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短期不是很关键,大部分开基金仓位的人都是做中长期的,就是说他们进场以后不容易及时止损,总希望时间换空间。
我收了一个偶像的帖子:
cache。tianya/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130888。shtml#Bottom
作者超级厉害,可能是经济杂谈最厉害的高手。
作者:ao4 日期:2007…11…11 12:11
《关于投资(Investments):我所知道的一切》
tianya/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develop&;idArticle=97960&;flag=1
=====
这个帖子是目前我所看到的经济杂谈最强帖。它的强在于回帖质量极高,裴先生的帖子引得十几位高手论战,裴明宪、tsong、巡夜人、VolatilitySmiles、随云西东、上海琴清、中国第一穷人、faithlovehope、icebergt、慕苏、疯狂的赌徒……这里面每个ID都已经成名已久,放在任何帖子里都是核心人物,但是在《关于投资(Investments):我所知道的一切》里完全被投机之王先生的回帖压制。真是超级牛气。
作者:ao4 日期:2007…11…11 12:31
作者:ao4 回复日期:2007…11…11 1:01:32
=====
这篇报道里有一句话:
“天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杨宏认为,上述数据表明,基金的平均建仓点位至少在4000点以上。”
基金的平均建仓成本在4000点,那么大部分基民的盈亏平衡点也应该在4000点附近,根据加权K线的思想,盈利20%到盈利10%对持有人的心态影响不大,而盈利5%到亏损5%,虽然两者的跌幅都是10%,但是后者对持有人的心态改变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一旦破整理平台总是放量的大阴线的原因之一,恐慌性抛盘。
作者:ao4 日期:2007…11…11 13:01
作者:百事可乐2004 回复日期:2007…11…9 23:10:50
楼主;真是被你的热情和耐心所感动;其实我的帖子你也已有回复;此次你又再次的组合到一起;给我一个认真而慎重的回帖;真是感谢。
其次;你是一个很有洞察力的思考者;我也看过其他的有关股市的帖子;其中也有荐股的帖子;虽然对于网上的荐股我也不多信;但或许是出于某种心态总想问问。看过这些帖子;不知为什么还是钟情你的帖子;虽然跟贴的时间很短。看了你的帖子觉得实在(虽然我是菜鸟一只;对金融知识一窍不通);每天都以你的帖子作为基准(请你不要感到有压力;)
最后我代表广大对基金股市感兴趣的网友感谢你给大家开了一个好贴;同时预祝你的知识;能力更上一层楼;为我们带来更好的每日股市行情。:)
=====
刚刚又去看了别境的帖子,真是心都凉了。股市真是一个放大人性丑恶的地方。现在大家都还只是实盘做没有放大交易,以后股指期货推出,几倍的资金杠杆还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了。
纯粹的技术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不配合严格的纪律和科学的资金管理,那么无论看多厉害的高手解盘都避不了亏钱--这唯一的下场。
我这几天看了很多天涯股谈的老帖,看到了很多高手的成长足迹,大家也都是从菜鸟起步的,当时社区人少,大家彼此都认识,虽然熊市但也热热闹闹。等期盼已久的牛市好不容易来了,新一代股民开户了,当时的大伙技术都已成型,心态老了,受不了天涯的吵闹和功利,十有八九的前辈不是隐退网络就是另立门户,最后那些留在天涯的高手也不再回帖了,只是默默地看看。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很熟悉,新的股民,新的高手,新的长帖,什么都变了,什么又都没有改变。而一切的结束也很熟悉,股市始终是七亏二平一赚的地方。这并不会因为长帖lz的付出而改变。
作者:ao4 日期:2007…11…11 17:19
作者:ao4 回复日期:2007…11…2 12:57:51
上证指数的15分钟144周期线在5770点附近,如果被击破ETF可以考虑暂时离场。
作者:ao4 回复日期:2007…11…4 17:27:50
大盘又跑到15分钟的144周期线了,考验短期止损位置,破就出,不破就继续持有。
=====
我从帖子27页开始强推ETF和55小时均线战法,那时是9月初,5300点左右。
强推ETF的理由是:性价比高,牛市涨得快,搏傻第一名,熊市逃得快,适合右侧确认技术。
强推55小时均线战法的理由是:本轮牛市的结束一定是基民买大单,因为他们对市场的敏感性最差。我不希望自己帖子里的朋友加入买单的行列。
7页过去了。现在看起来,效果很差。如果市场再给大家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请大家考虑下ETF和及时止损。你可以说出100个大盘必涨的基本面理由,但是并不妨碍市场把你的账面浮赢擦得干干净净。
巴菲特可以做长期投资是因为他背后有一家保险公司,保费(现金流)源源不断地送到他的手里,支持他越跌越买。你的背后有吗?
巴菲特买入一家公司的股份是做控股股东的,他的资金实力使得他有足够的影响力改变这家公司的基本面情况。你有这个资金实力吗?
