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佛如来所说一切法门的心经,印祖亲笔所写的这个原版,也在我们这个道场,这个对联是印祖亲笔写的,那个圆通章的亲笔写的原本;也在我们这里,这个因缘非常非常的稀有,希望同修们多多的读诵,依教奉行,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一愿了。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四十九卷(二次宣讲) B2…5…49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九面第二行,在这一品经里面,总共是二十四章,这是第二十一章。
“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 众生睹者。生稀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在第四十八愿里面是第四十二愿,彻照十方愿,在前面从二十五到二十七这些愿, 都是说他方众生闻阿弥陀佛的名号,所得到的种种利益,这个地方是仅仅说明见到西方世界依报的庄严,这道心自然而生,比前面所说的更要殊胜,所以这个四十八愿确确实实是后后胜于前前,前面一句是说明阿弥陀佛国土的广大,那么广大到什么样的程度,诸位要是看了前面的三十九愿,我们就明了了,为什么呢?三十九愿里面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形色,光相,名数,极乐的菩萨都不能够完全明了,也没有办法宣说,那只说极乐世界的一部份,此地是讲的全体,部份已经不可思议了,何况全体?这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确确实实不可思议,广是广大,严是庄严,净是洁净,广大庄严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美好,那个环境里面,一丝毫的缺陷都找不出来,所谓是尽善尽美,这个尽善尽美,在我们这个世界,是我们向往的,理想当中,其实都没有办法做到,不但我们地球上没有,就是像佛经上讲的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缺陷都很多,这个庄严呢,当然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洁净是指没有染污,染污不仅仅是环境,更重要是心理,比环境重要的多了,心理,我们今天讲的是精神,精神的染污,思想的染污,见解的染污,这是一般人常常疏忽的,我们被严重染污,但是自己不能够觉察,环境上染污很容易觉察,心地染污不容易觉察,正如同我们脸上肮脏了,照照镜子马上晓得,把他洗得干干净净,心理面的肮脏,不知道去洗它,同样的道理,那么染污之深,染污之广,染污之严重,佛要不给我们说出,我们确确实实是想不到的,读了佛经才逐渐逐渐知道我们染污的严重,西方极乐世界无论是在心理上,是在环境上,决定没有染污,我们能相信吗?佛说的这些话是真的吗,我们也没有去过极乐世界,只听释迦牟尼佛这样讲,当然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不会打妄语,这就今天所讲人格保证,只好如此了,在佛法里面讲我们信圣言量,释迦牟尼佛是圣人,不是凡夫,衪教我们不妄语,衪自己决定不会欺骗人,我们一般的信心,是从这里建立的,这样的信心够不够呢,实在讲不够,所以我们听到其他的说法会动心,就证明我们这个信心是不够的,如果你在一个很单纯的环境里面行,那为什么呢?没有听到异端,你一直信下去,如果听到别人另外一个讲法,讲的也很蛮道理的,你的信心就动摇了,你就改变主意了,就舍弃这个法门,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就很多,我们所谓是退心,改修它法,那要怎样才能够真正建立信心呢,特别是在我们初学,必需要有理论作基础,这个比单单信佛要殊胜一些,这个殊胜也很难讲,有些人对于圣人是非常尊敬,一点不怀疑那成功,我们一般凡夫对圣人都打问号;甚至今天还有很多出家人,甚至于是老法师,都不承认释迦牟尼佛智慧是圆满的,德能是圆满的,称佛万德万能,这不过是称赞之词而已,未必是真的呀,这个就是,所谓是依凡夫心测度圣人境界,现在这一种心态被认为什么呢?这是符合科学的精神,所以很难讲啊!如果有理论再支持住,这就比较容易叫人相信了,理论是什么呢?大经上常讲,心净则土净,这是它最基本,最能够值得我们相信的,净土是清净心变现出来的,什么人的清净心呢?是自己的清净心,自己的真性变现出来的,我们从这一部经上仔细去观察,去体会,阿弥陀佛在因地里面,修清净心,果地上成就的清净国土,成就清净国土,又接引十方身心清净的众生,这一个原则,他决定不能够变更,因此我们晓得,那一边的众生无论是依报正报是清净的,是没有染浊的,我们才能够信得过啊!这修净土的人什么条件能去呢,这经上讲得很清楚,无论贤愚,无论老少,无论凡圣,只要你心清净了,就能往生,一念清净,就一念生,念念清净,就念念生,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临命终时,一念十念皆得往生,那一念怎么个念法呢?清净啊!这一念里面什么妄念都没有,它就符合这个标准,这就能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边没有染缘,想染也染不起来,没有染缘,人心是清净的,环境是清净的,污染的缘断掉了,这个世界的殊胜就在此地,读净宗的书要没有把这个事实搞清楚那就很可惜呀,因此修净土的人,就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修清净心,也正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历事练心呀!一部华严经清凉大师把它分为四科,也就是四大段,这个四大段他老人家用四个字,信解行证来判定,前面十一卷半所讲的,是毗卢遮那佛,果地上的依正庄严,我们要想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个美好的状况,如果想多知道一点呢?你就念华严经前面十一卷半,为什么呢?