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民主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他对马克·吐温的作品特别爱好。这些
作品都对詹天佑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容闳的“教育计划”中的120名出洋肄业的幼童,最后一批30名于光绪
元年(1875年)秋间抵美国。这些幼童却没能像詹天佑一样顺利完成学业。
由于国内清政府顽固派的阻挠和美国的反华舆论和行为,光绪七年 (1881
年)120名留学生全部返回祖国。在这120人回国时,只有詹天佑和他的同
班同学欧阳庚获得了学位。
… Page 6…
四、学非所用的日子
学成归国,21岁的詹天佑满怀豪情壮志准备为祖国效力。他于光绪七年
(1881年)十月和其他15名同学抵福州。总理船政大臣黎兆棠以“宦力有
年和技艺素优”的名目“赏给”他五品顶戴,派在水师学堂学习驾驶。“由
陆而海”,对一个专才来说,简直是极端的讽刺。但詹天佑只好接受了这个
学习任务,在一个名叫泰勒的外国人手下学习,以期将来待机献身于铁路事
业。詹天佑在学习中非常虚心和努力,毫不以自己有专长而自高自大,次年
六月,他以一等第一名在水师学堂毕了业。十一月派往“扬武”兵轮担任驾
驶官,指挥操练。
光绪十年五月(1884年6月)中法海陆战争爆发。陆路接战后,清军相
继在临洮、谅山获得了辉煌的战果。在海战方面,光绪十年六月 (1884年8
月)法将军孤拔率兵船13艘北上,攻毁台湾基隆炮台,法军携炮登陆,遭到
台湾巡抚刘铭传的还击,法军败退,法船又开入马尾。福建水师在船政大臣
何如璋的指挥下,平时只管迎送官员,缺乏操练。何如璋又胆小怕事,一心
希望议和成功,所以当法国军舰开入马尾时,何如璋不敢加以阻止。中法两
国船只同泊一处,中国船受了监视。八月(9月),法海军通知何如璋定期
开仗,何如璋秘而不宣,不令陆海军备战。届时法船大炮齐发,中国船只仓
猝拔锚应战,伤亡惨重。会办福建海疆事宜的大臣张佩任与何如璋一闻炮声,
即从后山潜逃,丑态百出。
詹天佑在“杨武”兵轮上服务。他事先已看到情势极为不利,暗中和“杨
武”兵轮的管带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则我们奉到命
令,不准先开火,然而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否则法国兵船一开炮,我们
将全军覆没。”由于“杨武”兵轮事先有了准备,因此在法船开始炮轰后,
非常沉着地发炮回击。“杨武”兵轮是中国的旗舰,孤拔令五艘法船包围“杨
武”,集中炮火轰击。詹天佑和他的战友们在敌众我寡、形势极为不利的情
况下,奋不顾身,与敌对抗,表现了无比的英勇和沉着。在福州口外和法船
鏖战历5小时又3刻钟。这一场英勇的斗争,上海英商所办的《字林西报》
也不得不惊异赞叹。该报这样写道:“这次中法的海战,约经5小时3刻钟。
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杨武”号兵舰上的学生5人中以
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动人。他临大敌而毫无畏惧,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上,还能镇定如常,鼓其余勇,由水中救起多人……”
中法之役,中国不战而败,在巴黎与法国议和。战争结束后,詹天佑曾
在福州船政局后学堂任过短时间的教习。船政局前后学堂是福州船政局为培
养海军留学生而设立的。詹天佑在那里担任教授英文和驾驶等课程。
光绪十年九月 (1884年10月),詹天佑因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咨调,回
到他久别的故乡——广东。张之洞是著名的洋务派首领之一,他对新人才也
很注意延揽。詹天佑到广州时,适博学馆有一位洋文教习杨柜奉派出洋,他
就补上了这一缺额。
博学馆原名实学馆,系两广总督刘坤一创议开办的,目的在于储养洋务
人才。至光绪六年(1880年),始由粤督张树声在广州东南十里长洲地方兴
建校舍,正式开办。光绪十年 (1884年),张之洞督粤,改名博学馆。张之
洞约詹天佑南来,不只为了教书,更重要的是想请詹天佑测绘一幅中国沿海
形势图,以便另建一支海军,与北洋水师抗衡。用西洋的测绘方法来测绘中
… Page 7…
国沿海形势,这在当时还是一个创举。这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光绪十
二年 (1886年)张之洞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詹天佑。由于他工作认真和敏捷,
在一年内就完成了沿海险要图,由张之洞献给了清朝政府。
同年六月十四日(8月3日),张之洞把博学馆原址改为水师学堂,准
备建立新的海军力量。他调办理船政著有成绩的吴仲翔总办水陆师学堂事
务。詹天佑又由博学馆转到水陆师学堂继任洋文教习,直到光绪十四年(1888
年)他的老同学邝孙谋推荐他任唐津铁路的工程师为止。他归国后的7年,
就这样学非所用地消逝了,不但对他本人是无可估计的损失,对中国的铁道
事业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 Page 8…
