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妓李师师所交往的行动及情谊上就留下了“浪子”的原型和发展演变的痕迹。但是;第六十一回在介绍燕青时;一方面依然保持了“浪子”的绰号和“浪子”所具有的种种特征;另一方面却说燕青的出身是“自小父母双亡;卢员外家中养大”的仆人;而删去了“浪子”的那些风流放荡的行为。显然;燕青这种“仆人”的出身和他那个“浪子”的绰号是非常不协调的。
'花和尚'
《水浒》第十七回:“洒家不是别人;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鲁提辖的便是;为因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却去五台山净发为僧。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
早在南宋杭州的瓦子、勾栏里已经有艺人在说唱以鲁智深的绰号为题目的“小说”《花和尚》了。后来又有艺人把“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融入了长篇“讲史”《大宋宣和遗事》里。到了《水浒》里;如上例;让鲁智深自己出来解释:他所以有“花和尚”这个绰号乃是在他背上刺有花绣。在《水浒》中曾多次提到鲁智深背上的花绣;如第四回“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写鲁智深吃过酒后;便在亭子上坐了半日;酒却涌上来: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
又如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写杨志进入林子里来:“只见一个胖大和尚;脱的赤条条的;背上刺着花绣;坐在松树根头乘凉。”
先是正面描写;后是侧面描写;都是让他脱得“赤条条”的;以此来衬托出鲁智深身上“花绣”的形象美来。
此外;《水浒》好汉中身上刺有花绣的还有不少。如第七十回在解释龚旺的绰号“花项虎”时说:“浑身上刺着虎斑;脖项上吞着虎头”;因此被人称之为“花项虎龚旺”。有些虽然没有取上一个与花绣有关的绰号;但是他们身上也刺花绣。如“胸前刺着的青郁郁一个豹子的阮小五”、“露出蓝靛般一身花绣”的杨雄等。
五、服饰民俗
按宋元时杭州的服饰民俗;不仅妇女爱戴花;而且连一般的男子都喜欢在鬓边插上花朵。据《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所记;在每年的三月三日;杭州有“男士戴荠花”的习俗。从“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的民俗来看;这种男女戴荠花的服饰民俗渗透着杭州的地方色彩和审美情趣。又据清明节的杭州服饰民俗;杭州人普通人家都“插柳满檐”;而且“男女亦咸戴之”;甚至市民口头上还流传着“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这样的谚语。在立秋之日;杭州“男女咸戴秋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叶剪刻花瓣;扑插鬓边。”又据《西湖老人繁胜录》所记;每逢端午节;杭州不分男女;鬓发边插茉莉花者“不下数百人”
这种男女普遍喜欢在鬓边插花的独具杭州地方特色的服饰民俗在《水浒》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反映。
'一枝花'
《水浒》第六十二回:“这个小押狱蔡庆;生来爱带(戴)一枝花;河北人氏顺口都叫他做一枝花蔡庆。”
从蔡庆的绰号“一枝花”来看;在鬓边戴花已不限于节日;而作为一种生活中流行的服饰民俗和个人的一种时尚的爱好了。对蔡庆这种爱戴“一枝花”的服饰民俗;在第七十六回中;与焦挺、徐宁、花荣、燕青一并提及:没面目焦挺:“绛罗巾帻插枝花”;一枝花蔡庆:“头巾畔花枝掩映”;金枪手徐宁:“金翠花枝压鬓傍”;小李广花荣:“鬓边插翠叶金花”;浪子燕青:“鬓边一朵翠花娇”。
再者第四十四回还写到病关索杨雄也“鬓边爱插翠芙蓉”。即使是那位绰号母夜叉的孙二娘也照样“鬓边插着些野花”。
第七十一回;作者所着力描写的“梁山的英雄大聚义”之后的庆功性质的重阳节“菊花会”上;由宋江作词、乐和独唱的《满江红》中;也提到了“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象梁山众好汉在重阳节的庆宴会上共饮菊花酒并鬓边插黄菊的情况;与宋元时杭州市民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饮燕者;必簪菊泛萸”(《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的节会服饰民俗完全吻合。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侯 会
《水浒传》是作家自己的创作吗?《水浒传》在成书过程中依据了哪些现实素材?《水浒传》和史实中的宋江起义有无联系?从历史上宋江36人太行山起义到梁山泊大规模的水上军事对抗,难道是作家的虚构?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成型于何时?《大宋宣和遗事》和元杂剧水浒戏对《水浒传》的贡献在哪里?《水浒传》中为何会出现地理位置混乱现象?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活动于太行山脉与水不曾有任何联系,那么《水浒传》中的“水”从何而来?洞庭湖钟相、杨幺大起义给了水浒作者以什么启发?《水浒传》的描写接近钟相、杨幺大起义而远离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其依据是什么?其中哪些因素被作者吸收进了小说?
