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你以往没有积累过这些资粮。既然如此,你非要嗔恨的话,应对自己生嗔心,不应该嫉妒别人。
    我们得到财富快乐时,心里应想:“这是诸佛菩萨赐给我的,众生对我比较认可,我才拥有这些,所以不能随便把它浪费,应该成办对众生有意义的事情。”今生中别人的恭敬利养和自己的恭敬利养,全部都有一定的因缘,没有因缘的话,不可能无缘无故得到这些。因此,我们不应该嫉妒他人获得利养,这样才会给今生后世带来安乐。
    《高僧传》中记载:元朝有位行秀禅师,他文才出众,人非常善良。有一次朝廷要举行僧人考试,对这次考试的夺魁者,大家都瞩目于老少两个人:老的是靖恩和尚,少的就是行秀禅师。考试之前,有些人问靖恩和尚,这次夺魁的人应该是谁?他说应该是行秀禅师,因为自己老了,智慧日减,可能夺魁无望。行秀禅师听后,很同情靖恩和尚,觉得自己年纪尚轻,以后还有机会,但靖恩和尚年纪已大,何必去跟他争个高下呢?因此他决定让步,但形式上的考试又不能不参加,于是只作了一篇文章交上去,就退场了。
    当时的主考官见到这篇文章赞叹不已,让人把行秀禅师的其他文章也拿来看,但怎么也找不着。后来有个知情的人告诉他,行秀禅师为了让靖恩和尚入选,主动放弃其他考试。主考官对这种谦让的德行非常钦佩,让人找行秀禅师来,要求他还俗,自己想把女儿嫁给他。(世间人只懂得这一点!)但被行秀禅师一口拒绝,并马上受比丘戒,以示自己的心意。后来,禅师一生的弘法事业也非常广大。
    人与人之间对利养的嫉妒非常可怕,但是真正的修行人,不但没有嫉妒心,反而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别人,这样做的结果,也使自己的前途很光明、很快乐。明白此理之后,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思考题
    526、发了菩提心的人,遇到别人抢自己执著的对境时,应该怎么做?你能做到吗?
    527、你对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有责任感吗?体现在哪些方面?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528、你有愿菩提心吗?以什么来衡量的?看到可怜的众生心生不忍,这是菩提心吗?为什么?
    529、施主供养自己的怨敌,有些人就气愤不已,对此你如何看待?
    530、在到处见上师与闻思经论方面,你平时是如何抉择的?为什么?

第八十六节课
    下面继续宣讲前世没有修福,今生才得不到利养,对别人不能生嗔恨心,应对自己生嗔恨心。
    于昔所为恶,犹无忧愧色,
    岂还欲竞胜,曾培福德者。
    有些人觉得没有利养实在不行。这种想法非常颠倒,你即生中得不到利养,是因为往昔没有布施乞丐等可怜众生,反以吝啬心抢夺别人的财产、摧毁别人的生命,以这样恶业的果报,今生才不及他人。按理来讲,你要有惭愧之心,觉得前世没有积福,所以即生处处遇到违缘,别人得到的利养你得不到,这完全跟自己有关,你应该呵斥自己,而不应跟别人竞争攀比:“他为什么有名声财产,我却一无所有?”为了一点点世间利养,自己就生嫉妒烦恼,这有什么意义呢?
    尤其是前世培过福报的人,我们这些区区小人,不可能与他们相提并论。《因果经》中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这一句话,包含了极为甚深的因果规律。你即生中感受什么样的果,由前世的因来决定,后世将感受什么样的果,是今生的行为来决定。所以你没必要算命打卦,问有神通的人:“我的前世是什么?”是好是坏看你的今生就知道了,如果有些好的福报,前世必定是造了善业;你也不用问“我的后世转生何处?”通过今生的所作所为,完全能推知未来的命运,倘若今生持之以恒地行持善法,来世必定是趋于光明,不可能福德消失而堕入恶趣,毕竟因果是不会错乱的。因此,见别人受用圆满、才智过人,我们不应该嗔恨嫉妒,而要反反复复地观察自己。
    在《入行论》的颂词中,寂天菩萨通过不同层面、不同途径宣说了许多道理,不讲道理的人就没办法了,但我们在座的人,应该懂道理、讲道理,只有依循这些真理行持,修行方能获得成功。依靠这些教言,大家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行为一定会越来越如法,否则,常对有功德、有智慧的人生嫉妒心,这样非常不合理。
    莲池大师说:“最可怜的是怀有嫉妒心的人,最难得的是具有智慧的人。”如果没有智慧,做事情就会愚昧无知,如果有了嫉妒之火,功德的密林必定会焚毁无余。所以,每个修行人应该观察自相续,最好不要有可怕的嫉妒心,有了就尽量去对治。
    其实对有菩提心的大德心生嫉妒,他们不会有任何损害,真正受害的是你自己。从历史上看,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非常了不起的智者,后来有些狡诈者以嫉妒心逼他离开西藏。他潜行匿迹,在内蒙古阿拉善和山西五台山等地弘法,利益了许多有情。还有大译师贝若扎那,他从印度求学归来,受到了藏王赤松德赞的最高礼遇,因此引来奸臣的嫉妒、毁谤,最后被流放到嘉木绒地区。在那里,他显示不可思议的诸多神变,于岩石上留下了许多脚印和手印,至今也是清晰可见,并度化了益扎娘波为主的无量有缘众生。
    太阳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出金色的光芒,同样,高僧大德们不管在什么处境,都会让弘法利生的事业越来越辉煌。正如格言中所说,具有菩提心的人,就像如意宝一样,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世人的赞叹。若对他们生嫉恨心,自己丝毫得不到利益,也不可能害到别人。
    然而,嫉妒心有时候非常可怕,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莫名其妙就冒出来,想对治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大家平时应该经常串习,让心逐渐趋入善法方面。比如刚开始自己没有悲心,后来通过大乘的教育,慢慢地悲心就会生起来。前段时间我们去放生,有些人看见牦牛正在被杀,不但生不起悲心,还一直笑着说话。我们根本没办法看这种痛苦,即使在心里一观想,连中午饭都吃不下,而那些没有悲心的人,好像已经司空见惯了。我们有些人最初也跟他们一样,但现在通过串习大乘的慈悲观,看到这种情景时,也不由地流下大悲的泪水。
    平时街上有一条流浪狗,或者一个乞丐在漂泊,我们见后应该想:“这跟我的母亲没有差别,多可怜啊,我有机会一定要帮助他。”院子里来了一只小鸽子或者一群小麻雀,也应该想:“这跟我的母亲没什么差别,我要像帮助母亲那样帮助它。”经常这样修炼的话,对众生不但不会生嫉妒心和嗔恨心,反而看见他们时就像阿底峡尊者一样,自然引发大悲心。阿底峡尊者在印度是赫赫有名的班智达,他来到藏地之后,用他的菩提心感化了无数人。尊者每逢见到具足功德的高僧大德,无论出家在家,不仅对他们不生嫉恨,经常五体投地、虔诚顶礼。这样的行为,大家理当牢记于心,尽量去效仿!
