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后没有按照惯例生前就修自己的坟墓,袁妃和唐诗被安葬的地方*近后世的十三陵,坟墓内里如何不知道,但是看地上的建筑倒也符合国葬的标准,我不由得想到她们生前寂寥,死后荣光,这又有什么意义啊!
“那是什么?”我看着前面不远处有一间茅草房,愣了一下问身边的王承恩。
王承恩叹了口气,道:“回皇上,那是唐笑姑娘的居所,她执意要为姐姐守陵,老奴劝了很多次都没能奏效。”
我来到茅草屋,看着仿佛苦行僧居所似的地方,眉头就是一皱,这个地方能住人吗?我看着从里面走出来的唐笑,险些没认出来,她长高了一些,也瘦弱了很多。
“皇上回来晚了。”唐笑看着崇祯皇帝,面无表情的说着,“姐姐很想你,可惜终是没能见上皇上的最后一面,她是带着遗憾走的。”
我深吸一口气,道:“朕知道,亏欠她的永远弥补不了,但是朕会让她走的没有牵挂,来人,将她捆绑了送回皇宫……。”我可以肯定,如果唐笑还留在这里守陵的话,过不了多长时间,这里又会增加一个坟头。
“你干什么……放开我……。”唐笑没想到崇祯皇帝如此霸道,全然不顾她的感受就把她捆了起来。
第二四六章 (陵前的驻足)
“你凭什么管我……你又不是我的什么人……我在这里陪姐姐有什么不对总好过你对姐姐不理不睬……。 ”被近卫捆着的唐笑冲崇祯皇帝嚷道,脸色因为过于激动而变的苍白
我看着几乎要破口大骂的唐笑,板着脸道:“朕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有力气回皇宫去同吧!把她押回去严加看管。”我说完没有再回头看她,而是伫立在陵前看着那花岗岩制的墓碑。
王承恩见崇祯皇帝在陵前一站就是小半天,眼看天都要黑了,上前劝道:“皇上,天色不早了,回去吧!人死不能复生,两位娘娘这辈子也算享到了荣华富贵,走的都很安详
“有句老话说的好,子欲养而亲不在,这话放在很多事情上都有道理,行得遁。朕这是欲宠而人不在,平添了许多遗憾……。”
王承恩一叹道:“有道是古来圣贤皆寂寞,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又有多少时间能放在儿女情长之上?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皇上不必过于自责。”
和王承恩等人回到皇宫后,我谁也没有见,而是在御书房住了一晚,那些纷纷乱乱的事情都被我压在了心底,我要尽快的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正如王承恩所说,儿女情长和一个国家的气运消长相比,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只有处理好了江山社稷才能轮到我感慨儿女情长啊一
天蒙蒙亮的时候,我隐约听见外面有脚步声,揉揉有些干涩的双眼,道:“谁在外面呢???
王承恩赶紧答道:“是老奴,皇上该上朝了……。”王承恩的话还没有说完,外面己然是钟鼓齐鸣,告诉皇帝和百官们上班的时候到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看着大殿中的文武百官,道了句平身后再打量他们,几个月不见,面孔依旧,熟悉的面孔过后便是纷繁的政务,军务。
宋献策首先{'报了关于国葬事宜,并且劝慰崇祯皇帝不要过于哀伤云云;而后孙承宗将近来主要的政务一一呈报,再之后就是卢象升的军务{'报,这些都完了之后还要听取一些鸡肋之事,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中午过后,崇祯皇帝叫王承恩将宋献策等人叫到御书房,大明帝国的决策层在书房内商讨下一步的国家大事。
我把自己这次的江南之行说了一遍,尤其是假银元和郑芝龙的事情,在讲述之余也有上课的意味,毕竟这关乎大明帝国的稳定和发展。
宋献策觉得崇祯皇帝的处置很得当,道:“郑芝龙以海匪起家,不论是海上作战经验还是地理熟知程度,都比朝廷优越许多,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惊动他,微臣听说新港的造船速度很快,相信明年一定能解决郑芝龙这个祸患。”
提到造船,一旁的孙承宗道:“皇上,几个月来造船花费甚多,倪元璐大人己经有些吃不消了,加上北疆将士的军饷和物资供需,京城新军的花费,今年军务开支实在太大,微臣觉得再这么下去,国库将不堪重负。”孙承宗可不希望看到好不容易充盈起来的国库被崇祯皇帝给掏空。
卢象升接着道:“孙大人说的都对,但是微臣觉得军备万万不可松弛,此时乃是多事之秋,鞑子尚未平复,西北和西南边陲也不稳固,还要对南方豪强予以威慑,没有强大的军备如何能行……。”
我觉得卢象升的话很有见地,道:“卢爱卿说的不错,这样吧!江南所赚取的银元将不会缴入国库,全部作为军费开支列入户部,应该能支撑一阵子,那可是近千万银元啊㈠?
