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顾客突然又来订货,或是目前还有往来的客户,因条件上谈不拢,而委托别的顾客代为订货。上述情况,是现今商场上常有的事。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必须慎重处理,否则往往吃闷亏。要仔细分析对方,是不是被目前的供应商拒绝供货,才回头找你?尤其是订货量很大时,更要注意,否则,常常会为了贪图多做一笔生意倒帐。
在经济萧条,业绩不理想,公司赤字渐渐增加时,一旦有大笔订货单出现,经营者往往会认为是天赐良机,不经过仔细考虑,一口气就接了下来。结果,收进来的支票第一张就遭到退票,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俗语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人常常在困苦时遇到这种情况,而使本来就发生财务问题的公司,更加速恶化。
许久没有往来的客户突然回来大量订货时,就要小心应付,不要高兴得太早。以下的情形,尤其应当特别小心:
发现与不同行业之间,有大笔交易发生的客户。
(2)以支票付款,或常发生支票跳票的现象的客户。
S商事公司过去一直以煤炭为主力营业项目,但最近几年,改以石油制品为主要项目,在顶峰时期的营业额高达日元100亿元。
但奇怪的是,他的石油制品却不是直接向石油公司购买,而是批发商所供应的。同时,财务情况不稳的客户又多,时常有呆帐的情形出现。往来都是以票据方式收付款,金额都很大。
到了1983年2月至3月间,呆帐金额大幅增加,在财务已经恶化的情形下,向供应商要求将债权打对折,而剩下的50%债务以分期付款方式偿还,并将营业阵容大幅缩小,继续经营。
拖到1984年,终于以周转不灵为借口,宣布倒闭。负债总额为20亿日元。
□ 投机思想过重
以关西某家海产品批发商为例来探讨,该公司每年的营业额超过日元20亿 ,但因利润偏低,想经营其它行业,但又谈何容易;想来想去最后走上囤积海苔之路。海苔在日本食品界,属于热门时货,价格暴涨暴落,所以像赌博一样,一半靠运气;另一半要看眼光判断力。
这家公司就因眼光短浅,使库存货品过多而倒闭。
大型批发商以囤积而发了时货财的,虽然不胜枚举,但这多半是在经济高度成长时期的事。
现在交通发达,公共通讯方便,各种物资的集中和分散速度相当快。再加上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日本商社信息网,哪里有多少数量的物资,可以清楚地把资料送到经商者手中。甚至,各农作物的收获量、商品的生产量等预测技术也都在进步中。所以,单靠自己的推测或碰运气来囤积物品,而想发大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目前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中小型批发商已亮起危险信号了。除了极少数的特殊商品之外,大型批发商都以大型电脑来处理信息,不但存库量、售货量,都可从电脑的屏幕上一目了然;
甚至于其他有关同行的信息及资料,也随时都可以得知。所以传统式经营法,早已被淘汰了
。
大阪的富士鹰工业公司是日东牌毛线衣的制造兼批发商。除了日东牌以外,还经营“得利卡”和“马加利特”两个牌子的产品,而知名度很高,每年的营业额约日元25亿元。其中长畸屋、忠宝屋、日井等超级百货公司即占该公司50%的营业额,其余50%是与全日本各地区批发商往来所得。
富士鹰一直采取薄利多销政策,所以公司盈余颇低,公司负责人常受董事会的指责;于是在1982年,以极度保密的情况下,决定由国外大量进口廉价的秋冬季毛衣,(金额约6亿
日元)。不料该批毛衣运到时,因日元贬值,使成本增加,造成不利的局面。
1983年5月期的决算表上,出现了1亿元日元的赤字,此后业绩开始下降。终于在1984年2月宣布破产,负债额为日元15亿元。
世界上最大的油轮航运公司——三光汽船运航会社,虽然每年都在亏损中惨淡经营,但经营者却仍期待着景气复生,还不断的挣扎奋斗。这也是一家投机经营的全世界的航运业,不单是油轮方面,连其他的定期船与不定期船,均陷于不景气的状况。在大部分船只停航时,
三光汽船却还是大做亏本生意,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
买空卖空投机行为
1984年11月,股票上市的东京菱和汽车公司,宣布倒闭。该公司是三菱汽车制造公司在东京规模最大的工厂;也是居领导地位的汽车销售商。1984年3月期的营业额高达168亿日元。但因卡车的严重滞销,使得1982年和1983年的会计决算书上,都出现了庞大的赤字。
加在该公司的产业机械部长,以交换支票方式,向十几家经销商换来将近数十亿的支票,再持那些支票向各金融机关兑现。明为出售小型建设机械的销售款,其实就是卖空行为。此事在同年六月间被发?br》
第一章哈佛经理弊病诊治通则(下)
□ 中坚力量大换血
撤换主要干部时,要有相当的理由,才交代得过去。
比方说,董事长年事已高,而且接棒人已经可以随时接手了,那么董事长就可以功成身退。或是董事长在任期间一直辛苦的工作,该让他休息,以答谢他的辛劳。或是家族公司的第二代已有相当的能力,第一代董事长就可以放心的引退。或关系企业的董事长,被母公司另选派较有实力的董事长来接任等情形。
