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观二年-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多方想办法却没有任何效果,后来,他去神霄观拜访道士张虚白。
张虚白是个不管红尘事的人,但是当年与李若冰之父有过一些交情,所以他只好劝道:“李大人官职不高,自然无法疏通皇上面前的人,就算疏通了,关系层层递进,到了皇上那里也就讲不清到底是为谁开脱了,你来求我也是无用,一来,贫道从不干预皇上的决策,二来,若是贫道去说了,反而让皇上以为你我串通,到时候难免事得其反啊。”
章·六岁末(下)
“这么说来,押运官员必死无疑了。”李若冰听得张虚白这么一说,心顿时凉了一半。
张虚白捋了捋胡子,笑着道:“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李大人不妨走另外一条路,或许还有一丝希望。”
李若冰皱了皱眉,问:“道长此话何解?”
张虚白低声在李若冰耳边说了四个字:“咸德帝姬。”
“这次的事情其实不过是砸了几盆花草,不是什么大事,但皇上之所以这么生气就是因为这是送给咸德帝姬的礼物,咸德帝姬在皇上心里的分量你我都知道,倘若她不追究这件事,皇上自然也就不回为难押送的官员了。两日后是十二月二十三,进入‘交年’,辞旧迎新,宫中和民间都会为了过年而忙碌起来,前些日子,赵府秘密派人送信说咸德帝姬二十三日要微服前来观中拜仙,届时贫道倒是可以帮大人引见,不过大人能否劝动帝姬,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李若冰听得这个方法心头一热,不住向张虚白道谢。事到如今,他唯有如此。
很多年以后,李若冰回忆起当时的事情,才发现一切的经历其实充满了巧合,如果没有那次押运事件,如果他不认识押运的官员,如果他没有去找张虚白,也许他的一生都不会与圣芯有任何纠葛,但是命运偏偏把他带入了这条道路,让他在二十八岁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个女子。当他看着在几位侍女陪伴下踏入观内的圣芯时,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在民间饱受骂名的帝姬有着这样清雅脱俗的相貌和气质,在她的身上,李若冰看不到一丝跋扈和骄横。
圣芯在心中默默祈祷着花荣和赵棫的平安,她希望山东的战事尽快结束,一切恢复平静。然而就在圣芯刚刚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院中石桌上放着一盆长势很好的“醉雪”,这是梅花的一种,虽不是稀有的植物,但养好却十分不易,她不禁向张虚白问道:“这花是道长养的?”
“贫道对花草可谓一窍不通,此花是一位公子送的。”张虚白回答。
“此人是花匠?”圣芯好奇的问。
张虚白摇摇头说:“是位读书人,在朝为官。”说着,他让一名小道士把李若冰请出来。张虚白介绍完毕,李若冰便给圣芯行了揖礼。圣芯注视着他,从他的眼睛里,她仿佛看到了赵奚的影子,但是,仔细观察,比起赵奚,李若冰更多了几分坚毅的神色。张虚白说:“外面寒冷,二位不如屋中说话。”
圣芯和李若冰被带到了神霄观后面的道房,圣芯开口说:“没想到大人对花草还颇有研究。”
“花草不过是玩物,在下略知一二,不提也罢。”李若冰笑着说。
圣芯也笑了笑,她毕竟只是个十六岁的姑娘,此刻尚未猜透李若冰想说的意思,所以只是在一旁淡淡品茶。
“帝姬待花草却比我等要仔细的多,听说皇上下令征集的花石纲,一半是为了您。”李若冰吸了一口气,“只是最近南方战乱,供应不上……就连前几日皇上拨给您的花,都叫贼人给砸了,押送的官员也纷纷下了狱。”
“不知这帮贼人和那些押送官员有什么过节。”圣芯也听说了赵佶下旨查办的事情,于是道,“那些人押送花草居然不清道也不戒严,导致这样的事情……难道下狱还冤枉了他们?”
