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铺重席,重席是坐垫,给他两个坐垫、三个坐垫,这是对他特别尊敬,普通是一个坐垫,必须在那个生活环境里面我们才能看到。印度人生活方式跟我们差距就更大了,所以戒经里面所说的都是古印度现实的生活。
因此严持戒律是原则,决定没有错误,可是戒律里面的条文要修订。什么人敢修订佛的戒律?佛的戒律一定要永久保存,不能更动一个字,我们现实的生活必须要另外订一套。在唐朝,诸位晓得「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清规就是依照中国人方式所制定的戒条,我们就容易遵守。中国这个国家幅员很大,一直到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还有许许多多的不相同,北方人的生活习惯跟南方人就不相同,汉族人生活习惯跟苗族、跟回族、跟藏族人也都不相同,这些我们都必须通达明了。
佛法它有最高的原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本土化与现代化,它的精神、原则永远不变,生活方式一定要随顺人情。普贤十愿里面就讲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没有说恒顺佛陀,这个意思我们要能体会。佛菩萨恒顺众生,不是叫众生恒顺佛陀。众生要恒顺佛陀的教诲,遵守他的原理原则,可是在生活习惯上佛菩萨恒顺众生。我们学佛如果不能通达这些原理原则,佛法就行不通了。
佛陀在世的时候,生活方式是三衣一钵,现在还有人提倡要用钵来吃饭,这个不合现代时宜。那只是少数人,你们愿意那么做,我们也不反对,但是决定在这个社会上行不通。在这个社会上,今天要提倡佛教,提倡佛的教诲,要大家都著三衣一钵,谁来学?没有人来了。这就所谓是不合潮流、不合时代,我们要懂得这个原理原则。大概戒经里面根本戒是能够超越时空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永恒不变的。根本戒里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这是我们平常讲的五戒。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在家戒或者是出家戒,前面都是这五条,这个叫根本戒,决定正确而没有错误的。其余属於生活习惯方面,一定要合乎本土化跟现代化,决定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不能脱离现代人生活方式,佛教才能行得通。
过去我在美国说过,在新加坡也说过,古代印度教教义也很不错,为什么不能传播到全世界?甚至於说回教也不错,基督教也不错。在中国历史上,基督教传到中国来是唐朝时候,唐朝时候叫景教。中国人称景教就是基督教,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差不多将近一千五百年,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够普遍接受,而普遍接受佛教?我在早年,二十几岁的时候,遇到一位美国的传教师,他是很感慨的跟我说,他说:你们中国人,人口超过五亿人,这是在那个时代,基督教传到中国来一、两百年,可是基督徒还没有超过一百万人,这很悲哀!两百多年的时间,这么多的人口比例里面,信仰基督教的还不到一百万人,所以感觉很悲哀。我们那个时候听到也很同情,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佛教一传到中国,就普遍为中国朝野所接受,而对中国文化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到以后我们学了佛才明了,佛法是开放的,他们宗教是保守的,保守当然就困难,你跟别人家文化不相同,你要叫别人舍弃他自己的文化,学习他们的,这是不太容易做到的。这种情形,今天在澳洲,我听说土著他们非常保守,这个情形就相类似,所以一定要有很开明,非常开放的,他们就容易接受。不破坏他固有的文化,而且对他固有文化还有贡献、还有帮助,他就乐意接受。这是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其他宗教在中国传播,远远不如佛教的原因在此地。佛教是开放的,佛教不是保守的,佛教是认同所有一切文化,佛教赞叹不同的文化,这是我们特别在《华严经》上读到的。它认同,它赞叹,佛教用今天的话来说,确实它是多元文化的理念,多元文化的思想,多元文化的作法,所以能够得到许许多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宗教都能够接受,原因是在这个地方。
由此我们就明了,在中国,过去、现代都如是,总的原则就像一个国家的宪法一样,是佛陀经藏里面的律藏,这是总的。只要不违背律藏的原理原则、精神,条文是可以修订的,是可以自己来制作的。百丈大师的清规,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很好的启示,然后我们每一个寺庙里面有常住公约。常住公约每一个寺庙里头条文都不一样,这就是适合我们现前修学的环境,适合我们大家在一起共修,制定这些条文。六和敬里头「戒和同修」,那个「戒」是我们大家制定的,我们道场的清规,只适合我们这个道场;另外的道场,他们有他们的公约,有他们的规矩。所谓是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每一家都有他自己的规矩,但是他自己的规约决定不违背佛陀教诫的精神,这个要懂得。如果违背教诫的精神,那就好像地方的法规跟宪法有抵触,这是不容许的,这是错误的。纯正的一定与佛陀教诫相应,所以佛法才能够适应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国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使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法圆满智慧的教诲。我们要从这个地方,认识佛法的本质、佛法的殊胜,佛法是真实究竟圆满。
