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崇焕点头道:“有礼制曰臣不可议君,但是我也要说一说,皇上确实是难得的英明之主,不动声色的剪除魏忠贤一党,真是大快天下人之心啊!大明中兴,即在眼前。”

袁崇焕在魏忠贤得势的时候,没少吃苦头,屡立战功的他不但没得到应有的奖赏,还因为不跟魏忠贤同流合污而遭到阉党的打击,崇祯登基后一举剪除魏忠贤及其党羽,他也是心情大快,对年不及冠的少年皇帝深感敬佩。

孙承宗面带微笑,对明天也是充满希望。

自从万历初年张居正被杀以来,大明帝国就没好过一天,连续摊上了三个没有作为的皇帝,致使女真崛起,边患日益严重,帝国内部也是千疮百孔,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形势岌岌可危。

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位英明君主是何等的重要啊!兄终弟及而登基的崇祯就像是上天赐给大明帝国的礼物,给了天下人一个希望。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吵的一塌糊涂,起因就是崇祯想要免去山西陕西等几个边远省份的各种捐税,各种征派也一律取消。

礼部尚书温体仁头一个站出来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现如今岁入减少,边患严重,国库已经无力承担,再免去几个省的赋税,国将不国啊!”

温体仁说完,另有很多大臣附和,京官都知道国库没钱,崇祯还要免除赋税,难道要大家伙勒紧裤腰带过活吗?

坐在龙椅上的我当然知道国库没钱,免除几个省的赋税确实会使国家的财政更加举步维艰,但这是我经过反复思量才拿出的主意,事先已经从王家桢那里充分了解了情况,国家的赋税主要来源于江南等地,陕西山西等地完全可以刨除在外,反正是连年赤字,有它五八,没它四十,再说上述两地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一旦把火药桶点着了。什么都毁啦!

“朕主意已定,诸位爱卿不必再说了,朝廷免除几省的赋税,政策一定要贯彻下去,地方官有敢阳奉阴违者,严加法办。另外朕会从内库之中暂时拨付五百万两给户部。”内库中都是皇帝的私房钱,皇帝都把私房钱拿出来了,百官才不再言语。

内库中总共不过壹千七百万两,一下子花了六百万两,我不禁有点牙疼。

“陛下,袁崇焕已经在午门外等候召见。”

“宣!”

我知道袁崇焕是昨天到的北京,第一站就去了孙承宗家里,这都是锦衣卫的功劳,朝廷的密探真是无孔不入,可惜没用到正地方,使我首次有了改组锦衣卫,增设情报部门的念头。

对袁崇焕景仰已久,今天终于可以见到真人了,心情难免有些激动,以往的历史评价此时都是多余的,因为历史只属于历史,身临其境才是感受,是最真实的。

“臣袁崇焕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随着袁崇焕站起来,我仔细的打量面前的人,觉得袁崇焕确实有一种难得一见的气魄,一个读书人有了武魂,对,就是这个感觉,书上常说的儒将,可能就是这样吧!

“朕在登基之前就时常听人说平辽非袁蛮子不可,这袁蛮子说的就是你袁崇焕。”

“臣脾气不大好,才被人称为蛮子,让皇上见笑了。”

我大笑了几声道:“市井间有句俗话,有多大能耐才会有多大脾气,本朝如果多几个你这样的蛮子,小小女真焉敢叛乱。”

接着我把话题直指关键问题,“依爱卿之见,辽东如何平复?”

