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慧宫殿富三学,德业化机呈福详,名称光辉照十方,善慧名称有启请。
成道自在降白措,德学善说格勒白,持耳传教(嘉)巴苏吉,无比恩师三启请。
证双运身却(季)多吉,现证三身温莎巴,桑结耶协教证主,善巧成就三启请。
罗桑却季坚赞主,心子衮却坚赞足,显明善道罗桑耶(协),尊者上师三启请。
宏教阿旺降巴师,心子罗桑宁扎足,已获如海天边德,大恩上师三启请。
罗桑耶协敦(巴)饶吉,以善巧慧度脱生,善施善慧名称法,无比大师三启请。
贤劫导师教证教,护持讲修无伦匹,大恩无等根本师,三业竭诚申启请。
多闻成教坛城广,行二次第现兽形,化机除暗白莲亲,持教诸贤德启请。
三世救处总集身,善讲罗桑妙著语,三学因果顿成意,有恩变化身启请。
慈爱如理(降巴楚丹)等圣财,心性善语掌教首,四种事业遍大地,普被尊者
师启请。
观察广博经教眼,有缘解脱胜津梁,以爱怜心巧方便,阐教诸善士启请。
次诵
诸功德本谓如理,依止恩师是道基,善了知已多策励,恭敬依止祈加持。
一次获此暇妙身,已知义大极难得,昼夜恒取心要心,能续生起祈加持。
身命动摇如水泡,速疾坏灭当念死,死後如影随於形,黑白业果恒随逐。
获定解已於罪聚,虽诸小罪亦应除,勤修一切妙善聚,常不放逸祈加持。
受用无厌众苦门,不可保信三有乐,见过患已当希求,解脱妙乐祈加持。
彼净意乐所引生,正念正知不放逸,於圣教本别解脱,能至心修祈加持。
如我沦堕生死海,诸母有情亦如是,见已负荷度生任,修菩提心祈加持。
仅发心已於三戒,不习不能成菩提,深见已於菩萨戒,能勤勇学祈加持。
散驰邪境令寂灭,如理观察真实义,寂止妙观双运道,速生心中祈加持。
共道已熟成器时,乘中最胜金刚乘,有缘所趣妙津染,能易趣入祈加持。
尔时二种悉地本,谓护净律三昧耶,愿获真实决定解,舍命守护祈加持。
尔後如实善通达,续部联要二次第,四座瑜伽不散漫,依师言修祈加持。
宣此妙道善知识,如理学侣皆长住,内外所有障碍聚,能全息灭祈加持。
愿得生生不违离,真实上师受法益,地道功德极圆满,金刚持位迅证成。
收摄资粮田者
具德根本上师宝,安住我顶莲月座,大恩为门垂摄受,祈赐身语意悉地。
俱胝妙善所生身,满足无边众生语,如实尽观所知意,释迦教主前敬礼。
无上大师佛陀宝,无上救者正法宝,无上圣者僧伽宝,总皈依处尊前礼。
实设意显无余供,无始积罪尽忏悔,圣凡诸善尽随喜,安住直穷生死际。
为众生转正法轮。二善回向大菩提。
四洲妙高日月七珍宝 大宝曼陀普贤供养聚 供献上师本尊三宝前 伏祈垂悲 受已求加持。(以上想上师来临住於自己之顶上而供七支及简略曼遮已)
次诵
启白总摄皈依处师佛能仁金刚持(以上诵锭撅启请)
次缘想顶上之上师能仁而念
谨於上师胜者释迦牟尼座前顶礼供养而行皈依
继念
嗡牟尼牟尼吗哈牟尼耶娑诃(以上佛之名称随量念诵已)
愿我迅速由此善,成就上师成佛陀,虽一众生亦无余,愿得同登彼刹士。
久勤所积二资粮,宽广如空尽所有,为导痴蔽慧眼众,我愿成就胜者王。
未至彼位生生中,皆得文殊悲摄受,值遇胜道全次第,修习令诸胜者喜。
我所实解道联要,由猛利悲引方便,灭除众生愚蒙心,长久住持圣者教。
诸凡圣教未被地,或虽已被复衰微,心为大悲极撼动,显扬如是利乐藏。
佛及佛子希有业,所成菩提道次第,赐益求解脱众心,永护胜者大事业。
成办修道妙顺缘,及除违缘人非人,愿其生生不远离,诸佛所赞清净道。
若时如理勤修习,最胜乘中十法行,尔时力士常作伴,吉祥大海遍十方。
吉祥圆满
如是之门所生善 勇猛回向利自他
由颇邦喀大师节录於上师绛巴吞珠仁波切原著中而成此易修易诵仪轨。
十年浩劫中,由郭和卿译师所译原稿,散失不全,嗣由祝维翰、刘立千二译师先後补译,始译成此仪。
低劣弟子昂旺敦振谨识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於成都
附录三
菩提道次第内修法简授速修次第科判(即马车科判)
皈敬於具足无缘大悲至尊上师正士之足下愿一切时中慈悲摄受
菩提道次导释中开为四门
甲一、为明法源清净释作者之重要
甲二、为於教授生敬释法之重要
甲三、於具足二种重要之法应如何听受讲说
甲四、以正教授如何此导弟子之次第
甲一、分三 乙一、於胜族中受生 乙二、此生所得功德 乙三、得功德已为正教
所作事业此中分二 丙一、於印度所作 丙二、於西藏所作
甲二、为於教授生敬释法之重要分四 乙一、会通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之重要
乙二、能见一切经教皆为教授之重要
