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歌舞以待旦,因名焉。“武宿夜”,其乐亡也,熊氏云此即《大武》之乐也)。
凡三道者,所以假於外而以增君子之志也,故与志进退,志轻则亦轻,志重则亦
重。轻其志而求外之重也,虽圣人弗能得也。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自尽也,所
以明重也。道之以礼,以奉三重,而荐诸皇尸,此圣人之道也(疏曰:三种所重
之道,皆假借外物而以增益君子内志。则假於郁鬯,歌则假於声音,舞则假於
干戚,皆是假於外。《祭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
遗音者矣(疏曰:《清庙》之瑟,谓歌《清庙》之诗所弹之瑟。朱弦,谓练朱丝
为弦。练,则声浊也。越,谓瑟底孔也,疏通之,使声迟,故云疏越。弦声既浊,
瑟音又迟,是质素之声,非要妙之声,以其质素,初发首一倡之时,而唯有三人
叹之,是人不爱乐,然以其贵在於德,所以有馀遗之音,念之不忘也。《乐记》。
《尚书大传》曰:古者帝王升歌《清庙》。“清庙”,乐章名,大琴练弦达越,
大瑟朱弦达越,以韦为鼓,谓之搏拊。何以也?练弦、朱弦互文也。越,下孔也。
凡练弦达越搏拊者,象其德宽和君子有大人声,不以钟鼓竽瑟之声乱人声。清庙
升歌者,歌先人之功烈德泽也,故欲其清也。烈,业也,其歌之呼也,呼,出声
也。曰“於穆清庙”,於者,叹之也;穆者,敬之也;清者,欲其在位者遍闻之
也,故周公升歌文王之功烈德泽,苟在庙中见文王者,愀然如见文王,故《书》
曰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假此之谓也)。《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
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云云)。圣人作为鼗、鼓、控、曷、埙、篪此六
者,德音之音也(鼗,音桃。空,苦江反。曷,苦瞎反。六者为本,以其声
质也。空、曷,谓,也,埙、篪或为и、虞。и,恤尹反。虞,音巨)。
然後钟磬竿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所以献酬酢也
(和,如字,徐户卧反。,音允,又仕觐反。疏曰:既用质素为本,然後用此
钟磬竽瑟华美之音以赞和之,使文质相杂。干,也。戚,斧也。狄,羽也。声
既文质备足,又用干戚旄羽以舞动之。前云郑、宋、齐、卫四者为祭祀之所不用,
故此六器为道德之音,四器之和,文武之舞,并可用於宗庙之中奏之,若乐九变
而鬼神格也。“所以献酬酢”,又於宗庙中接纳宾客也。宾入而奏《肆夏》,
及卒爵而乐阕,孔子屡叹之是也)。
杨氏曰:愚按九献祭之正也,其节文又有因传记可以参互见者,掇拾以著
之於篇。
君卷冕立於阼,夫人副立於东房。夫人荐豆执校,执醴授之执镫。尸酢夫
人执柄,夫人受尸执足。夫妇相授受,不相袭处,酢必易爵(卷,古本反。处,
昌虑反。疏曰:上公之夫人,故副立於东房,若其馀夫人,则不副也。“夫
妇相授受不相袭处”者,谓夫妇交相致爵之时,袭,因也,其执之物不相因故处,
若夫妇交相致爵,不执故处,以明男女有别。“酢必易爵”者,谓夫妇交相致爵
之时,主人受主妇之酢,易换其爵。故《特牲》主人受主妇之酢爵更爵酢。郑注
云主人更爵自酢,男子不承妇人爵,即引此文,云夫妇相授受不相袭处,酢必易
爵也)。
△右致爵