上述的各种情形,可说是顺理成章的人事变动。在同业间还足以告诉外人。如果是在其他情况下,突然地改选董事长,那就和中坚干部辞职一样,也是一种危险信号了。
自公司创立以来,一直与董事长同甘共苦的常务董事突然辞职,如果是因病辞职,就不会被同行业怀疑;否则,就是危险信号。原因可能有:常务董事看出公司的破绽,或者,他与公司同仁或董事长发生的冲突。
在公司刚成立时,大家都为了公司的业绩拼命努力,根本没有时间闹意见,但业绩达到某一程度时,就会为了红利分配、或争取职权等发生争执。如此一来,公司团体精神就受到影响,业绩当然也会开始下降。
公司里的重要职员,或对外有信用的人,不明不白的辞职时,就要注意了。同时也要观察,同事之间是否发生过冲突?冲绳市的新琉工业公司,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冷气工程公司,知名度颇高。1983年开始在那霸市投下巨资,经营公寓出租业。后来资金调度困难,继而公司职员争权,引起内部不和。加上关系企业中的新琉冷暖气机公司宣布倒闭,使公司业务更加恶化,对外信用扫地。终于在1984年6月因负债总额达20亿日元而宣布破产。
“只要三个人凑在一起,就可能成为小派系”,因此,每一个公司的办公室里,都会有几个小派系。在业务蒸蒸日上时,不会发生问题,可是一旦公司业绩走下坡时,上层领导人员,如果没有足够的驾驭能力,小派系之间就会开始争权夺利,用尽各种挑拨手段,弄得鸡犬不宁,扰乱整个经营方针。如此一来,公司又向倒闭的路上迈进了。
银行或客户撤出
如果好不容易才得到主力银行的协助,而经营者或董事长却不跟他交涉或应酬,没有进
一步的沟通,实是很可惜的事!因为银行特派员有特殊的经营技术、知识及资料,如果经营者不善加利用,实在是糟蹋人才。可是,这个社会上偏偏就有一些顽固不化的经营者,不肯采纳别人的意见,总认为银行特派员不是同行,不会了解自己的事,而不愿与他们协商。
不过,在现代企业界,因得到主力银行特派员协助而成功的例子也很多。尤其是在第一次能源危机及第二次能源危机,营业额降到前所未有谷底时,因得到主力银行特派员的协助,使公司业绩回升的例子更多。例如东洋工业公司,其主力银行是住友银行,派出四位职员协助。结果在资料充分的情况下,开发出一种广为一般家庭所接受的商品,扭转了公司的危急情况;使业绩回升;银行特派员也在完成任务后;满心欢喜的回总公司待命。
而相反的,理化工业公司在经营情况危急的时候,其主力银行是三井银行,除派员协助外,甚至还派了一位资深驻厂员担任公司的代理副社长。这已经充分的显示出主力银行的诚意了,没想到理化工业公司的董事长非常顽固,使特派员们无法深入了解公司业务,及各项作业症结所在,更无法发挥协助的特长。总公司发觉这种情况后,只好撤回驻在理化工业公司的特派员,并且缩减融资额。
对理化工业公司融资的银行虽然超过30家,但其他银行见三井银行撤回特派员,及其董事长顽固的情形,都相继停止融资,并且陆陆续续收回货款金额。就在三井银行撤回特派员的3个月后,1984年6月,理化工业公司以负债额高达27亿日元的情况下宣破产。
藤野棉业创业于1922年,在广岛是知名度很高的厂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其制造的脱脂棉畅销全国。大战后,以生产女性卫生棉为主力产品,在业绩最盛时,包括脱脂棉的生产量,全日本第一。1981年3月期的营业额高达64亿日元。后来,因为该公司投资再整厂、建厂的设备费用过高,利息负担很重;加上产品销售的业绩骤减,经营开始恶化,资金也相继发生问题。
为了协助藤野棉业的业绩回升,其最大的原料供应商伊藤万公司和“东洋人造纤维公司”,派驻厂员到公司协助经营。但是在发觉公司缺点实在太多,无法重整的情况下,纷纷撤回驻厂员。撤回后,藤野棉业的业绩急速恶化,终于倒闭。
疏远关系企业
三井东庄化学公司独资成立了一家小公司——三井东庄温室农艺公司(东京),是专门设
计“果菜温室”的公司。在1983年3月因负债200亿日元而宣布破产。
这家小公司专门以半透明树脂木为原料,设计各类蕃茄、青椒、小黄瓜等蔬菜栽培室,从设计到施工,该公司一手包办。在1982年,营业额高达50亿日元。
1984年2月,该公司被其经销商长畸产业公司拖欠60亿日元,这是一家专卖营业用“塑胶布果菜栽培屋”的公司,在1983年宣布倒闭。东庄温室农艺公司受其拖累,也在3月后相继宣布破产。
母公司三井东庄化学公司,此时也是因负债累累,所以,对子公司的恶化无法伸手援助。像这种子公司经营不善,而母公司无法援助,任子公司倒闭的例子是常有的。东庄温室农艺公司是三井企业中第一家倒闭的公司。而三井企业是世界公认日本最大财团,所以这个倒闭案件被一般人认为是不可思方议的大事!
可是从此以后,只要业绩不振,或经营未达理想的子公司,都纷纷被母公司淘汰。虽然有的公司经营情况比东庄温室农艺公司还好些,但只要是无法帮母公司赚钱,或经营不相关行业的子公司,母公司都会尽量快裁决,以免被拖累。
石芝工业公司创立于1960年,是专门制造产业机械的厂商。在1984年8月以前,是由石川岛播磨工业公司投资成立的,并派员到该公司协助经营,所以,石芝公司可算是石川岛播磨工业公司投资成立的;并派员到公司协助经营;所以;石芝公司可算是石川岛播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