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十一月份;红军大学搞野外演习。我们团校八十多个人被编为红军大学的一个连;与参加演习的红军大学队伍一起;从瑞金出发;一路上演习行军打仗到了会昌。红军大学的康克清来到我们连当指导员;以帮助我们工作。她天天找我们开会;早上出发前布置工作;晚上到了宿营地又召集大家听取汇报。队伍在广昌驻了两天;听了县委‘县政府介绍当地苏维埃政权的工作。演习结束后;回到瑞金进行总结;并召开了庆祝演习胜利大会。在会上还给我们团校发了一个奖杯。演习结束后;康克清就离开了团校;回到红军大学。
第三次反〃反围剿〃胜利之后;中央红军乘势展开了全面的攻势;先后进行了赣州‘漳州等战役。红一军团在林彪‘聂荣臻的带领下;不仅曾攻占过漳州;并且还到过厦门附近。红军筹集了不少粮饷;并弄回不少的布匹和盐。上级还给我们团校每人一身戴红领章的新军装。
我在团校学习的时候;蒋介石已经集中了五十万的兵力;向鄂豫皖‘湘鄂西根据地发起了第四次〃围剿〃。在国民党军五十万重兵的压迫之下;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三军不得不于十月分别撤离鄂豫皖和湘鄂西根据地;向川陕边和湘鄂川黔地区转移。蒋介石随即又开始集中四十万的兵力;准备进攻中央苏区。眼看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即将打响;形势发展需要干部;第一期团校提前结束了。临毕业时;红军总政治部的组织部‘青年部共同找我谈话。当时萧华已是总政青年部部长了;他告诉我;广昌独立师已经改编;与独立第四师及红军十二军三十六师共同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二军;广昌独立师编为第六十四师;江西军区独立第五师编为第六十五师;红十二军三十六师编为第六十六师;红二十二军长罗炳辉;政委旷朱权;政治部主任谭政。萧华要我直接去福建邵武找红二十二军报到;由二十二军分配我的工作。他发给我一些路费和书;还有路条;当时在苏区拿张路条就可以随便通行。
我到了建宁时;遇到了宁都起义的红五军团十三军政委朱瑞。红军都是阶级兄弟;朱政委对我十分热情;招待我吃了饭;住宿了一晚;他还告诉我到邵武怎么走。
七‘ 参加第四次反〃围剿〃
到了福建邵武;我找到了红二十二军政治部;邵武县城没有城墙;只有一条大街;军政治部住在一个中学里。我找到了谭政主任;他表示欢迎我回来工作;还让青年部为我开了一个欢迎会。会后;谭政和青年部长冯功竹找我谈话;要我回六十四师工作。
我第二天就动身回到我们师的驻地。见到我回来;师长张世杰‘政委史犹生非常高兴;欢迎我回来。接着;他们下了一个命令;任命我为六十四师政治部青年科长。我又见到了吴茂和等几个科长;政治部还为我开了一个欢迎会。这时;已经是一九三二年年底了。
我离开部队的时间很短;但部队的变化却很大。一九三三年一月;我刚到职不久;部队就接到上级通知;说蒋介石又调集三十多个师;分左‘中‘右三路;开始对我们进行第四次〃围剿〃;其先头部队已经向我新苏维埃区域的建(建宁)‘黎(黎川)‘泰(泰宁)地区发动了攻击;企图截断红军的退路;消灭红军主力。部队便开始进行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的动员‘准备工作。我听了非常高兴。这是我参军以来第一次赶上的大兵团作战;而且我还听说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政委将亲临前线指挥;我更感到兴奋。我们用了三‘五天的时间;征集资财粮食‘动员民众和准备战场;战争很快就来到了。
