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种三种及修六种毗钵舍那。
一四种者,解深密经说思择等四。正思择者缘尽所有,最极
思择缘如所有。初有周遍寻思周遍伺察之二。第二亦有寻思伺察
之二,谓粗细相思择其义,如声闻地云:「云何四种毗钵舍那,
谓有比丘依止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
~P 532
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云何名为能正思择,谓于净行所缘,
或于善巧所缘,或于净惑所缘,能正思择尽所有性。最极思择如
所有性,由慧俱行有分别作意,取彼相状周遍寻思,审谛推求周
遍伺察。」集论毗钵舍那道,亦说彼四。慧度教授论,明彼等相
如声闻地。
又三种者,如解深密经云:「世尊,毗钵舍那凡有几种。慈
氏,略有三种,一者有相毗钵舍那,二者寻求毗钵舍那,三者伺
察毗钵舍那。云何有相毗钵舍那,谓纯思惟三摩所行有分别影像
毗钵舍那。云何寻求毗钵舍那,谓由慧故,遍于彼彼未善了解一
切法中为善了故,作意思惟毗钵舍那。云何伺察毗钵舍那,谓由
慧故,遍于彼彼已善了解一切法中。为善证得极解脱故,作意思
惟毗钵舍那。」声闻地说:「谓于所闻所受持法,或于教授,由
等引地作意暂思,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为唯随相行。若复
于彼思量推察,尔时名为随寻思行。若复于彼既推察已,如所安
立复审观察,如是名为于已寻思随伺察行。是名三门毗钵舍那。」
总此诸义,初者例如缘无我义,作意彼相,不多决择。第二于前
未决定义为决定故,正善决择。第三谓于已决定义,如前伺察。
~P 533
又六种者,谓缘六事,此是寻思毗钵舍那。寻思之理,谓寻
思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既寻思已,复审伺察。寻思义者,
谓正寻思如是语中有如是义。寻思事者,谓正寻思此为外事,此
为内事。寻思相者,谓正寻思诸法二相,此是自相,此是共相,
或共不共。寻思品者,谓寻思黑品过失过患及寻思白品功德胜利。
寻思时者,谓寻思如是事曾在过去世,寻思如是事当在未来世,
寻思如是事今在现在世。寻思理者,谓正寻思四种道理,一观待
道理,谓诸果生,观待因缘。此别寻思世俗胜义及彼诸事,二作
用道理,谓一切法各有作用,例如火有烧作用等,此寻思相谓此
是法,此是作用,由此法故作此作用。三证成道理,谓所立义不
违诸量,是正寻思于此法中,有无现比至教三量。四法尔道理,
谓火烧热性,水湿润性等,于彼法性应发胜解,是为世间共许法
性,难思法性,安立法性。不应思惟有余道理,令其如是。
建立如是六种事者,谓瑜伽师所知唯三,谓言说义及所知中
尽所有性,如所有性。依第一故,立义寻思。依第二故,立事寻
思自相寻思。依第三故,建立余三及共相寻思。声闻地云:「如
是六事差别所缘及前三门毗钵舍那,略摄一切毗钵舍那。」谓彼
所说能摄一切毗钵舍那。又初四种毗钵舍那其门有三,即彼三中
随寻思行
~P 534
,说有六种寻思之理,是故三门六事寻思,摄于前四。又前所说,
力励运转作意等四,声闻地说是奢摩他毗钵舍那二所共同,故毗
钵舍那亦有四种作意。慧度教授论云:「如是四种毗钵舍那修习
圆满,便能解脱诸粗重缚,九奢摩他修习圆满解脱相缚。」诸大
