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乘生起次第的修持,体悟空性在于修本尊法中使自己的凡夫身及外界境象不能现起,观想自身成为本尊身,观想整个宇宙万象成为本尊的坛城。当真正的本尊身即本尊智慧身现起,就能证得空性。圆满次第的修持则靠气入、住、融于中脉,得见明体,生起大悲、俱生大乐及各种光明与空色等而证到体悟空性。大悲、俱生大乐和光明,这些心的不同层次都可说与空性同体,利用它们来修空性最为方便和最有效。
大悲是一种无我利他的心态,世间所有苦难的根本是我执,所有的恶缘都源起于自我的执着,自我的纠缠,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私欲,正如蚕之作茧自缚。因此,要解除他人和自己的痛苦,就在于使我执化入空性,把所有的恶缘禁绝,这才是真正的大悲。行者必须使大悲心与空性配合,不生执着而任运与无生、无相、无愿三解脱相应,然后化身佛事业可成。所以,空悲不二是修成化身佛的途径。这是属于第一灌顶和第二灌顶的范围。
俱生大乐是修拙火时白明点上下流动所经验的顺逆四喜中的俱生喜,当它发生时全身充满大乐。这种乐受并非凡夫性交之乐,任何世间快乐均不足,以比拟此种乐受,在此大乐上致力修持空性,便可使四喜、四空配合严密,喜得空而喜愈大,空得喜而空愈灵。以俱生大乐专注于空性,比起其他方法更大的力量来摧毁烦恼障和所知障,因为此种乐识完全摆脱了所有粗的概念思维及二元的外象,思维无法干扰俱生大乐心,因为支持这种构思的气已融入中脉而中止作用了。因此,行者可以此种乐来更有力、清晰地观修空性,使能修之心及所修的空性混然无别,成为空乐不二,成就报身佛的修持。这是属于第三灌顶的范围。
智慧光明一般与空性同体,通过光明来体悟空性,是最方便和最特胜的法门。我们必须了解,一切光明皆属空性,不可起光明的执着;一切空性充满智光,不可起空性的执着。光明显现的深浅、高低层次,决定于对空性体悟的程度,经过心理影像或概念体悟空性而显现的光明叫做喻光明,用直观或当下言语道断体悟空性而显现的光明叫做义光明。只有经历后者才能成佛。行者初修观空,观想一切化为空,此空唯是一片光明,其后把一切现象收摄入空性光明中,才能达到明空不二,这是修成报身佛的途径,属于第四灌顶的范围。贡噶上师在《大圆满灌顶及修持方法讲解记录》中指出:“本觉智光即是吾人本觉智慧,具足体性本空、自性光明、大悲普遍三者。体性空者,谓从本空寂,喻如灯体;自性明者,喻如灯明;大悲普遍者,喻如灯光遍照。空为体,明为相,大悲为用。”在这里,贡师说明了为什么通过智慧光明能够体悟空性及明空不二的原理。
无名小卒 2004…10…20 12:39
第三节 观空捷径
佛教有许多观修空性的方法,但其中以“无我观”为观修空性的捷径。无我观法就是“人无我、法无我”的观想法。凡是于人身执有我,谓之“人我”;于法(一切事物)执有我,谓之“法我”,观想人我、法我均无,自然通达空性。因无我观法较为简单而直接了当,所以被称为单刀直入的观空法。
许多佛典都指出了无我观法是观空的最有效方法和捷径。《金刚经》指出的“四无相”,即“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最明显的无我观法,说明无我的时间相续性。正因为无我,所以由我所取的人、众生、寿者当然也非实有,而“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就证到了空性。《金刚经》又有“六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说,世间一切事相,都是有为造作,缘生缘灭,空地自性。如梦境的虚渺,如幻象的现灭,如泡沫的空无,如影像的飘忽,如水露的短暂,如电光的闪逝,都是假有即空。但能观一切法如此六者,乃是因为无我的缘故,无我才能有此六喻,使行者入于空寂的境界。《心经》所云“五蕴皆空”,即是无我。因为“色”为我所执之身;“受”为我所执的感觉;“想”是我所执的妄想;“行”是我所执的习气;“识”是我所执的心灵,如能一观无我,自得五蕴皆空。《龙王经摄颂》说:“观身无我法无我,见自身空诸法空。”《十地经论》说:“无我智有两种:我空、法空。”《楞伽经》说:“两种无我,一切诸法,悉入其中。”《无量寿佛经》说:“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利。”这些经典都说明,无我观法较易入手取证空性。
龙树菩萨的中观正见分析、探究无我观法的哲理基础,他的“二边,不一,不异”观点就可以用来破斥和否定自存的我。二边,就是说如果有某种事物存在,它一定是一个或比一个多,或者是一或异,没有第三种可能。以“我”为例,这个“我”是一个拥有五阴的个体,或者是不同于五阴的东西,没有第三种可能。不一,如果认为“我”是拥有五阴的个体,那么,阴分五种,必有五个“我”;或者“我”既为一,那么,五阴应该是同样的东西。明显地这两种结论都是错的。如此探究,可以了解到“我”一不是拥有五阴的个体。不异,“我”既不是拥有五阴的个体,那么,“我”是否可以分离呢?是否可以“离阴有我”或甚至阴不存在亦有“我”呢?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不可异于诸阴,这就是不异的观点。经过这样反驳“本来存在的我”的三个观点的探究,就能建立“即阴、离阴”我都不可得的正见,就会了解“本来存在的我”毕竟不可得,“我”是完全不存在的,空性是用来破斥“本来存在”的“我”的。