散户:买入被市场低估的股票--等待市场发掘(可能几年)--合理价位卖出。
巴菲特:买入基本面不好的股票--改变它(主动权在巴菲特)--基本面被市场认可后卖出或一直持有。
(当巴菲特发现他的影响力不能左右这家公司时,比如中国石油这种国企,那么等猪养肥了就会卖出。)
简单说散户是买卖股票,巴菲特是金融控股集团(就是日本片翻译的“财团”,圣斗士看过吧,沙织他养父的城户财团,你想连雅典娜都养得起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的?)。
作者:ao4 日期:2007…11…11 17:27
很多高手都说技术分析无用论,或基本面分析是王道等。这个观点我部分赞同,基本面分析的确比技术分析好,基本面分析是本,技术分析是末,赚大钱的人都是靠基本面分析的。
但是这些高手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
举个例子,出云博客转贴了一位朋友的“基金研究无用论”,我觉得论点毫无疑问是对的,基金研究不能带来超额收益,研究十年也不能保证收益可以大幅超越新手,几乎毫无价值。“老基民”这个名词就像骂人一样。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只有深入研究过基金的人才能明白基金研究是无用的,失去了这个过程单纯给出结论是没有说服力的。不能吃了第十个包子饱了就说前面九个包子是骗人的。
那些说技术分析无用论的高手无一例外地都精通技术分析,他们走过了那条路,站在更高的山头回头看风景自然不一样。他们可能会觉得后悔,自己之前在技术分析上浪费了那么长时间,如果直接从基本面分析着手不是能“多快好省”吗?
这是不对的。
没用捷径就是最好的捷径。技术分析这一步是跳不过的。河马和蚂蚁一起过河,蚂蚁问“水深吗?”河马慢悠悠地浮在水面上,“浅得很。”蚂蚁听了河马的话下水渡河,结果被淹死了。
河马撒谎了吗?没有。只是他忽略了自己和蚂蚁体形上的区别。高手可以不用技术分析,因为他的水平已经凌驾于技术分析之上了,但是新手不行,一买股票当天就套5%不能安慰自己说是长期投资不在乎一城一池得失,这明显是买点选错了,说明自己对股票的盘口根本不熟悉,同时纪律性和资金管理做得也不好。
美女可以淡定地说美丑不重要心灵最关键,但是丑女就没有这个资格。富人可以挥挥手说钱不重要关键要实现个人价值,但是穷人就不行。
这个世界是说实力崇拜的,你不曾拥有就说不在乎和吃不到葡萄的狐狸有什么区别?
作者:ao4 日期:2007…11…11 17:46
作者:开心投资的女人 回复日期:2007…11…11 17:34:40
lz,是不是该暂时离场了,怎么看利空这么多啊,朋友们,你们都赎回了吗?看楼上的朋友说,怎么要回调到四千点左右呢?盼望lz的回答!
=====
我的意见都已经给出了,这个周末码了很多字了。
利空多不多?一点儿都不多。这些利空一直存在又不是今天第一天崩出来的,只是涨得时候大家视而不见,跌得时候人们总喜欢去找理由。如果下礼拜一个强势反弹,那些看空的声音又会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我最近几页转了上百个链接,其中80%是关于基本面的利空。还要怎么做?我也不知道。
市场不会因为某个牛人说要回调到4000点就乖乖回调到4000点的。一个30万亿的市场有自己的尊严。
作者:ao4 日期:2007…11…11 18:07
我再强调一次,指数跌得时候找理由去解释跌的原因是很不明智的。那是股评的事情。我们是市场的参与者,需要做的只是被动的追随。
一个美国的做空ETF能把中国市场怎么样?ProFundsGroup总资产管理规模刚刚16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不就是上投摩根一次认购的量嘛。靠这点量能够影响A股市场的内在结构规律吗?而这只ProSharesUltraShortFTSE/Xinhua China 25 ETF的规模仅仅1190万美元(11月9日),1亿人民币的事情。不要忘记我国的A股市场市值超过30万亿人民币。
作者:ao4 日期:2007…11…11 23:30
《百年一人--常规技术指标的使用与技巧》
pickup。mofile/6026698285841035
=====
这段长度两个小时的音频是我6月份听课的时候私录的,网络世界只此一件。
我觉得是宝贝:)
作者:ao4 日期:2007…11…12 09:03
《机构已定股指期货投资策略》
cs/qhsc/02/200711/t20071112_1242661。htm
=====
由于全世界的监管机关对于基金要参与指数期货市场有一个很基本的要求是必须要有仓位,所以不能手上没货就去做空。
作者:ao4 日期:2007…11…12 09:06
《“44号文件”:“不祥”数字暗显政策意图》
cs/tzjj/200711/t20071111_1242530。htm
=====
实际上,“44 号文件”的出台很容易让人想起今年前三季度监管部门频繁将基金作为调节市场工具的手法。最明显的是“5。30”大跌后,证监会接连批准多只基金发行, 对于稳定市场、 推动蓝筹股上行效果显著。进入四季度以来也是如此。近期管理层频频表态要注意市场风险,基金重仓股在四季度减仓迹象明显。也正是由于基金的减仓行为,大大地减缓了市场继续狂热发展的步伐,近期深幅调整频仍。这当中包含着监管层通过对基金施压这种间接但更为有效地调控市场过热的意图, 而且这种调控相比直接的政策调控而言,可能更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