论中多作是说,故修观者,谓如解深密经所说,由思择等四门而
修。其修止者,谓由无分别九住心修。 第三修观之法分二:
(一)破他宗,(二)立自宗。
初中有四。破第一宗者,有作是说,虽未证得无我正见,但
能执心令无分别,便是修习本性实义。以实义空,永离一切是此
非此,如是住心与彼实义随顺转故,以境全非有,心全无执故。
当问彼云,如是修者,于诸境界全无所有,为已了知全无所有,
次随顺彼心全无执而安住耶?为先未知由境实义无所有故,心无
执住即为修习境实义耶?若如初者,云彼未得正见而成相违,汝
许彼是了义见故。若如我说彼乃未明正理所破界限,凡有所许,
便见正理之所违害。其次全无所受取处,是诽谤见,故住彼上,
非是修习无倒真空,前已广说。若作是思,若以观察实义正理推
察诸法,其诸有事无事法等皆非正理,能立其有。故于胜义,诸
法永离一切戏论,
~P 535
虽彼补特伽罗未如是知,然彼住相与彼相顺,是修空者,太为过
失。一切根识皆不妄执此是此非顺境实义,应彼一切皆修实义。
又如前说,一切外道无分别止,皆应修空。此等尚多。又境本性
与彼住心,二相随顺,唯由余人证知便足,则外道等皆成修空,
无可遮遣。若谓不同,此要由彼补特伽罗自知随顺次乃安住。若
知如是随顺道理,即得正见,云未得见无执安住便是修空,成相
违失。若谓任随分别何事,一切分别皆系生死,故无分别住是解
脱道,前已广破。若如是者,则于和尚派,亦无少过可设。修次
后篇云:「起如是思,立如是论,诸分别心,起善不善业增上故,
令诸有情受善趣等果流转生死。若全不思惟,全不造作,则解脱
生死。以是因缘,当全不思惟,全不应修施等善行。修施等者,
唯为愚夫增上而说。彼乃毁谤一切大乘,大乘既是一切乘本,由
谤彼故谤一切乘。言不思惟,谤观察慧,审观察慧是正智本,谤
彼即谤出世间慧,断其本故。言不应修施等善行,毕竟谤毁施等
方便。总其智慧方便,是名大乘。如圣伽耶经说,诸菩萨道略有
二种,何等为二,谓慧及方便。圣如来秘密经说,方便智慧,由
此二种,总摄菩萨一切正道。故谤大乘作大业障,由是因缘,毁
谤大乘是诸寡闻执者我见,未能承事聪睿丈夫,未能了解如来语
言,自害害他违越教理。彼毒语言,凡诸聪睿自爱乐者,犹如毒
食,而当远弃。
~P 536
」此先安立和尚所许,显然说其若如是许,则是诽谤一切大乘,
如是敌者汝当了知。若谓我许修施等行不同彼者,若唯以修施等
行故,与他分别,是说我与和尚修了义见同。若不尔者,无分别
定亦当分别,又一切分别皆系生死,汝岂非求解脱生死,若求解
脱,则行惠施持净戒等皆须分别,修彼何益,前已广说。以是若
许一切分别皆系生死,和尚尤善,汝被相违重担所压。
又彼学者,有作是念,若多观察二我相执之境,其次乃断能
执之心。如犬逐石是名由外断截戏论,故从最初持心不散,如犬
逐咬掷石之手。由修彼故,于相执境令心不散,一切戏论自内断
截。故学教理决择正见,唯于名言漂流随转。此乃最下邪见,谤
毁一切佛经六庄严等聪睿诸论。以彼经论,唯用教理决择义故。
又二我相执所执之义,当善观察境为何等,次以清净教理,于彼
所执定解为无。须从根本倾彼谬妄。若全未得如斯定解,唯持其
心,尔时于二我境虽未流散,然非唯彼证无我义。若不尔者,则
重睡眠闷绝等位,彼心无散,彼等亦当通达无我,太为过失。犹
如夜往未谙崖窟,有无罗刹心怀恐怖,不使燃烛照观有无,除彼
怖畏,而云持心莫令罗刹分别散动与彼相同。修次下编说,犹如
战时,不效勇士张目,善观怨敌所在
~P 537
而相击刺,反如怯兵,见他强敌闭目待死。如云:「曼殊室利游
