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湿,概上举身烦疼诸候。脉浮汗出恶风者,风也;身重者,湿也。风湿相搏,湿
强则无汗,风强当有微汗。今云汗出者,谓病未解则汗出不止,此风湿而表虚者,脉当
浮虚而涩,宜防己黄耆汤。朮、甘运脾而燥湿,黄耆实表以托邪,君防己以泻经络之湿,
加姜枣煎,所以宣胃阳,而助卫气之运行也。以表虚汗出,故不用麻黄;以关节不疼;
故不用桂枝。若喘者,为寒邪内陷于肺,脉当寸口微紧,加麻黄以散肺寒。若胃中不和,
肝乘脾者,脉当关上微弦,加芍药以平脉。若气上冲者,冲气逆也,脉当浮虚而数,加
桂以下冲气。若下有陈寒者,身半以下无汗而寒,脉当关以下按之细紧,加细辛以散里
寒。服后当如虫行皮中者,淫气往来,卫欲行而未畅也。从腰以下如冰,下寒也,后坐
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覆以助汗也,表里兼治,得微汗而解矣。凡所加减,皆示制
方之例,一证而因各不同,未可执一。如喘有虚、实、寒、热之异,惟水寒射肺,乃可
纳麻黄耳,余当类推。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
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汤主之(通行本误列太阳下篇,
《金匮?痉湿暍篇》重出)。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
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杂病论义疏 
—166—

白朮附子汤方

白朮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一两半,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身觉痹,半日许,
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朮、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
故耳。

此由伤寒末传风湿之证,外证已解,而风湿搏于经络之间,令人不能自转侧,此较
身重稍甚。盖身重不可转侧,有虚有实,虚为经气不举,实为邪气阻滞。此云不能自转
侧,又不呕不渴,脉象虚而涩,乃湿流经络,虚寒在里之证,故以桂枝附子汤,温里寒
以化经络之湿。不用黄耆者,以里虚不可实表,下虚不宜补上。去朮者,欲药力之直达
下焦也(凡欲药力直达下焦,不宜佐补中之品)。假令此证,迁延失治,加大便坚,小便自利,
乃肾寒气陷,中府失散纳精气之权,决渎之道虽行,传导之司不畅,使太阴阳明滞其开
阖之机。故经络外湿,而肠腹内燥,以表里之气不通故也,脉象当濡而按涩。不浮,治
宜去桂枝之走外,加朮以温运脾阳,从中府蒸散水气,故一服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
一日三服都尽,大剂频与,其人当如冒状,勿怪,即是朮、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
故耳。所以然者,以朮、附逐水,非同发汗,乃助中焦散津化气之用,与水谷气相争,
故如冒也。此证最易惑人,若庸工妄与通府,必致邪陷之变。所以辨证之处,因湿证本
为多水,不当肠结,且不呕不渴,知水气不停于胃,又脉濡而涩,水道自调,故知为脾
虚不运,而非脾约津枯也。盖肾寒脾弱,气陷而水性下流,不能化气散湿于表。凡阴结
便秘之证,皆同此理,学者详焉(白朮可治下利,复可治大便坚,可悟治源之妙)。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
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通行本误列在太阳下篇,《金匮 


◎痉湿暍篇》重出)。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白朮二两,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
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此肺虚气逆,湿流经络,逆而上干之候。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风湿相搏于经
络也。近之则痛剧,邪实于皮肤而不可按也。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颇似气弱表虚
之候。以小便不利一证,知为湿邪上犯,乘虚于肺,则水不下行,故上为汗出短气,下
为水道不通。肺合皮毛,故有时或身微肿,证似肺胀,脉当浮濡而按之涩,治宜甘草附


伤寒杂病论义疏 
—167—

子汤。君甘草以缓中,合朮、附而逐水,藉桂枝为使,以袪风而疏经脉,附子佐桂,更
可化气利水。此证汗出气短,而不用黄耆者,以湿邪在上,遽尔用升提之品,则引邪上
犯,必发喘满,此治法先后之序也。此证小便不利,而不用苓泽者,以素寒气虚之人,
肾阳不能行水,温肾则水道通调,利水则气随下陷,反成淋滴,所谓相体以诊者此也。
故缓中通脉(通其经脉,桂枝之用是也),则掣痛自止。温肾运脾,则气化湿行,湿除而肺
气自王,不必更补气也。服后当得微汗而解,能食汗出复烦者,胃风盛也,更服五合,
频频少与,则胃和而诸证愈矣。本篇述湿邪之变,上下内外.化热化寒,无法不周,无
变不摄,所举辨证之例,皆庸工难晓,毫厘易差之治,学者当会通而化裁之。

辨燥病脉证并治第八(按通行本本篇全佚)