乙三、易得佛密意之重要
乙四、诸大恶行自趣消灭之重要
甲三、於具足二种重要之法应如何听受讲说分三 乙一、听法之规律
乙二、说法之规律
乙三、於完结时共作之规律
乙一、分三 丙一、思闻法之胜利 丙二、於法及说法者生起承事
丙三、正明听之规律此中分二 丁一、净治违缘除三种过
丁二、成办顺缘依六种想
乙二、分四 丙一、思说法之胜利 丙二、於大师及法生起承事
丙三、由何意乐及何加行而说 丙四、於何境处应说应默之差别
乙三、於完结时共作之规律谓以善根回向菩提
甲四、以正教授如何引导弟子之次第此中分二 乙一、依止善知识为道之根本
乙二、得依止已如何修心之次第 A一、分二 丙一、座上应如何作 丙二、座下应如何作
丙一、分三 丁一、加行 丁二、如何修习正行 丁三、於完结时应如何作
丁一、六加行法
丁二、正行分四 戊一、依止善知识之胜利 戊二、不依止及不如理依止之过患
戊三、以意乐而行依止 戊四、以加行而行依止
戊一、依止善知识之胜利有八己一、能近佛位 己二、诸佛豫悦
己三、魔及恶友不能损害 己四、烦恼恶行皆自消灭
己五、道地诸德展转增上
己六、一切生中不缺善知识 己七、不堕恶趣
己八、不由辛劳即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义利
戊二、反此即为不依止中八种过患不如理依止之过患有八
己一、轻毁上师即轻毁诸佛
己二、若於上师起瞋恚心等同如是刹那数劫永断善根往生地狱
己三、虽依密咒亦不能证殊胜功德
己四、虽所勤修是密续义亦如修习地狱之因
己五、未生功德不能新生诸已生者还复退失
己六、於此生中为疾病等不意乐事之所损害
己七、於未来世漂流恶趣无有边际
己八、一切生中难过善知识
戊三、以意乐而行依止分二 己一、修信为本 己二、念恩生敬
己一、分三 庚一、须观上师是佛之理
庚二、能观成佛之理
庚三、应如何观此中分四
辛一、上师即佛乃金刚大持所许 辛二、上师即作佛之一切事业者
辛三、现在诸佛菩萨仍正作度生事 辛四、自所现见非必真实
己二、念恩生敬分四 庚一、上师较佛尤胜之恩 庚二、说法之恩
庚三、身心获 庚四、以其货财摄为眷属之恩
戊四、以加行而行依止分三 己一、利养供奉 己二、恭敬承事 己三、遵教成办 己
三、遵教成办
以後各种缘念法门除修正行各不同外於初中後及下座时如何作等如上应如
己二、得依止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 丙一、於有暇身劝取心要
丙二、依何理趣而取心要
丙一、於有暇身劝取心要分三丁一、晓了暇满 丁二、思惟大义 丁三、思惟难得
丙二、依何理趣而取心要分三 丁一、於下士共道次第中修心
丁二、於中士共道次第中修心
丁三、於上士道次第中修心
丁一、中分二 戊一、发心希求後世义利 戊二、修习後世安乐方便
戊一、分二己一、於此世界不能久住以随念死 己二、思惟後世所当转成二趣苦乐
己一、中分三 庚一、不念死之过患 庚二、念死之过患 庚三、正修念死之法
庚一、中分六 辛一、思忘失正法之过患 辛二、思虽未忘失而不修习之过患
辛三、思虽修而不清净之过患 辛四、思虽修而不殷重之过患
辛五、思自不应理之过患 辛六、思悔恨而死之过患
庚二、念死之胜利分六 辛一、义利重大之胜利 辛二、力量重大之胜利
辛三、初时重大之胜利 辛四、中时重大之胜利
辛五、後世时重大之胜利 辛六、欢忻怡悦而死之胜利
庚三、正修念死之法分二 辛一、於九门中念死 辛二、念死之相
辛一、分三 壬一、思惟定死 壬二、思死无定期
壬三、思於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
壬一、分三 癸一、思惟死主必来任何外缘所不能阻
癸二、思惟寿命无增不断减少 癸三、思惟虽活命时终无暇修法而死
壬二、思死无定期分三 癸一、总思赡洲人寿无定别思浊世寿尤无定 癸二、思死缘极多活缘甚少亦致死期无有定时
癸三、思身极脆弱亦致死期无有定时
壬三、思於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分三 癸一、思惟货财无益
癸二、思惟亲友无益
癸三、思惟身躯无益
己二、思惟後世所当转成二趣苦乐分三 庚一、思地狱之苦 庚二、思饿鬼之苦
庚三、思傍生之苦
庚一、分四 辛一、思大地狱之苦 辛二、思近边地狱之苦
辛三、思寒地狱之苦 辛四、思孤独地狱之苦
庚二、分三 辛一、思饥渴苦 辛二、思困乏恐怖苦 辛三、思寒热苦
庚三、思傍生之苦分五 辛一、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