“这些人也是大意了些,然而不过是花草之物的闪失,若是为此送了人命,实在是可惜啊!”李若冰小心的观察着圣芯的眼神。
圣芯瞥了李若冰一眼,这个人风度翩翩,说话却处处玄机,显然不是单纯献花这么简单。圣芯年纪虽不大,却从娘胎里便带上了皇后的敏感与聪慧,李若冰之语绝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她放下茶杯道:“大人您同情这些人?”
“无所谓同情,只是惋惜。堂堂大宋,天子脚下连押送花草都不得安宁,抓不住贼人,却要官员下狱。”李若冰摇摇头叹息。
圣芯婉而一笑:“李大人,我喜欢直爽的人,你何必在此旁敲侧击,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李若冰一怔,心中暗笑自己不善言辞,这么快便被看出了破绽,于是干脆横下一条心,一五一十的说了实话,最后他说:“帝姬若是能救得这些人的性命,也算积德一场,感动玉帝,日后有什么愿望定会实现。”言罢,他低下头,等待圣芯的训斥,却没想到,圣芯只是轻轻的说:“我会请父亲放了他们,但愿真的如你所说,愿望早日实现。”她起身走出门,李若冰闻到空中有一股飘然的香气,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圣芯,他本认定他和她生命的交点仅此刻而已,却没想到,他的命运已经开始悄然变化。
2006…12…2001:33#
章·七南北乱(上)
宣和三年的新年过得异常沉闷,赵佶在圣芯的请求下赦免了押送花草的人,然后在华阳宫内摆了一道筵席,请贵戚嫔妃们聚了一晚,远不及往年热闹,大家心中都明白,南方局势紧张,刻不容缓。而东面梁山叛军还未歼灭,大宋王朝危机四伏。
赵棫在山东剿匪的进程相对顺利,依靠地方军队和所携的正式兵马基本把叛军逼上了绝路,但南方则不然,童贯带领大军一直南下,试图收复失地,但民心似乎不在官军一边,每进一步首先都要安抚百姓,所以战果寥寥。这一天,赵佶招集了十几个文武重臣到文德殿,商讨对策。
“臣以为,歼灭方腊首先要下令全国禁绝摩尼教。”李纲看着赵佶,然后走到旁边的屏风地图前面,手指着南方一带,“方腊之所以在这里成事,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其军中有很多完全忠实于他的摩尼教教徒,这些南方教徒视方腊为中原教主,甘心为其效死,其中不乏精英之士,朝廷此时必须杜绝这种邪教流于民间,荼毒民众。”
“李大人此话差矣,此时起义军势头正劲,现在禁断摩尼教无疑让叛军士气更加高昂,拒绝朝廷的安抚。这样一来,岂不是让朝廷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决策落空?”王黼说完,其他大臣纷纷附和。
李纲上前反驳道:“王大人如今还想着安抚吗?这未免太不实际了,正像阁下说的,方腊势头正盛,局势暂时对他还是有利的,对于这种亡命之徒来说,他怎么可能在现在这个时候接受朝廷的安抚,纵然是他想,他手下那些人能同意吗?”
王黼刚想回话,只听赵佶淡淡的说:“朕本也不清楚这个教派的内情,以为不过是些草莽野汉,不足挂齿,但前些日子太子对朕说,南方之祸绝非想象的简单,于是朕特意从艮岳回来听听你们的看法,但现在看来诸位臣公对于这个摩尼教还不如朕了解啊。既然如此,李纲,你一向对于这些民间事情多有耳闻,不如给堂下的大人们解释一下。”
李纲点点头,他转身对着一旁的大臣们道:“其实,这个摩尼教本源于波斯,于前朝流入中原,其后在各地设立寺院,不过到了会昌三年,唐武皇帝宣布禁外邦宗教,列摩尼教为邪教,没收摩尼寺的庄宅钱物,焚烧其书籍图画,流放其僧侣,死者大半。但是,由于摩尼教教义主旨为‘光明一定能战胜黑暗’,于是又称为”明教“,他们主张‘是法平等,无分高下’,所以在民间颇受欢迎,很多人秘密集结信奉。这次方腊反叛便是借助了摩尼教做依托,利用了大多数群众的心理,大肆宣扬所谓的‘光明主义’,鼓动人民与朝廷为敌。摩尼徒的一个特点是吃素断荤,另外每年正月内,取历中密日,也就是礼拜日,聚集侍者和听者颂经膜拜。如此一来,他们的行动就很难引起官府的注意,造成了治安的漏洞,让图谋不轨者,借这样的空隙密谋反叛,所以,以天下苍生和朝纲安定计,此邪教必须从我大宋诛除!若不然,像王大人口中所说继续安抚,则会让世人以为朝廷软弱,不堪一击,苟言求和。当今之计,朝廷上下必须同仇敌忾,劲往一处使,坚定武力平乱的决心,天下方可定矣!”
