这个心,这个心是轮回心,现在回过头来,我用真诚心,我在日常生活当中修清净心。顺境不起贪爱,逆境不起瞋恚,这是修清净心。特别在一些大众当中,看到有不如我的人,决不起贡高我慢,在这里修平等心。你离开环境,你到哪里修?在境缘当中修行,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在这里面修。修到相上和光同尘,跟一切众生融成一片,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就成功了。这个时候求愿往生,不必念佛了,只要有这个念头,我要求生极乐世界,你就决定得生。为什么?条件具足了,心净则佛土净,你具足条件了,一念、十念必定往生。条件不具足,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古人讲「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条件不具足。
  极乐世界,世尊为我们介绍,那个地方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什么叫上善?心善、意善是上善,身善、口善是下善,上善才能往生。口念佛口善,身拜佛身善,意里头不善,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人家不会欢迎你的,所以最重要的心善跟念头善!一定要培养日常生活当中,念念不可以间断,培养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要知道这是自己的真心,这是自己的本性,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在行持上,面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是什么态度?看破,看破是什么?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一点不迷惑;放下,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不是放下事,事样样都可以做。《华严经》上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没有障碍。诸佛菩萨在事上真是勇猛精进,十方世界无量众生,哪一个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观音菩萨现千手千眼,眼到手到,眼现在手掌当中,就是说眼到、手到是同时的,没有先后;我先看看,然后再帮助你,有先后,没有先后。所以事真精进,妨不妨碍?不妨碍,决定不妨碍清净心。清净心就在繁杂事相里面去修,那叫真清净,离开事相是假清净,一遇到事相又乱了,那算什么清净?无论在什么境缘当中永远是清净的,他为什么会清净?因为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我们学这个。
  你再仔细看看《华严经》末后这一分:「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示现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所示现就是我们现实的社会,佛法没有离开世间。现实社会里面,他们的生活做得那么样的美满,圆满幸福,没有丝毫缺陷。我们看到不同的族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土,他那个国土讲的大了,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佛国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信仰,都能和睦相处,都能够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像一家人一样。他们为什么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他们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们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性所变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一不是二。经上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我们今天说得比较容易懂一点,但是这个话还是隔了好几层,我们讲同一个生命共同体,诸位从这个话里面能够体会到一个彷佛,真正的意思还是体会不到。真正意思佛在经上也有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这是真实说。所以对於一切众生哪有嫌弃的道理?不可能生一个恶念,不可能有丝毫恶的行为,众生就是自己,自他不二。
  这里头的理事深广无尽,我们明白了,认真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之处去学习,以一个纯善的心、孝敬的心处事待人接物。只见自己过,世间没有过,为什么说不见世间过?世间没有过。你见到世间过是你自己的过失,烦恼起现行,这是给你讲真话。是你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在作祟,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世间没有过!世间没有过,世间是极乐世界,世间是华藏世界,世间是一真法界。为什么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都是我们妄想分别执著在作祟,错了!
  大师在此地做总结结得好,「爱恶尽则吉凶苦乐皆亡」,爱恶就是代表烦恼障,烦恼障断尽了,吉凶苦乐都没有了,这个乐是真乐。苦乐的乐是相对的,不是真的。吉凶祸福苦乐都没有了,什么人证得?阿罗汉证得了,小乘的圣人。这真正证果,心里面没有忧喜,身里头没有苦乐,永远住在清净平等觉中。「情伪息则利害忧喜永断」,这就更高一个层次了,这是分别。在佛法里面讲三类烦恼,这是属於尘沙烦恼,爱恶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断尽了,证阿罗汉果;尘沙烦恼断了,这是四圣法界里面的佛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上面两个层次,烦恼障、所知障都尽了。再破一品无明,超越十法界,一真法界现前,那就入佛的境界,就是《华严经》末后「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真的得大自在了!这个境界才真正是「永断忧苦,喜乐生焉」。这个喜乐不是我们观念当中的喜乐,因为它不是相对的。我们观念当中有喜,喜的对面是忧,乐的对面是苦,是相对的。苦乐忧喜舍统统断了,这个喜乐是真的,自性里面本具的性德现前了。我们学佛要在这些地方学,你才真正得受用,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大师在此地说这几句话,唯恐我们错解意思,所以《钞》里面再解释,《钞》里头末后这两句我念一念,「无忧无喜,方为大喜,无苦无乐,真乐耳」,就是我刚才所说的,苦乐忧喜舍统统断尽了。
  我们学佛从哪里学?古德警告我们,「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两句话可以说是我们修学成败的关键。我们在日常当中,总不外乎对人、对事、对物,这三大类包尽了,我们所有一切活动总不离开这三个范围。面对一切人事物心才动,动什么?爱恶,这就叫念起。顺自己意思的贪爱心起来了,不顺自己意思的瞋恚心起来了,这叫起心动念。祖师讲,动念不怕,为什么说不怕?你一定会动念,你是凡夫,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根尘相接触的时候,哪有不起现行?所以这是凡夫正常的现象,你一定会起心动念。但是怕的是什么?怕觉悟太迟;觉悟迟了,你这个起心动念就造业。你要晓得贪爱是饿鬼业,瞋恚是地狱业,你起心动念所造作的是三途业,你将来的果报在三途,要晓得这个严重性!