戏经云:童女,云何菩萨胜诸怨敌?白言:曼殊室利,谓善观察,
见一切法皆不可得,故瑜伽师应张智眼,以妙慧剑败烦恼敌,住
无所畏,不应如彼怯人闭目。」故如于绳误以为蛇生恐怖时,当
生定解,知彼盘者是绳非蛇,灭其错误及怖畏苦。如是误执实有
二我,由彼错误起生死苦,应以教理引决定解,决断全无我执之
境,了知我执纯为错乱。次修彼义灭除错误。若彼灭者,则彼所
起生死众苦一切皆灭。中观论等观境破者理由即尔。提婆菩萨云:
「若见境无我,能灭三有种。」入中论云:「分别依有实事生,
实事非有已思择。」此说由边执分别执有实事,彼等乃生,已多
观察彼境非有。又云:「通达我为此境已,故瑜伽师先破我。」
正理自在云:「若未破此境,非能断此执,故断有德失,贪欲瞋
恚等,由不见彼境,非以外道理。」其说极多。
又若宣说,一切分别皆系生死,故修空时应当断除一切分别,
应如是观,异生修空,空无我义,为现不现。若现见者,彼补特
伽罗应成圣者,以现通达无我义故。若汝妄说现证无我,不违异
生。我等亦说虽未现证空无我义补特伽罗,不违圣者,遍相等故。
若谓如此现证真实补特伽罗,未知自境是真实义,更待诸余补特
伽罗
~P 538
,以圣教因成立真实令彼了解,尤为智者堪笑之处。以说弟子现
量证得,犹待师长比量立故。如斯言论,莫于了知正理者前而妄
谈说。又不应说虽以现量证真实义,以比量因成立其名,正理自
在云:「彼为极愚者,牧女已成故。」谓已成义乃至牧女皆能立
名,若于彼义仍复愚蒙,乃立彼因,愚痴如斯,若许亦能现证真
实,当说更有何等愚人不证真实。纵是真实,譬如白相虽亦是牛,
然非牛相,如是唯由现见真实,不可安立为真实相,亦违自许。
故说成立真实名言,显然言竭,兹不广破。若修空者所修无我空
义非是现事,则许无分别识取非现事,尤为可笑。总其修空,异
生之心,于无我境心未趣向,修空相违,若心趣向,其境定是现
否随一。现证无我应成圣者,若许异生其无我义是不现见,尔时
唯以总相证无我义,与离分别,则成相违。又加行道世第一法,
尚须总相证无我义,而许现在初发业者,修习空性心离分别,最
为相违。于无我义若离分别,犹易成立。其无错乱,应是瑜伽现
量,于无我义,是离分别无错识故。故若未得正见,以正理破我
执境,唯执持心于二我等不令逸散,许为修习真无我义,及许异
生离分别识修习无我,是极漂流教理道外。
~P 539
破第二宗者。有作是说,若未获得无我空见,不分别住理非
修空,我等亦许,故前非理。然得无我了义正见补特伽罗,其后
一切无分别住,皆是修空,此亦非理。若得正见补特伽罗,凡彼
所修无分别义,一切皆修了义正见所决择义,则彼补特伽罗修菩
提心,有何理由非修正见,汝当宣说。若谓修菩提心,虽是已得
了义正见补特伽罗所修之事,然于尔时,非忆彼见,安住见上而
修习故。若尔,已得正见补特伽罗于修行时,若忆彼见安住见上
所有修习,纵是修空,然彼一切无分别住,云何皆为修习正见。
故得见已,于修习时当忆前见所决择义而修真空,唯闷然住无所
分别,非修空义。此中自宗言全不分别,前奢摩他及此科中,多
数宣说,谓不多观察此是此非,执一所缘而便安住,非离分别。
破第三宗者。有作是说,不许初宗未得正见无分别住为修真
空,其得见后无分别住皆修空性,亦非所许。然每临修无分别时,
先以观慧观察一次,其后一切无分别住,皆是修习空性之义。此
亦非理。若如是者,则临睡时,先以正见观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