李纲言罢,堂下一片寂静,赵佶微微点头,什么也没说。
这时,赵桓面对地图,背对大臣,突然问:“现在,大家还有什么话说吗?”
王黼盯着李纲,脸色很不好看,他明显感觉到了赵佶对于李纲的极度信任,这无疑使他陷入以一种恐慌之中。
赵佶看看一语不发的大臣们,笑了笑说:“看来你们一点主意也没有,那就只好按李纲的说法办吧。”
章·八南北乱(中)
朝臣们互相议论了几句便退下了,王黼看了看李纲,他万万没有想到,当他把全部心思放在童贯和郑居中身上的时候,李纲却悄无声息的得到了天子和太子的赏识和信任,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儒生,今日堂内一席措辞强硬的话,令人佩服。但从赵佶的态度上看,这位天子其实早就打定了主意,适才的朝议不过是走个形式,令众朝臣措手不及的接受摩尼教危害严重的事实,从而不得不同意李纲所提出来的唯一建议。王黼捋着他的胡子,猛然发现,实际上决定他前途的那个人始终都是赵佶,即便这位不闻政事的君主看起来比任何人都和气而不懂得权谋。事到如今,他一定要尽全力将郓王扶植起来,否则若有一天让太子君临天下,他王黼的末日就要到了。
赵桓见大臣们纷纷离去后,向身边的赵佶请示:“父亲,把这个禁令立刻通报全国吧。”
赵佶点点头:“太子看着办吧。”言毕,他站起身一面向后殿走一面对梁师成道,“你叫人去艮岳把朕刚写好的那幅字拿到崇庆殿来。”
日后的几天内,朝廷的决策传遍了大江南北,旨意里指出,要严厉镇压各种宗教结社,重立禁约,止绝江浙“吃菜事魔”之徒,连带根究温州明教,毁拆其斋堂,惩办为首之人,悬赏奖励告发。这一行动使国内顿时升起一片紧张的审查搜捕气氛,各州郡县官吏对这一行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无数人被逮捕入狱,无数斋堂建筑焚毁一旦。明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与此同时,全国上下对于叛军有了新的认识,很多人脱离摩尼教的同时也开始不支持叛军。这一切,让之前势如破竹的方腊感到了一丝不妙。
无论任何时候,高压和恐怖的政策总会让人惶恐,退缩,缴械投降,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信念的人毕竟是少数。赵棫在青州接到朝廷诏命的时候便深深体会到李纲的干练,这个人绝非泛泛之辈,他明白在如日中天的方腊军队面前,这样的决策至关重要。
“方腊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成事之前依托宗教,成事之后还在依托那可怜的宗教,这样一来,内部的变动几率就会很大……”赵棫转身看着一旁的李晃,“所以你父亲这条计策自然很快生效。”
“若是如此,叛贼现在肯定是黔驴技穷!”李晃兴奋的说。
赵棫摇摇头,道:“哪会这么容易?方腊和宋江的区别在于一个有勇无谋,一个有谋却恰恰缺乏了点实质的勇气,所以宋江肯定会败在我们手中,但方腊却没那么简单。或许在朝廷的政策下面,很多人都会屈服,可是难得的是,方腊本人至今还没有露出半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