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控脑营销就是思维布局txt打包-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得到这样的结果绝不意外,这就是利用包装成功创造了新的品牌规则的必然结果。

控脑 第四课 成功在于你如何选择(1)

    ——让财富之路豁然开朗的“迷宫定位法”

    导读

    你还要在错误的营销定位中浪费多少钱?

    决定产品定位的是市场最佳利润而绝非产品本身。

    如果把所有的营销定位比作迷宫游戏,你觉得从出口找入口比较容易,还是从入口找出口比较容易?

    思维方向的逆转,打开的是海阔天空的局面;产品不再是你的“枷锁”而只是一种可利用的工具,当你能够明白在哪儿(或者怎样)能够赚到最多的利润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该使用什么工具(或是怎样改变工具),去赚到那些钱。

    定位?你什么也定不了

    在2000年秋天,哈慈集团(旗下拥有哈慈杯,哈慈五行针,V26减肥沙琪等,是当时中国著名品牌)邀请我参加了一个新产品定位诊断会。那天请了很多人,有营销公司的、别的企业市场部的、广告公司的,还有两个市调公司的。开始一切显得其乐融融,但当涉及企业进行产品定位的话题时,一位负责营销策划的同行的话却使我的眉头拧在了一块。

    “我们要先根据企业优势,确立产品立项,再根据产品特点,结合市场,寻找最有销售力的卖点,然后根据卖点,寻找这一卖点所针对的消费人群,最后,确定这一产品的定位。”

    接着,市调公司的人从市调的角度补充了市调在定位环节的重要性,广告公司又从媒体推广的角度对这一做法大加推崇。

    这几乎是市场流行的标准答案了,但当时我的脸色确实难看极了。眼前的场景无异于上学时候的考试,所有人都在试图用同一个方程式来解决问题(似乎这个方程式万试万灵),然后获得同样的答案。我似乎能看到这样下去的结果: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气氛里,企业担下所有的风险,最后将服务费打进每家公司的银行账户。

    “我无意冒犯,但这么做有很大的风险。”我站了起来(为了不至于让那些刚刚发过言的人太过难堪,尽量使语气显得平和)。

    “其实,企业优势并不代表产品优势,产品特点也不一定就是产品的最佳卖点,这样推导出来的定位结果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此话一出,我刚刚的表情立刻在其他人脸上重现)

    “举个例子,当你打算卖杯子的话,你可以做玻璃的,也可以做水晶的或者是不锈钢的,你应该怎样选择?每一种杯子在市场上又有高中低档划分你该如何定价?每一档次的产品又有不同类别的消费者,你又怎么锁定?”

    “如果按刚才的理论来说(你能想象到那位策划师的表情),我的企业在做玻璃的方面有强项,我就应该做玻璃杯,如果产品透明度好,我就该把透明度作为我的产品卖点,目标人群当然就是关注高品质生活的人,然后锁定竞争对手、定价、策划、推广等等形成一系列方案?”

    “注意到没有,这种做法带有非常强烈的盲目性和单向性。如果我是一个做不锈钢比较好的企业呢?推导的结果一定会大相径庭。那么,是做玻璃杯能赚到更多的钱,还是做不锈钢杯能赚到更多的钱呢?事实上,无论选择哪种产品,我们都会面临同样巨大的竞争风险,为什么不找一个更划算的呢?况且这种做法的最好结果,也就是仅仅能赢得单一市场的平均利润。”

    定位——从本质上讲就是赚钱模式的选择,唯一能决定产品定位方向的是利润而不是产品。

    “传统意义的产品定位,最好的结果只会让你得到平均利润。虽然这听上去很公平,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你利用平均利润累积的结果,只会导致你最终的失败,因为有比你更强大的对手也在进行着平均利润的累积。如果行业年平均利润是20%的话,你的20%是几千万,它的20%却是几个亿……想想看,若干年后,你凭什么和他们竞争?”

    “所以说,我们不应该急着给产品定位,而是要先找到市场,知道在这个市场上怎样做才能给我们带来最多的利润,然后再去确定产品定位去迎合它。只有这样才能找出令你利润最大化的产品定位,否则无论多好的卖点都不会为企业多赚一毛钱。”

控脑 第四课 成功在于你如何选择(2)

    ……

    “你跟钱有仇吗?那就别再试图从你的角度为产品定位,决定产品定位的是市场最佳利润而绝非产品本身。”

    无需多问,那次的慷慨陈词,着实让我得罪了不少人。但同时,却也赢得了在场很多企业和同行的青睐,后来很多人竟成了我的客户。那些客户一直合作至今,刚刚开始是巨能实业,后来有了巨能钙、体饮饮料、伊利奶粉、蒙牛酸奶、陈世家、鹏程食品、天诚地产等等一系列客户的合作的连锁展开。

    命运如此奇妙,真让人喜出望外。(但遗憾的是,哈慈集团最终也没能理解我的意思,你从他们后续的市场表现恐怕也猜出了这一点。)

    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营销的核心是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定位则是赚钱模式的选择,当然要选择最划算的一个。很多人都喜欢钱,包括我在内,我相信那么多人花时间坐在一起讨论一件事情,肯定不仅仅是为了享受相互交流的乐趣。事实上,大家所发表的每一句言论,说的每一句话,目的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不是推导出看上去所谓安全的观点,最后却往往带领企业深入绝境。能够让所有事情变得安全的唯一因素只有一个——钱。

