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包管是诚恳诚意的,井深儿玉领着赵勇刚来到五河防御图跟前,对着地图,向赵勇刚介绍了据点散布和军力配备。然后两个人就开始研究公主最可能呈现的区域。最后,两个人决定将浍河南部地区作为重点搜索地区,集中所有军力,分路合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线索,一定要找到那支的型工作队,弄清楚到底里面有没有公主殿下。
井深儿玉十分敬业,马上就给各据点打德律风,要他们做好准备,等特战队一到,就配合行动。
等井深儿玉打完德律风,想起来中佐下远程行军、继续休息,就有点歉意地:“中佐下,我太性急了。给添麻烦了,请多多关照。我这就去放置吃饭、休息,等休息好后,我们再行动。”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传来了激烈的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井深儿玉惊得不知道产生了什么事情,扭头就喊卫兵。
赵勇刚脸上还是带着微笑,淡淡地:“少佐下,不消喊了。的卫兵不会来了。”
赵勇刚只所以耐着性陪着井深儿玉罗嗦,目的就是给军队行动争取时间。现在枪声一响,井深儿玉的利用价值已经没有了,赵勇刚也懒得和他罗嗦了,走过去双手用力一按,井深儿玉就被压坐到了椅上,只听耳边传来中佐下那布满戏虐的声音:“个蠢猪!老确实是特战队,不过不是华北方面军的特战队,是八路军教导师特战队。给老听清楚了,老叫赵勇刚,是八路军特战司令部二中队中队长。们的纯宫秀公主老见过,交过手。老还受了伤。可是她也没讨到好,被我们刘一民师长追上生擒。现在什么都知道了,该没有遗憾的去死了!”
井深儿玉出一声嚎叫:“巴嘎!”顺势一垂头,双手就往赵勇刚的双腿抱去,想把他掀翻在地,来一个擒贼擒王。
赵勇刚嘴里嗤笑一声,按在井深儿玉肩上的双手一用力,就听咔嚓一声响,井深儿玉的肩胛骨似乎断了,偷袭动作也完不成了,疼的闷哼一声,跌坐在地上。
赵勇刚一招使完,右脚踢出,把井深儿玉完全踢翻在地,然后用脚踩住他的脖,一用力,就把井深儿玉完全送回了老家。
收拾完井深儿玉,赵勇刚走到院里,迎头就遇上了刚刚走进院的王道金。赵勇刚皱着眉头问他:“怎么搞的?五河城里总共不到二百个鬼,为什么还要开枪?”
王道金苦笑一下,道:“都是*汉奸惹的祸。收拾完营房里的鬼,军队分头去收拾还在城防工事上的日伪军。这些都很顺利。想不到在抓伪县长的时候,呈现纰漏了。三连的一个战士见五河城里一片废墟,老苍生住在苇席搭的棚里,而伪县长的住处收拾得干净利落,早餐还有鸭蛋,就忍不住骂了句妈。这一下就露馅了。伪县政府里面的警备队都是一群兵痞、土匪,比日军守备队伶俐的多,马上就知道是八路军伪装日军偷袭来了,乒乒乓乓就打开了。”
赵勇刚听了,也笑了。教七营再精锐,那也不是特战队。战士们情急之下中国话,那是太可能了。看来,这一次还得对教七营的干部战士进行日语训练,得让他们象一营一样,执行任务时自觉地转换角色,能够用日语思考。
赵勇刚问道:“战况怎么样?”
王道金身上主力营的傲气出来了,嘿嘿一笑,道:“凭那些伪警备队也敢和教七营交手?不识字也摸摸招牌么!听,枪声已经停了。战斗结束了。”
赵勇刚这不再操心,转身回屋,喊来报务员,给陈锦绣报。
各位书友年夜年夜:晚上还有一更。山人抓紧时间,争取一点左右出。谢谢年夜家!
