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姐婚后的生活不是很幸福。原因很简单。表姐夫对表姐的过往,有了心结。最让郭纯难以理解的是,表姐结婚了这么多年,都还没有添小孩。到底是什么原因,郭纯不敢问,她知道就是自己问了,表姐也不愿意说。关于这一点,郭纯很是骄傲。不知是自己的‘土地’肥沃还是徐福的‘种子’生命力强。只是一夜的耕种,就有了收获。
郭川是自己的最大的人生收获!
徐福原本想在执行完肃清任务之后,想回去看一下家人。但是黄光没有批假。原因很简单。又有地方出事了。
徐福一直以为,解决了南海问题之后,最先出问题的应该是来自北方。因为整个整肃活动的起点是镇守北方的38集团军,先从他下手,最先完成整肃工作,就是想早一点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冲突。
没想到,有人比北方的那头大熊更急不可耐的跳出来了。
有人主动往枪口上撞了!
五十一、欺软怕硬的主
巴基斯坦。
古杰拉特邦府,古杰拉特市。
徐福到这里。已经一个多星期了。该地区的天气,让徐福很受不了。但是没有办法,他还需要在这里坚持一段时间。到底要居住到什么时候。他也不知道。
一个月以前。印度政府不顾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强烈反对。再一次进行了核武器实验。他们成功的引爆了一枚当量达1oo多万吨级的核弹。
这个消息,对所有的人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高于5万吨当量的核武器被认为是高当量武器,1oo万吨级核武,使印度拥有了和五大常任理事国相同的高当量核武器核能力。要知道,当初,投放到广岛和长崎的第一种用于实战的核武的爆炸当量,也仅仅只有二万吨级左右!
印度核能力的提高,使其相对于同样拥有核武器的宿敌巴基斯坦,获得了很大的优势。
巴基斯坦政府,在召开政府高层紧急会议之后,第一时间,向中国派出了政府特使。在上京呆了一天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的前往了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经过一个星期的紧急斡旋。他们才回国。
徐福没有想到,巴基斯坦政府特使刚刚回国没有多长时间,自己就被派到了伊斯兰堡。在那里呆了几天之后,他就被安排到古杰拉特。
在这里,他没有什么大事,也就是指导巴基斯坦6军中高级军官,实施现代战争环境下的作战方法。
对于这个临时性差事,徐福真的很不乐意。但是,他也不好太消极。看着讲台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徐福真的不忍心糊弄他们。
他只得静下心,针对印度6军的战法,逐一展开,进行细致的分析之后,再有根据巴基斯坦6军的现有装备和人员素质,找到和拿出最佳的防御和进攻办法。
徐福对于巴基斯坦军人心中的痛,很了解。一直被对方打压着,滋味很不好受。回想起来,从二战后,印巴分治以来,两国多次兵戎相见。在正面战场上,特别是地面交锋中,巴基斯坦军队损兵折将,无一胜绩。这种屈辱感,压迫着他们。他们急需一场痛快淋漓的胜仗,洗刷几十年来的耻辱!
印巴分治后印巴之间生的3次战争。分别是第一次,也就是1947年1o月,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由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生武装冲突。战火延续15个月。1949年1月,印巴双方接受联合国决议宣布停火,并于同年7月划定停火线。
第二次,1965年4月,印巴之间因库奇兰恩地区的边界纠纷生冲突。此后,印度把边界冲突扩大到克什米尔,越过1949年7月划定的停火线,向巴占克什米尔地区挺进。9月,印度向巴基斯坦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从而导致第二次印巴战争。战争进行17天后,双方宣布停火。1966年1月,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一致同意停火撤军,并宣布不使用武力而是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第三次战争是在印度和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之后不久生的。1971年11月,印度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出兵东巴基斯坦。12月,战争进一步扩展到西巴基斯坦。12月17日,印巴双方全线停火。1972年7月,双方签署《印度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双边关系协定》。
其中,第三次印巴战争的个巴基斯坦带来无法言表的灾难性后果:
第三次印巴战争,史称“孟加拉战争”。这场战争,险些升级成大**事战争,更差一点演变成中**队攻占新德里之战。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的进程更是惊心动魄。
战争的导火索,是一批受印度唆使的孟加拉人要求脱离巴基斯坦。这对于伊斯兰堡来说,是个奇耻大辱,巴不容忍印度明目张胆干涉自己内政;但对于新德里来说,肢解巴基斯坦,可以称霸南亚,做地区一流大国。为此,由印度英甘地政府在前苏联支持下,动了向巴基斯坦入侵战争。
战争伊始,全球哗然。西方国家纷纷指责印度粗暴入侵,而苏联等国家支持印度“解放孟加拉”。身为巴基斯坦的坚定伙伴,中国政府表声明,强烈谴责印度蛮横干涉巴基斯坦内政,呼吁印度军队立即停止入侵行动;美国总统尼克松直接抨击印度是个狂妄无知的国家,声言以武力进行干预。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解密的政府档案透露,1971年的印巴战争,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对印度借机吞并巴控克什米尔行动忧虑忡忡。担心前苏联势力势必染指南亚,对美国全球战略部署构成极大的威胁。
为此,白宫多次派密使游说伊斯兰堡,让其劝说中国直接派兵参战,以打击印苏嚣张的沙文主义气焰。由于巴基斯坦是美国抗衡苏联的战略盟国,且巴基斯坦又是中国的军事同盟伙伴。美国从孟加拉邦的起义那一刻起,一直认为巴基斯坦镇压孟加拉完全是巴的内政,因而极力反对印度肢解巴国。在尼克松看来,印度是个难缠的好战分子,有必要通过武力给以教训。
于是,尼克松下令将“企业”号航空母舰开到孟加拉湾进行军事演习,并对负责亚洲事务的国务卿基辛格说:“我们要帮助巴基斯坦,印度人没一个是好东西!”