燥亦气交六化之一,用与湿反。经曰:燥以干之。又曰:燥胜则地干。盖藏府经脉,
皆资水津为之濡润。故湿者水分之太过,而燥者水分之不及也(同一病水,复有水分、血分
之别)。天地五方之用,东温南热,西凉北寒,燥秉西方之气,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
藏为肺,在体为皮毛,其性为凉,其德为清,其用为固,其化为敛。大气以六化倾移,
故能寒热相造,燥湿相临,风暑相值,风以动之,寒以紧之,暑以蒸之,湿以润之,燥
以干之,火以温之。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迟速往复,风气之由
生也。万化原始于动,故风为生气之首,人身非六变,则无以推陈而致新;宇宙非六变,
则无以长久而位育。西方之气,燥化之所治也。其地为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
收引也。故八风之变,其自西来者曰刚风,自西北来者曰折风(经曰:风从西方来,名曰刚
风,其伤人也,外在于皮,内舍于肺。风从西北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外在于手太阳之脉,内舍于
小肠),其气刚急劲切,具燥湿摄暑之用。燥为西方之气,而显于西北者,以四时之令,
原乎一气之所屈伸。冬至后一阳爻升,至春则由寒转温,由温转热,大气自降而升,自
内而外,故温之气(温者气之乍暖,半寒半热之相合也),外热而内寒,阳上而阴下;盛暑阳
气全升,水蒸地热,复极则剥,秋气继之;秋者阴气初胜,阳将下屈,气自外而内敛(经
曰:其化紧敛钦),则阴外而阳内,寒表而热里,温凉二气,同乎寒热之合,以热发其寒,
则候温而政散,以寒敛其热,则候凉而政收。凡令气之变也,必以次而递迁,是以春至
犹寒,秋来尚热,燥虽秋之为气,必待深秋微凉,始着燥化之用。于时日行西陆,已渐
北移,寒收其热,燥化乃胜(此肃杀之气所以独着于西北,故其地为沙漠之域)。热、暑与燥,
皆足以灼津涸液,然其用则各不同。热以燔之,火灼而水枯也;暑以蒸之,水蒸蒸日上
而气散也;燥以干之,气敛钦而湿收也(譬之湿物,以火炙干者,火之用也;日中曝干者,暑之
用也;风吹阴干者,燥之用也)。凡物之性,遇热则胀,遇冷则缩,燥之用为固,燥之化为
敛,物性含湿,则水注而体满,物性遇燥,则体敛而湿分。故秋令而太虚廓清,月明星
皎,大气燥化之着见也。惟四时伏气之理,秋伤湿而冬生咳嗽者,以秋者金始治,肺将
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盖燥收于外,而湿伏于中,非外敛
则湿不内伏,此义易晓,及冬寒外感,外内合邪,乃湿动而为痰饮咳嗽,以燥伤气府,
湿邪内蓄在肺故也。后贤不察,谬以秋令即病之燥,认为伏气,离经旨也远矣。是知燥
邪为病,为气敛且收,析水离体,虽属液涸而非热盛,然其性为凉。凉者虽曰微寒,犹


伤寒杂病论义疏 
—168—

偏半热,亦犹温者,虽曰微热,犹偏半寒也。故春伤于风,多同冬寒之治;秋感于燥,
半参夏暑之方。燥之正象,不离乎干枯皱揭;燥之正因,不外乎液涸水少;燥之正脉,
总以短涩急促合离变化。短者液涸而气结,涩者血少而络枯。燥病初伤在气,渐以及血,
内干五藏,外病所合,从外而至者,先伤气府,从内而化者,病在阳明,以胃合大肠,
同主燥化故也。其有阴结之候,液结寒凝,颇似燥化,但阴结由寒以坚之,如水结成冰,
冰还成水,形体虽变,而水性不移,水量亦无增减之异,非同燥收之气敛而水分也(燥邪
之治,必清热而生津,阴结但温之则水化坚解,或有以此称寒燥者,亦犹夏令中寒,误名阴暑之例)。
本论详五气之证治,而风为百病之首,善行数变,宜有专篇,乃师独附见于伤寒者,以
风不兼寒,即为和风,风和即无由致病,其杂合于五气,虽有化热、化燥、化暑、化湿
之殊(如风热、风燥、风暑、风湿之类),必其人热燥先伏,风邪后感。虚邪贼风,未有不与
寒合者也,故风寒两邪,多不可离,寒不兼风,亦难犯体。盖病后之证象,自有风寒之
分,其二气致病之因,实有相连之用,此师所以独以伤寒统风邪也。凡发热之证,皆由
阳邪下陷,或寒热相争,非兼风寒外邪,断无太阳表证。故燥热为病,纵有身热,皆由
气灼血燔,而非荣卫胜拒之象,其证亦但觉身烦恶热,与外感发热之象大异,学者当明
辨而消息之(伤寒虽恶寒,亦有恶风之证;中风虽恶风,亦有恶寒之证。故知风寒二气之感,固不能
截然分泾渭也)。

伤燥,肺先受之,出则大肠受之,移传五藏,病各异形,分别诊治,消
息脉经。

伤燥者,燥气涸其津液,减身形含水之量,故为燥病。肺为气府,体称娇藏,其质
绵软,寒热易伤。故湿停则胀(水为射肺为肺胀),热灼则痿,暑蒸则弛,燥敛则结。是以
秋燥大行,气交不润,人病唇干皮燥,此为其常,外舍所合,内由呼吸以干于肺,肺纳
燥气,液涸病生,故伤燥外致之候,肺为先受。肺者为藏,大肠属府,以藏内而府外,
又大肠肺所合也。燥邪伤肺,移传大肠,病气自藏泄府,故曰:出病自内而之外也。或
移或传,分干五藏,病形各异,为治不同,欲析呿吟,微妙在脉,邪不空见,效象可知,
故当消息于脉经也(脉经,犹言脉之常理,非指书名也)。

燥病,口渴咽干,喘咳,胸满痛,甚则唾血,脉浮短而急,此燥邪干肺
也,柏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若移于大肠,必大便难,口渴欲热饮,脉急
大在下者,麻仁白蜜煎与之。

柏叶石膏杏子甘草汤方

柏叶三两,石膏半斤,杏仁三十枚去皮尖,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五升,煎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杂病论义疏 
—169—

麻仁白蜜汤方

麻仁一升,白蜜六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麻仁,煮取一升五合,内蜜微沸,和合令小冷,
顿服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