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一位英国使节对俄军遭受的重大损失表示哀悼时,俄国陆军大臣却说:“不要因此而感到难过,人是我们唯一过剩的东西。”
03。 招呼兄弟一起上
土耳其也会演戏
一战爆发后,位于亚欧两洲交汇处的土耳其,成为交战双方竞相拉拢的对象。
土耳其在经济上很大程度依赖协约国,但执政的青年土耳其党倾向于和德国结盟。大战爆发后,德土双方就于1914年8月2日秘密签订了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俄国干涉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冲突,土耳其有义务对俄国宣战,而且土耳其军队交由德国指挥。密约签订后,为了赢得时间,做好充分准备,土耳其对外公开发表了中立宣言。青年土耳其党的一位领袖私下说:“我们宣布中立,只是为了赢得时间,一旦动员完成,即可参战。”为了迷惑协约国,土耳其还假装同俄国进行反德军事同盟的谈判。
1914年8月10日,德国海军的“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和“布里斯劳”号巡洋舰躲开了英国海军的追捕,驶进土耳其领海。之后这两艘德国军舰升起了土耳其国旗,归入土耳其海军建制。德国海军上将祖雄摇身一变,成了土耳其的海军总司令。
到了9月,土耳其陆军也开始被德国人染指了,土耳其参战已成定局。10月29日,在德国人的指挥下,土耳其海军进入黑海,突然炮击俄国在黑海沿岸的要塞。这时候,土耳其人还假惺惺地给俄国道歉,俄国提出和平的先决条件是赶走德国军官,这当然是不可能的。1914年11月2日,俄国对土耳其宣战。随后,英法两国也分别对土耳其宣战。
土耳其参战最大的影响是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使英法两国想从南面接济俄国的希望完全断绝。俄国人剩下的只有北极方向的出海口,那里经常封冻,利用价值非常有限。
不过,土耳其参战是大脑严重缺氧的结果。当时,土耳其人口3600万,半数是想要闹独立的阿拉伯人,除了没有完工的巴格达铁路之外,全国几乎没有任何铁路,交通极为恶劣,桥梁载重不足,把一颗重炮弹从安卡拉运到俄土边界,用骆驼要走35天。开战的时候,土耳其陆军全部兵力一共36个师,后来又编了70个师的新军,但是装备和训练都很恶劣。
但土耳其人毕竟曾经创立过骁勇善战的奥斯曼帝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尽管实力不足,土耳其第三集团军仍向高加索地区进军,号称19万人,实际上只有不到7万人。
这场进攻被俄军轻松击败。尽管如此,俄国仍然深感威胁,要求英国采取行动,迫使土耳其退出高加索战场。
俄国人的这个要求,使大英帝国在1915年进行了一场有史以来成本最高的战役。
丘吉尔的创意
马恩河战役后,协约国和同盟国在西线陷入了僵持。为打破僵局,也为了支援俄国,英法两国没有选择正面突破,而是采取“外围战略”。
土耳其参战后,英国立刻采取行动,兼并塞浦路斯,收埃及为保护国,炮击达达尼尔的要塞,侵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1914年11月,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提出凭借英国海军的实力打开达达尼尔海峡,然后在加里波利半岛登陆,直取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把土耳其逐出战争。这一方面可以减轻俄国在高加索战线的压力;另一方面,英国得到伊斯坦布尔控制的金角海,便可直通黑海,支援血战的俄国军队;还可以开辟南线,攻打奥匈帝国。这个设想在战略上相当有创意,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1915年2月19日,英法联军62艘战舰以及大量辅助船只投入战斗,由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卡登上将负责指挥。3月18日,联军16艘军舰强行闯入狭窄的海峡通道,炮轰达达尼尔海峡。土耳其军队纷纷丢弃阵地向内陆退却,英国突击部队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率先冲上海岸。
此时,德国军事顾问赞德尔斯已洞悉协约国的加里波利登陆战,火速调集军队增援战区。土耳其军队掘壕坚守,依据半岛复杂的地形建立了强大的防御体系,又在该地集结炮兵部队。
就在英法军队准备扩大战果时,隐蔽在阵地中的土耳其士兵一起开火,把正在攀登悬崖的英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联军的首轮登陆行动宣告失败,卡登上将也负伤回国。
为夺回海滩,英军决心用陆军占领加里波利。英国集结了一支近8万人的远征军,主力由在埃及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部队组成,即澳新军团。有“诗人将军”之称的陆军上将汉密尔顿负责指挥这支军队。
4月25日夜,在掩护舰队实施炮火准备后,协约国军队开始了登陆行动。由于澳新军团的士兵大多没有接受过夜间登陆的训练,再加上对半岛的地形一无所知,错误地登陆在一个无名小湾。同一天,英军和印度部队在海丽丝岬遭到土耳其军队的猛烈打击。登陆部队虽然建立了滩头阵地,却根本无法有效展开。
土耳其军队在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国父”、陆军上校凯末尔指挥下,猛烈攻击登陆部队。经过一夜混战,双方死伤惨重,已登陆的1。6万名澳新军团士兵在土耳其军队的炮火压制下,困在临时掩体内动弹不得。接下来的几天,双方陷入僵持。
皇家海军的一曲悲歌