《水浒》成书过程漫长,由北宋末年至元末明初(甚至明中叶),长达二三百年(或四百年)。无数作者参与了“水浒”故事的创作,施耐庵、罗贯中是其写定者。小说既有历史根据,也有民间传说成分,写定者的创作之劳更是功不可没。据《东都事略》《三朝北盟会编》《宋史》等文献记载,宋江三十六人于北宋宣和年间起义,活动于河北、山东、苏北一带,后为张叔夜逼降,改编成官军,参加了征讨方腊的战役。宋江起义的传说在民间流传情况:南宋罗烨《醉翁谈录》中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石头孙立》等说话篇目;南宋画家龚开撰有《宋江三十六人赞》;元初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载有“水浒”故事;元末明初人施耐庵、罗贯中将相对粗糙的原始传说及早期作品进行整合、再创作。由于他们的参与,才使一部民间作品升格为不朽的文学巨著。施、罗的写定之功是不容低估的。(还有学者认为,《水浒》最后写定时间为明嘉靖年间,出于无名作者之手。)
历史上的“宋江三十六人”与小说中的宋江义军差距很大,我认为《水浒》一书的素材不仅来自历史上的宋江起义,还吸收了其他农民起义史料,其中包括南宋初年的洞庭湖钟相、杨幺起义史料。《水浒传》一书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传说为框架,吸收了大量农民战争、民族战争素材,三百年间经无数市井民众、民间艺人、下层文人的传诵、创写,最终完成。
(全文)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主讲人是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侯会先生,大家欢迎。《水浒传》是怎样写成的?学界有这样一个看法,《水浒传》的写作过程很漫长,如果从北宋末年算起到元末明初,甚至还有一个说法是到了明中叶,那么这个过程长达了二三百年,甚至四百年之久。而且呢,说是有无数的作者参与了《水浒传》故事的创作,施耐庵和罗贯中,只不过是写定者,那么这些纷繁复杂的历史根据和妙趣横生的民间传说,是如何演变创作成书的呢?下面我们欢迎侯会先生为我们主讲《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大家欢迎。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这几部书有的学者称之为累积型的作品,世代累积型的作品。当然这样说并没有得到所有作家、学者的肯定了。我觉得呢,它前边应该有一个作家群,进行了关于《水浒传》故事的前期的创作,提供了《水浒传》故事的一个大致的框架,提供了大量的、初级的水浒故事,最后施耐庵罗贯中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加工、再创作,完成这部大书。
研究它的创作过程我觉得很有意思,里边有很多谜。那么最大的一个谜,就是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三十六人一支小部队,是怎么发展成小说中千军万马、大规模的、史诗式的农民起义。我们研究这种变化呢,我想从宋江起义的历史说起。宋江历史上实有其人,有很多史书、文人笔记里头都记录了关于宋江的一些事迹。但是都是零星的、零散的、不成系统的。我们这儿介绍几条,《宋史》不是最早的资料,我们提几条最早的,比如南宋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叫王偁,王偁作《东都事略》,《东都事略》里头他提到“宋江寇京东”。京东就是山东,当时有一个人退休官员叫侯蒙,给皇帝上书提建议,说了这样几句话:说“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材必过人,不若赦过招降,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他所提到的宋江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河朔是河北,京东是山东。又提到这支小部队战斗力非常强,“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几万官军对付不了他。因此,可以断定“其材必过人”,宋江肯定才能很高,超过常人。所以他给皇帝提了个建议,不如赦免宋江造反的罪过,招降过来,改变成官军让他去攻打方腊。因为北宋末年,方腊起义声势浩大,上百万人参加,震动朝野。这样可以平息东南之乱,就是方腊起义,这只是一个建议。至于后来是不是这样发展,历史上没有明文记录。
帖子相关图片:
作者: 218。198。167。* 2005…5…12 11:37 回复此发言2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侯 会此外,再举一条也是《东都事略》,《东都事略》提到有一个人叫张叔夜,他在海州做知州。海州是哪儿呢?就是现在江苏的连云港。他叙述,他说宋江带着部队打到海州,在海边劫掠了十几条海船,准备从海上逃走。那么,张叔夜作为一州的长官,召集了一千多敢死的战士,设下了埋伏,派了一支小部队,摇旗擂鼓,引诱宋江。那么宋江进入埋伏圈以后,一声令下,先把他的海船都点火烧了,断了他的退路。那么宋江一看伏兵四起,没有出路了,这回就投降了。投降以后呢,大概确实是参加了征方腊之役。因为还有一些史料,比如《皇宋十朝纲要》里边提到,宋江因为镇压方腊起义,在童贯的率领之下,跟着另一个官军军官叫辛惺忪,两个人一同杀入方腊的上苑洞,杀到洞里头俘虏了方腊手下的宰相,其他的所谓的伪官吧,有这么点记录。但是这些记录数量极少,而且非常粗略,大致上勾勒出宋江起义的一个大概的情况。
那么这儿我觉得有三点应该强调:一个就是说宋江人数非常少,大约只有三十六人;再有一个,宋江采取的可以说是一种游击战术,打了就跑。这样官军就很不好对付,所谓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应该是这么一个情况;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没有任何一条史料证明宋江曾经在山东梁山泊安营扎寨。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也就是说,实际上宋江起义跟水没有什么关系。从宣和年间到《水浒传》成书的元末明初,大约是250年的时间。那么这个期间我们设想关于宋江起义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实际上等于很多人、一些民间的作者,参加了水浒故事的创作。那么这些人恐怕有一些田夫野老,有一些市井的艺人,有一些戏剧作家等等。那么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水浒故事有一些民间传说,有一些就是画本。过去宋元时期有一种艺术叫说话,实际上就是今天咱们说的说评书,但是这些民间作品大部分都自生自灭。留下来的、能在文献上留下痕迹的非常少。我想打个比方,比如说冰山,这个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