这次是大规模作战;战斗是在一个宽约二百里的广阔正面战场上进行。敌人分三路纵队向我们逼近。第一纵队;纵队长罗卓英;率国民党军第十一师‘第五十二师‘第五十九师由宜黄‘乐安向宁都‘广昌进攻;第二纵队;纵队长吴奇伟;率国民党军第十师‘第十四师‘第九十师向我建‘黎‘泰地区进攻;第三纵队;纵队长赵观涛;率国民党军第五师‘第六师‘第九师‘第七二九师向金溪‘黎川方向进攻。中央红军当时参加战斗的有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和我所在的红二十二军。红二十二军参加打的是吴奇伟所率领的第二纵队。
战役开始后;全军包括军部和第六十四‘第六十六两个师;在军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的指挥下;从金溪‘贵溪出发;跟随主力红一军团;直接摸向敌人的阵地。由于敌人旅途疲劳;刚到达宿营地;还没来得及修筑工事;对我们的到来一点都没有准备;因此战斗一打响;我军就势如破竹;蒋军全线崩溃。当时;在我红一军团和配合作战的我红二十二军的宽达七‘八十里的下面战场上;到处都是枪炮声。我们由金溪沿着通往抚州的公路两侧攻击前进;吴奇伟率领的几个师则边打边退。从拂晓打到中午十二点左右;我们便占领了浒弯。我们一路收缴枪支;一路捉俘虏。吴奇伟的部队;号称〃铁四军〃;被认为是国民党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在他们丢下的斗笠上面;都写着〃铁军〃的字样。可是这一仗;〃铁四军〃都成了大软蛋。
攻占了浒弯以后;史政委指定我带领一部分人负责收容俘虏。我把各单位的俘虏约五百余人;集中到一个村子里;将他们编成班‘排‘连‘营;对他们讲俘虏政策;进行政治宣传工作;然后把他们移交给了红二十二军政治部。
俘虏移交后;我却找不到自己部队的去向了。我是一个普通政治工作干部;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战斗;一上战场;到处都是枪声;许多部队混杂在一起战斗;到处都是友邻部队;队伍的建制完全打乱了。一时弄得我晕头转向。后来我循着枪声前进;看哪里有送伤员‘送俘虏下来的;我就往哪里去找。几经周折之后;终于在浒弯南面的一座高山脚下;找到了六十四师;才归上了队。
浒弯是抚州南面的重镇;镇子很大;红二十二军占领浒弯后;继续向前追击。黄昏时;追到了抚河边。河面很宽;水也很深;敌人逃过河时淹死了不少人。吴奇伟的部队大部分被我们消灭。只有少部分逃进了河对岸的抚州城。我们也就此停止追击;战斗至此告一段落。我们师在抚河南岸向抚州城警戒;并在浒弯及其周围地区打土豪筹款;搜集盐和布匹。搞到的银洋和物资;都送到了军部。
接着;主力红军准备集中力量消灭罗卓英的第一纵队;由我们红二十二军配合作战。我们全军;于二月二十四‘二十五日从浒弯南撤;星夜兼程赶往宜黄县以南的黄陂‘东陂一带。二月二十七日上午十时;我们到达黄陂附近。当主力红军正在黄陂南面的高山上同国民党军进行激战的时候;我们赶到了;部队立即跑步前进;准备前去参加这一战斗。但我们快跑到山顶时;上面来了通报;说黄陂‘霍源‘摩罗嶂‘登仙桥一带的敌人;已全部被我主力消灭;敌五十二师师长李明被击毙;五十九师师长陈时骥被活捉。
由于我们到晚了一步;没有参加上这一重要战役。事后听说;这一仗是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在前线统一指挥的伏击战。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了一个大胜仗!
