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羊行天下-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序
***************

  恒源祥是沈莱舟先生于1927年创建的,至今快80年了。沈莱舟先生和他的后辈们惨淡经营恒源祥凡60年,其间有过辉煌与荣誉,也有过衰败与苦痛。这其中的艰难曲折,酸楚无奈,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沈莱舟先生宵衣旰食,顺势而为,经历了几次历史的重大变革,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风雨,总算把恒源祥保存了下来。


序(1)



  上海,一座从江海渔村演变成的伟大城市。
  上海,中国的骄傲。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气候环境的适宜,再加上上海先民们的辛勤耕耘,从明清两代起,上海便成为中国大陆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被称之为“江海通津,东南都会”。
  上海,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祥之地,是开启现代化中国之门的钥匙。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一批具有现代生产关系、现代经营方式、现代思想观念、现代文化意识的工厂、商店、学校等在上海诞生,到了上一世纪初叶,形成高潮。就拿商店来说,十里洋场,商肆林立,栉比鳞差,春光皆馥。许多各具文化传统,各具人文氛围,各具经营特点,各具营销策略的商店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勃勃而有生机。这些商店,如能经历大半个世纪的风潇雨晦而不倒,保存至今,就被赞誉为“老字号”,恒源祥便是其中的一家。
  恒源祥是沈莱舟先生于1927年创建的,至今快80年了。沈莱舟先生和他的后辈们惨淡经营恒源祥凡60年,其间有过辉煌与荣誉,也有过衰败与苦痛。这其中的艰难曲折,酸楚无奈,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沈莱舟先生宵衣旰食,顺势而为,经历了几次历史的重大变革,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风雨,总算把恒源祥保存了下来。
  我是在1987年元旦接手恒源祥的,这家国营小店虽然地处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但只有两开间的门面,不到40个职工,说来也巧,与沈莱舟先生创建恒源祥时的职工人数一模一样,这正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一个甲子的轮回,容貌依然。恒源祥一年的营业额不过几百万。但是此刻,中国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地翻天覆的变化。
  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将改革开放定为我国的国策。亿万中国人得到了百年一遇的发展良机,迎来了世代渴望的太平盛世。但是每一个人自己的路怎么去走?大家都在思考着。就我个人而言,恒源祥这么一个企业搁到自己手里,怎么将它盘活,怎么使它发展,尤其是使它超常规发展?我始终都在思考着。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有这样一句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在这里说的是一个人成长的规律。其实一个企业成长发展的规律大体上也是这样。我想,在太平盛世之年,恒源祥如果只需要依照常规去发展,那么它只要循规蹈矩、顺势而为就可以了。但是恒源祥要想得到超常规的发展,要想创造出常人想都不敢想的奇迹来,那就一定要有大智慧,一定要“从心所欲”地去做;在许多时刻,许多地方一定要有“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与胆魄;一定要付出超过常人几倍、几十倍的艰辛、痛苦与汗水。“不可为而为之”,其实并不是叫你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它要你遵循的是为人之道、为商之道中最好的规律;是世界上企业发展最优秀、最先进的规律;是预知未来、创造未来的规律。恒源祥18年来以别人想都不敢想的速度发展着,它从一家小小的绒线店到今天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称为“绒线大王”;它从一家普普通通的老字号商店到今天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集团;它从当初拥有一个仅花费200元注册的普通商标,到今天被世界上最权威的“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定为价值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品牌……恒源祥18年超乎寻常的发展印证了“不可为而为之”这一为人的精髓,这一为商的精髓、发展的精髓。
  恒源祥的超常规发展,被众多的专家学者惊叹为“恒源祥现象”,成为他们研究阐述的对象。上海作家吴基民先生是研究上海近现代史的专家。他所撰写的《异国之恋》、《生死搏杀》、《中国托派一个世纪的苦难与奋斗》、《谜一样的一段情》等书,充满了悲天悯人之心,令读者手不释卷、为之动容。这次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深入采访了数十人,撰写成《羊行天下》一书。他用细腻生动的笔,讲述了恒源祥创造者们悲惋的命运,同时对在中国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大环境下,一个企业的生存、资本的运作积累、品牌的研究拓展等进行了深刻阐述,他将资本市场上的众多案例与每一个创造者的个人命运结合起来,作了非常感人的描述。他的笔燃烧着火一般的激情,他的文字如泣如诉,充满了人文关怀,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好书,能给人许多启迪。




序(2)



  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贡有一段充满人生哲理与智慧的对话,概括了这位大思想家一生为人处事的准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的,你自己不想做的事,一定不要让别人去做。而你这一生中孜孜以求的,就是不可为而为之。做别人想不到、做不到、发现不到的好事。
  是为序。
  刘瑞旗(用亲笔签名)
  2005年10月




