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所依据记账凭证的编号;
4。经济业务摘要;
5。增加和减少的金额;
6。余额(包括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四)借贷记账法账户的基本格式:
借贷记账法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的记账方法,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会计账户的格式分为简单格式和标准格式两种。
(1)简单格式:
简单格式由于于大写的字母“T”或汉字“丁”形似,因此,也称为T型账户或丁字账,这种格式的内容中只包括账户的名称、增加和减少的金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不包括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的编号以及经济业务摘要。使用这种格式可以很方便地将会计要素所发生的增减变动情况记录下来,并对其进行汇总。在日常会计要素核算中,如果单位采用科目汇总表的账务处理程序,则在登记总帐之前,先登记丁字账,然后,根据丁字账进行汇总,最后按其结果登记总分类账。
(2)书面格式:
书面格式是会计账户的正规格式,包括账户基本结构中的全部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详细记录经济业务,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各单位必须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依法设置并使用会计账簿,因此,会计账户必须使用正规格式。
例8〕在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账户的金额要素的是( )。
A。本期借方发生额
B。本期贷方发生额
C。本期减少发生额
D。借方余额
〔答案〕C
〔解析〕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统称为会计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例9〕会计账户的各项金额的关系可用( )表示。
A。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B。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D。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答案〕ABD
〔解析〕根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很容易知道ABD是答案,C不是答案。
〔例10〕在会计账户的标准格式中,包括( )等项目。
A。增加
B。减少
C。借方
D。余额
〔答案〕CD
〔解析〕会计账户的标准格式中,包括下列项目:日期、凭证编号、摘要、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
〔例11〕账户的简单格式分为左右两方,其中:左方表示增加,右方表示减少。( )
〔答案〕×
〔解析〕账户哪一方登记数额的增加,哪一方登记数额的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
六、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要求掌握,易考简答题):
(一) 联系:
1。二者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2。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二)区别:
1。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2。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
3。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会计报表所运用。
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例12〕下列关于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计科目是开设账户的依据,账户的名称就是会计科目
B。二者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C。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D。会计科目不存在结构,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