无我观法就是使自己相信“本来存在的我”实际上完全不存在,然后感觉到像虚空的空性,并以此作为观修的目标,不忘失地执持空性,专注于它,从而进入如虚空的三摩地。
陈健民上师称赞无我观法说:“若用无我,则如剪刀两片,同时截断,一断霸占大智空性之我,同时又断嗔业害人之我,如是智悲齐彰矣!”他说:“依密宗大手印、大圆满,则于即生、即身中顿然取得。无我则令法身独显,别无一物以障碍之;无我则浩浩荡荡光明任运,而全体起用矣;无我则的历历任运光明,而全用在体矣。”
无名小卒 2004…10…20 12:41
第四节 观空法
西藏密宗各派的任何修法仪轨的开始,都是修持空性,此时观想外之环境及内之肉身都变成空性了;修法仪轨中间,都属于空的缘起;最后种种观想都再收入空性。开始的观空,应于一刹那间完成,但此时所谓空,仍非胜义的空,只是但观人我空,以人我境界泯灭,遂便于本尊身及其他法的生起,在此一阶段不免有法执,即执着于一切事物有实在的体用,也只有凭藉法执,才能作种种观想。到了最后阶段,是另一次的观空,此时的观空已与开首的观空不同,已从生起次第进入圆满次第,亦是从缘起进入缘起与空性无二,收摄一切尽归入无分别、离言说的法界虚空,不但无人我,而且无法我,成为能所双亡,人法尽灭,即是具有双融的胜义空境界的入定。
观空之法很多,列举出几种基本的观空法,作为学者的参考。
一、观空咒法
修持本尊法时,开首观想顿然归入空性,多先念诵观空咒,咒曰:“嗡、苏巴哇、苏打、沙哇、达玛、苏巴哇、苏打、杭”。这一观空咒的意义,是说一切法或相都是纯净而无我执的污染;我本身也是纯净而无我自我的污染。
据陈健民上师英文著作《红白观音仪轨陈氏注解》所介绍的观空咒法,应当观想身内与身外在空性中是一体的,清净无染,但是,也应当明了空性虽是一体却有两面;背面全无,如同明镜;正面显有,似镜中影。前者叫空性,当已有成就的行者住于静态的真空三摩地,则称之为空性三摩地,亦称根本三摩地;后者是佛像如镜中影现,行度生事业,此时住于动态的空之缘起的三摩地,亦称后得三摩地。如此两种三摩地实是无二,但修持者可以分别修习,有时侧重空性三摩地,有时侧重缘起三摩地。但行者证得成就以后,此两种三摩地并不能分开,在实证中它们是无分的。
二、收敛扩大观空法
这是把自生本尊(即我已变成本尊)或脉轮收敛和扩大,缩小如芥子或扩大充满宇宙的观空法。
敦珠上师所传《大幻化网导引法》一书有观脉轮明空之法,观想自己变成金刚萨埵本尊形象,内外明空无垢,净如玻璃。然后观身中空,由顶至足,乃至手指、脚趾、毛发诸尖内,均如贯气皮球。如此观明显后,可观想身渐渐扩大,充满世界,或观身渐渐缩小,仅如芥子大小,身中皆极空极明。
白教第24代祖师珀玛迦尔波所传《噶举派六成就法》灵热成就一章载有观外修身空、观内修身空等法。观外修身空法是:观想自身外表如同金刚佛母(金刚瑜祗尼、金刚亥母),内体如一红色空囊,透明放光,甚至手指尖亦是中空,正如红绢所鼓张之帐篷,或吹气鼓张之气球,初观如自身之体量,然后渐次增大,如屋如山,最后大至充满整个宇宙,如是集中心神于此。继观渐次缩小,竟至小如芝麻,再至小于极小芝麻之微,然体量虽小,身色肢分内外一切,仍了了分明,如是集中心神于此。观内修身空法则是:观想灵力脉道为空,先观自身变成金刚佛母,在体内中心线处,有中脉、下起会阴,上抵梵穴(顶门)。中脉红如渥丹之色,明如酥油之灯,直如香蕉之干,空如纸卷之筒,脉管如中号箭杆大小。观想中脉渐大,如棒,如屋,如山,乃至充满整个宇宙。中脉渐大时,观自体亦增大,举体皆空,灵力脉道遍及全身,即手指尖亦贯达。观金刚佛母缩小时,灵力脉道较一头发百分之一还细,仍为中空。观灵力脉道细至不能描,细至不能见,细至不能住。
三、融入光明观空法
本法观空,可以除遣气、脉明点由于运作不当所产生的毛病和障碍。因为这些毛病和障碍,用药物治疗往往无能为力,只有用本法把身体观空,才能治好。
格桑嘉措格西上师著《大乐光明》一书中拙火八次第一章介绍了本法。这就是把自己变成本尊的身体内皮、肉、骨、血、脏腑等等观想化成光明,慢慢地空透,只剩一层透明如膜的皮肤。当这种观想稳固时,要观想皮肤变清净、透明,如虹无实质,不可触摸,而不是如虹七彩。观空结束前,要重新把自己的身体再观成本尊身。
四、种子字观空法
本法为修法仪轨最后归空之法。红白观音修法仪轨最后归空为观想世间一切成坛城收入本尊身,本尊身收入心,心收入种子字(舍)。(舍)字由最下端之“□”收入“□”,再收入“□”,再收入“□”,再收入“□”。“□”收入其上端如一发丝。也就是说,情器世间与我收入“□”(舍)字,从此字下端至上端,一起消融归于空性,于是入定。
那洛六法中有静虑汉,观想种子字“□”(吽)字,也是观想器世间(众生所住之国土世界)化光入情世间(众生、有情),情世间化光入自己本尊身,自己化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