但新德里似乎并不买美国的帐。它一面宣布支持东巴斯坦建立“孟加拉国”,一面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周密作战计划。同时印度总理英甘地还特与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从苏联手中获得了坦克、地空导弹等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得知消息后,尼克松一方面向苏联官员联系,警告苏联不要鼓励印度清洗巴基斯坦,另一方面向印度施压,提出如果印度向巴基斯坦开战,美国将协同中国进攻印度!
当时中美尚未建交,但面对共同的敌人苏联,中美找到了共同语言。这种情势的展最终导致,在巴基斯坦的牵线下,中美两大国由过去的夙敌到后来的握手言和。
大国政治搏杀,历来都是这么让人不可思议。
有人说,女人翻脸如翻书。更多的政治家认为:大国翻书如“翻脸”。基辛格带给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的信息,温情脉脉:“如果北京出兵支援伊斯兰堡军事行动,遭到莫斯科的军事打击,美军将全力支援中国与苏联直接作战。直到中美的最后胜利。”
当时,白宫认为,由中国教训印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中印在领土争端上曾经大打出手过,何况中巴关系固若金汤。尼克松把印度描述为一个阴险狡诈的民族,而美国人普遍对印度没好感,认为印度人“自大得让人受不了”。美国议员们认为:“用中国人教训印度人,是苏联最害怕不过的事了。”
箭在弦,不由不。但北京也有自己的想法。1962年的一场中印战争,已经让印度人深为苦恨,但中国的领土依然在印度的占领中。
1971年,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写给中国政府的求援信在北京炸开了锅。晚年的**第一个反应:火召开会议,准备驰援西巴。把大批军队集结在印巴边境与中印边境,观察时局,以静止动。
当时,虽然中国因自身的政局问题,陷入困境。但在声援巴国时,中国高层取得一致的意见:如果战火蔓延中印边境,一定要给新德里狠命地打击。为此,中国各大军区相继交换意见,大批武器运往巴境。**与周恩来主张调和失败时,再决定用军事逼迫印度退兵。最坏的打算,如果印度在深入东巴腹地时借机颠覆叶海亚?汗政权,中国将对印度采取炮级行动;如果印度叫嚣苏联出兵,中国则直接向新德里战区挺进,以行动支持巴基斯坦对东巴军事进攻,左右结合,消弱印度军事力量。
事实上,**等高层没指望美国参加战争。中国顾虑的是,美国出兵势必造成美苏核战升级,这对当时的印巴会构成更大的生存威胁,损失最大的当是伊斯兰堡。况且孟加拉的独立诉求本身存在争议性,中国出战在策略上存在顾虑。
当印军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镇拉合尔,即将突破巴军防御的情况下,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向印度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则中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力。正是这道声明迫使印度政府放弃了以武力彻底解决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的想法,挽救了即将垮台的巴基斯坦政府。
这次的北京终于豁出去了,中国领导人所表现誓与巴国患难与共的精神,使中印关系再度处于冰冻状态。乃至新德里惊呼:“中国,为了巴基斯坦,什么事都能做了出来。”
印度就此见好就收,当西巴基斯坦释放了孟加拉国和印度联军俘虏时,新德里决定撤军。一场中、美、苏裹入的战争乌云,遂消失在东巴上空。
坦率地说,中国高层对叶海亚?汗承认孟加拉国独立一事,是心态复杂的。如果中国国内没生文革,相信当时的历史一定改写。但中国,毕竟,对巴基斯坦的声援,使新德里开始避战北京。
接下来,生的事,更令人嘘唏不已。
孟加拉国的独立,巴基斯坦人民痛心疾。他们再也不能容忍叶海亚?汗的对印度先硬后软的行动,愤怒的群众把总统赶下了台。而独立的孟加拉国,没有感激印度政府,反而与新德里拉开距离,靠拢伊斯兰堡。
美国则率先承认孟加拉国独立,转而寻求与印度改善关系,离间印苏同盟。
而苏联则感觉自己才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赢家,不久,便把目光盯紧了阿富汗。
惟有中国看不惯苏联的霸权行经,以“五常”之一的身份,一票否决了莫斯科提议的关于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历史何其的想象,又略有不同。
1oo万吨级核武的研制成功,使印度具备了向中国等核大国,实施核反制的强大能力。没有一个国家,面对印度的核打击能力,不心存顾忌的。
中国人高兴不起来。
美国人同样郁闷:养虎为患啊!要不是他们实行核武控制的双重标准,印度不可能在短短的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展得如此迅。
俄罗斯人同样感到了压力,受此刺激而高涨的印度国内日益高涨的民族情绪,已经出了政府所能掌控的范围,有‘一点点’出轨的迹象。印度政府开始对俄罗斯这个多年的靠山和盟友,表现得不再那么俯贴耳,惟命是从了。俄罗斯人感受到一头由狗变成狼之后的驾驭难度!
唯一置身事外的欧盟,这一次也表现出了自己强硬的一面,他们感受到自身利益的被侵害。一旦中国陷入和印度的军事冲突中,欧盟在遭受金融危机打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