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觀化」的問睿
這是講知識論中的共同問睿缚陀^性如何成立」?只是解答的方式不一樣。客觀性知識不能成立,這就成為懷疑論。西方哲學發展到十八、十九世紀都是談這個問睿截ナ兰o就不談了,為什麼不談,其背景不太清楚。是否這些問睿家呀鉀Q不需再談了,或認為這些問睿裏o意義!其實這些問睿潜匾佑|到的。目前廿世紀的當代哲學如語言分析,邏輯實證論,胡塞爾的現象學以及海德格的存在哲學等,雖都別開生面,但卻洠в谐薪铀麄兾鞣絺鹘y的真正哲學問睿
實用主義如詹姆士(W。James),杜威等,是以有效無效來決定觀念之實在性。依杜威,我們一開始主觀方面有許多想法,這些想法都是主觀的觀念,我們如何證明這些觀念的那一個是真的呢?相合說主張真的觀念是有對象與之相合,但實用主義認為那裡有此對象呢?找不出來的,故實用主義就反對此相合說。依實用主義認為對一件事情有很多想法,而那個想法有工作性就是真的,就是做工作性來決定觀念之真假。因為真理之標準在實用,所以實用主義的問睿苍诮獯鹩^念的客觀性、真理性。
羅素是實在論者,他是依邏輯分析的立場來說此間睿VR的起點既然是自我中心中的特體,這開始是主觀的。然則這如何能成為客觀的知識呢?依羅素,一個命睿蛞粋概念,要能代表一個客觀的知識,就必須服從兩個原則。一個原則是外延性原則(principle of extensionality)。外延是對內容(intension)而講的,而內容是主觀的。由主觀的內容轉成外延命睿╡xtensional proposition),這才能代表一個客觀的知識。內容一經外延化就不為其主觀的主體所拘束所牽制。內容使一個概念有意義。外延使其成為客觀的概念。此後者在邏輯裡稱「類」,也即外延決定出一個類。內容若不能外延化,就洠в锌陀^的意義。但如何才能外延化呢?關此,羅素就無交代。
第二個原則是原子性原則(principle of atomicity)。這個原則表示科學知識是可以分解的方式來表達的,可以清清楚楚地分析出來的。就知識之可以分析地講,羅素就提出原子性原則。這表示部分可以獨立地被了解,不一定要通過全體才能被了解。若部分必須通過全體來了解,則部分無獨立的意義,這樣科學知識就不可能,此在第一講已經舉例說明。
重視原子性原則也就是重視個體性,這是英美思想中最獨特的一點。雖然在哲學方面談原子論或多元論似乎不十分究竟,但其在社會政治方面的作用不可經視。就是比較重視全體的也不能抹殺這個原子性、個體性。
中國人喜歡講全體,常喜言天地萬物為一體,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但要知道這些話的真正意義,這些思想其實是徹底的個體主義,徹底地尊重個體,並不像我們所了解的一講全體就把個體抹殺,這都不是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這是一般人的铡狻K杂⒚赖恼軐W家無論講哲學,講社會,抑或講政治,都很自覺地重視這個原則,故不要輕看英美的思想。在哲學方面雖不十分過癮,也不能隨便抹殺的,康德雖然不是講多元論的,但他也一樣重視個體,只是詞語不一樣而已。
由原子性原則,知識可以分析;由外延性原則,知識可以客觀化。故客觀知識的成立,必須根據此兩個原則,這是羅素的講法,這也是針對上面的知識開始于主觀而如何能客觀化的問睿5私獯鹗歉鶕壿嫹治龅膽B度說的,而此兩個原則被說成假定,意即此兩個原則是邏輯上的需要,以一般話來說,此是理之當然。這樣只指出理之當然,而洠в姓f明出所以然,常常變成洠в薪獯稹_壿嫹治鼍统37高@樣的毛病,講分析的大都是這樣。為說明知識要客觀化,所以才提出這兩個原則。而真正的問睿侨绾文茏龅竭@一步?即如何能證成這兩個原則?如果不能證成,這不是等于洠в薪獯饐幔窟@是知識論的問睿话愣紱'有真正地透徹地來解答如何能達到這一步這個問睿
康德的哲學很難以了解的原因就在此。在解答「如何」這一個問睿档抡J為一切表現都是在感性主體中存在,所以都是主觀的,而如何能客觀化呢?康德的解答大體是這樣的:感性主體中的material phenomena,也即representations,都是實在的,都是由外面給我的,matter不能由我們的腦子裡玩弄魔術變出來的,那樣就不能涉及對象了。儘管在感性中是主觀的,但是由外面給我們的,而給我們的方式必須通過我們的機體構造,如顏色就必須通過我們的五官眼睛來看才能給我們,否則就洠в蓄伾ㄟ^機體感官而給我們的是主觀的,如何客觀化呢?客觀化是靠什麼呢?依康德說明,解答「如何」這個問睿陀^化須依靠主體發出的一些形式條件,也即靠主觀的形式(subjective form)。
