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中国人-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来,以免“引狼入室”。丈夫的女同学、女同事,也最好看紧一点,以免“生变不测”。这实在很辛苦,但也没有法子,而且总比当真闹出什么丑闻,或者因“第三者插足”而导致家庭破裂好。

  这种高度警惕和小心防范,当然会弄得“杯弓蛇影”、“风声鹤唳”,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闹出不愉快的结局。比如,丈夫和小姨(或别的女孩)原本没什么事的,妻子一闹,反倒提醒了他们,或者让他们产生了逆反心理,偏要弄假成真,岂不没事找事,自作自受?可惜,这种事情,也时有发生。而且发生的概率,也未必就比姐夫偷小姨低多少,这可真是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第4节 中国人的分野
 
  中国人的分野:君子与小人

  有人讲了一个故事。说一位王子曾怀疑自己:“我自己是天使还是魔鬼?”

  说全是,又不是,说不是,又是。

  “王者有道,是天使,无道,便是魔鬼。”一位大臣对王子说。

  但有人却愤慨地说:“道德不能使你成功,也不能让你胜利。上帝站在大奸大恶的人一边。诡诈打败诚实,极诡作又打败诡诈;残酷打败善良,极残酷又打败残酷。”

  是这样吗?

  古人云:“无德必亡,唯德必危。”圣人法天——天法自然。从人的角度看,大自然是道德的,也是不道德的。“雷霆与雨露,一样是天心。”讴歌大自然的人,只看到良辰美景;推崇文明的人,只看到水旱瘟疫。只有圣人,他两面都看到了!

  中国人相信:盗有道,道亦有盗。成事者必有一德,也或有一恶。另一个人说:“王子,道德只宜律己,难以治人。道德的效果在于感化,但人的品行太复杂,不感无化应如何?感而不化又应如何?”

  坏人要用坏招儿来对付(有时候),以大坏对付小坏,以假坏对付真坏。坏人也能做好事,好人却不能做坏事,所以坏人用处大(从国君角度看)。

  中国的孔圣人,他一生凄凄惶惶,哪个国家都呆不下去,就因为他自己是天使。他好像始终没发现自己的弱点。荀子旁观者清,高声主张:“敬小人”,他警告:不敬小人,等于玩虎。

  王子说:“那我该怎么办?”

  另一位说:“小人,在圣人眼中是惯于犯上作乱之人。所以说,与其声明拒绝来往,还不如默不作声地敬而远之。”

  由此看来,“天使”即是“圣人”、是“君子”;“魔鬼”、“坏人”,即是“小人”。至于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我们认为应该起源于商朝。而分野于商周之际。在那时,君子与小人的两大方阵是早已明显划分的。孔子说:“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周而不比。”又说:“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这“比”字,是个中国文字的元老,但无论将来如何简化汉字,都无法将它简化掉。从字面上看,“比”字由两匕首组成,一把不就成了吗?它偏有两把,你看它利不利害?而且这两把匕首居然操在小人手上,就更加不得了。假若历史上君主的权柄不幸地操在小人手上,那还有君子的好日子过吗?比,当然也还可以以最低限度来看作是种攀比,这算是比较客气了的,但就是这样的“攀比”,一些善良的、勤劳的人们都肯取消它的。因为后来人们发现:“人比人气死人。”当然这是无奈的自慰,也是独有良民才能放弃“小人比”的念头。然而,“小人比而不周”在中国历史上的劣根性行为,体现得最早,也最酷、最烈。它可以酷到你衣食无着、还要把你送到断头台,它烈到将匕首插在你背上、还要当面对着你微笑并亲热地叫道:“朋友。”散文大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论著的《历史的暗角》中,对小人的劣性行为不无钻心痛切地、同时也极精彩地勾划着:

  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元凶巨恶。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也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论,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很难说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躁,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暖味、肮脏,许多人际关系慢慢变得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黯淡、紊乱、荒唐。他们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们的全部所作所为并没有留下清楚的行为印记,他们绝不想对什么负责,而且确实也无法让他们负责。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蚀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你终于愤怒时,聚集起万钧雷霆准备轰击,没想到这些声音和眉眼也与你在一起愤怒,你突然失去了轰击的对象。你想不予理会,掉过头去,但腐浊之气却又悠悠然地不绝如缕。

  我相信,历史上许多钢铸铁浇般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悲怆辞世的时候,最痛恨的不是自己明确的政敌和对手,而是曾经给过自己很多腻耳的佳言和突变的脸色,最终还说不清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的那些人物。处于弥留之际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死不瞑目,颤动的嘴唇艰难地吐出一个辞汇:“小人……”