通过刚才的对话,袁崇焕对首次见面的崇祯皇帝有了直观的印象,也敢说话了,“臣以为,想要平复辽东,关键在三点,第一是练兵,第二是守城,第三是联防。

后金八旗兵个个勇狠好斗,弓箭娴熟,明军想要打败他们,必须要练兵,练辽兵,守辽土必须用辽人,辽人复土心切,又能耐严寒气候,战斗力比别处兵马高出许多。

八旗兵的强项是野战,萨尔浒以来,明军几次大败都是败于野战,所以跟后金交战一定要避免野战,凭借城关制敌,凭借火器和后金骑兵相抗衡。

再者就是城与城之间,镇与镇之间相互协调,互为犄角,只有这样才能使后金处处受制。”

所谓具有战略眼光,说的就是袁崇焕这种人吧!我以赞赏的目光看着他,“爱卿所言平辽三策,策策中的,朕甚感欣慰,企盼爱卿早日平辽。”

袁崇焕对视着崇祯皇帝的目光,头脑一热道:“上有明君,下有良将,微臣保证五年克复辽土。”

想起书上所言,袁崇焕五年平辽不过是安慰崇祯之言,我微微笑道:“朕知道你想要安慰朕心,可是平复辽东重在稳扎稳打,君臣将帅上下一心。十年之内能收复辽土,朕就知足了。”

袁崇焕略微一愣,随即面带喜色道:“皇上如此说,臣保证不辜负皇上期望。”

我转首对吏部尚书王永光、兵部尚书孙承宗、代理户部尚书王家桢、代理工部尚书张维枢说:“朕刚才拨付的银两首先要保证辽东的军饷,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遣将,工部给器械,不得有误。”

崇祯皇帝句句话都说到了袁崇焕的心坎里,使他有种怀才遇明主的感觉,可有一件事他不能不说,“皇上,微臣制辽有余,杜谗不足,一离开北京便跟皇上相隔万里,万一有嫉贤妒能之人从中谗言,即使不能以权力掣肘微臣,也能以意见打乱微臣的谋略。”

在他离开家乡的时候,好友陈子壮等人就劝他功成身退,怕的就是这个。

袁崇焕的话说的很有分量,而且契合他的命运轨迹,我马上站起来,“爱卿不必疑虑,朕赐你尚方剑,统领北疆兵马及文武官员,在复辽的前提下任你临机专断,便宜行事。”

 第六章 被蝴蝶效应打了一巴掌

北疆统帅的赴任,使大明帝国的边防有了坚实的依靠,凭借袁崇焕对后金的了解和积极的防御策略,相信辽东方面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重大的变故。 

我怔怔的看着奏折,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吗?我的穿越回归不可避免的改变了这段历史,或者说,历史在我到来的那一刻起,已经偏离了它预先的轨迹。这个想法让我的后脊背一片冷汗,冰凉至极。

王承恩发现崇祯皇帝有些不太对劲,起先是坐在那里发呆,而后脸色就开始变换了,先是苍白,而后转青,再然后是紫,最后变成了现在的青黑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陛下……陛下!”王承恩小声的召唤了崇祯皇帝几句,见没有效果,他不得不大胆的轻轻摇晃崇祯皇帝的胳膊,“陛下……。”

“啊!”我陷入黑暗的恐惧当中,茫然无措的时候,感到有人触碰,吓的我一激灵,看着身旁的王承恩,“怎么了?”

看着崇祯皇帝满脸的冷汗,王承恩咳嗽一声道:“陛下,今天天色已晚,该休息了。”

我收摄了一下心神,擦了擦脸上的冷汗,此时哪还有心思休息啊!

“传朕的旨意,追封海上殉难的毛文龙为诚毅伯,从优抚恤他的家属。”毛文龙这么一死,倒是免得袁崇焕动手。

毛文龙打仗不怎么样,可他手下还有几个能人,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等,悉数是满清后来夺取汉家江山的急先锋,他们的反叛,主要原因就是毛文龙被杀,而后不融于袁崇焕,现在历史来了一个变化,他们也许不会投靠皇太极,但是谁也不敢打保票,还是把他们调回京城比较好,此举也可以让袁崇焕在关外事权统一,不必放弃东江皮岛,对牵制后金颇为有利。

毛文龙的死让我突然有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识,我所依凭的了解历史的“作弊工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失效,求人不如求己,一切还得靠我自己来打拼啊!