閣
第七七七章 盛子瑾
第七七七章盛子瑾
教一旅、新一旅各部在皖东北淮河以北、津浦路以西地区的行动,突然、迅速。与此同时,八路军骑兵旅、新三旅、新七旅从苏皖交界处发起的横扫苏北的战斗也打得有声有色。整个津浦路以西、淮河以北的苏皖边区,突然之间春雷炸响,天变了!
刘一民处理完汤沟事件后,在半城镇接见了安微省第六行政督查专员、第五战区第五游击司令盛子瑾。
八路军在皖东北隐蔽待机这么久,江上青又在盛子瑾身边工作,盛子瑾不可能不知道八路军在皖东北的情况。只不过刘一民目标大,对外保密,盛子瑾不知道刘一民就在皖东北而已。汤沟事件的顺利处理,刘一民在皖东北的情况,对日军来说,暂时可能还是秘密。但是对盛子瑾来说,就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这个时候,盛子瑾在江上清、赵敏、周屯、谢景鸿、廖量之、吕亮平、吴云屯等员的支持下,已经在郑集建立了专署和泗县县政府机关,接受了前任专员孙伯文的部下孟广太、马含章的一千条枪,又搜缴了一部分群众自卫枪支,拉起了几个自卫团,开办了“军政干部学校”,初步站住了脚。
盛子瑾这次来找刘一民,一是奉命行事,询问八路军何时返回山东。二是向刘一民问计,因为他在筹措经费中,手段过于强烈,除截留省财政厅在泗县的全部税收外,又逮捕一些劣绅,罚款罚枪,触怒了这些家伙。他们在灵璧县长许志远等人的支持下,联合上告盛子瑾通。安徽省国民政府主席廖磊原本调盛子瑾出任第六行署主任,就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由于盛子瑾曾在游击队配合下收复六安,应当奖赏。另一方面是因为盛子瑾夫妇的军统背景,似乎有监视桂系的嫌疑,廖磊急于把盛子瑾赶出大别山。现在廖磊生病,安徽省政府和保安司令部的工作基本上有桂系另一大将李品仙主持,这个人打仗行,但人品就无法和廖磊相比了,汤沟事件一发生,李品仙马上就意识到皖东北、苏北就要成为的势力范围了,苏北他管不到,皖东北那绝对应该是第五战区和安徽省政府的管辖范围。这样一来,不光是泗县的劣绅们告盛子瑾通共,连李品仙都觉得盛子瑾该撤职了。从大别山里的金寨县到皖东北的泗县,到处都弥漫着倒盛、撵盛的诡异声音。三是盛子瑾自己也有了疑问,按说他是这国民政府在皖东北最大的官了,八路军这一全面发动,盛子瑾才知道自己竟然是蒙在鼓里的傻傻,八路军这么强大的力量在皖东北,不用问就知道,以后他这个第六督查专员说话不管用了。他要来问问刘一民,这皖东北的抗日统一战线应该怎么搞。
历史上,此时正是开国上将张爱萍单枪匹马进入皖东北发展武装的时候,也是盛子瑾和许志远闹矛盾的关键时期。张爱萍当年就曾经调停过盛子瑾和许志远的矛盾,而且利用盛子瑾支持团结抗战,在皖东北建立了八路军、新四军联合办事处,使我军在皖东北有了合法身份。现在虽然历史发生了改变,但刘一民依然成立了皖东北特委,并且让张爱萍、江上青和盛子瑾联系,建立八路军、新四军联合办事处,虽然现在还没有谈妥,但盛子瑾已经表示要联合八路军、新四军抗日。这都和历史一样。所不同的是前一段时间八路军主力虽然隐蔽待机,皖东北特委由于有主力支持,工作的力度大大加强,一手抓组织建设,一手抓武装建设,搞的风生水起,这让本来想利用来发展壮大自己势力的盛子瑾感到了压力。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盛子瑾带着队伍,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半城镇,求见八路军教导师长刘一民。
盛子瑾来的时候,刘一民正在思考苏皖边区政权建设和淮属地方武装整编问题。
卢沟桥事变后,国共谈判结束,原淮海地区在大革命时期被迫害的人陆续回到家乡。其中,淮阴的吴觉、谢冰岩、李干成、孙海光、朱月山,涟水的陈亚昌、万金培,灌云的孙存楼、周春如都从监狱里先后释放回家。逃到外地的夏如爱、宋振鼎也都回到了家乡。
