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郝万山讲伤寒论 _录音版_20060606-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湿润、大便干燥,这就叫脾约。治疗用麻子仁丸,起润下的作用。因为麻子仁丸是为了通便,所以用小承气汤为底方,二仁一勺小承气,这是个润肠通便方。在外感热病的病程中,由于热盛伤津,也由于治疗时或用了发汗、利尿等等药伤了津液,导致津亏。这时大便干结,阻结于肛门,排不出来所以叫津亏便结证。张仲景采取了密兼方来导便、通便或用猪胆汁来灌肠。导便法和灌肠法在世界上最早应用,有文字记载的应当属《伤寒论》。
 阳明实证在上面谈到的俯实证也罢、脾约证也罢、津亏便结也罢,病都在气分,阳明俯实证也有病在血分的,是由于阳明经热和阳明久有的瘀血相结而形成的阳明气血证,由于瘀血久留、瘀血不生、新生失养、它有喜望。注意他的精神证状,应当和太阳虚血证的如黄、发黄的精神证状相区别。由于血热互结、大便虽然干燥、其色必黑,反郁结。黑提示了有瘀血;反郁结毕竟是瘀热互结,瘀血是阴性物质,它有濡润肠道的作用,对于这种证候,《伤寒论》虽然提出了用滴胆方而治疗,但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来决定,不一不定用滴胆汤。因为这像一个上消化道慢性出血的病人,有时可以需用凉血、止血、润便的方药治疗,这是应当注意的。
 至于阳明的辨证,主要是指阳明之热和太阴之湿相和,湿热互结,湿不得泻,出现小便不利、热不得越,则出现但头汗出、身无汗、其经而缓、湿热互结于体内,阻恶气机,影响肝胆疏泄;或者迫使身质本色外漏而显发黄,这就是阳明湿热发黄证。这种发黄证热大于湿,热为阳邪、湿为阴邪,当热大于湿的这种湿热发黄证出现时,这应当归属于阳热证的范畴。所以把他叫做阳明湿热发黄证。一般情况下,治疗这种证候用茵陈蒿汤,茵、栀、黄三个药连续用、同时用,效果较好。可当湿热未退、黄胆未退、而中气又有不足时,该用栀子百脾汤,清热利湿、退黄,又兼有保护中气;而湿热发黄的病程中,又有感冒、而治疗湿热发黄又不能间断时,改用麻黄连药赤小豆汤,清热、利湿、退黄兼于解表。
 阳明病的主要内容差不多就这些,少阳病从病来说,他涉及到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腑和手少阳三焦,少阳的阳气虽然比较弱小,不抗不烈,但是对全身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少阳胆腑主疏泄,藏精之,向火主决断,它对人体情绪的调节、心情的调节;它的胆汁的排泄和贮藏的正常功能,对胃气的降浊、脾气的升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手少阳三焦腑作为一个水火气机的通道、气化的场所、能量代谢的场所,它对太阳阳气的疏布,有着调节作用。所以《黄帝内经》曾经说过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气液。因此,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腑经虽然在人体的一侧,但是胆也罢,三焦也罢,他的功能确是作用于全身的。如果说太阳主表,阳明主里的话,少阳既不主表,也不主里。但和主表、主里都有关系,后世医家就把这种特殊的功能称作少阳主半表半里。所谓半表半里就是不表不里、非表非里,但它决不是一半表、一半里,更不是表里之间的夹层、表里之间的夹界,所以如果理解不好半表半里,就干脆理解成少阳疏,少阳疏经的畅达,能使人体的五脏六腑的气机畅达,表里内外的气机畅达,足少阳胆经的经别和心胆相连,这就沟通了心胆相连的联系。正因为如此,少阳病常兼有太阳不和、阳明不和、太阴不和、精神神志不宁。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是轻微兼证,用小柴胡汤就行,如果兼证特别明显,就需加减,所以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配合桂枝汤,和解少阳兼于解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于清里,配合甘草干姜汤,就是柴胡甘草干姜汤。柴胡甘草干姜汤温补太阴,但这个方里有生津止渴的天花粉,而柴胡加龙牡汤,针对少阳不和、心胆不宁,出现胸闷、烦的证候。这几个加减方涉及到太阳、阳明、太阴,心主神志功能,这正体现了少阳病。作为一个疏机,它表里内外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的,所以少阳病有四大物点:
 1. 经腑同病
 2. 容易气、容易化腑
 3. 容易兼夹太阳阳明、太阴不和的特点
 4. 容易化痰、生饮、生水的特点
 这是在治疗少阳病的过程中都应当特别注意的。