  “小人”,在余秋雨先生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揭示。 
 


 
第5节 中国人劣根性悲剧
 
  中国人劣根性悲剧:刚愎自用与霸气

  中国人许多劣根性行为只是一般性的,既为英雄豪杰所热衷,也为凡夫俗子所固有。

  在劣根性中,像所谓霸气、嫉妒、吝啬、穷凶恶极、仗势欺人、为富不仁、文人相轻、刚愎自用……等等,都似乎可以列入劣根性行为的黑名单。

  对于刚愎自用与充满霸气者,不妨莫过于为世人所熟悉的西楚霸王项羽。

  这是个既令人恨也英雄爱也英雄的楚霸王,是一个出了名的刚愎自用者。项羽,作为新兴贵族阶层的英雄,并不是他创造了时代,而是时代创造了他这个英雄。可惜,这个英雄辜负了他的阶层,这看似正常的,实则是不正常的。为什么?因为他的对手刘邦,也同样是与其共一阶层的英雄人物。可是人家胜利者刘邦却是个大混混(据说他有钱无钱,都要跑到老板娘酒店里喝酒。他的原配夫人吕雉,正是他晃到她家里去时让吕老太爷相中的,刘邦当时身无分文,却以空手道去赢得一杯美酒加美人。),而项羽并非混混,他虽然读书如畏虎,但他却跟着叔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地玩枪弄棒,可以说是比较规范的将军子弟。可惜由于他刚愎自用,屡次不听谋士范增的忠言劝告,终于失败自刎于乌江。

  就纵观历史人物而言,刚愎自用尤烈者的确无出项王之右。诸葛孔明挥泪斩马谡,也正因为马谡刚愎自用而导致街亭失守。但项羽身为西楚霸王,却有谁敢谏?敢杀?苏东坡离英雄时代相距千余年,但他一想到项羽的为人,心中要有多不快就有多不快。试看《范增论》文一节: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其实,苏学士也太替古人打不平了。但他似乎忘记范增老矣,已有尚能饭否之虞了。因此我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只要是跟着刚愎自用者去谋生存、求发展,其结果必然是彼此大家都会倒大霉。有知识的英雄如此,无知识英雄也如此。若是哪个女子爱上这种刚愎自用者,保险又是一出新《霸王别姬》。当年的虞姬,是否军妓,无史可考。但若是项夫人,应当留在都城彭城(今城州)才是。可是就连最认真的史学家司马迁都显得极矛盾,又说是“侍姬”,又说是“虞美人”。但不管如何,这么一对绝代双娇,毕竟死在战场上,这就难怪会有许多骚人墨客去咏叹英雄加美人了。确实,虞姬是值得同情,值得惋惜的,我甚至怀疑所谓“舍命陪君子”的这个超越时空的典故是否就典自于此?唐后主李煜是风流种子,在他被软禁在赵宋王朝时,曾用了虞美人作词牌。但内容是否与虞美人有无关联,我就很难揣摩了。或许是为他的大周小周姐妹写的,然而宋太宗则认定是思念故国的,因而用牵机药将他毒死。不错,《虞美人》词中是有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但宋太宗也太没度量了,可是此前,宋太宗还是允许他通信自由的,比如:唐后主曾给旧官人写信讲他“此间日夕以泪洗面”,可惜这因荒淫而亡国而落泪的李煜,在其死后竟无人吟咏他,不过他所写的《虞美人》却让今人谱成了歌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真是一首绝妙的风流歌,可惜李煜之后无唐后主。但他这种风流的劣根性,实在是死有余辜的。

  项羽到底英雄气概十足,他虽然也有着刚愎自用的劣根性行为,但他的泪毕竟还是英雄泪。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来到乌江边上徘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想起当年项羽不肯过江,而康王竟把杭州作汴州时,不觉芳心大恸,她不无感慨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应该说,项羽这个人是很有志气的。在他小时候,就十分狂野,当他发现华盖下的秦始皇是那样威威风风时,竟然脱口大叫:“彼可取而代之!”当然,他这种狂野,也算得上是狂出了真性情的。但狂,并不是坏事。与项羽自己同时代的敌手刘邦也狂,他看见秦皇帝后也发出极端羡慕的狂:“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可惜,同样是狂,其取向结局就偏不一样。

  狂者要有忍性、谦性、德性、仁性、理性和良知性,无此六者,就泡汤了。虽然,有此六者还得像孔明在与刘备《隆中对》中指出的:要有得天时、占地利、取人和这三方面,否则,你再怎么狂得傲慢,狂得谦逊,狂得慷慨,狂得从容不迫,终是无望的狂。

  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县)人,他发狂,狂得却是时候。他“先与其叔项梁共同起兵,项梁死后,他担任讨秦总统帅,秦亡后,自称为‘西楚霸王’,执诸侯之牛耳,时当二十七岁。继而又与刘邦展开争夺天下的大战。由于他军事上享有优势,因而曾多次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但最后终于未能斗过足智多谋的刘邦而自刎身死,时年三十一岁。”

  自春秋五霸生发以来,谁都想当霸王,以期赢得身前身后名。反正皇帝当不上,过过不可一世的霸王瘾,也是值得的。似这种过霸王瘾的劣根性行为已经二千余年了,到今天竟然还延续在一些企业主的身上。如大邱庄的禹作敏,俨然以霸王自居,又如新落马的南德公司老板牟其中,也以领袖自诩,这些人“马失前蹄”不就是受到刚愎自用的捉弄么?看来,人的刚愎自用太过,其霸气就足,霸气一足,断非天亡其,而是自亡也!

  一个小小企业的业主、老板,就自认为成就了霸王业了,成就了物质领袖了,岂不好笑?试看象棋盘那句“楚河汉界”,分明是把大好河山平分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