目录



  上卷海上老字号
  第一章寻梦
  1。 上海是他寻找梦想的地方
  2。 在久康洋杂货号长大成人
  3。 从“歇壁小店”到恒源祥
  第二章圆梦
  4。将恒源祥开到兴圣街的咽喉
  5。痛定思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厂
  6。借助钟馗为了打鬼
  7。宁可关门歇店也不当日本人傀儡
  8。将所有的资产都留在了上海
  第三章 惊梦
  9。恒源祥日见萎缩回复到当年一家小店
  10。报上一则广告:沈莱舟感到恒源祥喜获传人
  下卷百年恒源祥
  第四章 蛰伏
  11。 在贫困与期盼的双重压力下长大成人
  12。 十里长街反复磨砺成就自己一番事业
  第五章 破茧
  13。 他初试拳脚,一出手击中了市场经济的要害
  14。 用点石成金的手造就了一批生产恒源祥品牌的加盟厂
  15。 “羊羊羊”创造了广告业上的恒源祥现象
  16。 大喜大悲的一九九六年
  17。 创造一个绒线的太阳
  18。 惊心动魄的一幕——恒源祥转制
  第六章 龙腾
  19。 品牌运作炉火纯青,到澳大利亚摘取“金羊毛”
  20。 引领恒源祥步入百年辉煌
  21。 刘瑞旗大梦成真借助奥运恒源祥在更宽广的天空腾飞



***************
*寻梦
***************

  1908年初夏的一个早晨,沈莱舟来到上海。母亲给他的8块银元是他一的家当。他出生在上海,上海也是他寻找梦想的地方……


寻梦1(1)



  1908年初夏的一个早晨,沈莱舟来到上海。母亲给他的8块银元是他唯一的家当。他出生在上海,上海也是他寻找梦想的地方……
  上海,古称云间。云兴霞蔚,云起龙骧。
  这是一个令人产生梦想追逐梦想的地方。
  这是一个产生英雄令世人瞩目敬仰无限感慨的地方。
  我们这本书向你讲述的是在上海这个地方,两个并无血脉联系的男子汉,为了追寻一个梦想,80年奋斗,筚路蓝缕,含辛茹苦,白手起家,从一个店铺开始,立一个字号。然后败了兴,兴了败,反反复复,曲折艰辛,终于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伟业的故事……
  1908年初夏的一个早晨,阳光明媚。一条乌篷船靠在了苏州河畔乌镇路桥边的码头上,一个10多岁的男孩在睡梦中被人摇醒:“起来了,上海到了。”
  “上海到了?”这个男孩掀开船篷的一角向外望了望,只见河岸上黑压压的房屋一片连着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际。“噢,上海真大!”他惊讶地喊了一声,连忙从船舷的一边侧下身去,用手掏了把河水草草地洗了洗脸,然后整了整衣衫,摸了摸藏在贴身衣袋里的8块银元。站起身来,拎起一个竹编的元宝篮,只见里面放着几件替换衣服和一整套崭新的士林蓝布长衫,随后挟上一把油布雨伞,告别了已经坐了整整3天的乌篷船,跳上了上海的土地。
  他叫沈莱舟,个子不高,眉清目秀,一脸精神,这一年刚满14岁。
  其实,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他出生在上海,上海是他的伤心之地。
  1894年11月沈莱舟出生在上海,他的祖辈家境尚可,祖父在浏河海关当一名小官吏,这在当时是一个油水很大的肥缺,当时上海的海关还隶属于浏河,稍大一些货物进出的关税都要到浏河去报批。沈莱舟的父亲沈绥之出身富裕,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以后就跟着老乡、汇丰银行的大买办席正甫在汇丰银行当一名职员。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这一日年仅30岁的沈绥之在银行里加班,下半夜肚子饿了,便叫银行里当差的到街上面摊里喊了碗面。也不知这碗面是从哪里买来的,沈绥之吃下去以后便染上了霍乱,一天一夜上吐下泻几十次,第三天就去世了,留下了他的妻子沈翁氏及6岁的长子沈汝舟,以及尚在襁褓之中的沈莱舟……
  席正甫看在同乡的份上,给了沈绥之家800块银元的抚恤金。这是一笔并不算小的数目,当时一担白米的价格也就是一枚银元,然而上海人贵地贵样样贵,如果带着两个小孩在上海只会坐吃山空,沈翁氏想来想去感到这样过下去不是个办法。但沈翁氏毕竟是一个见过世面、“白相”过银子的人,懂得钱生钱的重要性,于是就将这笔抚恤金的一大半拿了出来,放在一个亲戚开的杂货铺里当本金,每年分得一点红利,然后自己带着沈汝舟和还不到9个月大的沈莱舟,回到了江苏东山沈绥之的老家。
  东山,地处江苏与浙江的交界之处,位于太湖的西南一侧,历来是太湖流域的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在上海人的心目里,东山留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红艳艳的杨梅与金黄色的枇杷,到东山手摘鲜红的杨梅与金黄的枇杷尝鲜,是上海人每年乐此不疲的旅游项目。再有就是留下了半壁罗汉9尊唐代彩塑的庙堂紫金庵和一幢中西合璧的建筑雕花楼……其实,东山给上海的影响是巨大的。东山的“翁席刘严”四大家,他们千万贯的家财都是从上海攒来又放在上海置业发展,仅拿出一点小利造福于家乡就让人瞠目结舌!比如严家,在苏州木渎建造的严家花园是姑苏园林中的佼佼者,严家的嫡孙严家淦还曾在台湾当过所谓的“行政院长”和“副总统”。至于席家那就更加有名了。席正甫是汇丰银行第三任买办,在他的任上,席正甫代表汇丰银行借给了大名鼎鼎的李鸿章500万两白银,帮助他扩充军备,为此被清朝政府破例授予二品衔的顶戴花翎。席正甫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席立功继任汇丰银行买办,席立功去世以后,又由席正甫的孙子席鹿笙继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