佛法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这是教学的中心,永恒不变的原则。可是要怎样才能开悟?悟了以后,我们的行就正,心正、语正、行正,就是八正道里面所说的正,正语、正业、正念。要想智慧现前,佛说真实的智慧是我们一切众生自性里头本具的,不是从外面学来的,所以佛法称为「内学」。自性本具智慧,现在为什么不能现前?佛告诉我们,我们自己现前有了障碍,就是业障,把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障碍住了,因此不能现前。如果要自性本具智慧德相现前,必须把障碍排除,佛法的教学也只有帮助人除障碍而已。
佛经这个意思讲得真好,不但每一个众生都有究竟圆满的智慧,也有究竟圆满的德能。德是能力,今天讲的能力,无论做什么事情你都有能力做好,做得非常圆满;不是没有能力,有!相是相好。佛讲如来的智慧德相,如来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本性里头具足了智慧、德能、相好,都不需要向外求。可是这个障碍我们不知道,佛给我们说明,障碍无量无边。无量无边障碍从哪里起来的?从无明起来的。无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事实真相。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就是自性的智慧德相。《华严经》上讲的「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事实真相。我们迷了,不知道,所以叫无明。由於无明,这才起了无量无边的烦恼。不明事实真相,对於事实真相自己就猜测,就有妄想,愈猜测愈离谱、愈错误,所以就犯了很多过失。我们对於事实真相看错了、想错了、说错了、做错了,这个错误太大太多太深。
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把无量无边的障碍归纳成两大类,佛经里面称为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碍了我们的德相,所知障碍了我们的智慧,这两种障碍深广无尽。我们在六道里头,从无量劫来都在这里头轮回打转,没有办法超越,就是因为这两种障碍的关系。佛陀的教学帮助我们突破这两种障碍,让我们恢复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这就是佛法的教学。可是障碍是自己本身起来的,不是别人加给我们的,因此除障碍还是要靠自己。佛只能够把他自己修学的经验,他自己怎样除障碍的方法教导我们,提供给我们,让我们做个参考,他没有办法把我们的障碍除掉。
佛法是师道,我们自己有业障,决定不能靠佛菩萨赦免,佛菩萨来救度,这是迷信,这是错误观念。大乘《般若经》里面佛就常说「佛不度众生」,这个话是真的。众生怎么得度的?众生是自己觉悟,自己得度的。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是我们自作自受,一定要回过头来,自己觉悟,自己反省,自己改过自新,这才能真正得度。佛对我们只是增上缘而已,就跟学校老师对学生一样,老师指导,学生自己肯用功、肯发愤,才能成就他的学业事业;他要是懈怠懒惰,不肯发愤,不肯努力,不肯用功,老师怎么慈悲、怎么爱护,也帮不上忙。佛法是师道,不是神道。
神能不能帮助人?说老实话,神也不能帮助人。神果然能帮助人,就不必用佛法,人也不必去修行,靠神,神就会帮助。神果然能帮助人,诸位想想,因果的定律就被推翻了。我造的恶业,我可以不受恶报,神会赦免我,那就把因果定律推翻了。我造种种不善业,我求助於神,神欢喜我就让我得福报,诸位想想哪里有这种道理?民国初年欧阳竟无说,宗教皆是迷信的。他说,宗教是迷信的根源,哲学是斗争的根源。你们看他那个「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这里面就说得很清楚,他说佛法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佛法是教学。他讲的这些话,我们愈想愈有道理,佛法是教人。
我们今天有病,一定把这病的根源找出来,然后对症下药。佛法教学总纲领、总原则,就是帮助人开悟。可是开悟,你为什么不能开悟?你的心是乱的,你心不清净,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我们的病根就在此地。如何把妄念止住?让心定下来,那就能开悟。所以佛法教学的关键是在禅定,目的是在智慧,关键在禅定。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佛家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是修禅定。修禅定的方法不一样,手段不一样,禅宗用观心的方法,用参话头的方法,使心定下来,把妄念止住;我们净宗用念佛的方法,也是求一心不乱。由此可知,禅与净只是方法不一样,手段不一样,目的目标完全相同。不仅是禅与净,佛家的大小乘、显教密教,无不如是。纵然不属於佛教,其他的宗教也好,其他的教学也好,只要符合这个原则,与这个方向目的相应,一切诸佛菩萨都承认它是佛教,可见得佛教广大。这个「佛」,不是释迦牟尼佛,也不是阿弥陀佛,也不是一切诸佛如来,「佛」是什么?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教是觉悟的教诲,觉悟的教学,不一定是释迦牟尼佛,所以叫佛门广大。
我们在最近看到新加坡许哲居士,那个录像带也许你们都看过了,她不是佛教徒,她没有听过佛法,也没有看过佛经,但是她用的方法,使自己减少妄想分别执著,使自己的心定下来、清净下来,她那个法子是佛教,她修学的成果是佛家希求的圆满的教学。活到一百岁才遇到佛法,一百岁之前虽然没有遇到佛法,没有遇到形式的佛法,她已经得到实质的佛法,她知道知足常乐,她知道减少自己一切欲望,这样才能够把心定下来。我们的心为什么定不下来?欲望太多了。她何以能定下来?她衣食足了,她就够了,对於世出世间一切的希求她没有了,没有希求的心,没有与人竞争的心。
我们世人最大的痛苦,就是竞争的念头断不了,看到别人有,我也想有,你说这个怎么办?这个妄念永远息不下去。特别是现代,科技天天在进步,真的是日新月异,天天有新的东西出来,天天希求新的、追求新的,那你的心永远定不下来,你的心永远被境界所转,这就苦了。而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