至此;敌人的第四次〃围剿〃已被撤底粉碎。我们红二十二军奉命转向永丰‘乐安‘新干‘清江方向;深入国民党统治区域活动;继续扩大苏维埃区域。不久;我们攻占了新干县城;缴获了大批资财;扩大了红军队伍;开阔了新的区域。
八‘ 滕田整编
粉碎了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后;一九三三年五月;红一军团和红二十二军在永丰县的藤田进行整编。红二十二军被编入红一军团;将红一军团所属的三军‘四军和红二十二军的两个师编为两个师‘六个团。军缩编为师;师缩编为团。红三军的九师‘五师被编为红一军团第一师的一团‘二团;红二十二军的六十六师被编为第三团;红四军的十师‘十一师被编为红一军团第二师的四团‘五团;红二十二军的六十四师被编为第六团;原几个师下属的团就缩编为营;每个营下编四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一师师部由红二十二军军部编成;二师师部则由红四军军部编成。三军军部分散做了安置。原来的师部均改编为团部;师政治部也就成了团政治处;取消了原来的编制;只高设干事若干人。经过整编;机构大大缩减了;非战斗人员减少了;部队也得到了充实。
我原来所在的红二十二军和六十四师的建制均被撤销;不复存在。整编后的红一军团军团长仍为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先后为扬宁‘左权;政治部主任先后为李卓然‘朱瑞。下属的两个师;一师师长先后为罗炳辉‘李聚奎;政委为蔡书彬;参谋长毕占云;政治部主任谭政;二师师长先后为吴皋群‘陈光;政委先后为胡阿林‘刘亚楼;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先后为刘亚楼‘史犹生等。
我们原六十四师师长张世杰被任命为六团团长;师政委史犹生为六团政委(后来升任为二师政治部主任);团政治处主任则为赖际发。我仍然留在六团政治处;由青年科长改为青年干事。
藤田整编对我个人也有着特殊意义。正是在这次整编中;我由六团政治处组织干事罗泽中介绍;由共青团员转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
藤田整编;使我所在的红二十二军;成为了红一军团这个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的一部分。从此;我就开始在林彪的直接指挥下工作和战斗。
整编后;红一‘红三‘红五军团便分散活动。我们红一军团转向宜黄‘南丰方向;准备迎击敌人的第五次〃围剿〃。
一九三三年九月;蒋介石又集中一百万兵力;兵分四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第五次〃围剿〃。这一次;蒋介石还总结了前几次〃围剿〃失败的经验;决定采用德国军事顾问的意见;集中兵力‘步步为营‘稳扎稳进。每前进一步都要修筑坚固堡垒;再凭借着堡垒的支援逐步向前推进。敌军每一路都集中了三至六个师的兵力;并配置山炮和野炮;空中还有飞机配合。他们每天至多前进是二十里;一般是十五里左右‘就停下来修筑坚固的堡垒;等队伍集中了;碉堡做好了;再利用飞机掩护向前推进。然后;再筑堡垒;再前进。
这次国民党军采用的进攻方法也与以前大不相同。首先是以大批飞机整天轮番轰炸;摧毁我们的工事;用大炮摧毁我们的防线;再以坦克开路;集中两‘三个师的兵力;两‘三万人齐头并进;一起向我们发起进攻;叫你一时消灭不了他们。这种打法;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给我们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敌人的军事策略变了;我们的也在变;但遗憾的是;毛泽东因受王明路线的排挤;离开了红军的指挥岗位;原来红军的那套战略战术丢掉了;代之以李德的那一套。李德是个德国人;由第三国际派来指导中国革命;但他根本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硬性搬来了苏联红军过去打仗的那一套。当时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完全听从‘采用李德的一套错误做法;先是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命令红军作冒险主义进攻。进攻失败后;又主张分兵把守;实行单纯防御;搞〃短促突击〃;以堡垒对堡垒;同敌人拼消耗;使红军陷于完全被动的局面。
九‘ 硝石战斗
我参军以后打的第一个败仗就是硝石战斗。这实际上是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的序战。
在硝石战斗之前;红一军团在藤田整编后;就在李德等人的命令下;与红三‘红五军团分开活动;分兵把口;广设防御阵地;以致红军不能在运动战中集中力量歼灭敌人;从而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例如大雄关和草?岗两次战斗;皆因敌强我弱;致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