这一批老人回家乡后,利用日军组织徐州会战,暂时搁置占领苏北部署的短暂时期,相互联络,成立了“苏北抗日同盟会”,宋振鼎为理事长,谢冰岩为秘书长,宋振鼎、吴觉、谢冰岩、陈书同、夏如爱、薛汉扬、蒋希文7人为常务理事。在苏北抗日同盟会的领导下,李干成、万金培等人在涟水,赵心权在淮安,夏如爱在淮阴,孙海光、孙存楼等人在灌云,谢楠在泗阳,汤如山在阜宁,李寄农、胡扬在盐城,黄兴祥在泰兴,蒋若愚在扬州,组织抗日同盟会、出任理事长,发动民众抗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后来,韩德勤取缔了“苏北抗日同盟会”,但是这些老员在挫折面前没有灰心,一方面积极主动找党,另一方面着手发展武装。等到八路军施展牵牛战术南下苏北,淮海地区的老党员们和山东局接上了关系,在苏北支队的指导下,开始大力发展地方武装。
淮属地区的淮阴县成立了吴觉任总指挥,张芳九任参谋长,谢冰岩任秘书长,宋振鼎任政治部主任,张一平任副官长的“淮阴抗日义勇队”,涟水县成立了李干成为队长、陈亚昌为副官、林士钧为参谋的“涟水县抗日义勇队”,淮安成立了民众自卫队。
海属地区的沭阳、灌云、东海一带,则有钱序烈、王展、钱天素等人发起组织“沭阳县民族解放先锋队”,汤曙红组织的“民众抗日自卫队”,孙良浩、吴书领导的“滨海大队”,王世林领导的“沭河大队”,曹通之、宋耀南领导的“东海大队”,肖松甫、陈云龙领导的“沭阳大队”。
八路军苏北支队为了统一指挥和部队正规化,把海属地区东海、灌云、沭阳境内我党组建的抗日游击队整编为东灌沭独立团,汤曙红任团长,张克辛任副团长,周瑞迎任政委,陈飞任政治处主任。淮属地区由于距离苏北支队活动地区较远,暂时没有整编。
历史上,这个时候苏皖区党委已经将淮阴、涟水两县抗日义勇队和淮安民众自卫队合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吴觉任团长,陈书同任副团长,张芳九任参谋长,李干成任政治部主任,高兴泰任政治部副主任,陈亚昌、林士钧任副官处长。
此时,八路军南下部队在皖东北和苏北展开,形势大好,正是成立地方政权、整编地方武装的大好时机。
自从在新圩参加红军以来,刘一民已经算得上身经百战了。这些年的征战经历,让他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具体的作战指挥彻底结合了起来。不说别的,单是整编部队这一项,刘一民就很有心得体会。
从红十八团到今天的教导师,刘一民部之所以规模能够不断扩大,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有骨干部队做基础。这个骨干部队,除了在湘江边整编的红十八团部队外,就是中央红军几次派往红十八团、中央警卫师、红七军团的老红军部队。没有这些老红军部队做骨干,就不可能支撑起教导师这么庞大的队伍。
其实,历史上我军的发展历程也是这样,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能在战争中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就是有经过长征和三年游击战争锻炼的红军做骨干、做种子。
在抵达西安之前,刘一民部扩大部队的士兵来源都是中央军、桂军、湘军、川军正规军的俘虏,那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新兵蛋子一个没有。也就是说,替红军训练士兵,保证了红军战士的战术素质基础。
北上抗日后,教导师部队不断扩大,但有一点,新参军的战士都经过了编练司令部的新兵训练,包括那些原来就是士兵的战士。象教八旅,就是一色的太原会战后各部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