    辛二(遮破于障碍所欲者生嗔)分二:一、破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二、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
    壬一(破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分二:一、敌人痛苦于己不利;二、愿敌痛苦之心有害。
    癸一、敌人痛苦于己不利:
    纵令敌不喜,汝有何可乐?
    唯盼敌受苦,不成损他因。
    有些人认为,让关系不好的敌人闷闷不乐、痛苦不堪,自己非常高兴,看到对方遭到痛苦、受到毁谤,心里就十分痛快。以前有一个格西,听说另一位有了女人,对侍者说:“煮上好茶,我听到一个好消息。”侍者煮好茶后,端给他问:“您听到什么好消息?”“我们的对手有女人,破戒了。”其他大德听到此事后,极不高兴地说:“这种以嫉妒心引发的随喜,远远超过了破戒者的过失!”
    他人遭到灾难、受到痛苦,作为大乘佛教徒,千万不能生欢喜心。现在有些国家受了灾,其他国家的人,本来军事科技等无法与之相比,此时就幸灾乐祸:“太棒了!听说美国五角大楼被炸了,台湾出现大地震了,今天一定要庆祝庆祝。”这样非常不好。你在智慧和能力方面比不上人家,就心存嫉妒,希望别人失败倒霉,这是一种小人之心,也是没有水平、没有智慧的表现。
    敌人受到痛苦时,你有什么可高兴的呢?他遭殃也不是无缘无故,而是前世之业在即生中成熟,果报现前了,又何必去随喜他的恶报呢?前面讲过,别人杀了人,你没有参加却在一旁随喜,实际上也有杀人的果报。所以按照《毗奈耶经》的有些教证,大家在因果上不得不谨慎。尽管你没有亲手害人,但随喜别人杀害他,认为这大快人心,“活该!他早就该死了”,那你同样也有罪过。
    因此,发心相当重要。有了害人的念头,恶业的黑点就染上了心相续的白纸;但若发的是善愿,即使没有成功,相续中也种下了菩提的种子。比如我很想杀怨敌,虽然没有得逞,相续中却有了恶趣的种子;如果我发愿终生念一亿遍观音心咒或金刚萨埵心咒,尽管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一万遍都没念完就死了,但相续中有了好的种子和功德,也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善果。
    上师如意宝接近圆寂时,在“极乐法会”的开示里,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四点要求,这也是上师在大众中的最后一次讲话。这四点要求分别是:一、诚心祈祷阿弥陀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二、发菩提心,以慈悲心来对待众生(所以,刚才讲的以善心对众生,也是法王的一个遗嘱);三、尽量守持一分戒以上的戒律,这一分戒也主要指不杀生;四、末法时代,观音心咒转经轮度化众生的缘起非常成熟,每个修行人要经常使用。
    大城市里的在家人,一辈子闭关是不现实的,一辈子闻思修行也有一定的困难,但如果你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就应当尽量吃素,假如这种因缘不具足,至少也要不杀生。然后对大大小小的众生,发起慈悲菩提心。(有个人说:“我现在特别忙,没有时间发菩提心,有空时才可以发。”这个公案很有意思,因缘成熟时再给大家讲。但不管怎么样,就算你特别忙,没时间发菩提心,起码也要发一种善心。)再加上经常用转经轮,祈祷阿弥陀佛,这四点并不太难,每个心中有佛的善男信女,应该可以做得到。对这些问题,以后我还会进行宣说。
    其实对怨敌心存恶意,盼望他受到灾难痛苦,也不一定成为损害之因。别人的因果关系,并不会随着你的想法而改变,你愿他短命、愿他不要发财,不可能像成就真实语的仙人一样,诅咒一句就马上成真。这样的恶心无法害到别人,唯有毁坏你自己。《集法句经》有个“如轮断头例”的公案:以前有一个乞丐,看见国王和眷属供养佛陀,他自己因为没有福报,就以嫉妒大发恶愿:“我若当国王,就把这些沙门的头统统砍掉。”结果他在路上睡觉时,为一急驰的马车辗断头颈而死。可见,一个人发了恶毒的愿,对别人不会有什么损害,自己却要为此付出代价。
    大家在行持佛法时,能否尽量断除嗔恨心、烦恼心?若能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