五、筑路生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开始攫取在中国的筑路权。据统计,自
光绪二十一年到光绪二十四年,短短3年时间里,英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铁
路投资权为2800英里,沙俄为1530英里,德帝国主义为720英里,比利时
(幕后为俄、法帝国)为650英里,法帝国主义为420英里,美帝国主义为
300英里。
光绪十四年(1888年),詹天佑在老同学邝孙谋的推荐下由中国铁路公
司总办任廷芳派充为铁路工程师,这是詹天佑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进
入中国铁路公司以后,詹天佑就看到了英国工程师金达和德国工程师鲍尔之
间的矛盾。他不愿留在天津,卷进这些纠纷,跟着就去唐胥铁路的工地,和
工人们一起工作。他在80天内指挥完成了塘沽到天津间的铺轨工程。光绪十
四年九月五日,唐山天津全线通车,李鸿章亲往勘验全线工程,认为铁路“平
稳坚实”,桥梁车栈均属合法,计程260里,只走一个半时辰,快利为轮船
所不及。他赞美金达的设计得法,并升金达为总工程师。詹天佑在铁路上的
初步成绩,就这样被金达窃夺了。邝孙谋心中有些不平,但詹天佑说:广东
有位陈宜禧工程师,在地方上作了很多事业,也从来没有人知道他,自己才
到铁路来,应当多做事,又何必争功。
光绪十八年(1892年),工程进展至滦河,滦河铁桥工程是一笔大有油
水可捞的生意,金达聘请英国人喀克斯来包工,但是,由于他对滦河河床的
钻探太马虎,涨水时水流湍急,打桩很困难。起初包给要价较低的日本工程
师来作,工程遭到了失败;后来德国工程师凭着主观想法,采用空气打桩法,
结果也失败了。金达眼看交工的期限即将到来,急得没有办法,才授意喀克
斯去找詹天佑来试一试。在喀克斯的眼睛里,从来就没有詹天佑这个工程师,
但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也不能不试他一次。詹天佑分析了外国工程师已用过
的各种打桩方法,仔细地研究了滦河河床的地质情况,经过缜密的测量与调
查以后,他决定改变桥址,用中国的“水鬼”潜入滦河深处,以传统的方法,
配合必要的机器进行打桩。他自己也穿着工人服装和工人们一起在工地上紧
张地工作。他虚心接受工人们的意见。外国工程师以妒忌和怀疑的眼光注视
着工程的进行。这位相信科学、相信群众的科学家,终于顺利地奠定了桥基,
完成了滦河大铁桥的全部工程。这不仅暴露了这些外国工程师的固步自封和
本领欠缺,也暴露了外国资本家在工程中偷工减料、唯利是图的事实。詹天
佑的成就,不仅使那些平素自命不凡的外国工程师感到惊奇和恐惧,同时更
使詹天佑和他的助手们坚定了以后担任更艰苦工程的信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后,中国人民纷纷要求自修铁路,因而清朝
政府成立了铁路矿务总局,并颁布了《矿务铁路公共章程》,承认商人可以
兴办铁路。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商人李明和曾呈请清朝政府路矿总局,准他
招集股银600万两,承担修建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工程,随呈并附送章程。
后商人李春也来呈请,但被清政府驳回,理由是“该商股本不可恃”。同年
九月,御史瑞琛采纳了商人张锡玉的建议,奏清商办京张铁路,当时又被驳
回。但清朝政府却因此同意了京张铁路的修建,将商人的方案批交商部讨论,
从此才有官办的议论。督办铁路大臣袁世凯、胡橘棻建议提拨关内外铁路的
余利来兴修京张铁路。
… Page 9…
张家口在居庸关外,地处北京的西北,为通往内蒙古的孔道,在历史上
一直是北面的军事重镇。从经济方面看,由北京至张家口是南北商旅交易的
要道,贸易的数量很大,每年运输的货物,有蒙古一带输出的土产皮毛驼绒,
和南方输入的茶叶、纸张等生活用品。在政治上,理藩大臣肃亲王善耆为了
和蒙古王公加紧联系,也希望改善交通。因此,清政府很快便同意了官办这
条铁路的计划。
然而当时关内外铁路的余利,全部控制在中英公司手里,并规定如果要
提用此款,必须双方进行协商。清政府派道员梁如浩和中英公司进行磋商,
中英公司的代理人顾璞借口关内外铁路有中英借款的关系,京张铁路是关内
外铁路的延长线,必须由英国工程师来继续承办,否则不能拨款。其实英国
早就想控制这条通向蒙古的铁路,以对抗帝俄向这方面发展。修建京张铁路
的消息伟出后,沙皇政府又以前订的“长城以外来威胁不能由第三国承建”
的条约为理由,要挟清政府:如果找外国人修建,就得由帝俄承包。英俄争
吵了很久,没有获得解决的办法。最后,英国才同意由中国自己修建。
但修路经费掌握在英国手中,于是北洋大臣袁世凯饬令梁如浩等仍照原
来议决的方案和顾璞等进行会谈。并致函伦敦的中英公司,提议在关内外铁
路的进款余利项下,划存6个月借款本息,其余由该路任意提拨作为开办京
张铁路之用。中英公司则坚持:“必须备存一年的本息后,方可提用余款。
这样往返交涉了又将近一年,英方才同意改为6个月。并认为:修路的经费
既已掌握在英国之手,修成后一定对英国有利。另一方面,帝俄也提出:如
果清政府用本国的工程师和经费来修京张铁路,俄、英两国都可以不必帮助。
他们以为这样要挟,京张铁路必然没法动工,动了工也必然会中途失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