第二天,我就把孙承宗找来商量整肃京营的问题,事先我已经了解过,京营吃空饷甚是普遍,冗员之多难以想象,十多万人马一半是老弱病残,知道症结所在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总不能遣散京营人马另行招募新军吧!

“皇上,京营人马多有占役、虚冒之弊。占役者,多为将领所奴役,一营四五百人,且有卖闲,包操的弊病,由此可见一斑;虚冒吃饷,多半是将领以及勋戚等等,遣人冒充壮丁,每月领取丰厚饷银。此二弊病若清除,京营方堪可一战。”

孙承宗大半辈子都在带兵,对军队里的一些花招很熟悉,处理起来也得心应手,一张嘴就点出了崇祯皇帝关心的问题。

“爱卿有什么好主意,尽可道来。”

孙承宗理顺了一下思路,“整肃京营,可选一干练之臣,亲自遴选士兵,非年轻力壮者不用,淘汰老弱病残,剩下的加倍给付饷银,至于军官,则更要严格选拔,实行春秋二察,如有不实,立即降为士卒,如此方可令人人思奋……。”

“爱卿可有推荐之人?”我见孙承宗说的头头是道,很是欢喜。

“李邦华这个人对朝廷忠心耿耿,颇有才干,可当此任,皇上不妨加以擢升。”孙承宗推荐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

我现在只能听从孙承宗的建议,马上擢升李邦华为兵部侍郎,暂辖京营,希望他能如孙承宗所说,将京营整肃一番,提高京营的战斗力。

当李邦华拿出成绩的时候,我才明白什么叫壮士断腕,如果把李邦华放到二十一世纪,估计李邦华会是一个出色的经理人,每个快破产的公司会争着要聘用他,因为他裁员真是毫不手软,不说别的,光是三大营的军马,就被他才两万六千匹一下子裁减到了一万五千匹,当兵的被赶回家的更是躲达二分之一。

不过李邦华确实如孙承宗所说,颇有干才,对军队的诸项要点充分掌握,上到将领的考核,下到军饷的核发,点滴不差,使我认识到,这个人应该大加提拔,将来的作用肯定会更大。

袁崇焕走后不到一个月,发生了两件震动大明帝国的事情,第一个算是天灾,北京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震级大概能有7级,破坏极其严重;

第二个却是**,陕西爆发了大规模的流民起义,人数多达十五万,影响极其恶劣,造成的后果也难以想象。

我坐在乾清宫的书房内,傻傻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不是要求赈灾的,就是要求调拨援兵对付农民起义的。而内阁拟出的意见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

“难道这就是该死的蝴蝶效应?”

我大吼一声把书案上的奏折推的遍地都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月前的不祥念头如今变成了事实,历史上,28年北京地区根本没发生过堪比1976唐山地震规模的大地震,28年,陕西还没有如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都是怎么了?难道我这个崇祯比原装的崇祯还倒霉,接下来还有什么?会不会一下子就把我推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第七章 继续挨巴掌

内阁学士们此时一个个蔫头耷拉脑站在崇祯皇帝面前。 //刘鸿训、李标、钱龙锡、周道登等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全都束手无策。

刘鸿训点头应声道:“皇上,陕西之事,罪在地方官,陕西巡抚乔应甲,延绥巡抚朱童蒙,全都是魏忠贤的党羽,没有任何才干,专务虐民,不加体恤,私下里加征赋税,才酿成了一伙流贼。

由于两任巡抚的无能,致使流贼草寇实力越来越大,把大明的江山弄的一塌糊涂,这次警报送达京城,也是因为地方官吏再也无法隐瞒,否则朝廷恐怕还被蒙在鼓里呢!”

听了刘鸿训的解释,我才明白为什么陕西突然会发生农民起义,原来是早有苗头,早就起义了,只不过地方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