  觉是什么?觉是回头,净土宗的觉悟:阿弥陀佛。念头才一动,「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压下去,不叫它继续增长。用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换过来,这个人叫念佛人,这个人叫会念佛,会用功。不是一面念佛,爱恶的念头照起,那个没有用。那就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你心里头没有把爱恶舍掉,是非人我,贪瞋痴慢,你没有把它放下。一切时、一切处,只要这个念头冒出来,赶紧用一句佛号把它压下去。换句话说,时时刻刻要保持自己的念头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就是住佛所住,行佛之行。佛是什么行?佛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我们也要做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的行为,你就是行佛所行,我们跟佛才是志同道合,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具备这样的条件,发一个愿求生净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你一定要晓得,六道十法界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些一切诸法确实不存在,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佛说「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能够这样观察,你就有智慧了。你能常常用这个方法来观察,你才能够永脱轮回,不被三界六道所迷惑。迷惑尚且没有,哪里会受它的诱惑?《金刚般若》中国人特别喜爱,是因为这部经是修学的纲领,言简意赅,全经文字不长,五千多字,义理丰富具足一切佛法。常常用这些经文做为自己观照的依据,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想到佛在这部经上所讲的教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你能够常常记住,常常存在心上,用这个去观照世间一切人事物,你决定不会起贪爱的念头,也不会起厌恶的念头,就跟诸佛菩萨一样处事待人接物,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就能做到了。跟一切众生打成一片,和睦相处,也能相亲相爱,互助合作,这就是恒顺,就是随喜。功德是什么?功德是在恒顺、随喜里面离一切相,那是功德。在这里面修看破、放下,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放下是心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就如同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一样,古大德赞叹佛菩萨应世叫「游戏神通」,游戏是形容他自在,神通是形容他通达明了,游戏就是放下,神通就是看破。
  由此可知,人家看破、放下是跟大家打成一片,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做了,这一点同修们要记住,要搞清楚。因为我听说在中国,美国好像也有,我也听人讲,他听我讲经,意思错会了,听我说看破、放下,他工作也不要了,家也不要了,搞到自己生活非常痛苦。工作不要,没有收入,自己一点点积蓄用光之后生活发生困难,於是想尽方法透过一些人来问我,怎么办?我不是叫你放下工作,不是叫你放下生活,不是叫你放下家庭,佛如果叫人放下家庭,放下工作,佛教会被世间众生抛弃掉了,谁愿意学你的?释迦牟尼佛要是把工作放下了,他何必天天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天天讲经说法是他的工作,他没有放下他的工作;每天入舍卫大城乞食,他没有放下生活。所以搞错了,该放下的没有放下,不该放下的他放下了,他弄错了!
  佛教我们放下是放下内心的妄想分别执著,事哪有妨碍?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不管什么样的生活都快乐,都自在。富贵有富贵的乐趣,贫贱有贫贱的乐趣,生活方式不一样,快乐是一样的。你看佛菩萨示现,佛菩萨示现国王身分、天王身分,佛菩萨也示现乞丐的身分,在我们人间看到他苦乐不一样,他快乐一样。他示现天王很快乐,示现乞丐也很快乐,证明事事无碍。我们学佛要细心,要去体会,不可以粗心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