杨氏曰:愚按《特牲馈食礼》,主妇致爵於主人,卒爵,主妇出,反於房。
主人降,洗酌致爵於主妇,主妇拜受爵。诸侯夫人以上致爵,经无其文,此因
《祭统》上文若“卷冕立於阼,夫人副衤韦立於东房”,下文有“酢必易爵”之
文,知诸侯夫人亦有致爵之礼。
笾人,羞笾之实,糗饵、粉(,昨资反。羞笾,谓若《少牢》主人酬尸,
宰夫羞房中之羞於尸侑,主人主妇皆右之者。元谓此二物皆粉稻米黍米所为也。
合蒸曰饵,饼之曰。糗者,捣粉熬大豆为饵,之,黏著以粉之耳。饵言糗,
言粉,互相足。疏曰:此当王酬尸内饔进之於尸侑等也。《天官》)。醢人,
羞豆之实,酏食糁食(酏食,音嗣。糁,素感反。元谓酏,{衍食}也。《内则》
曰:取稻米举蚤溲之,小切狼蜀膏以与稻米为饣。又曰稻。取牛、羊、豕
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衍食},之然
反。蚤,思柳反。溲,所柳反。蜀,昌蜀反,一音粟。疏曰:亦与羞笾之实
同时设之)。
△右羞
杨氏曰:愚按《仪礼》有司彻主人酬尸之後,尸侑主人皆升筵,乃羞。宰夫
羞房中之羞於尸侑,主人主妇皆右之。司士羞庶羞於尸侑,主人主妇皆左之。今
按《笾人》、《醢人》有羞笾、羞豆之实,则知天子之礼亦有羞,诸侯亦必有之,
但经文不备耳。
司士,凡祭祀及赐爵,呼昭穆而进之(赐爵,神惠及下也。此所谓王之子姓
兄弟。《祭统》曰,凡赐爵,昭为一,穆为一,昭与昭齿,穆与穆齿,凡群有司
皆以齿,此之谓长幼有序。疏曰:姓,生也。子之所生,则孙及兄弟皆有昭穆。
引《祭统》者,是诸侯法,明天子亦然。凡言昭穆在助祭之中者,皆在东阶前南
陈,就昭穆之中,皆年长者在上,年幼者在下,故云齿也。云“及赐爵”者,谓
祭未旅酬无算爵之时,皆有酒爵赐及之,皆以昭穆为序也。《祭统》“凡赐爵,
昭为一,穆为一”云云,注曰:昭穆,犹《特牲》、《少牢》馈食之礼众兄弟也。
群有司,犹众宾下及执事者。君赐之爵,谓若酬之。疏曰:爵,酒爵也。谓祭祀
旅酬时,赐助祭者酒爵,故云赐爵。昭为一穆为一者,言君众兄弟子孙等,在昭
列者则为一色,在穆列者自为一色,各自相旅,尊者在前,卑者在後。若同班列,
则长者在前,少者在後,是昭与昭齿,穆与穆齿。《祭统》。《坊记》:因其酒
肉,聚其宗族,以教民睦也。注曰:言祭有酒肉,群昭群穆皆至而献酬之,咸有
荐俎。疏曰:谓因其祭祀之酒肉於祭祀之末,聚其宗族昭穆相献酬,教民相亲睦
也)。凡为俎者,以骨为主。骨有贵贱,殷人贵髀,周人贵肩,凡前贵於後。俎
者所以明祭之必有惠也,是故贵者取贵骨,贱者取贱骨,贵者不重,贱者不虚,
示均也(髀,必氏反,又必履反。重,直龙反。殷人贵髀,为其厚也;周人贵肩,
为其显也。凡前贵於後,谓脊胁臂之属。,乃报反。疏曰:“凡为俎者以骨
为主”者,俎,谓助祭者各将物於俎者。“殷人贵髀,周人贵肩”者,殷质贵髀
之厚,贱肩之薄;周文贵肩之显,贱髀之隐,各随所贵。“凡前贵於後”者,据
周言之,以周人之贵肩故也。“贵者不重,贱者不虚,示均也”者,言贵者不持
多而重,贱者不虚而无,分俎多少,随其贵贱,是示均平也。又曰:此脊胁臂
举其贵者言之,属中包其贱者。不云肩者,以经云周人贵肩,故此略之。前体臂
为贵,後体膊胳为贱。就脊胁之中亦有贵贱,正脊在前为贵,廷脊横脊在後
为贱。胁则正胁在前为贵,短胁为贱。故总云“之属”以包之。《祭统》)。
△右旅酬赐爵
其登受爵,则以上嗣(,音俊。上嗣,君之长子。以特牲馈食礼言之,
受爵,谓上嗣举奠也;献,谓举奠洗爵酌人也;,谓宗人遣举奠盥祝命之也。
大夫之嗣无此礼,辟君也。,丁历反。盥,音管。疏曰:按《少牢馈食》,无
嗣子举奠,大夫尊於士而不举奠,故知辟正君也)。登受爵以上嗣,尊祖之道