    如果要将这一粗俗的道理说得好听一点,它应该是这样的——所有的条件都是为利润服务的,这其中当然包括产品定位。只有那个投入产出最划算的定位,才能真正帮助企业去竞争,去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就是我接下来将要告诉你的迷宫定位法。

    迷宫定位法在本书中所占地位举足轻重,它将为控脑信息链体系提供一个准确的方向,以确保控脑营销系统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创造最高利润。

    你将从中得知,一直以来搅得你无法入睡的营销推广策略究竟错在哪里?究竟怎么做才能实现你的预期市场目标?它甚至还会对你说,把你的产品放到一边,别去管它,否则你根本就无法制定出有效的产品定位……

    当然,如果你够敏感的话,你还会在字里行间中发现,它同时也在向你质问——你还打算在那些错误的“营销定位”中浪费多少钱?

    迷宫定位法

    迷宫?

    为什么是“迷宫”?这个词和定位又有什么关系?想想看,我们曾经玩儿过的迷宫游戏,你觉得从出口找入口比较容易,还是从入口找出口比较容易?这像极了我们的定位方法。

    所有的营销定位都包含了三个环节——产品、过程和结果,就像迷宫游戏一样也会有入口、迷宫和出口。只不过在迷宫定位的游戏里面,这里的入口和出口不止是一个。如果你从任何一个入口(产品)进入游戏,面对你的将会是无止境地辗转迂回、处处碰壁,就算你侥幸走通了迷宫,可是你还是无法预知什么样的环境在出口(营销出口)等着你。很多时候,传统的营销定位方案也正是这样做的——结果是由产品的角度推导出来的。

    很多企业在进行产品营销定位的时候,往往是从产品的角度决定未来的目标市场,这是非常可笑的——就像一架已经升空的战斗机,在半空中再根据飞机配置,来决定该往哪进攻一样愚蠢。

    20世纪50年代,大名鼎鼎的通用电气公司做出了进军计算机市场的战略性决策。经过了14年的努力,耗资4亿美元之后,该战略定位却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他们选择了去跟IBM等知名主机生产商抢夺市场。实际上,通用电气公司当时至少有两种正确的选择:向高处,可以开发超大型计算机。向低处,则可以开发个人计算机。当时,这两个市场均无人踏足,但他们没有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他们没能发现这两个市场中的任何一个。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局?对比。失去了预期结果的对比,当然也会失去过程要求的对比。通用电气公司的失败,暴露了传统定位方法最明显却也最容易让人忽略的弊端——企业往往习惯去努力改变市场而非改变自身(即便是通用电气这样的公司也不能幸免)。

控脑 第四课 成功在于你如何选择(3)

    “传统定位方法最明显的弊端——让企业习惯了去努力改变市场而非改变自身。在失去预期结果对比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得最佳回报的机会。”

    在传统定位中,企业通常根据自身的优势生产出产品,再想当然地根据产品的特点去寻找市场(或者像通用公司那样去抢夺市场),接下来就只剩下暗自期待,预期的设想能够实现。但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这种做法无论如何都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风险,而且这种做法的最好结果,也就是仅仅能赢得单一市场的平均利润。

    为什么?因为老大的位置已经被人坐稳了,想当然地进入别人的地盘妄图分一杯羹,其结果要么是被干掉,要么是你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占有了一席之地——但仅仅是一席之地(平均利润)。我曾经说过把老大干掉你就是老大的话,不过不幸的是这句话可不是用在这儿的。

    控脑营销的迷宫定位法,彻底否定了这一充满弊端的传统定位流程。

    迷宫定位法

    在控脑营销的迷宫定位法里,我们的排序却是这样的:结果、过程和产品定位。还记得我们说过迷宫有很多的出口吗?首先要做的是选择最有利的一个出口(也就是结果);然后开始看看达到这样的结果需要什么样的过程(找到一条最佳线路);最后,你会知道需要用什么样的产品来完成游戏。这绝不仅仅是排列顺序的颠倒,它将为你的企业发展开创崭新的局面。

    迷宫定位法——从“预期结果”到“过程要求”再到“产品定位”的逆向定位推导方式,准确地寻找到比较适合企业的最佳路线,直指利润最大化的定位方式。

    迷宫定位法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而形成——我们营销的目的是让利润最大化。而定位就是赚钱模式的选择。所以定位必须要让你能够拥有选择预期结果的机会。清晰的预期结果会让你看到对于达到结果的过程要求。这时,你可以和企业自身情况进行比较,找到一条最适合你的利润之路。最后,我们营销的目的可不是为了生产一款令我们自己多么喜欢的产品,而是要通过它们来赢取利润,你现在可以清晰地知道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了。

    从产品—过程—结果,到结果—过程—产品,这绝不仅仅是排列顺序的颠倒,它将为你的企业开创前所未有的营销格局。

    在迷宫定位法里,迷宫的入口是你可以提供的产品,迷宫的出口(“营销出口”)则是你的预期结果。也是你最终的利润来源。而中间的过程要求是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的游戏就会变得很简单,然后结合自身情况做好选择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