 在少阳病的后面有附上一个热络血水证,其实热络血水证不是少阳病。如:妇女在月经期、或月经刚断这个外感可以是太阳病,也可以是阳明病。血室空虚,血气趁虚内入血室,化热和水相结,由于胞宫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肝胆的正常疏泄功能有着密切关系,一旦瘀热介入胞宫,它就反馈性的影响了肝、胆疏泄的失调。影响肝经疏泄失调的可见胸胁下满痛,如:结胸状,并且出现瘀热上绕、肝不藏魂。张仲景用刺期门穴的方法来泄肝经瘀热。如果血热介于胞宫,影响少阳精气不力的,就可能出现了寒热交错。如略状的临床表现,张仲景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发热,又可治疗热入血室的寒热交错如略状。
      小柴胡汤治疗发热总结:
    往来寒热、头痛发热、呕吐发热、发潮热、产后复发热,还有热入血室的寒热交错如略状。热入血室的寒热交错如略状治疗需在小柴胡汤加活血化瘀药如:丹皮、赤芍、茜草等等,这样才有较好的疗效。因小柴胡汤毕竟是治疗气分的一个方,既然病入血分,所以一定要加入血分药。至于太阳病非常清楚,它是一组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下注、增加混乱的症候,这是它的主要症候。治疗用四逆倍,包括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四逆汤等,来温中散寒、止泻。太阴病下利的主要牲:自立不渴、大便稀溏,太阳经脉受邪出现腹满、实、痛或者大实痛,治疗用桂枝加芍药汤,疏通经脉、和力缓积。如果太阳经气血失和,进一步发展成气滞血瘀,就用桂枝加大黄汤,疏通经脉、和力缓积、兼于化瘀止痛。如果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出现腹中肌疼痛,用小陷中汤,温中补虚、和理缓急。而小陷中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这三个方都是以桂枝加芍药为基础,虚的加饴糖,实的加大黄。所以要学习这三张方治疗腹满、痛的临实用。这三个方治疗的症候不在脾脏而在脾经,要区别开来。
 关于少阴病,病变的部位涉及到心、肾,从总体情况来看,它是以心、肾、阴阳具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弱的症状。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为元阴、元阳之根本。所以病变涉及到心、肾那就出现了人体根本之气的动摇,是少阴病。这应当说较为严重了。因为心主火,肾主水,而肾中又内藏元阴、元阳,所以就少阴本症、少阴藏症来说,它就可以出现寒化和热化两大类。当少阴、阳虚而阴盛时,外邪从阴化寒出现少阳寒化症。少阳寒化症主要讲了阳衰阴盛的四逆汤证、阴盛格阳的通脉四逆汤证、阴盛赛阳的白通汤证、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阳虚身痛的附子汤证。在讲义上把胃寒具吐的吴茱萸汤证;肾气虚、关门不固、脾、气、肾不能摄血,而出现下利滑脱、大便浓血的桃化汤证,都属于少阴寒化症中。但是这两个方证不是典型的少阴寒化汤证,像吴茱萸汤证可以把它看作是少阴病的类证;而桃化汤证勉强可以说是肾气虚、脾阳虚的症候,属少阴寒化证。当然桃化汤证适应证有大便浓血,但在厥阴病篇的白中风汤中有大便浓血,应当注意这两个方的区别。当素体少阴阴虚而阳抗,外邪易从阳化热而出现少阴的热化症。少阴热化症的一个症候是:肾水虚于下、心火抗于上,出现心中烦不得卧,治疗用黄连暗消汤。黄连暗消汤也是温病后常用的一个方,有滋阴清热、泻南胡北的作用。当少阴阴虚阳抗、外邪从阳化热、热于水结,这就形成了阴虚水热互结的猪苓汤证。猪苓汤证的适应证可以是由阳明经热误下而来,也可以是由少阴热化而来。形成阴虚水热互结证以后,它的临床表现:一组是小便不利;一组是可以饮水;一组是心烦不得眠。这是它的三大组证,既然有水邪,而水邪是逆流横溢的、无处不到的、变动不羁的。所以水邪犯胃可以有咳嗽、呕吐、侵噬肠道有下利。当然对猪苓汤适应证来说,特别是由阳明来的又含有热,如脉浮、身热,治疗用猪苓汤,郁阴、清热、利水。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真武汤、猪苓汤、五苓散都有利尿的作用,又都是特别常用的三个方,应当注意区别这三个方的适应证,对于少阴病来说,还涉及到太、少两感证;涉及到少阴兼阳明里实的证候;也涉及到少阴咽痛证。这些症候在临床上都可以遇到,注意区别。
 六经病的最后一经病是厥阴病,关于厥阴病,厥者尽也、极也。单从厥阴这个词来说是阳气衰竭到极点,或者阴寒邪气盛到极点,物极必反,穷则思变。所以病到厥阴、阳气衰到极点时,也许死亡。也许像厥阴上为被阴寒邪气热到极点时,上火可能就会暴发,阳气难复,就有可能由阴转阳。所以厥阴病篇它的症候是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寒热错杂、或厥热尽退、或死、或自缢。变化多端、错综复杂,具有两极转化的反应。
 总之,厥阴病两极转化的这种特点应当掌握。在厥阴病篇提到的一些方也是较好用的,如治疗湿热下注、下利的白头翁汤;治疗血气寒结的当归四逆汤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肝、胃两寒、浊阴上逆的吴茱萸汤;治疗回厥、久利的乌梅丸;偶尔发热小柴胡主之,这些都较常用。
 



74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