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九讲 老子与人际关系的智慧-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轻用自己的锋芒。刘邦能够忍,就保养自己的锋芒而等待项羽的弊败,而这些是张良教给刘邦的。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比如韩信攻下齐国,想要刘邦立他为“假齐王”,即为代理齐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得到信后大怒,破口大骂。张良就踩刘邦的脚,要他冷静,并且对刘邦耳语,说如果现在不立韩信为王,会生变故。刘邦马上醒悟,说:“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你打下了齐国,就应当做真王,为什么还要封个假齐王呢?并立即派张良封韩信为齐王。苏东坡认为,刘邦的人际关系中的修养还不到家,还是“有刚强不能忍之气”,不是张良及时提醒的话,谁能成全刘邦的事呢? 
  虽然我们不一定同意苏东坡的话,但是张良的人际关系处理确实是非常高明的,他往往从人际关系入手帮助刘邦解决了很多难题。再比如,刘邦平定天下后,面对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给功臣的分封问题,这是个极其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果然出问题了,刘邦在洛阳宫殿的空中阁道上常常看见诸位将领坐在沙地上议论。
  刘邦就问:“他们在议论什么?”
  张良说:“他们在想造反!”张良实话实说,为什么不婉转一点呢?因为张良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要让刘邦猛醒过来。
  刘邦说:“天下刚平定,为什么要造反?”看来刘邦还是有些糊涂。
  张良说:“你靠这些人夺取了天下,做了天子。你现在封的人都是你身边亲近的老朋友,如萧何、曹参等,而又杀了你平生怨恨的人。这些人担心不能被封赏到,又害怕怀疑他们平时有过失而被杀掉,因此相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
  刘邦一听非常害怕,很担忧,说;“怎么办?”
  张良说:“你最恨的、又是大臣都知道的,应该是哪一个人?”
  刘邦说:“那是雍齿这个人,和我有宿怨,曾经多次让我受辱,我想杀了他,但是他又有很多功劳,不忍心杀了他。”
  张良说:“那你赶快先封雍齿,就解决问题了。”
  刘邦听从张良的话,马上设宴,封雍齿为侯,还催促丞相等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群臣在宴会结束后都高兴地说了:“雍齿尚且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用不着担忧了。”大家看看,张良真是“四两拨千斤”的高手,他只是轻轻地解决了刘邦和雍齿的一个人际关系的“死结”,而围绕刘邦人际关系的全盘、整个网络都活起来了。
  张良的人际关系的修养真是很深很深,大约是因为他受到精通黄老之智慧的那位桥上老人黄石公的指点。他自己又精研、实践老子之道,他长期地历练,使他到达很高的境界。司马迁说得很有意思:“我原来认为他一定是一个很高大而且是特别魁梧的伟丈夫,等到看到画像,就像一个女人那样纤细。”大家看看,张良都修炼到什么程度了,整个形象都变了,整个气质都变了,原来是去行刺秦始皇的一个无比英勇的凶狠的怒发冲冠的杀手,后来不断修炼,一点一点地做减法,减去一点一点的刚烈之气,历练成绕指柔的百炼之钢了。张良把自己修炼得这样,太发人深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