宋献策拿出一份奏折道:“皇上,这是微臣按照皇上所说的水上包围封锁计划制定的战略计划,请皇上过目。”
我哦了一声,接过来看了看,大意和我制定的计划差不多,补齐是很多细节,比如到达黑龙江的入海口之后如何前进,进入冬季后如何打造据点,切断辽河后如何引诱漠西的八旗人马入瓮等等,洋洋洒洒一万多字。
卢象升等人早就看过这份宏大的作战计划,见崇祯皇帝看完了,卢象升道:“皇上,如果按照这个战略计划,五年之内必然可以平辽,八旗鞑子将被灭族。”
我放下作战计划书,微微一笑道:“建斗也未免太狠了,灭族之事可不那么容易啊!朕在这个计划的基础上还有一个笼统的计划,那就是拉拢分化,斟别打压,三十六计不是还有隔岸观火,借刀杀人之计嘛一只要合围之势一成,咱们君臣略微使使手段,就可以看大戏了
孙承宗看过谍报司的档案,知道鞑子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矛盾来自多方面,觊觎皇太极汗位的人有之,和豪格产生隔膜的有之,争功者产生嫌隙的有之,如果从这些方面着手,倒是大有可为。
“宋爱卿,有什么话想说吗?”我见宋献策欲言又止,问道。
宋献策点点头,面带为难之色,道:“皇上,有徐龙星等人的消息了。”关于徐龙星等人的所有情报现在都在宋献策手里,因为谍报司的负责人曹变蛟跟随崇祯皇帝南下了,他便临时充当了谍报司的负责人。
我哦了一声,道:“很久没有他们的消息了,爱卿似乎得到的不是好消息呀!不妨说来听听。”
宋献策起身来到一边的地图旁,指着地图最西南的方位说道:“据谍报司的人说,徐龙星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八百大甸,之后徐龙星一直西行,如果微臣判断没有错的话,他们现在应该在天竺。”
“他们跑到印度干什么?难道要学唐三藏取经去吗?”我听了这话愣道:“爱卿能猜出他打的是什么算盘吗?”