5月1日,土耳其军队大举反攻。战斗中,英国战列舰“霍莱伊特”号、“胜利”号和驱逐舰“威严”号相继沉没,迫使英军撤离大批舰只。这样一来,登陆部队便失去了海军的火力掩护。
19日,土耳其军队对整个澳新军团的阵地发起反攻。土耳其士兵甚至不惜发动自杀式冲锋。澳新军团被困在一条从海滩到前沿不过400米的单薄阵地上。随着夏季的来临,阵地上尸体遍地,带来痢疾、腹泻和肠热等疾病,澳新军团的非战斗减员持续增加。
面对这样的局面,协约国还是不想放弃,又调配了3个师的英军前往半岛。与此同时,赞德尔斯也在拼命集结土耳其军队,准备迎击新一轮的进攻。
8月6日,英军在澳新军团登陆场西北面的苏弗拉湾登陆,但部队上岸后未能及时扩大登陆场,宝贵的战机被错过了。赞德尔斯紧急从其他防线抽调近2万军队增援苏弗拉湾,凯末尔也亲自指挥军队成功遏制了登陆部队前进的步伐,战事陷入了僵局。
9月,汉密尔顿被解除指挥权,由门罗将军接替,但协约国军队的伤亡仍然与日俱增。
到了初冬时节,天气寒冷,严重的冻伤迅速在部队中蔓延,超过16000人冻伤,甚至有人冻死。11月23日,英国不得不下令分阶段撤退。这次一战中最大的登陆战宣告彻底失败。
9万协约国军秘密撤离加里波利,土耳其人居然完全没有发觉。在整个战役中,协约国军的撤退是最成功的行动,伤亡不到10人。
战后,一名英国历史学家分析:“这是一个正确、大胆而有远见的计划,却在执行过程中被一系列英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错误给断送了。”
这场战役造成了协约国军队近40万人的伤亡,葬送了13万士兵的生命。同时葬送的,还有牛人丘吉尔一帆风顺的仕途。他在这场战役失利之初,就被免去了海军大臣的职务,被排挤在政治圈之外。
与世仇结盟
在南线的巴尔干战场,保加利亚是个重要国家。它与土耳其、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希腊接壤,位置十分重要。同时,保加利亚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保加利亚都是主力。因此,保加利亚倒向哪一方,对巴尔干战局影响重大。
1914年,俄国曾经想联合保加利亚重建巴尔干同盟,因为保加利亚也属于斯拉夫民族,跟俄国的感情非常接近,保加利亚的皇帝也称沙皇。保加利亚也愿意接近协约国,但是把归还被希腊和塞尔维亚夺去的马其顿和色雷斯作为参加协约国的先决条件。对此,塞尔维亚坚决反对:“情愿将整个塞尔维亚留给奥地利人,也不会把马其顿一小块儿土地让给保加利亚。”
于是,保加利亚加入协约国的谈判就崩了。这样一来,同盟国便处于有利地位。保加利亚在经济上依赖德奥,获得过德奥的大量贷款,重工业也控制在德奥手中,政治上亲德奥的倾向也十分强烈。保加利亚与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的塞尔维亚等巴尔干国家矛盾尖锐。所以,保加利亚统治集团就准备跟德奥缔结军事协定。
大战开始后,保加利亚由于准备不足,表面上宣布中立,跟协约国进行谈判,实际上与同盟国保持密切联系。1915年6月起,保加利亚和同盟国在索菲亚谈判,德国人力促两个老冤家——土耳其与保加利亚言归于好。德国外交官许诺将马其顿、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外加土耳其的一些边境地区划给保加利亚,保加利亚终于加入了同盟国阵营。
在保加利亚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站到俄国人的对立面,与世仇土耳其结为盟友。1915年10月14日,保加利亚正式对协约国宣战。
见风使舵的意大利
意大利原是德奥的同盟国,也号称是列强之一,拥有同法国不相上下的人力。但是,意大利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大量贫民背井离乡,逃往国外谋生,因此有“穷光蛋帝国主义”之称。
即便如此,意大利也和其他列强一样,积极谋求对外扩张。由于实力不足,意大利的扩张企图只能利用大国争霸来实现,哪边风硬,就往哪边倒,是典型的见风使舵。
1912年的意土战争后,意大利脱离三国同盟的倾向就很明显。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事先没跟它商量,便宣布中立。实际上,意大利是想以参战为条件,向双方讨价还价,获得更多的好处。
在发布中立宣言的同时,意大利外交大臣就秘密告知德国大使,如果得到足够的报酬,意大利将准备“考虑援助的方法”。说白了就是要东西,要多少呢?300万支步枪,10000门大炮,5000个火车头。
威廉二世一看,气得把清单扔到地上。我要把这些东西给你,我们德国人得拿棒子去打仗。你不来拉倒,有你一个不多,没你一个不少。
第二天,意大利驻俄大使对俄外交大臣说,意大利很难“从德奥方面获得所期望的东西”,因而“可以与协约国谈判”,共同对付奥匈帝国。
就这样,意大利一面向同盟国敲诈勒索,一面又同协约国勾勾搭搭。在英国的协调下,俄国做了让步,同意将达尔马提亚大部土地让给意大利。由于意大利希望获得的领土大多属于德奥集团或中立国,而与协约国不存在直接冲突,所以,协约国答应给意大利的土地比德国许诺的多一倍,特别是英国还答应给意大利贷款5亿英镑作为参战费用。至此,协约国几乎满足了意大利的全部要求。
1915年4月26日,意大利终于同协约国签订了伦敦秘密条约。几天之后,意大利正式退出德、奥、意三国同盟,于5月23日向奥匈帝国宣战,次日宣布与德国断交,在背后捅了同盟国一刀。
对于意大利的这种龌龊行为,德国和奥匈帝国自然恨得咬牙切齿。
战场上见吧,意大利!
第四讲 空前惨烈大屠杀(凡尔登会战,索姆河战役)
士兵比任何人都渴望和平,因为正是他们必须忍受和忍耐战争带来的最大伤痛。
——麦克阿瑟
01。 凡尔登绞肉机
只有法国算盘儿菜
在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