毗卢遮那佛的果地依正庄严,跟极乐世界没有两样,可以说是极乐世界庄严的具体说明,那就说很多了,说得详细,这是叫我们相信啊!这样的依正庄严,是自性清净心显露出来的,那么第二大段呢是解分,就是前面这一分,详细的说明,你完全理解了,明白了,这个时候的信才叫真信,断疑生信,疑虑没有了,你才会发愿真正的学习,那就叫行,行,修行,修什么呢?修清净心这一点诸位特别要记住,用什么方法修呢,华严经上给我们开了两千多个法门,这就是方法手段尽可以不同,目标方向一定是相同的,统统修的清净心,那么一般讲呢?统统修的是禅定,无量无边的法门,也就是无量无边的方法,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我们中国人讲门道,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用什么门道,修的都是修定,在我们净宗,尤其在我们这个经本上就是清净心,就修这个,心到清净了,真正清净了,就生智慧,智慧不是外面来的,是你本有的,无量无边的智慧,无量无边的德能,无量无边的才艺,正如同六祖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一样都不缺,你自性里本来具足的,从什么地方显现呢?从清净心显现,所以才晓得这个清净心重要啊,金刚经上说得很明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是什么呢?实相就是智慧,德能,般若智慧,万德万能啊,那么只要循着这一个原则去修行,这是真正的佛法,离开这个原理原则,离开这个方向目标就不是佛法,无论你用什么功夫,不是佛法,所以佛法一进门,就把修学的纲领传授给你了,是三皈依,三皈依是传授给你修学的纲领觉正净,这是一体的三面,一而三,三而一,你只得到一个,那两个必定同时得到,这也是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勉同修,抉择法门,一定要知道修学的纲领,在中国,禅宗是走觉门,觉而不迷,他真正觉悟了,自然是正知正见,自然是六根清净,所以正跟净都得到,一般教下是走正知正见,也就是我们所说纯正的思想,纯正的见解, 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没错,一般教下是走这个路,一但大开圆觉,他不会迷,他是觉而不迷,他心也清净,净而不染,可见得一个得到了,那两个也得到了,净土宗跟密宗他是修净门,完全修的清净心,心地清净,像净宗里面所讲的,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到理一心不乱,觉正都得到了,所以是一而三,三而一,你要能把这个掌握住,你的修行就不会走错路了,一生当中认定这一个方向,认定这一个目标,或是修觉,或是修正,或是修净,三个统统学,难,为什么呢?用心不专,三个当中选一个,你决定成功,譬如我们一个讲堂有三个门进来,你同时三个门都想进来,实在讲是进不来的呀,三个门进不来走两个门,两个门也进不来呀,所以你才晓得一门深入啊!一门进来之后,那两个门同时就得到了,这些个浅显的比喻,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自己选择适合于自己根性,八万四千法门里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法门,因为喜欢修容易成就,不喜欢修就比较上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排斥,不能接受,喜欢的是乐于接受,修学起来,就方便多了。那么由此可知,三皈依,是你入佛法门,就把修学的原则,方向目标纲领,都告诉你了,佛法就是修这个,至于用什么方法,去修觉正净,那就任凭选择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你喜欢修那个法门都可以,但是要记住一门深入,为什么呢?因为一门才容易得定,二门就要差一点,三门四门得定的机会愈来愈渺茫,这是诸位要知道的,只要心清净,心清净就是定,定心没有分别,没有界限,所以这个心量广大无边,佛心菩萨心就是没有分别执着,所以这个心的相应,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起心动念有分别有执着,所以心量很小,不能容忍,我们自己很不容易觉察到自己的过失,看别人过失很容易看出来,看自己的看不出来,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处处这个六根往外面,他不晓得往内呀!总觉得别人的不是,没有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回光返照,这个人就是觉悟的人,别人不能接受我,不能容纳我,好像是人家都睢不起我,就贡高我慢,殊不知回光一返照,原来自己跟他没有两样,但是自己表现出来的,不觉得自己没有把别人看在眼里,反而说人家没把我看在眼里,诸位要冷静去想想,你就会知道,所以会修行的人,你像这个华严经,这个末会,末会是正,行之后就是正,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怎么样学习呢?拿六尘境界当一面镜子照自己,所以他一生圆满成功啊!照自己呀!看别人想自己,看外面境界想自己,所谓回光返照,他没有别的本事,本事就在此地,我们这个心往外跑,不知道回来,一部楞严经教给我们修行的秘诀,就是回头。所以佛门一般寺庙,那个山门,山门背后常常写着回头是岸,几个人肯回头呢?那一句话的用意很深啊,回头在那里回头,念念回头,眼从色尘里头回头,耳从声尘里面回头,鼻从香尘里面回头,舌从味尘里面回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知道回头呀,不可以随尘流转,那就麻烦了,那就是凡夫,圣人没有别的能力,能力就是知道回头,念念回头,这一回头,实在讲,楞严二十五圆通,虽然末后特别强调观世音菩萨返闻闻自性,你仔细去看看,那一位菩萨,不是用的这一个原理原则呢?只是用的方法不一样,返闻寻根,转过来呀!转过来心就清净了,转过来就得定了。所以信心清净庄严佛土,我们常常回向偈里面讲,庄严佛净土,用什么庄严,香花不能庄严啊!幢幡不能庄严啊!那都是假的,清净心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