宋献策摇头道:“微臣看不出徐龙星此举有何深意,如果硬要分析的话,只有一点能说遁,那就是自古以来,天朝征南罕有胜迹,上到秦始皇,下到本朝征交趾,没有完胜者,徐龙星怕是认为大明帝国无法征南,而躲到南方去了。”
我摇摇头,认为宋献策的分析没有到点子上,徐龙星之前搞了那么大的声势,断然不会龟缩到印度去保命,他肯定有所图谋,至于想要干什么,现下也凭空猜不来。
卢象升说道:“其实抛开徐龙星的事情不谈,西南和西北很是堪忧,本朝开国之初任用土司管理那里,如今那些土司隐隐有不服天朝管的迹象,天启元年四川的土司奢崇明反叛,影响甚大,此时朵甘都司和乌思藏都司都对朝廷阳奉阴违,俨然割据一方。”
孙承宗摇头道:“皇上,虽然卢大人说的都是实情,但是西南西北万万不可发兵,即使发兵也不会有胜算。”孙承宗深知边远之地作战是如何不容易,尤其那二处地方地形复杂,天气多变,一旦用兵,就似一个无底洞,能把大明帝国吸干。
我知道他们说的是后世时候的四川云贵以及西藏等地,此时的这些地方非常复杂,民智未开,大多处于奴隶社会,征讨没有特别的意义,又有大自然作为天然屏障,确实不是用兵的地方。
“如果徐龙星挑动当地的豪族土司作乱,诱使朝廷出兵征讨,这个可能性存不存在?”我觉得这个假设极有可能是徐龙星的用意之一。
第二四七章 (徐龙星的消息)
沈阳城崇德殿内,皇太极看着手上的奏折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他将奏折看过后放下,放下后又拿起来看看,如此反复了几次。
大玉儿很久没见皇太极这么高兴了,轻声问道:“大汗为何如此高兴?”她知道皇太极很可能是因为政事高兴,而她是不应该问政的,可是心里的好奇让她忍不住问出来。
皇太极非常高兴,道:“我们大金国自己的火炮终于造出来了,朕这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那几个从海外请来的人功不可没,本汗一定要好好赏赐他们。”
大玉儿哦了一声道:“那些金发碧眼的人真的那么厉害吗?也没见他们多出一颗脑袋,多生出几只手啊!”
皇太极摇头道:“不要不服气,那些人确实有能酎,虽然骑马射箭他们远远不及八旗子弟,但是造炮教导射击,八旗子弟没有一个能赶得上他们,本汗要马上检阅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欺瞒本汗。”
阿济格来到多尔衮府前翻身下马,将马匹交给门仆后快步如飞走进去,一边走一边道:“老二老二。”按照大的排行,多尔衮排第九,但是论一个娘胎里爬出来的话,他是老大,多尔衮是老二,多铎是老三。
多尔衮推门出来,道:“什么事?不用叫的那么大声吧!?多尔衮的身体最近以来不是很好,将近两米的身高,体重却瘦的不到一百五十斤。
阿济格进来叹了口气,道:“老二,你可能还不知道吧!豪格那个小子在哈密和吐鲁番连打两个胜仗,正准备挥兵南下直取扯力昌和于阗,听说他要打到葱岭去,还说要把成吉思汗比下去呢!”
多尔衮嘿嘿一笑,道:“惩匹夫之勇的小儿,等他他手里的本钱都折腾光了,也就老实了。”尽管嘴上这么说,但他心里对豪格的战果如此辉煌感到有点意外。
阿济格摇头道:“老二这你就猜错了,有那个汉奸跟着豪格,听说豪格的队伍越打越大,现如今己经有了四万左右的兵力,真如滚雪球一般,越打仗,人马就越多,你说怪不怪。
多尔衮看了看阿济格,道:“来找我就是为了说这些?”
阿济格像是看怪物似的看着多尔衮,道:“你怎么无动于衷?豪格那小子将来如果继承汗位,有我们兄弟的好果子吃吗?论头脑,咱们三兄弟就属你强,老二,你可得心里有数啊l??
多尔衮一叹,道:“汉人有句话说的好,千般算计可能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咱们兄弟就先别忙乎了。”
阿济格听了多尔衮的话,真可谓兴冲冲而来,悻悻而归,他就纳闷了,一直和皇太极父子心有嫌隙的多尔衮,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多尔衮送走阿济格,转回屋内,就听到里面有人道:“他太心急了,此时切莫和他走的太近,免得引起旁人的猜忌。”
多尔衮点头道:“果仑说的是,阿济格还不如多铎沉得住气,希望他别惹出事端才好。
多尔衮面前坐着的人大概二十左右岁,脸膛红紫,一条油黑的大辩子耷拉在脑后,此人乃是多尔衮新晋的幕僚,多尔衮时常觉得此人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