客觀化首先由感性處講,是要靠感性的形式條件時間、空間的。時間、空間是主觀的形式,但matter這個現象敚г跁r間空間內就有初步的、基本的客觀性或實在性。若一感性對象不在時間空間裡,那就是假象,洠в袑嵲谛浴r間空間這些主觀的形式決定這些主觀性的材料表象(representations)使其有客觀性,這是第一步。形式是由主體而發,而matter則不是由主體而來,否則就是耍魔術。柏克來也是這樣主張,但中國人不了解柏克來的「subjective idealism」,認為這是主觀的耍魔術妖怪。形式(時間空間)是主觀的,可是這些主觀的形式能使感性的表象涉及對象而客觀化而有實在性,這是很怪的。此中的道理有點弔詭(paradox),很古怪,其難于了解就在這個地方。一個枺饕蔀榭陀^的,是靠主觀的枺鞫蔀榭陀^的,這不是很古怪嗎?但要知道使其成為客觀的那些主觀的枺魇鞘颤N枺鳌r間空間這些形式並不是由外面給與我們的,它們與感覺現象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平常不大注意這個思想。在感性中呈現的主觀的物伲F象,敚г跁r間空間這些形式內就是客觀的,若不能套在時間空間之內就是假象。我們進一步想,為何說時間空間是主觀的,因為外在世界並洠в袝r間空間這個枺鲾'著,這個道理就好似邏輯中的all; some; and ; or; is; is not等,我們是不是能在外在自然界中找到一個束西叫做all; some; or等,外在世界有的是個個不同的對象,但洠в衋ll; some; or等,所以all; some; or這些辭語(terms),與粉筆或杯子這些字顯然不是同類的,故all; some; or; and; is; is not,這些字羅素就稱之為選輯字(logic words),而粉筆是對象字(object words)。外在世界並洠в幸粋枺鹘凶鯽ll; some,也就是說all; some不是由外面給我的,那麼all; some怎麼發出來的呢?all; some這些稱為邏輯字,而表現邏輯句法的,是發于思想之哂茫詀ll,some是思想哂弥械母拍睢M瑯樱庠谑澜缫矝'有枺鞣Q為is,is not,這是表示肯定否定的態度,是我們下判斷時邏輯思考的一種哂茫╫peration)。此等思想之哂每档路Q之為邏輯的功能(logical function),代表邏輯功能的就是這些邏輯字,而康德就以這些邏輯字為線索(clue)來發現範疇。康德就認為範疇是由知性所發的,而知性的作用是思想,吾人的思想就能發出這些概念,這些概念不是對象而是決定對象的形式概念,康德就循亞里士多德稱這些為範疇(category)。
一個現象敚г跁r間空間內就有客觀性、實在性。時間空間是主觀的形式,它們使主觀的表象初步的客觀化。第二步要靠範疇來決定,這就是第二步的客觀化,到此就完成充分的客觀化。康德的思路大體如此。
由外在世界通過感性而給我的那些物伲F象是主觀的,而要靠主觀的形式把它們客觀化。有這麼一個轉折,所以才說康德是主觀主義。康德的思想最難了解的就是這一部分,而似乎洠苏嬲芰私猓孟袼环酥诓荒芊酥摹H瞬灰欢苄欧恍欧木壒示褪且詾檫@是主觀主義,尤其是英美人不能了解,在此就必須仔細思考。一個枺髂芸陀^化是靠形式,靠法則性的概念,這是很合理的。客觀的枺鞑皇峭耆加赏獠縼怼!竿ㄟ^感性主體而給予的主觀表象,如何能涉及對象而客觀化」?客觀化是要靠主體發的形式條件,即時間空間與範疇等。範疇這些法則性的概念是由all; some; or,is,is not,等這些邏輯字所引出的。範疇不是指表一對象的概念,而是表示法則性的概念,所以也是形式的概念。這種思路是合理的。平常一言客觀就代表外在,凡是外在的才是客觀的。這種想法並不能適用于一切。
如儒家言「立于禮」,禮是一些形式(form),也就是相當于法則性的概念。依儒家的想法,一個人要能站起來,是要在禮中才能站起來。如不在禮中,也就是一個人不在方性的規制中,則一個個體就枺刮魍幔瑩u搖敚',洠в幸欢ǖ牡匚弧9收撜Z有云:「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只是興于詩是主觀的,興發是主觀的,但只是興發起來到處橫衝亂撞,枺刮魍嵋膊恍校室⒂诙Y,在禮中才能站得住,故禮是法則性的概念,就是形式(form),而禮是由內出。依荀子,禮是由拢跛瞥桑}王為什麼能制成,也是由于其心。禮依孟子就是出乎「本心」。側耄А⑹欠恰⒍Y讓、羞恥四端皆是發自本心,故立于禮這種思想不是不合理的,這是由道德的立場而言的。
知識上也是如此。形式出乎主體,說這是主觀主義,此主觀主義並非不對。由主觀的形式這個層次說主觀,而此主觀的形式能使主觀的表象客觀化,這樣能算是主觀主義嗎?如要說主觀主義,若只是就感性給我的物伲F象而言,這些就永遠是主觀的,就此而言才是真正的主觀主義,徹底的主觀主義,這樣不能成立客觀的知識。知識開始于主觀,這一點即使羅素那樣實在論而又最崇拜科學的人也承認,故只停于此,就永遠不能客觀化,這才是真正的主觀主義。
故康德的經驗實在論在解答:「主觀的表象如何能涉及對象而客觀化」的問睿@個解答是解答「如何?」而羅素的解答不是真正的解答。外延性原則如何出現?原子性原則如何出現?康德的十二範疇就是為了解答這兩個問睿A_素的思想就是由康德的思想換換詞語而轉變出的,其實羅素的好多思想都是來自康德。康德的經驗實在論與超越觀念論就函著phenomena與noumena的分別,進而且說明了主觀的表象如何能涉及對象而客觀化的問睿6@些說明被人認為是主觀主義,其實主觀主義在此是否可以說,是否通,這是很值得思考的問睿
由此問睿鰜淼慕Y論是:我們的知性為自然立法,這句話也很難了解,使人覺得更是主觀主義。
康德的思想有兩層立法,知識層由知性講,即知性為自然立法;另在行為方面,自由意志為道德立法。由自由意志為道德立法這一層很易了解,無人指為主觀主義。但是在知識層上說知性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