也(疏曰:此覆释所以登受爵用子也。《文王世子》杨氏曰:此条有两事,
受爵,谓上嗣举奠也,已见上文《再献》条注。登,谓宗人遣举奠盥祝命之
也)。
△右登受爵
《传》:夫祭有,者,祭之末也,不可不知也。是故古之人有言曰:善
终者如始,其是已。是故古之君子曰:尸亦鬼神之馀也,惠术也,可以观政
矣(疏曰:初荐毛血燔燎,是荐於鬼神,至荐熟时,尸乃食之,是尸鬼神之馀。
若大夫士阴厌,亦是先荐鬼神,而後尸乃食,亦尸鬼神馀,故并云尸亦鬼神
之馀也。术,犹法也。尸鬼神之馀,是施恩惠之术法也。施,始鼓反)。是故
尸谡,君与卿四人,。君起,大夫六人,臣君之馀也。大夫起,士八人,
贱贵之馀也。士起,各执其具以出,陈於堂下,百官进。彻之,下上之馀也
(谡,所六反,起也。百官进,依注作。进,当为声之误也。百官,谓有事
於君祭者也,既,乃彻之而去。所谓自卑至贱,进、彻,或俱为也)。凡
之道,每变以众,所以别贵贱之等,而兴施惠之象也。是故以四簋黍,见其於
庙中也。庙中者,竟内之象也(别,彼列反。见,贤遍反。“”於庙中,一本
作“遍”。鬼神之惠遍庙中,如国君之惠遍竟内也。疏曰:“是故以四簋黍见其
於庙中也”者,谓之时君与三卿以四簋之黍修整普遍也。所以用四簋多黍稷
而者,欲见其恩惠修整遍於庙中,诸侯之祭有六簋,今云以四簋者,以二簋留
为阳厌之祭,故以四簋为。簋有黍稷,特云黍者,见其美。举黍,稷可知也。
庙中者,竟内之象也者。以其簋而遍庙中,如君之恩惠遍於竟内也)。祭者,泽
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後耳,非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
民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民夫人待於下流,知惠之必将至也,由见之矣。故曰
可以观政矣(重,直龙反。馁,乃罪反。夫,音扶。鬼神有祭,不独飨之,使人
之,恩泽之大者也。国君有蓄积,不独食之,亦以施惠竟内也。《祭统》)。
馀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曲礼》。朱子曰:古注说不是,今思之,只
是不敢以馀又将去祭神,虽以父之尊亦不可以祭其子之卑,夫之尊亦不可以祭
其妻之卑。盖不敢以鬼神之馀复以祭也。祭非“饮食必祭”之祭。又曰:先儒自
为一说,横渠又自为一说,看来只是祭祀之祭,此因馀起文谓父不以是祭其子,
夫不以是祭其妻)。夫祭有畀、胞、翟、阍者,惠下之道也,唯有德之君,为
能行此,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畀之为言与也,能以其馀畀其下者。者,
甲吏之贱者也。胞者,肉吏之贱者也。翟者,乐吏之贱者也。阍者,守门之贱者
也。古者不使刑人守门,此四守者,吏之至贱者也。尸又至尊,以至尊既祭之末,
而不忘至贱,而以其馀畀之,是故明君在上,则竟内之民无冻馁者矣。此之谓上
下之际(畀,必利反。,依注作同,况万反,又音运。胞,步交反。翟,
音狄。阍,音昏。“明足以见之”,见此卑:“仁足以与之”,与此卑者也。,
《周礼》作,谓磔皮革之官也。翟,谓教羽舞者也。古者不使刑人
守门,谓夏、殷时。卑,如字,旧必利反。疏曰:此之谓上下之际者,际,接也。
至尊者与贱者,其道接也。《祭统》)。
,谓之门(《诗》曰:祝祭於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